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这顿年夜饭吃了个把时辰方才结束,花云和林巧儿因为要照顾孩子,而高秀儿和穆朵丽有了身孕,都早早的各自回寝宫休息了。剩下的人,刘子秋却不好疏远了哪一个,索性就留在乾阳殿守岁。这几个人当中,只有拓跋千玉算是刘子秋正经的嫔妃,就连谢沐雨的名份都没有定,但谁也不肯轻易离开。
    这个年代虽然没有春晚可看,但皇宫里却不缺乏色艺双全的女子,刘子秋看的都是现场演出。谢沐雨、谢湘纹这对姐妹也是各展琴艺,令刘子秋大开眼界。这一夜虽然没有颠鸾倒凤,却也过得充实。
    天亮了,姑娘们渐感困倦,各自回宫歇息。刘子秋却依然精神抖擞,来到大业殿接受百官朝拜。
    这也是刘子秋的刻意安排。今天是新年第一天,并不算正式的朝会,只是君臣之间见个面,问个好,就如同后世的团拜。满朝文武自然免不了一番歌功颂德,将刘子秋比着了上古大贤尧舜禹汤,唯有魏征紧皱着眉头。
    “魏爱卿,你有何要事,尽管奏来。”刘子秋早就留意到了魏征的表情。确实,魏征就坐在最前面,他想不留意都难。
    魏征叹了口气,说道:“启奏陛下,今天是新年,普天同庆,有些事臣本来不当讲,但既然陛下问起,臣又不敢不说。”
    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你我名为君臣,实为兄弟,但说无妨!”
    魏征这才欠了欠身,说道:“陛下,河北、山东去年遭遇大旱,岭南又逢水患。西有达曼常怀不臣之心,东有高丽屡次犯我边疆。内忧而外患,居安而思危,陛下切不可只听溢美之词!”
    刘子秋连连点头,道:“魏爱卿所言甚是!朕为天子,当以天下万民为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诸位爱卿,今后可常言朕之过,也警朕心。若言之有物,必有重赏!”
    众文武齐称领旨,但是显然,敷衍的声音居多,真有胆量指出刘子秋过错的,恐怕不会有几个。
    刘子秋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大家,并不会急于求成,也不会强力推行。对于众文武的反应,刘子秋丝毫没有在意,摆了摆手,说道:“虽然朕宣布过,从腊月二十四日至正月十六,是全国性的假期,但那只是对地方上的官吏说的,诸位的假期恐怕应该结束了。朕打算即日起,对高丽用兵!”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正月,但辽东仍然是滴水成冰,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听到这个消息,大臣们都是一自哗然,柳郁拱手说道:“陛下,等到春天黄河解冰,方是用兵之时,还望陛下三思!”
    刘子秋却摇了摇头,说道:“诸位爱卿,你们可知道,为何漠北那些游牧民族会选择在冬春之季袭我边境?因为过了这段时间,他们就要去牧马放羊,那关系到他们一年的生计。同样的道理,开春以后正是播种的季节,如果不能极早平定高丽之乱,整个辽东的农事都将为此而耽误。还有一个原因,兵者,诡道也!大家应该都明白吧。”
    
    第41章 与天斗
    
    。5du
    李靖若有所思,拱手道:“陛下的意思是要攻其不备?”
    刘子秋点了点头:“大哥说的不错,正是要攻其不备。洛阳乃是繁华都市,商贾来自四面八方,高丽商人也不在少数。而且很多世家大族都喜欢高丽婢子,想必诸位家中也有不少吧。朕不是说这些人一定会通风报信,但其中肯定有高丽派来的欲细。否则,上一次朝廷的大军还没到,他们怎么就会撤得那么快?现在,高丽人应该已经知道朕会在开春以后对他们用兵了吧。如果朕的大军这时候忽然出现在辽东,你们说会怎么样?”
    尉迟恭抚掌大笑道:“对对对,打他个措手不及!”
    赵凌却紧皱着眉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蓟县和柳城郡虽然已经积攒了一些物资,但恐怕还是难以支撑一场大战。望陛下三思!”
    刘子秋笑道:“春节前,朕下令大量调运物资前往蓟县,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一次对高丽用兵,还用不到那些物资。”说完,刘子秋脸色忽然一正:“文昊、角里延听令!”
    文昊、角里延二人一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臣在!”
    刘子秋挥了挥手,说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游牧骑兵自组建以来,尚未经大战。此次令你二人率五万游牧骑兵为先锋,限汝等十五日之内夺回怀远城,”
    在平定中原的战斗中,刘子秋一直没有动用他手中的那支强大武装,因为游牧骑兵中有许多都是异族,他不希望利用异族人来杀害汉人。而高丽则不同,在刘子秋眼里同样是异族人,使用游牧骑兵作战也就没有了多少心理负担。同时,游牧骑兵不仅具有普通骑兵的机动性,更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忍耐性,最擅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作战。当然,刘子秋手下的这些游牧骑兵比起那些草原上的牧民组成的骑兵要强大得多。这种强大不仅仅体现在装备和补给上,更体现在训练和作战素养方面。出动这样一支强大的武装为先锋,足见刘子秋对高丽的重视。
    接了命令,文昊脸色还算平静,角里延却按捺不住激动,大声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将高丽王的头颅献于殿前!”
