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眼尘缘-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是不可小觑。先是好烟好酒招待了一顿,又把商店里存储准备打关系的好茶叶每人送上了二斤,又单独给了审计科长两条好烟。接下来的审计自是没有丝毫问题。
安闲商店自从龙丹接任以来,没有什么浪费之类的款项,唯一稍多的就是招待费。但那个商店没有迎来送往?加上审计人员一口的称赞,龙丹自是轻易过关。
其实,龙丹也清楚的很,这是公司领导给的下马威。自己还没有去公司上任,就来了这么个审计。明摆着就是告诉你,不要翘尾巴,公司领导清楚着呢。
龙丹走马上任,副经理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就是那里需要去那里,跟老总的跟班也差不多。平时没事,龙丹就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闲着无聊就看上了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的十四部小说,龙丹那是看了不止一遍。什么“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奇侠依碧鸳”,基本是倒背如流。梁羽生的小说和古龙的风格也是龙丹最喜欢的。到了后来,这几个名家的都看完了,就谁的也看,一直看到自己的宿舍里的武侠书籍慢慢几大箱。
龙丹看小说有个奇特的爱好,那就是看完了一本绝对仔细收藏,绝不给别人,还煞有其事的在装书的箱子上面写上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书就是老婆,恕不外借。弄得公司的同事都拿这件事调侃龙丹,说龙丹是书迷。
不过,龙丹的这些书籍最后还是借了出去,还是那种一借就不还的那种。事情的情况是这样的:高中的一个叫张生的同学,因为没有考上大学,只好在家里务农。一次偶然的机会碰到了龙丹,龙丹因为在学校与他关系也不错,就花钱请他吃了一顿饭。张生并满足吃一顿饭,是想让龙丹给他找个工作。龙丹虽然混的也不错,但要说给别人找工作什么的,也是做不到。无奈之下,龙丹就想出了个主意。让张生把自己的所有的武侠小说都借了去,开个租书馆。结果,张生大为同意,把龙丹的上千本小说一股脑的都搬了去,真的开了一家租书馆。竟然月收入近5,6百元,到后来,张生藉此发展了起来,成了富甲一方的富翁。但到最后,张生并没有感激龙丹,并把龙丹着实的坑了一把,几乎让龙丹身败名裂,这是后话。
龙丹的副经理生涯也得索然无味,除了看小说很少有事。龙丹知道自己没有背景,想在一个单位混的风生水起那是很难。思来想去,觉得也不是一个长法。自己要是年纪大了,随便捞个不管事的副经理养老也是不错,可自己才20多岁,这样下去岂不白白误了自己的大好青春。
可自己想干事,不见得就有事情可做,辞职吧也不舍得。正好当时有个停薪留职的说法,就是保留职位,不发工资,也不用上班。于是,龙丹去跟自己的对象商量了商量,毅然递交了停薪留职的报告,做了商业系统第一批停薪留职的人员。谁知道,这一去就是多年,直到自己被通知下岗,去领取下岗的一次性买断补助,龙丹再也没有回到公司上班。
龙丹停职后,立马就在繁华的商业批发一条街租了一个门头,三间房子每月租金75元,租借合同十年。此时,也有两个同时停薪留职的小伙子愿意跟着龙丹一块做。龙丹正好缺人,就商量好每人每月的工资按200元计算。然后,去工商局办了个体营业执照,又请人做了个“龙丹百货副食批发部”的牌匾,选了个良辰吉日,放了挂鞭炮,开张起来。
放完鞭炮,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三人相视而对,不禁笑了起来。龙丹的批发部是开张了,鞭炮也放了,可笑的是,到目前为止,一两存货也没有,也可以说什么都没有。龙丹的两个手下忙问:“经理,咱开张了,卖什么啊?”龙丹倒是不急,说道:“别担心,咱是三间房子,一间做我们的办公室,那两间就做仓库,我从副食品公司赊来了一车货,一会就送过来,我们不求利润,先有货卖着,招揽点人气,其他的我再想办法”。果然,不大一会,副食品公司的业务人员就送来了一车不怎么好卖的白酒,龙丹的两个手下帮忙卸车,一切整理妥当,开始批发起白酒来。
几天后,龙丹怀揣着货款,来到了景阳县酒厂。景阳县酒厂是私人酒厂,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民营企业。生产的酒叫“三碗不过岗”由于是新兴牌子,虽然酒质很好,但不很畅销。龙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了这个牌子的酒,就动了心思。
龙丹跟景阳县酒厂的厂长,几经讨价还价,最后敲定了价格,并签订了购销合同。合同规定,龙丹的销量不低于每月一车,也就是1万两千瓶。龙丹是鲁中市总经销,其他任何人不能再鲁中市经销者种牌子的酒。几天后,龙丹拉着满满一车“三碗不过岗”牌子的酒,回到了自己的批发部。
