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他才明白,人家根本就没有将自己放在眼中,之所以要和自己讲这么多,恐怕也是为新政在做宣传。
    果不其然,在讲完了自己的决心和觉悟之后,顾同将话锋一转,直抵新政政策。
    “国家一统,版图增大,昔日的路府州县,势必难以有效的管辖到地方,尤其是偏远的大理云南,如果不对边疆地区,加以有效管理,那么我们牺牲了那么多将士们的性命,又是何必?所以,我觉得在地方之上,应当实行行省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呢,是因为行省制度可以最大可能的避免地方割据,行省长官乃是朝廷委派,且权职分明,总督、军统使、转运使、提刑使,互相监督,使权力不至于统一到哪一个人的手中,除了分权制衡以外,行省制度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做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这不是我在这里自吹自擂,事实上在云南、四川、山西、陕西四地施行的行省制度,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讲完行省制度,顾同继续向下讲道:“行省制之外,就是兵制,我朝兵力,一直弱于西夏、女真,在和这两国交战之中,每每输的一塌涂地,原因在哪里,我想诸公都能明白一些。太祖定制,强调禁军强、厢军弱,这虽然做到了防止地方割据,可是也极大削弱了边地对异族军事斗争的力度。行卫所制度,分化军区,施行将兵之法,在最大程度上可以做到增强兵力,防止外敌进犯,同时中央军区强于其他五大军区,则可以有效的震慑地方,防止意外发生!”
    “统一商税、农税,废除各地关卡,对于商人、百姓而言,乃是最大的实惠,如此,既可以促进商业发展,促进贸易往来,增加百姓收入,方便农时安排,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官府的负担,日后百姓不用为赋税而忧愁,商人也不用为了厚重的商税而担心,这一点,众位大人英明,定能想通其中关键。”
    “土地,乃是国家命脉关键,有多少王朝是因为土地分配不均,土地兼并严重,而土崩瓦解?现在我们在对金国的战斗之中,不仅取得了军事上、政治上的胜利,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要不是无主之地,要不是女真贵族手中的土地,当然,现在这些土地,都是属于朝廷的。连年征战,中原之地十室九空,土地荒废严重,所以我觉得应该分派土地、招揽人口密集地区的百姓向中原迁移,如此,既可以将中原的荒废之地加以开发利用,同时也可以减缓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地矛盾,防止意外的发生。”
    虽然顾同没有说意外是什么,可是站在朝堂之中的这些人都明白那是什么,人地矛盾尖锐,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那是真正的噩耗。是一听到顾同讲到这一点,有些人的思想也开始动摇甚至是倾向于施行新政。
    顾同似乎没有看到这些人目光之中的变动一样,舔了一下嘴唇,继续往下说道:“上述几点,乃是制度上的变化,但是好的制度,也需要优秀的人才来执行,如果没有精通时务的人来执行我们的决策,那么再好的政策也会被束之高阁,落实不到实处。是以,我们还需要开时务科,纳取可以为新政服务的人,让这些人来继续施行贯彻朝廷的决策。”
    顾同几乎是一条一条的将新政的政策向所有人解释了一遍,然后十分动情的说道:“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最好的时间,却也是一个最坏的时间,女真人被我们赶出了中原,国家一统,正需要千方百计的使国家强大,我们如果没有一点儿的作为的话,那么我们岂不是愧对了头上这顶乌纱?岂不是亏对了供养我们吃喝用度的四方百姓?”
    “诸公,我希望这此时,大家可以抛下昔日的政见,可以抛下种种敌视,让我们一同携手,来将新政施行下去,我相信,只要朝廷之内,团结一心,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样的困难战胜不了?还有什么样的敌人赶来进犯我国?”
    顾同深深地向所有人鞠了一躬,到不是在作秀,而是他真的希望,在此刻,所有人都能团结一致,共同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仇恨,争辩、不同,顾同从来没有奢望几句话就可以让别人改变立场,他只是想做到问心无愧。
    
    第475章 威吓
    
    “主公````”
    望着顾同满怀深情的对朝中文武鞠躬行礼,陈季常、何方等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在他们看来,顾同解释了这么多,已经算是给足了真德秀、陆从权等人面子了,这一礼,真德秀他们何德何能能够承受得起?
    摇了摇头,顾同示意不要紧,然后,他将目光落在真德秀、陆从权、李洪壮三人身上,想要看看,他们究竟还有什么说辞没。
    真德秀等人万万没有想到顾同竟然不惜向他们行礼,虽然这看上去让顾同有些落了颜面,可是只有身处其中的他们才能够明白这一躬的真正含义。
    “他这是在逼我们就犯!”
