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顾同还是不想和临安方面闹的太过僵持了,所以在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又对陈季常说道:“新政策施行前,可以将上交朝廷的税银和粮食如数上交,不过只限于四川和重庆两地,至于山西、陕西、陇东这些地方,全部以连年征战,民困地乏为由,不予缴税!量来在银子和粮食面前,朝廷方面,纵然想说什么,也得考虑考虑!”
    听到顾同如此说,陈季常也不禁暗自佩服这一招‘大棒加胡萝卜’,拿了山西、陕西这几个地方的人事权,却用四川、重庆的财税权来作为筹码,又有二十五万晋军作为强力支撑,南宋朝廷怕是想说什么,也都得考虑考虑后果了。
    “主公英明,臣下这就按照您的意思去办!”陈季常说着就要走。
    “等等。”顾同挥手将陈季常留下,说道:“朝廷方面,只要咱们没有造反,他肯定是不会说什么的,不过有一点,你得亲自去抓,那就是新的土地政策,但凡有人反对,就全部给我拿出来,尤其是那些作恶乡里的土地主,虽然我们的土地政策,是将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土地重新作为屯田出租,但不保那些地主们会反对,遇到这样的人,你就去知会沈复和王仁杰,让他们分别派锦衣卫和内卫部队(顾同麾下的十万二线部队,全部命名为内卫)去拿人,乱世用重罚,相信杀几个人立立威,其他人要是在反对的时候,可都要摸着自己的脑袋想一想了。”
    陈季常背后一冷,直到此时,他才略微明白了,原来看似利国利民的新土地政策,居然其中会这样凶险。
    将掌握在军队和政府手中的土地作为屯田,招揽流民耕种,势必会让地方豪强和乡绅招揽佃农受到影响,如果这股势力真的要合力反对,所起的作用,怕是不比南宋朝廷几十万大军征讨小,甚至,稍有不慎,就将会推翻顾同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地盘。
    “主公,是不是在考虑考虑?”陈季常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谨慎的问道。
    “不用,我知道这条路很难,但是要迅速将治下的州县恢复过来,就必须用这样的方法,稳定流民,进而稳定社会,流民是****的源泉,抓住了他们,咱们手中的粮食、赋税,也才会增加,至于地主豪强的利益,必要时候,伤一伤也是必须的,他们趴在老百姓的身上作威作福多年,也是该出出血的时候了!”顾同目光冷冷的看着窗外,脸上的杀气,丝毫不加遮掩。
    “可是”陈季常依旧担心。
    “罢了,你可以提前放出风,就说本王有一件大买卖要做,问一问咱们治下的大士绅有没有人感兴趣的,或者你直接发帖子给他们,邀他们二月二的时候,到长安城,与本王共商发财的大计,届时,我自会想办法将这部分人说服,只要这些大的豪强地主不做反对,那么其余小的地主,就无所谓了,哪怕是到时候让锦衣卫和内卫出手重上一些,估计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的。”为了让陈季常安心,顾同只好把心中另一个计划许久的计策提前拿出来,用来拉拢这些地方豪强,以换取他们的支持了。
    陈季常看着顾同,没有想到顾同居然还有后手,不过顾同既然说了能有办法将那些势力最大的地主豪强控制,那么他也就不用担心施行新的土地政策之时会遇到的阻力问题了。
    “主公放心,臣下一定会尽心尽力,将土地政策落实到位。”陈季常躬身一礼,然后就立刻辞了顾同,去安排相应事宜去了。
    看着陈季常匆匆离去的背影,顾同也有些心有期待,虽然他不可能像后世那样轰轰烈烈的搞土改,让穷苦百姓翻身当家作主,但是他也能尽力的改变这个社会最底层的穷人的命运,有了从女真贵族和吴曦叛党手中拿到的那些土地,然后以屯田的名义,招揽流民耕种,确实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而且,最终的利益的也无疑是他本人和日益壮大的晋军。
    二十余万军队,几万官员,粮食、开支,总归是个问题,有了屯田,定然可以化解一二,况且,屯田政策,只是开始,真正赚钱的东西,顾同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二月二这一天了。
    正月末的时候,顾同治下的州县,开始慢慢谣传晋王要施行新的土地政策,至于新政策是什么,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将地主的土地分给老百姓,像当年黄巢提的那句‘均田’口号一样,也有人说,晋王是要将田租和粮食税提升,总而言之,各个版本的说法,四处传播,而且每个人都说的有板有眼的,不知道实情的,还会真的以为是真的一样。
    然后,土地两个字,瞬间就成了山西、陕西、陇东、四川、重庆几地官员士绅,寻常百姓说的最多的一个词语,处在暴风眼中的那些豪强地主,更是感到不安,因为不管是哪个版本的传言,归结到最后,都是对他们不利的说法。分土地,简直是要命,提租税,更是钝刀子割肉,慢慢地将人疼死的做法。
    豪强地主们坐不住了,当即就想尽办法打听晋王是要做什么,新的土地政策又是什么,可是,打听来打听去,都没有打听到什么消息出来。
    只是如此情形之下,这些人,反倒越到的不安了。
    “难道晋王真的是打算替穷人出头,拿我们开刀了?”
