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德秀抱着询问的态度找到陆从权,可是后者却以为真德秀是要从他这里讨要说法,近来颇有些‘小人得志’意思的陆从权,又怎么会好言好语的回答真德秀?
    陆从权不仅没有正面回答真德秀的问题,相反,还当面挖苦了理学派官员只知道叫喊却不知道实打实的做事,这样一来,真德秀又怎么会受得了?
    真德秀脸色铁青的出了陆从权府上,并且立即聚集理学派官员,告诉他们,江南世族已经不能作为依靠;有些现实一些的理学派官员,当即就提出,应当迅速靠近丞相顾同,以争取利益。
    出于为理学派官员的出身考虑,加上和江南派分裂,真德秀立刻就去了丞相府邸,向顾同表明忠心,表示理学一派,愿意唯顾同马首是瞻。
    就在真德秀进入到丞相府向顾同献忠心的同时,陆从权才发现,自己这一下,可算是真正的个愚蠢到家了,不仅失去了理学派这个可靠的盟友,而且,也注定日后朝堂之上,江南派只能单打独斗了
    第478章 风起
    
    陆从权懊悔的同时,丞相府中,顾同却和昔日的政敌真德秀正在把手言欢,唱着一出将相和呢。
    说实话,在走进丞相府的前一秒,真德秀还在担心着将会面临怎样的责难,怎样的嘲讽呢,可是进了丞相府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全都是多余。
    顾同一句:“真大人呀,可算是把你盼来了。”,在加上顾同府中陈季常等人满含深意的目光,真德秀也才真正明白过来,原来,顾同是早就料想到自己会进入丞相府言和。
    心中一回想自从行省提刑使任命开始,顾同就频繁示好陆从权,真德秀也就明白过来了,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就是顾同给陆从权和自己下的一个套儿,可怜陆从权不知道天高地厚,竟然抛下理学派```想到这里,真德秀心情也十分的复杂,按说这件事情中,理学一派从头至尾都是被顾同算计,可是要说这个时候对顾同有多少怨恨,他却又生不出来,相反,走进丞相府中的时候,他的内心竟然还有一些轻松。
    “或许,从一开始,理学一派就不该卷入到这场争斗中来,呵呵,陆从权那厮现在怕是也后悔了吧?不过那又如何,从今往后,我可是不用陪他和顾同这厮斗下去咯!”
    心情放松下后,真德秀连说气话来都轻快了许多,看着顾同,真德秀发自真心的感叹道:“丞相的手段,真某算是见识了,不过好在日后真某‘享受’不到了,哈哈!”
    听到真德秀这句捎带着几分揶揄的话,不仅是顾同、陈季常,就连一向老成持重的赵枢也笑了起来:“真大人,要说你这也是第一次来丞相府上,怎么,就这么两手空空的来,也不表示表示?”
    说者可能无意,但是听者却不得不有心,落座的众人,可谓都是人精,决计不会说句废话出来,真德秀细细品味了一番赵枢看似笑话的话之后,就知道,自己还得表个态度出来。
    如果在今天之前,或许真德秀还会有几分矜持,可是在明白了顾同瓦解江南世族和理学一派的手段之后,他就明白,要是不将有些话说通透,只怕日后理学一派出身的官员,就不要想着在朝堂之上出人头地了。
    定了定心思,真德秀笃定想法,肃然对顾同言道:“丞相,以前是我等不识泰山之高,今后,真某用这颗人头保证,决计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理学一派大小官员,在我来之前,也让我给丞相捎了一句话”
    “哦,却不知是什么话?”顾同故作疑虑道。
    “今后大小事情,我等,我等唯丞相马首是瞻也!”说完最后一句话,真德秀就觉得像是彻底放空了自己一样,是的,尽管这只是一句话,可是他却代表着,今后的朝廷上,理学派只能附着顾同一派周围,再也不能有自己的声音。
    可纵然如此,真德秀也不会觉得后悔,朝堂上的对决,向来都是唯实力论之的,现在顾同势力最大,投靠顾同,也算不上什么丢人的事情,更何况,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是陆从权小人得志,先对不起理学派呢?
    “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真大人,日后,愿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开创一个不输于汉唐的盛世吧!”面对真德秀的表态,顾同只是淡淡一笑,并且用了‘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来定义今后理学一派和他自己的关系,尽管这句话说出来,可能会让真德秀有些不高兴,可是顾同还是想让理学派的官员明白,想要投靠自己,那就必须拿出真正的本事出来。
    诚如顾同所想,真德秀对于顾同的这句劝慰、警醒的话语还是有一些不满的,可是转念又一想,自己一方对待顾同何尝又不是这种态度呢?
    如果只凭一两句话,就让顾同相信自己,或者让自己相信顾同,那都是不现实的,是以,只能让时间来证明。