    陆从权脸色十分难看,从真德秀的身上,他也看到了同样的尴尬。诚然,顾同这一礼看似是他们‘逼’的顾同做出这样的姿态,可是又一想,你就会明白,人家这是在先礼后兵,先向自己示之以好,借此杜绝己方反对‘新政’的道路,陆从权和真德秀都明白,这会儿看起来温文尔雅的顾同,一旦听到在他付出了那么大的‘诚意’之后,己方犹然反对的话,那么这个屠夫肯定会祭起弯刀,杀向己方阵营。
    可是,难道就这么答应顾同吗?就这样看着顾同借着‘新政’的名义,牟取私利吗?
    陆从权等人脑海之中一片混乱,此刻他们几人,是反对也不是,不反对也不是,真正的上也上不来,下也下不去。
    “此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就连之前对顾同大加辱骂的李洪壮,这个时候也懊悔万分,他是从闽浙调来朝廷的官员,之前并未见识到顾同手段之厉害,此时,人家只是轻轻的一个动作,就让他有一种悔不该当初的心情。
    顾同饶有深意的看着陷入困境之中的陆从权等人,看着他们面露难色,不禁莞尔一笑,回身又向其他的那些中立派看了看,只见在他的目光横扫之下,几乎没有人敢和他对视。
    这也不能怪中立派的大臣没有节操,实在是顾同今日在朝堂中制造出来的气氛太可怕了,他们现在宁愿顾同没有鞠躬,没有苦口婆心的说那些话,那样的话双方还可以就‘新政’的条条框框慢慢商议,可是现在,人家做出了那么大的‘诚意’出来,你要是还敢反对,岂不是自寻死路?
    张万公、张行简等人看着顾同只一手就将赵扩连同陆从权等人制造出来的气势绊了回来,心中,也纷纷对顾同的政治手段之老辣心悸不已。
    不过好在他们从未打算和顾同对抗,更何况他们是从金国归降来的,江南世族和理学一派未必见得待见他们,靠近顾同,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想到这里,张万公、张行简、孙即康等人相互目光传意,然后率先打破朝堂上的沉默,齐齐说道:“丞相远见,我等佩服,新政利国利民,我等附议推行天下。”
    如果说张万公等人没有表态的话,陆从权还妄想着能够在这些人身上扳回来一些局势,可是看到中立一派,几乎全部都附议推行‘新政’,他就知道,这次己方输惨了。
    真德秀的脸颊上汗水像是穿了线的玉珠儿一样的往下掉落,年仅四十几岁的他,这个时候就像是瞬间老了十几岁一样,心跳、呼吸都变的艰难无比。
    他也意识到了,今日朝堂上自己和陆从权必须附议施行‘新政’,不然,等待他们的一定是人头落地,对于这一点,他丝毫不质疑,有着史弥远、钱象祖等人的例子在前,他又怎么敢怀疑?
    真德秀也顾不上在朝堂之上了,他回身转向陆从权,然后将陆从权拉到一旁的柱子旁,低声劝道:“陆大人,今日的局面你也看清楚了,几乎是必杀之局啊,你我同意不同意,顾同这厮也一定会推行新政,既然如此,何不就答应了他,以免的公开翻脸,平添无端地损失!”
    其实在真德秀劝慰之前,陆从权就已经有了决断,不过只是碍于颜面,不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低头,现在他听到真德秀也这么说,就知道不管怎么样,自己也必须拿出来一个态度了。
    “真大人,你说的对,今日我们就权且答应下顾贼,让他先猖狂一时,等到所谓的‘新政’失败,你我在出手也不迟,想当年王安石改革之前,不也是春风得意嘛,后来也不是灰溜溜的回到了江西老家去了吗?”
    尽管决定低头,可是陆从权还是不无恶意的诅咒顾同一力推行的‘新政’和当年王安石变法一样,也陷入到死胡同中去。
    看着陆从权憋屈的以至于扭曲的面孔,真德秀落寞的笑了笑。
    只有失败者才会像懦夫、像女人一样的谩骂诅咒敌方,胜利者却是永远不会在意这些的,不论如何,真德秀都必须承认,今日朝堂之上,他和陆从权,已然失败。
    不过真德秀也知道,作为江南世族的代言人,陆从权是不可能第一个站出来附议顾同的,这关乎江南世族的颜面,想了一想,真德秀知道最后担当起低头认输这个角色的也只能是自己。
    其他人,要么不够资格,要么就是没有勇气。
    “或许他是他的吧!”
    回想着今日上朝之前,顾同和他说的那席话,真德秀在心中再次一笑,也许,今日让他低头的不是顾同本人,而是看起来施行绝对十分困难的‘新政’,亦或者是顾同一直挂在嘴边的‘国家’这个词语“丞相,听完您的一席话,老臣彻底顿悟,丞相说得对,国家初定,是应该有一些不一样的气度,新政利国利民,自当推行之,臣,附议!”真德秀低头说道。
    有了真德秀带头,江南世族和理学一派出身的大臣,纷纷随之低头附议,最后,陆从权、李洪壮二人也不得不随大溜,说一番赞同推行新政的话。
    顾同冷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