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手一笑,顾同就起身送走罗通,自己独自一人,一路闲游,就往西山上的书院行来。
    初秋时节,通往西山的路途之上,尽是零零散散的落叶,路的两侧,树木萧瑟,不过却也透露出一些别样的凄美。
    顾同一颗心完全的沉浸在这山川菏泽的自然之美中,心情瞬间就得到了极大的放松。
    就在此时,忽的身后的道路之上响起了几声黄牛的叫声。
    回过头去,顾同看到一个少年正驾着一辆牛车载着一位妇人往这边慢吞吞的行着。
    顾同也没怎么留意,就侧身站到了路旁,给这少年和牛车让路,只是牛车行到他身边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
    只见那少年从牛车上跳了下来,来到顾同身边,十分谦恭的行了一礼,然后问道:“敢问先生,这里可是通往西山书院的路?”
    顾同没想到少年居然是要去学院的,看到少年彬彬有礼,气度坦然,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子弟,心中忽的生气几分好感,不过他也没有刻意表现什么,只是说道:“正是通往学院的路。”
    少年也是看见顾同气度非凡,儒雅不失严肃,刚正却显坚毅,心道这可能是个人物,不过求学心切,少年也没有和顾同这个路人多做交流,躬身向顾同又行了一礼,答谢他指路,然后回到牛车上,对着那妇人说了几句话,然后两人乘着牛车就继续往书院行去。
    问路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连顾同也没有想到,接下来和少年的再逢却是以另外的一个场面相见。
    ~~~~~~~~~~~~~~~
    顾同来到书院的时候,只见书院的围墙、屋舍已经建成。
    不像后世的大学那样的严整,西山书院的布局更加的合乎自然,东头一处房子,西头一处学舍,看着散乱,但是只有步入期间,你才会发现这样的布局恰如山水画一样的引人留足。
    站在书院门口,顾同也没有表明身份,更没有派人通知书院的山长(院长)赵秉文,他打算独自一人先看一看书院倒地建设的怎么样了。
    不过走到书院,却看到了一个熟人,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熟人。
    “路大人,你怎么会在这里?”看着路伯达,顾同有几分意外。
    顾同一出声,路伯达也看到了顾同,挥手一笑,走上前来,眯着眼睛说道:“城中待着无所事事,听闻西山书院风景绝妙,故而独身一人前来看看,闻名不如眼见,今天一见,果然才觉得这是一处好去处。”
    顾同自然不相信路伯达会闲着没事独自出来溜达,不过路伯达不说,他也不能强问,虽然路伯达已经和他达成了联盟,但是不同于廖勇强、陈锋的归属,路伯达的名望和资历远远在他之上,是以不可能以臣下的身份来为他效力,顾同也没有奢想能让路伯达也归心,反正只要路伯达不给他拖后腿他就已经很满意了。
    “对了,大人不是北巡,何时回来?也不说一声,老朽也好带领西京臣僚为大人接风洗尘。”路伯达笑着,他已经将自己的心腹廖勇强和陈锋交给了顾同,他自己虽然有心,但是碍于身份,不可能对顾同俯首称臣,但是对于顾同此次出征的事情还是相当佩服的。
    顾同也没有遮掩,便将自己北巡以及攻打西夏的事情大概说了一二。
    路伯达没有想到顾同出去一趟,就做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出来,不由得轻声感叹道:“我辈当真是老了,将来的天下注定是大人你这样的英雄豪杰的,长驱直入,一路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克夷门,嘿嘿,我看等到大人你将战报呈上去,朝廷还会给你升一升官呢。”
    对于朝政的把握和洞悉,路伯达自然在顾同之上,因而一眼就看到顾同的另外一个机会即将到来。
    顾同也不甚在意升不升官的事情,再说,他也不想被调离西京路,所以只是一笑,心中却想着到底该怎么样应对女真朝廷的奖赏。
    就这样,两人一边闲谈,一边说着朝中近来发生的一些事情,交谈下来,到让顾同从中受益不少。
    赵秉文恰好讲完了一节课,正要回自己的屋舍歇息,不料才一出门,就看见顾同和路伯达正一路说说笑笑往这边走来,于是连忙出声喊道:“文和(顾同字)、仲显(路伯达字),你们怎么走到了一起?”
    此时顾同也看到了赵秉文,见到他憔悴了不少,想必是忙于书院的事情,于是连忙上前,对赵秉文执了个晚辈礼并说道:“昨日回到西京,今天无事,就来学院看一看,没想到恰好碰到路大人,先生憔悴了不少,想来是书院的事情劳累,真是让先生受累了。”
    顾同言辞恳切,在他看来,赵秉文、王修、郝天挺几人能够舍弃女真朝廷的俸禄,跑到自己这里当一个教书匠,这样的胸怀实在让人敬佩的厉害,而现在书院能这样短的时间就投入运转,赵秉文几人在其中的付出可想而知。
    “文和说的哪里话,我是书院的山长,为书院劳累是义不容辞的事情,更何况这其中还有敬仁(王修字)、晋卿(郝天挺字)两人的功劳,呵呵,何来辛苦之谈?”赵秉文看来对于书院的事情喜欢得很,一谈起来,就大有收不住话匣子的趋势。
    在身旁听赵秉文和顾同交谈的路伯达在听到‘晋卿’二字的时候,眼光不由得一凝,带着几分疑惑,向赵秉文问道:“却不知周巨(赵秉文字)先生所说的晋卿是?”
