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顾同身上忽地惊起了一身冷汗,对于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没有长久的思索过。
    “先生可有什么想法,快快说来,也好让我听一听。”顾同连忙向何方请教,既然何方今日前来谈到这个问题,那么肯定是有过一番思索的。
    何方却没有着急的回答顾同的问题,而是扳着手指开始为顾同数起了一些人。
    “主公,巴蜀的事情,等一下老朽在说也不迟,现在老朽想为主公理一理手中可以用到的力量。”何方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军队一方,暂且不说,可是主公手下,各州主政大臣,大抵有这样几股力量来源,一者,从军中转到地方的文书、参军一类,这些人打理县治,虽然能力一般,但是贵在忠心无二;此者,西山书院培养出来的第一批、第二批学子,这些人经过甄选,目前已经到大的州府之中任职,不过也是从一般小吏目做起,等到将来真正治理一州一府,少说还得三四年的时间;其三,乃是女真旧臣,比如赵枢、路伯达等人,这些人有些追随主公的早,有些后来加入,有些则是被主公的军队击败从而投降,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身上,势必会打上同一类的印记;最后一类,则是主公已经开始接触的诸如辛弃疾、陆游这样的南宋士大夫阶层,尤其是拿下人杰地灵的巴蜀之后,又会有无数的宋臣投入到主公旗下,这些人,不管之前相交如何,但是在主公旗下之后,势必也会自动归结为一类!”
    何方数着手指,将顾同手下的政务人员轻轻松松的划分成了四类,但是听在顾同的耳中,却好似惊天一般的后怕,他目光凝视着何方,质问一般的问道:“先生,你,你这些话却是什么意思?”
    何方没有怪顾同的质问,而是大大方方的坐直了身体,对顾同说道:“主公自然明白,目前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力量,实在是太弱了,不管是军伍人员转政还是西山书院学子,比起金国旧臣和宋廷出身的臣子,根本没有什么对抗的力量,主公长久以来一直致力于军队的发展,可能也都忽略了自己手中的政务人员的选任,可是一旦拿下巴蜀之后,主公要是还像之前一样那样的用人的话,势必会让自己手下的力量成为一盘散沙,是以臣下建议,在拿下巴蜀之后,将赵枢、张嘉贞、元格、高汝砺等一帮金国旧臣调任晋地,将巴蜀的旧臣对调到晋地,将两方势力重新打乱,让他们不能结盟抱团,而且不管是赵大人也好还是将来的巴蜀之地的宋臣也罢,在对调之后,面对政务大事,他们势必要仰仗主公之意,断然不会出现政务难以贯彻的局面!”
    何方娓娓而谈,每一句话,都让顾同面色一变,听到后来,顾同也不在着急,而是慢慢地顺着何方的话开始思索不得不承认的是,何方的话确实道出了顾同手中政务人员布局之下的隐忧,一帮金国旧臣,大多散布在晋地、关中地区,而拿下巴蜀之后,如果在放任那些宋室旧臣留在巴蜀的话,势必会在同一面旗下造成两大政治集团,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这没有什么,但是要是随着将来地盘的进一步扩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州府需要人员来治理的时候,就会发现,为了争夺这些空白势力,两大集团一定会展开对抗,这种对抗不仅是己方势力的消耗而且更可能造成的是内部分裂,南北旧臣敌视`而顾同自己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学院派官员和军队出身的官员,势必会在两大集团的夹击之中,难以存活下来,等到天下稳定之后,两大势力集团,必定会左右朝政,尾大难掉!
    “长痛不如短痛,目前对调两派大臣,可能会让他们有一些想法,但是却能从源头上消除隐患,而离开了他们本身生存的地方,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他们必将变得孤立,在这种情况下,主公无疑将会使他们唯一的依靠,由此,也可保证这些归附大臣的忠心。”何方坦然的看着顾同,希望他能做出来一个决断出来,和顾同一样,何方不希望将士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却因为内耗而化作流水。
    “先生,这是你一人的意思吗?”顾同看着何方,对于何方的忠心,他自然不会怀疑,但是,如此大的一个决定,顾同也不得不谨慎。
    “复亨也是这个意思,只是他也是金国旧臣出身,在这个问题上不好说话,是以坏人只能老臣来做咯!”何方一笑,一点也不在意如果今天说服顾同失败可能会遭遇到的下场。
    “原来张复亨也发现了这一点了,呵呵!”顾同心中一阵苦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征战南北的时候,手下的臣子却会有这么多的想法,直到此时,他才明白,真正的上位者,需要衡量的东西居然要有这么多。
    那么是个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了。
    顾同看着何方,想着想要借此机会进一步表示忠心的张复亨,想着接下来借铲除叛贼吴曦,进兵巴蜀的局面,想了很多之后,顾同点了点头,对何方说道:“先生,你去和王仁杰多加联系,先拟定出来一个初步的名单,那些人需要对调,先摸一摸底,不过要切记一点,在拿下巴蜀之前,任何风声也不能透露出去,今日的话,谁也别告诉!”
