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翠色田园之第一农家女-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你负责外面,我负责家里。这地皮和木材石砖瓦片是最费钱的,我算了一下,大概需要花掉三十两银子,加上后期买家具等等,要花六十两银子。“
刘家成点了点头,”只要你喜欢,钱的事情不用担心。“乡下做房子是件大事,按照乡村的习俗,破土动工前都必须举行一个仪式。
余氏周氏杨氏悉数到了现场。李采薇早早地将仪式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见家成将爆竹点燃,立马将买来的一只公鸡放在自家的地基上面,然后对着前来观看的村民洒喜糖、花生等等,村里的孩子们一见有吃的,立马涌上去抢东西。
场面热闹,堪比参加朋友的婚礼,她立马捂着耳朵,躲在他身后。余氏也乐得合不拢嘴,一边提醒小孩子小心点。刘家林胆小,不敢乱跑,余氏早早就拿出了一些,这会儿递给刘家林,刘家林小心翼翼地接过糖果,露出两颗小虎牙,嘻嘻地笑起来。
仪式结束后,立马开始挖地基,接下来必须准备建房的材料问题。
李采薇想找几家便宜点的砖厂,这样可以省点钱,工匠师对这个比较熟悉,问了工匠师傅后,师傅介绍了几家便宜而且质量上等的砖厂和瓦厂,现在只需要付钱买材料即可。
回家的路上,她一边做预算一边计算着大概需要多少瓦片多少石砖多少木柴,不然买多了浪费了,买少了还得再去买就麻烦了。
这瓦片差不多两文钱一块,大概需要两万块瓦片,石砖四文钱,大概需要五万块,木柴需要一百,每根十文钱,地皮需要十五两银子,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二十两银子。加上盖猪圈鸡圈牛圈,估计还要十两。一共加起来差不多三十两。还是古代好,这现代一块地皮只能拥有七十年的使用权,而在这里可以无限期使用。
忙完了家里的事情,到了施工现场,见泥水匠拿着尺子在量地基,将准备好的凉茶和水果拿出来,”你们辛苦了,都过来喝点开水吧。“
她正忙着给泥水匠分发东西,村长带着儿子刘来喜过来。
村长帮了自己很多,李采薇立马过去,”村长,你怎么来了?“
村长刘宝祥看了一眼施工现场,忙点头,”这块地好,前面是河,后面是山,依山傍水,是做房子的好地方,家成媳妇,你有眼光。这块地当初差点被选作建庙地址。“
李采薇给两人一人倒了一杯水,”村长,这地也是你批的,还真得感谢你才是。“
”你记得就好。“
李采薇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刘来喜,见他用一双色迷迷的眼睛看着自己,心里很是不舒服,村长怎么生出一个这么个儿子来?可表面还得忍着。
村长指了指自己的儿子,”来喜整天在家闲着,让他出来找点活,你这里还需不需要人?“
”村长,可以,我这还缺人手,只是工资不太高。“
”他锻炼锻炼就行。“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她特意交代了家成看着刘来喜,这小子不老实。
傍晚,她做好了饭菜,等着刘家成回来,和他商量商量添置一些家具用品,自己已经列出了一张清单,问问看还需要其他什么东西。
清单上列着:五张床
六床厚棉被和六床垫被
五副蚊帐
一个梳妆台
一个衣柜
一张饭桌
十张竹椅
锅碗瓢盆若干
李采薇将清单拿给刘家成看,”一下子购置这么多东西,娘肯定会意见,但我是这样想的,一下子购置齐全可以和老板讲讲价钱,再过两三个月就过年了,现在买比过年的时候去买票便宜,你觉得如何?
“嗯,挺好的。”
“我暂时也就想到这些,你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娘那边我来解决,你不用担心,暂时就先买这些吧。”
“行,那咱就先买这些,等到时候需要的再去买。”





 第五十八章 装饰新屋 蔬菜丰收
   更新时间:2014922 13:46:39 本章字数:17197

为了赶在冬至前把房子最好,工人们日夜赶工,用一个月的功夫,房子差不多建成,还剩下一些收尾工作。青砖白瓦,房子坐落在村头的马路旁边,与旧竹屋遥遥相对。
忙碌了一个月,刘家成整个人黑了许多,但是也精壮了许多。这段时间,不仅要忙房子的事情,早晚还得去菜地松土除草。
今天是竣工之日,得请家里人吃顿饭庆祝庆祝。李采薇起了个大早,拿了个篮子,准备去自家菜地摘菜,趁摘菜这个空档,把二十个鸭蛋放入锅中煮熟。
到自家菜地的时候,菜地绿油油的,涨势极好。大白菜长得白白胖胖,萝卜修长肥大,胡萝卜颜色鲜艳。扯了一个大白菜,一个萝卜,五六个胡萝卜。
到温室大棚的时候,里面温度要比外面温度高七八度,里面的都是夏季蔬菜,因为家成早晚的辛勤管理,涨势比夏天还好。辣椒苗有半米高,枝繁叶茂,结了红艳艳一层的新鲜辣椒。番茄颜色深紫,圆圆胖胖,一个个藏在肥大的叶子下面。豆角苗缠绕着树枝往上攀爬,豆角一根根修长,手指粗细。西葫芦苗像是西瓜苗一般,蟠扎在地面,半米长的葫横七竖八地躺在地面上。黄瓜爽脆,比现代的黄瓜清甜。
为了准备近日午餐,满满摘了一篮子菜。李采薇奋力地提着菜篮子回到了家。余氏和家惠两人过来帮忙。余氏走到房间,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林氏,“亲家母,你倒是生了个很能干的女儿,这房子也建成了,往后的日子可就好过啰。”林氏似乎听懂了,食指动了动。
刘家惠站在门口,见嫂子提着满满一篮子菜,欢乐地跑过去,“嫂子,我帮你提。”
“没事,嫂子可以提得动。”
进门的时候发现余氏坐在床前,喊了句娘。余氏见她摘了一篮子菜,“采薇,这菜地里的菜长得不错了吧,再过二十多天就过年了,等搬进新房子,让你三姐过来运菜。”
“娘,我知道了,三姐怀着孕估计也不方便,到时候让三姐把酒楼的名字给我,我自己可以送过去。”
余氏点了点头,还是采薇丫头想得周全。
李采薇将摘好的菜都拿出来洗了一遍,余氏和家惠在旁边帮忙摘菜,余氏对李采薇很放心,可竣工是村子里很重要的一件大事,本来是想考虑办乔迁的喜酒,考虑前一月才办,又怕麻烦,只准备请自家人。“采薇,这菜谱准备得怎么样?”