    想通了这层道理之后,真德秀也随之笑了笑,然后双方共赴酒宴,算是真正达成了结盟事宜。
    看着真德秀摇摇晃晃的走出了丞相府,顾同意味深长的对着身后的陈季常、赵枢等人说道:“不管怎么说,真德秀的投靠总算是一个态度,你们在安排人事和事情的时候,酌情考虑考虑理学一派的官员,总之,要让江南世族和理学一派之间的这颗钉子越来越深,要让他们用无和好的可能!”
    “主公放心,现在真老头上了钩,我等有怎么会轻易的将他放走?哼,这几天我看陆从权蹦跶的样子早就烦透了,这下子我看他还跳什么!”陈季常嗤笑道。
    “呵呵,你这个想法可要不得,现在明面上看起来失去了理学派的支持,陆从权的势力一下子就小了许多,可是这家伙也不是省油的灯,千万可不能粗心大意哦!”顾同不忘敲打道。
    “主公放心,在这长安城里,就算陆从权是条龙,也得给我盘着,我等决计不会让他蹦跶起来的!”赵枢连忙答道。
    见众人没有放松警惕,顾同满意的笑了笑,他就怕随着局势对于己方越来越好,下面人会得意忘形,不知进退。
    果不其然,在真德秀投靠向顾同之后,日后几次朝会之上,理学派官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投靠的决心和诚意,为了然顾同满意,理学派的一些御史们甚至不惜直接‘上阵’,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参劾陆从权。
    当然,顾同也没有傻到只凭着理学派御史的弹劾之词就把陆从权给撸下去,他只是想借力打力,让陆从权明白形势,只想让理学派和江南派的官员彻底走向对立,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的想法。
    有了理学派的投诚以及理学派对江南派的攻击,朝廷之中的形势对于顾同来说,也是越加的利好了,在兼并了张万公、张行简等金国归降来的汉臣的势力之后,顾同麾下的人才也一举高涨,这也让他不用像以前那样空叹手中无人可用。
    朝中局势大好的形势之下。‘新政’也很快的推行了下去,十一个行省总督、军统使、提刑使、转运使一一到任、从山西、陕西、四川移到河南、河北、山东的第一批移民也顺利到达相应的州县,并且在当地军队的帮助之下,开始平整土地,修建房屋,为度过寒冬做准备;相应的,第二批移民的名单也开始制定,只等着来年开春之后,就立即迁移,如此,也不会错过春耕时节。
    ‘新政’顺利推行的同时,军事之上,也悄然开始完成布局,经历了宋金大战,各方军队从一开始的上百万的数目一下子减到了八十万左右,东北、东南、中原、西北、西南五大军区,每一军区十万人数,平时都驻守在一些大的州府和险要的关卡,中央军区三十万人,却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这些军队大多在三秦之地驻守,也有部分驻扎在大同、太原、成都、临安、汴梁、燕京这些大的城市周边,以震慑地方。
    尽管兵力精减到了八十万,可是谁都知道,这八十万人可谓是千挑百选出来虎贲,以一敌百不敢说,但是也大多能够以一敌二、敌三。
    是以,东北军区只十万人数,就在山海关之下,也能让逃窜到东北的女真人不敢轻起事端。
    东南各州府,有着叶适和萧成的配合,形势也不断变好,那些和江南世族关系莫逆的州府长官,在叶适的手段和萧成麾下的精锐威吓下,要不是被调往了山西、山西这些顾同势力根深蒂固的地区,要不就是被锦衣卫搜查出来的铁证送到了牢狱之中,总之,闽浙、江苏二地,也渐渐的可以称得上万无一失了。
    当然,顾同不会就这样粗心大意,远在海外的夏震和太子赵洵以及杨皇后始终是一个威胁,他不得不小心应对。好在萧成的东南军区也开始训练水师,加上几十艘军舰的修建,顾同也相信,哪怕夏震真的胆敢勾结倭人进犯,那么他也走不出自己步下的天罗地网之中。
    国内形势,慢慢大好,可就是在这个时候,一直负责监视蒙古人动向的锦衣卫草原分部突然传回来消息,言说蒙古大汗铁木真,亲起精兵十万,向西夏而去,看样子是要征伐西夏了。
    其实这不是铁木真第一次伐夏,就在前一年宋金大战之际,蒙古人就声东击西打算进攻西夏,可是却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半途而返。
    “铁木真啊铁木真,你终于还是坐不住了啊!”
    心中微微一叹,这个世界之中,因为自己,蒙古人的势力扩张已经被改变了太多,按着历史,铁木真本该西征了,可是到现在却连西夏都没有进攻。
    不过在感叹的同时,顾同也知道,只怕这一次,铁木真亲率大兵进攻西夏,就是养精蓄锐四五年的蒙古铁骑,真正要展露獠牙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顾同想也不想的就命人尽快将得到的消息送往西夏,让西夏人提前做好准备。
    顾同可不希望西夏人碰到蒙古骑兵一触即溃。
    风起西夏,却不知最终登临祁连圣山的会是谁!
    
    第479章 对策
    
    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