    “仲显难道不知道,郝晋卿郝天挺就在书院?”赵秉文一笑。
    路伯达对于书院的事情也是耳有听闻,却并不是很了解,今日到来,也不单单是赏景那么简单,还存着帮一个后辈进学的事情,现在听到赵秉文说的‘晋卿’不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个‘晋卿’不由得一笑,说道:“说来也奇怪了,我有个后辈,今日也来入学,他出生的时候,其父也给他起了一个字,就叫晋卿,却不料,竟然是和大名鼎鼎的郝天挺郝先生同了字,呵呵,当真是有趣。”
    听到路伯达是为了一个后生晚辈入学的事情才来的西山书院,顾同心中不由的一笑,这个老狐狸之前还不说,现在看来,定然是碍于脸面,不想对自己说,不过他也没有揪着这个事情说事,路伯达是个好面子的人,要是自己拿这件事情说事,只怕还会破坏了两人之间的联盟关系呢。
    赵秉文听到新来的学子尽然是和书院的教授郝天挺同一个字号,也不由的一笑,不过一想到负责教导低年级学生的不就是郝天挺吗?心中不由得也起了童心,拉着顾同和路伯达就往低年级学生所在的教舍走去,想要看一看两个‘晋卿’的第一次见面是怎样的有趣。
    
    第273章 惊喜
    
    西山学院的架构,是顾同根据后世国民教育体系思想筹建而出的,不同于以往的私塾教育,书院的教育,会根据学子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兴趣专长加以分化,有才才启蒙接受教育的低年级,也有已经知书识字、通达明理的中年级,还有更深层次、更高要求的高年级,学院所教,不仅仅只有四书五经,更含有三教九流思想、农工曲艺杂谈,当然,因为学院初建的缘故,不可能一次性将顾同想象中的那种类似于后世大学的学校建立起来,但总之,这些东西,已经开始了最开始的实践,是以顾同相信,只要借以时日,西山书院一定能够执思想之牛耳,为将来****之后的国家建设培养各类人才。
    路伯达走在路上,听着顾同和赵秉文畅谈着西山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心中才深深的明白,身边的这个年轻人,并不仅仅是依靠权谋和军队才取得现今的成就,他还拥有更为宏伟的理想,虽然听上去有一些痴人说梦的感觉,但是和他的年龄、手段、付出结合起来,你就会发现,这一切,似乎真的有可能实现。
    快到书院低年级教室前的时候,顾同满含深情的为刚才的一番交谈做出总结:“周巨先生、路大人,你们要知道,中原战乱,落在异族之手,并非只是赵宋朝廷军事上的失败,在军事上失败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自从五代之后,华夏大地就是去了汉唐那种雄宏大气,失去了先辈们的那种孜孜进取,我们的民族开始沉湎于曲舍勾栏,聆听着的是江南软语,西湖歌舞不休,朝堂上乌烟瘴气,这才会被更加有生力的契丹人、女真人所取代,但是现在,女真人也开始走向末路,那么未来谁能够成为新的生力军来主宰神州万里呢?又让异族执掌我华夏、奴役我炎黄子孙?这是不行的,我辈生逢其时,就必须在这个大时代做出自己的应有之为,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肩子上的民族大义,才能对得起我们血脉中流淌着的滚滚热血,才会对得起子孙后代。周巨先生,教书育人,不止为的是育一时之人才,更在于育民族之脊梁,在于培养这个国家的未来,任重而道远,您可要坚持住!”
    一席话了,赵秉文早就被顾同一句任重而道远所撼动,心中也更加坚定了追随顾同,为华夏崛起而努力的决心。而路伯达更是对顾同刮目相看,不禁微微颔首,心中碍于情面不肯彻底归附的心思更是被顾同所描绘的民族社稷大任所折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能和文和并肩战斗,乃是路某一生的荣幸,但愿路某黄土盖身之时,能够有幸得睹文和所描绘的那番盛景,承蒙不弃,路某亦愿为华夏之崛起而贡献微薄之力!”路伯达言辞恳切的看着顾同,目光之中,更是流露出丝丝炽热。
    顾同也没有想到自己一席话,能够让德高望重的路伯达放下心中的不好意思俯首称臣,心中不由觉得欣喜异常,因为有了路伯达的这番表态,那么也可以标志着西京路真正的成为了他的地盘,有些事情,也不用再遮遮掩掩的进行,而路伯达善于处理政事的能力,也更能弥补他在处理政务方面的不足。
    想到这里,顾同连忙躬身,向路伯达行了一礼,然后语气深长的说道:“顾某何其有幸,能够得到伯达的厚爱,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