    所有豪强地主的心头,不约而同的升起了这样的一个想法,然后,心思一狠,他们就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了。
    不过没有等到他们相互串联,做出点什么大动静的时候,山西、陕西、陇东、四川、重庆五地的几十家大的地主头子均收到了一封邀请信,信中写明晋王邀请他们二月二赴长安商量发财的大事,然后,不等他们将信放下考虑到底要不要去的时候,凶神恶煞一般的锦衣卫和内卫就出现在了他们的府上,口称送某某某大老爷上长安议事,说是护送,可是那副样子,明摆着就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要不然`暴力的威胁面前,享受惯了荣华富贵的大老爷们,含着眼泪,辞别娇嫩可亲的小妾,作别自己的富贵窝,然后就在锦衣卫和内卫的精心‘护送’之下,乘着专车,麻溜儿的赶往长安。
    通往长安的大道之上,车马奔驰,不过这张以土地作为开端的大网,却才才铺开,谁也没有料到,二月二那一天,会成为改变他们一生,甚至是改变这个民族前程的重大日子。
    土地,就意味着财富,意味着权势,顾同究竟会用什么样的法子,撬开这些利益既得者们的嘴,将最需要生存土地的流民安顿下来,又会怎样把大规模实行屯田之后的影响变作对己身有利的环境,不仅是赶往长安的地主豪强们,百般猜测,就是和顾同走的最近的陈季常等人,也都翘首以待,等待着改变的时刻的到来。
    或许,这将是一个真正改变历史、改变民族未来命运的时间,二月二,龙抬头,抬龙头`
    第385章 财富(上)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在此日,四方百姓,会齐聚龙王庙,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因而这一天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寄予着小农社会之中,普通百姓最殷切的愿景——风调雨顺,年年丰收。不过开禧三年的二月初二,却注定要有一些不同了。
    晌午之时,顾同在陈季常、张复亨、辛弃疾、陆游等人的陪同下,去了长安城东的龙王庙,与民一道祈雨,之后,又命辛弃疾、陆游留下继续参加后续的宣耕等活动,然后,顾同就带着陈季常和张复亨,悄悄离开,往晋王府衙匆匆而行,等三人回到府衙之时,府衙门口,早已经被从各地赶来的车马堵塞的水泄不通了。
    看到这幅场景,顾同从清晨就开始紧张的心情,稍微的放松了一些,不过在尘埃未定,今日的谋划没有达成之前,注定,他的心是难以安定下来的。
    理了理心情,好似赶赴战场一样,顾同迈着凝重的脚步,踏入到了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府衙,直直走向节堂,那里,将会有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大事,等待着他的到来。
    顾同身后,陈季常和张复亨也都心有戚戚然的随之而行,不过向来遇大事而不乱的两人,此时也是谨小慎微,心中,更是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似乎,从一开始,顾同一心想要促成的这场谋划,就充满了不确定和失败的因子顾同走进节堂,看了眼节堂之中,已经坐满了两旁的各地士绅与豪强,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就大步流星的往自己的王位之上走了过去。
    随着顾同的脚步前移,从各地赶来的豪强士绅也不敢倨傲称大,忙都起身,向顾同行礼道:“草民拜见晋阳郡王。”只是其中有几人,口是心非,明显的是不怎么将顾同放在心中的。
    对于这些,顾同、陈季常、张复亨大都全部收在眼底,也正是因为这样,三人也全都开始打起精神,认真对待这场注定艰难的筹谋。
    坐到王位之上,顾同居高临下的俯瞰了一眼下面神情各异的各方豪强,着重将几个面色桀骜之人放在心间之后,他就屏退服侍左右的下人和卫兵,直接做开场白道:“今日,将诸位请到我这里,着实是有几件大事和大家商量,当然,可能请的方式有些唐突,还请诸位勿怪,毕竟顾某是一个粗人,军伍出身,有时忘了礼数,也是在所难免的。”
    各方豪强,静静坐着,本以为顾同会说些寒暄的话作为开场,没有想到,只第一句话,就充满了威胁的成分。
    什么叫粗人,军伍出身,不懂礼数?
    不就是意味着要是不把他伺候高兴了,随时都有可能用拳头说话吗?
    本就知道今天这场会面是鸿门宴的各方豪强,心思一颤,连之前目光之中满是桀骜的几人,此时也都低下了头,生怕顾同真的丧心病狂,将他们在这个地方全部做掉。
    看着豪强士绅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也不搭话,顾同嘴角一扬,然后不给这些人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