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乱的铜钱以及越加乱的政局。”
    作为户部尚书,张嘉贞不敢不将话说清楚,万一顾同下令铸造的这批银币,最终也走了这条路,那么他这个户部尚书必然要出来负责。为了自己的官位,同时也为了帝国的兴盛,张嘉贞的话可谓是入木三分的精辟。
    关于金国币制的混乱以及铸造金银币稳定市场的历史,顾同在前一世的时候,就耗费了很大的精力研究过这个问题,不过当他现在也面对币制混乱的情况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很好处理,相反,比之完颜璟时期的货币混乱状况,目前帝国的货币才是真正的乱成了一团了。
    金国、南宋、西夏,几乎三个国家的货币都在各个地区流通,江南沿用宋币,北地流通的却是金国铸钱和伪齐刘豫铸造的铜钱,西北地区以西夏的货币为主;这样的混乱,对于国家来说不是好事情,一个统一的帝国,在币制上如果不能实现一统的话,那么最终定然也会成为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
    “统一货币,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顾同咬着牙齿,异常坚定的说道:“以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统一南北,完成江山一统,但是帝国的统一,不仅仅是领土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百姓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的大一统,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他们在当皇帝的时候,都将统一货币作为国家的重要任务,秦半两,汉五铢,难道在我大元,就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统一货币吗?”
    陈季常听着顾同讲到秦始皇、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心中都纷纷为之一振,秦汉风流,作为朝廷大臣,哪一个不想和秦皇汉武的大臣们一样,留名青史。
    “陛下,一统货币,乃是国家统一之象征,臣同意铸银币,回笼旧钱,铸造新钱,陛下雄心,定然可以超越秦皇汉武,壮大我中华。”陈季常率先表态支持。
    “臣等亦同意铸银币,回笼旧钱,陛下雄心,定然可以超越秦皇汉武,壮大我中华。”何方等一众臣子,纷纷随着陈季常表明支持的态度,哪怕是原先心有忧虑的张嘉贞等人,也都无一例外表态支持。
    毕竟统一货币的问题,已经上升到了江山一统,社稷一统的高度了,这个时候谁要是还反对铸造银币,回笼旧钱,统一币制,不就是反对江山的真正一统嘛,在政治上讲求态度立场明确的众大臣们此时可不想言语含糊,给皇帝留下一个反对一统的不良影响。
    顾同看着大臣们都一致同意自己的计划,心头当即就是一乐,不过他还是保持着冷静对所有大臣说道:“朕今天将你们聚集起来,也是想借此机会告诉你们朕要统一币制的态度,你们之中的有些人,也都是家藏万贯的富庶之家,朕希望在银币铸造出来之后,你们可以带头响应,为天下百姓做一个好的表率,当然,朕也不会让你们吃亏。”
    尽管顾同没有点名,可是向真德秀、辛弃疾等人还是感觉到了这些话是对着他们说的,不过几人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已经将身家性命都交给了顾同,区区万贯家财,又有什么不能舍得的?
    “好,路爱卿、张爱卿,你们一个是财相,一个是户部尚书,就有你们两个下去拟定出来一个章程出来,不过一定要快,朕不希望在银币铸造出来之前,走漏任何的风声!”顾同言辞之间不留任何的余地,让路伯达、张嘉贞,还有在场的其他大臣都心中一紧。
    “陛下放心,臣等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干坏了陛下的大计。”众臣连忙表态,表示一定会尽力配合朝廷的这次统一货币的计划。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众臣不好在宫中留宿,是以在几个关键问题都确定了解决的方案的时候,顾同当即连忙让哲别派禁卫护送各个大臣回府。
    好在次日并无早朝,是以顾同也好,陈季常等人也罢,都不用担心会耽误了上朝的时间。
    在陈季常等人走了之后,顾同的内心之中却难以平静。此次铸造新币引起来的影响,定然要比在中原、山东等地施行土改、屯田等政策还要大,那些巨富之家,也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朝廷在其中独享其利,顾同已经猜测到了,当朝廷想要统一币制的计划流露出去之后,势必会让那些利欲熏心的豪绅起心思。
    “来吧,来吧,这一次,朕不会动用武力,朕要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将你们一一击溃,让你们彻底的跪在朕的身前求饶。”
    御书房里,顾同的声音,幽深而又坚定,让在一旁伺候的小邓子都不禁心中一颤,此时,小邓子才真正的领略到了这位从血海中走出来的帝王是多么的不一样。
    ``