“大概十二道。”
余氏满意地点了点头,“我也只能帮你烧火,其他的事情我也干不了。”
“娘,其他的我来做就是。”
家惠乖巧地蹲在旁边帮忙摘菜。“嫂子,咱家的菜长得很好哩。”
“家惠,等明天搬进新家,你跟着嫂子去摘菜,让你娘也吃点新鲜菜。”
刘家惠开心地点头,“嗯,我最愿意和嫂子一起了。”李采薇起身,将煮熟的鸭蛋从锅里面捞起来,放进已经装好的冷水里面,这样蛋壳容易剥落。麻利地将鸡蛋拨好,剩下的功夫只需要将菜切好,差不多可以开始炒菜了。
晌午,饭菜已经做得差不多,三姐因为怀孕不方便不能来,大姐也怀着孕不能来,只请了家里几个人。杨氏和周氏拿着礼物过来,刘家轩刘家胜刘家林跟着后面。
李采薇见是杨氏和周氏,擦了擦手,接过他们手里的东西,赶忙沏茶,给每人搬了一张凳子。
周氏起身,忙着李采薇端菜,足足十二碗,鸡鸭鱼肉都齐全了。
忙活了一阵,大家上桌吃饭。吃饭后,正式开始搬东西。
家成和刘家轩刘家胜力气比较大,帮忙抬重的东西。周氏帮忙拿锅碗瓢盆,杨氏帮忙拿衣服,家惠帮忙拿一些日常用品。考虑到余氏年纪大,在家里帮忙收拾。
搬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后,基本都搬完,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林氏。李采薇做下手,几个人七手八脚地帮忙将林氏放在一张竹床上。
到下午五点左右,东西差不多全部搬完。
东西搬完后,大家都在新屋内坐下。
周氏看了一眼屋内,东西厢房,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前后院面积也很大,砖房在村子里不多,也就两三家的样子。老宅那边阴暗潮湿,这家轩说媒,要是姑娘娘家人过来,看见怕是会有意见,再者举行婚事的时候,必须办酒席。这里倒是很不错。
杨氏看着眼红,一边喝茶,一边瞟屋内,这新房果真比旧房子好。“采薇,你这房子花了不少银子吧。”
“是挺多的。”
“你这添置了这么多新家具,加上工人的钱,估计也得二百两银子吧。”
李采薇点了点头。
“娘,二娘,三娘,晚上你们留在这里吃饭吧。”
余氏摆了摆手,“今天忙碌了一天,我早点回去睡觉,你们留在这里吃。”
刘家成扶着余氏回到了老宅,晚上大家又吃了顿,这才散去。
房子的事情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一早,李采薇将鸭子和鸡赶到新的家禽圈。为了让鸡鸭适应新的鸡鸭圈,得关上两三天,然后放出两三天,一个星期差不多就可以完全适应新的环境。新建的家禽圈升级了,鸡鸭各自有一个空间,每个空间用干燥的稻杆铺好,并且买了专门给鸡鸭喂食的食盘子和水盘子。
冬日日头时间短,李采薇在庭院里的两颗槐树之间搭了一条绳子,将家里的冬衣都拿出来晒晒太阳。在清理衣服的过程中,发现冬衣不够,得赶紧去买几件冬衣过冬。
记得在现代过年的时候,她难得能在家准备年货,团年饭都是去饭店吃。这次过年,她准备自己置办年货。过年需要买什么,她倒真的不知道,不过小时候在姥姥家过年,姥姥家都会在年前打糍粑、油炸红薯圆子,腊肠腊肉年年都必须准备,姥姥喜欢做腊肉腊肠,主要是儿女工作忙,吃完团年饭后都必须赶回去工作,她希望儿女能够吃得好,腊肠腊肉就是她给儿女的心意。
今年,她也准备做腊肉和腊肠。可是自己没有多少经验,特意向余氏请教经验。
刘家成早上去村头的屠夫家买了两个猪前腿和二十斤猪肉和已经洗干净的猪大肠。余氏让她烧开了火,将锅烧到发红。刘家成按照余氏的步骤,将猪腿放在锅里翻了两次,空气中可以闻到猪毛的味道。
去完猪毛后,用刀在猪皮的表面刮了一遍,将表面的污渍去掉。在水中洗干净后,上盐差不多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