为了促销,龙丹又购置了一辆二手的柴油三轮车,实行送货上门。购买满1000瓶的货主,可先赊欠,月底付清。这一措施一实行,满满一车12000瓶的酒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月底回款80%,龙丹足足赚了1万多元。龙丹又立马去了趟景阳县酒厂,支付了一车的货款,又赊欠了两车的三碗不过岗酒,龙丹押着三车货兴冲冲的返回了自己的批发部。此后,龙丹又购置了两辆机动三轮,以每月8车酒的销量,在商业街站住了脚。从此后的三年里,整个鲁中市各个商场,经营部,无一不是龙丹经营的“三碗不过岗”酒。到了后来,本地的酒厂厂长找到了龙丹,硬是让龙丹经销自己的“鲁中老白干”,并许诺可先卖货后付款,可半年一结帐。龙丹,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并用同样的方法,把这一经销方式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每月只是卖本地酒的货款就到了100多万元,但是龙丹就是不结账,只卖货,弄得本地酒厂的厂长大呼上当。他原以为,龙丹撑破天也卖不了几车,现在可好,龙丹半年就欠酒厂700多万的货款,搞得酒厂悲喜交加。喜的是,酒厂的销量大增,效益就能翻番,悲的是,龙丹的销售方式拖欠了厂子极大的货款,要是银行不支持就有周转不灵的境况。
龙丹的经营状况有了极大的好转,人员也增加了十几个。原先的仓库根本也放不开了,龙丹就在商业街以外租借了一处大的仓库。龙丹又扩大战果,把酒的品牌扩展到了几十个。又去省会城市洛水市粮食局的挂面厂包销了鲁中市的市场。龙丹包销的不时洛水市粮食局挂面厂的挂面,是新研制的“洛水牌”方便面。当时,方便面可是个新鲜东西,洛水牌方便面可是很早的品牌,销量也不错。但是龙丹在鲁中市的销量每月就有十个大车100多吨。只是后来,洛水市挂面厂因管理不善,质量逐渐下降,导致了大量的退货,才使销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最后一蹶不振。被台岛来的“牛师傅”方便面趁机发展起来,成了后来的第一大品牌。
一年下来,龙丹的经营相当出色,龙丹手里也有了几百万现金。当初跟随龙丹停薪留职的两个小伙子也分到了丰厚的奖金,并用此各自购买了一套独院小别墅。后来,两人不甘心给别人做,自己也辞去龙丹的聘用,单独干起了生意,一直到后来,虽然没有发展很大,倒也衣食无忧。
龙丹辞职这一年多,百货公司的日子也就说不上怎么好过了。公司领导见龙丹搞得红红火火,就有意想把龙丹请回来。可想而知,公司领导去了几次,龙丹都是笑脸相迎,好酒好菜的招待,就是不提回公司的事情。公司领导见龙丹根本就不接招,无奈之下也就作罢。
龙丹早就想过,自己回公司是不可能了。自己也算是小有家产了,再回去已经是没有什么大的意思了。再说了,自己的确不适合再跟别人干了。倒是自己,应该想想下一步怎么扩大经营,或者转型做点什么了。

第22章: 结婚酒宴

龙丹跟陈影的亲事定下来后,根据陈影老家的风俗,龙丹必须上门认亲,这才算是被丈母娘认可。龙丹自是不能免俗,抽了个星期天,和陈影一块来到了陈影的家中。
陈影的家在胡家湾,是个很大的村庄。陈影家里的宅子是个四合院,家里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两个哥哥都已结婚,三弟还在上大学,四弟还在上高中,再就是父母了。陈影的的父亲是胡家湾一带的有名的农村建筑队工头,带着几十个本村的老少爷们搞建筑,有点文化,也算是胡家湾一带的知名人士。
陈影的父亲极其看重女婿的第一次正式上门,这一天,知道龙丹要来,早就邀请了七位本家的长者,等候着龙丹上门。龙丹进门一看,还真是场面不小,陈影的父亲还特意请了厨师,正儿八经的招待女婿。
按照农村的风俗,新女婿第一次正式上门吃饭,要开宴席的。新女婿还必须坐在宴席的上首,是尊贵的宾客,两旁的下首都是陪客的。等宾主坐定,陈影的父亲给龙丹一一介绍了陪客的身份,大都是陈影的长辈。龙丹不是叫大爷就是叫叔叔,龙丹也是第一次坐这样的宴席,浑身上下有说不出的不自在。
招待新女婿的宴席就按照本地习俗的,要全部上完28个个菜。上菜先后程序是:四果碟,四炒碟;四冷拼,四热菜。这16个菜上来互相之间是不能劝酒的,上一个菜就喝一盅,农村的酒盅大约有三钱的样子,十六盅酒下去大约就是半斤白酒,一般酒量小的也就喝饱了。接下来是上十个大盘菜,也是有讲究的。顺序是一鸡二鱼三丸子,四笋五藕六芹菜,七山八地九合酥,最后肥肉端上来。一鸡就是整鸡,二鱼就是整鱼,一般都是红烧鲤鱼,三丸子就是清汆丸子,四笋就是冬笋,五藕就是炝藕片,六芹菜就是芹菜肉丝,七山就是素炒山药,八地就是拔丝地瓜,九合酥就是炸合酥,最后一道是红烧大块五花肉,一般是八块,不能多能少,是每人一块。最后酒喝完了要吃饭,还要上2个下饭菜,这2个菜就随便一点了,只要是时令青菜就是了。
龙丹虽然长在农村,女婿上门的规矩也听说一点,但真要做起来就差的远了,早就忘乎所以了。1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