    何方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留下了顾同一人,享受着称王道寡之后的那份孤单。
    顾同现在好想,好像身边有个人陪着自己,可以排解心中的苦闷。
    但是战事依旧,接芸娘等人南下,又不放心,只好将心思收起,一个人独自将这一切承受`兴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成为上位者的代价!
    
    第370章 南归
    
    何方的话,给顾同的影响还是很深的,至少,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是深深的说服了顾同。
    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又成为另外一些势力集团予取予夺的蛋糕,尤其是心怀壮志的顾同,更是如此,甚至,他比任何人更加的讨厌任何意义上的内耗,在顾同的影响之中,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时间,内耗所损失的民族力量是无以伦比的,这不仅表现到后世的时候,外国人称中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一群人是一条虫,更表现为每当有外族入侵的时候,总会有一批汉奸的产生。
    内斗、阿谀我诈,当这些东西成为一个民族骨子里面所深深印记着的基因符号的时候,这无疑,是一种更加可怕的苦难。
    政务官员,需要衡量派系,加以委任,军队之中,又何尝不需要多方平衡呢?
    晋军起家的班底是神武军以及神武军的前身签军,现在晋军之中的大多数军官更是神武军老兵成长起来的,但是,随着军队的扩增,譬如哲别等一批新的军官也开始展露头角,有所成长,如果还是一味的只用神武军的旧人的话,不仅会让这些新近投靠的军官或者是士兵寒心,却也会在另外一种意义上造成军中神武军一系出身独大一方,若是将来有人将这股力量统合起来,调转矛头对付自己,顾同很难想象,那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个场景。
    顾同之所以能有今天,能够将一众豪杰揽到自己手下任用,所依仗者不就是这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
    如果军队都不能保证,政权又焉能附存?
    “枪杆子里出政权,伟人的话,不愧是千古至理啊!”
    心中感叹着,顾同在军队的军官委任状之上,将蒲察官奴、石抹明安这些女真人的名字也添加了进去,作为新鲜血液,蒲察官奴和石抹明安等人的加入,也许,也会让军中的势力,更加的趋于平衡!
    才安排完军队的事情,想到自己手中还有耶律楚材、元好问这两个新生代的奇人,顾同不想白白的将两个好苗子放在温室之中折损,于是干脆将耶律楚材和元好问两个人抽调到辛弃疾手下任职,利用治理关中的这个契机,好好的磨练磨练,这样的话,三年之后,想必二人也能在政务之上,成为他的好帮手和好参谋!
    一条条任命状、一道道指令,通过锦衣卫迅速的传递到有关人员的手中,有心人自然看到顾同已经为十年之后开始布局,当然,大多数人都是懵懂其中,不能明白其理。
    可能这也正是何方和张复亨的高明所在,挑了这样好的一个时机,既不让目前顾同麾下一应人员有想法,更不会因为拿下巴蜀之后再去布局显得吃相难看,谋全局者,张复亨、何方之流也!
    如此,初秋眨眼而过,在顾同忙着部署后事之时,几路大军从关中出发也开始传来捷报。
    首先是陈平一路,顺利晋军庆原路,拿下庆阳城,在陇原之上,插下了一个棋子,也在陇东开始布防,防备西边的西夏军队。
    其次是萧成一路,浩浩汤汤进军凤翔路,在平凉城前与退守凤翔路,驻扎在六盘山一线的夹谷石里哥大战三天两夜,终于在晋军的强力攻击之下,夹谷石里哥手下大军,全线奔溃,夹谷石里哥本人,也被部下出卖,后被萧成一刀砍杀,却也算是了解了一桩因果,当消息传到顾同面前时,他自己都为此深深叹息,没有想到才几年时光,夹谷清臣之后,夹谷氏的另外一个支柱式人物,就此陨落!
    当初派出去的三路大军,打得最是辛苦的还要数符虎和潘武这一路,因为要进军陇南,天寒地冻,又是千里行军,一路之上,大军所受的苦难,比一场大战还要痛苦,不过最最痛苦的是,当大军攻下天水,从天水进到临洮的时候,已经投靠了女真人的叠州吐蕃部落突然派遣大军协助女真人作战,天寒地冻之中,吐蕃人的战斗力自然比晋军厉害了一些,几场大战下来,晋军死伤众多,苦于拿不下临洮城,符虎、潘武二人,只能就这样在临洮城外和吐蕃人、女真人对峙着。
    顾同看着几封几乎是一同送达的战报,心中对陇东战况满意的同时,也对陇南战局的焦灼感到心急,看着窗外的天空越到的寒冷了,顾同知道,再耗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就对留在一旁等着答复的陈季常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