    “兵贵神速,你们现在就回家收拾收拾,即刻出发吧!”刘子秋摆了摆手,又对众人说道,“三天之后,朕将亲领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今天朝议的内容,任何人不得泄露,否则以通敌论处!”
    ……
    辽东的气候确实恶劣,大风吹起漫天雪花,对面几乎不见人影。不过,大汉王朝的游牧骑兵们也经常在漠北的冰天雪地里进行训练,并不惧怕这种环境。相反,在这种环境中,他们还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队伍的前面,文昊一手摊开地图,一手拿着指南针,反复辨别了一下方向,朝着正东一指,说道:“翻过这座山脉,咱们就到了奚和契丹两族领地的交界处了。大家加把劲,务必在天黑之前,翻过这座山!”
    三军齐声呐喊,策马向前。凛烈的风雪很快便掩盖了将士的呐喊,就连马蹄声都听不真切了。
    这一次,刘子秋给文昊他们划定的行军路线是出雁门关进入漠北,集结地点就是当初咄吉世入侵中原所选定的碛口。大军抵达碛口以后,沿着昔日大隋和东突厥的边界一路向东,终于来到了这片三不管地带。之所以没有走正常的路线,一方面是为了更加保密,另一方面草原也更适合游牧骑兵行进,而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刘子秋这次要给高丽人以痛击,把入侵怀远的高丽军队全部歼灭!
    高丽人很狡猾,面对强大的汉军援兵时,会选择主动退却,等到汉军援兵撤走以后,他又会卷土重来,反反复复,令人不胜其扰。要想全歼这支入侵怀远城的高丽军队,就必须设法绕到怀远城的东面,堵住他们的退路。
    即使对于终年在草原上生活和训练的游牧骑兵来说,这条路也并不好走。毕竟这条路过去是边境,人迹罕至,存在着许多未知的变数,尤其在这寒冷的严冬。不过,为了对付可能遭遇的严寒,汉军游牧骑兵早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他们都穿着丝绸内衣和厚厚的棉袜子,三层皮甲里面衬着羽绒内胆,最外面还罩了一层保暖效果最佳的狼皮袄。虽然做了充足的准备,一路上仍然出现了冻伤减员的情况。来到山岭下,已经有一千多名士兵被迫离队,进入附近的部落休养。而马匹的损失更大,原本每人三骑,现在已经变成了每人两骑。
    不过,文昊依然信心满满,因为翻过这座山岭,他们就将进入契丹人的地盘。顶着漫天大雪,将士们嚼下一片片肉干,尽力补充着能量。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山岭上将比山岭下更加寒冷,对他们的考验这才刚刚开始。一路上,不停地有士兵想停下来相互拥抱取暖,都被率队的军官用皮鞭驱散。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停下来,往往就意味着死亡。这是一场对意志与体力的考验,长期艰苦的训练让大多数将士们坚持了下来。但是翻过山岭以后,五万大军再次减员两千多人。而这两千多人就没有他们的同袍那样幸运了,他们被永远留在那座冰雪覆盖的山岭上。
    翻过山岭,风雪也渐渐停了下来,一轮夕阳挂在山巅。文昊再次下令:“安营扎寨,明天一早启程!”
    这是出发以来,汉军游牧骑兵第一次正式扎营。一路上,他们都是随便掏个雪窝子,靠在一起挤挤就过了一夜。而文昊也是因为知道翻越这座山岭让大家的消耗夶大,这才决定正式扎营,为的就是让大家能够迅速恢复过来。而再往下走,他们将进入契丹人控制的领地。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将不会再次扎营,这是他们唯一一次能够得到充分休息的机会。
    对于这次机会,将士们都特别珍惜。尤其被他们视为伙伴的战马,更需要这样一个机会。这一路过来,战马的折损率远高于士兵的折损,因为冰雪的覆盖层太厚,战马很难寻找到雪层下面的牧草。饥饿的战马抵御严寒的能力下降,才造成了这样大的损失。现在,剩下的这十万匹战马,也大多瘦弱不堪,而接下来,他们将要走出大汉所掌控的范围,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这时候,就必须让战马尽快恢复力量,去适应即将来临的残酷战斗。
    这一夜,将士把自己最珍贵的炒面都贡献了出来,让各自的战马吃了个饱。这也就是游牧骑兵,如果换作其他部队,绝对会宁愿舍弃肉干,也不会浪费炒面。这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长期饮食结构上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别。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文昊和角里延都是顶盔贯甲,面色凝重地盯着眼前那幅巨大的地图。这幅地图已经由斥候根据新掌握的情况进行了完善,比以前详细了许多,就连一些游牧部落的宿营地都标示得清清楚楚。这些宿营地很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