    就在吏部衙门散出风声,并开始考校天下官员,开始选拔江南五大行省以及甘肃行省部分属官人选的时候,户部衙门并转运司也紧锣密鼓的就新币的样式以及新的金、银、铜币之间的汇率进行商讨,铸造金币是在考虑到银币和铜币可能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决定增添的,好在国库和宫库里面,有将近三十吨的金子,如果用在铸造新币中的话,却也不会造成金银币之间汇率太过悬殊。
    余庆堂这个日渐壮大,甚至成为天下百姓都依赖的机构,也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它独有的强大能量,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之内,户部就通过余庆堂将天下大概的铜钱有多少,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有了这个数字,张嘉贞和路伯达也更有信心,将币制统一问题,做稳做好。
    不过不管是对于江南五省还是西北边疆的行政区划还是针对货币统一问题,却都是顾同心目中酝酿的一个巨大的计划中的一个环节之一。
    在顾同的脑海之中,他真正的目的不仅仅是实现区划的合理以及币制的一统,他要借助这些手段,来彻底的为帝国兴盛助力,为中华走向一个巅峰布局,他为他的这个计划取名为‘龙腾’,这个龙腾计划之中,实现货币统一和政治统一,只是计划的第一步,一旦龙腾计划真正实现,那么顾同就相信,中华的命运,绝对不会止步于汉唐时代。
    龙腾,就是要中华龙腾飞于九天之上,腾飞于世界民族之巅。
    
    第542章 天下贤才,尽如我觳
    
    长安城西驿站,清风徐徐,拂动杨柳,渭水蜿蜒而过,将天空的蓝与白全部倒映在微皱的河面之上。
    驿亭之中,顾同看着即将西行赴任的耶律楚材,语重心长的教导道:“楚材,此番让你去甘肃为官,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耶律楚材脸色平静的听着顾同的谆谆教诲,一边点头,一边默默记在心中。
    当年英俊潇洒的少年郎,此时显得成熟稳重,脸颊上也多了几分历经世事的通透,譬如宝剑,昔日锋芒逼人,此时却是锐刃藏钾,一旦出鞘,定然血溅四方。
    耶律楚材的身边,元好问眼神复杂的看着昔日和自己辩场上高低难判的好友,心中,却也不禁有几分艳羡。
    朝堂之上,谁都看得出来,顾同力排众议,强将年仅弱冠的耶律楚材放到一省行政长官的任上,明显就是给耶律楚材的将来铺路。
    元好问相信,在甘肃经过几年的独自拼打,耶律楚材他日定然可以出将入相,位列朝廷诸公。
    “楚材,去了记得多写信回来,有什么心得收获,可不要一个人珍藏,也记得点拨点拨我哦。”相较于顾同长者式的教诲,元好问完全就像是一个好友一样,对即将远行的耶律楚材送上真挚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当然,也不难听出他对自己前程的渴望。
    “陛下,臣此去定当好生辅助夏国公,将甘肃治理好,不负陛下厚望。”耶律楚材跪着先对顾同的教诲表示谨记,后又起身拍了拍元好问的肩膀说道:“好问,你留在陛下身边,多家学习,我相信他日你定然会有远大前程。”
    顾同赞许的看着耶律楚材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处事待人,不过却也对耶律楚材言说要以陈平为主不以为然,他生怕耶律楚材赴任之后,反而束手束脚,于是就给其鼓劲道:“让你去甘肃,不是让你辅助谁,这次朕敢于顶着老臣们的意见,让你去甘肃,并且将陈平和你分离开,就是要让你独自承担重任,当然,你有困难,可以找陈平,不过我希望你可以一个人去面对,西夏故地,幅员辽阔,民族复杂,可是民风却也淳朴,百姓遭受西夏昏晕之君的压榨,现在思定,你去之后,就要从收服民心和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提高百姓生活入手,朕希望你可以和陈平一文一武,共同将甘肃这个进入西域的桥头堡给朕经营好!”
    顾同的话,算是让这些天一直处于混沌状态的耶律楚材心里面有了一个底,也对于自己赴任之后该怎么做有了一个想法,趁此机会,耶律楚材也大胆的向顾同建议道:“陛下,能不能允许臣在西夏遗臣之中,寻访贤德,为经营好这座桥头堡积蓄力量?”
    “哈哈,当然可以。”顾同爽朗的大笑道:“你不要有任何负担,也不要怕人非议,朕相信你!”
    “朕相信你”
    脑海中回荡着顾同发自肺腑的四个字,耶律楚材感动的就跪地叩拜,“陛下,古人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陛下不以臣之出身,对臣委以重任,陛下恩德,臣无以为报,只有誓死报效陛下,报效朝廷,陛下,臣去了!”
    耶律楚材强忍着泪水,向顾同和元好问作别,然后翻身上马,就直直向西,宽敞的古道之上,只留下他的背影,映照在渭水之畔。
    ``
    送走了耶律楚材,顾同的压力却没有减少丝毫,随着吏部关于江南五省的官员名单出炉,朝堂之上,又掀起风波无数,毕竟是上千个官吏的任选,如此一块肥肉,焉能不让人心动。
    可能是来自各方势力的目光太多,作为此次任选官吏的吏部衙门,反而在其中不敢有什么疏忽,就连寻常的人情也不敢送,如此一来,却也保证了五省官吏选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