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俊生站在张复亨的身后,他听得到张复亨因为喜悦而加快的呼吸,甚至,就连崔俊生眼角的几抹喜意他也能真真切切的看到。不止是张复亨,崔俊生此时心中也是异常的激动,尽管此前他也是高丽人,可是在他看到元军的厉害之后,他就将自己归于一个华夏人,“高丽人也是华夏人。”崔俊生的心头,不禁如此想到。
    突然,张复亨转身,静静地注视着崔俊生,一字一句的问道:“俊生,你说,此时开城美不美?”
    从张复亨言语之中,不难听出他内心的雀跃。崔俊生轻轻一笑,然后顺着张复亨的话语接着答道:“曹国公,江山锦绣,尽归中华,如此情形,怎能不美丽,呵呵,俊生此生此世,还从未觉得开城竟然也会让人这样的心旷神怡。”
    也许,崔俊生的话语之中,有几分阿谀奉承的意思,可是从他的神情之中,却也能发现,他是真真切切的兴奋着。此刻,作为帝国的将军,开疆辟土的喜悦,已经让崔俊生忘却了自己之前的身份了。这谈不上忘本,只能说是一种人性的本能,就连张复亨也不能说崔俊生的行为有小人之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本就是人性之中的一种本能。
    “俊生啊,或许说下面的这番话会显得有些早,但是我还是想要说给你听。”张复亨凝视着崔俊生,就在后者有些慌乱的神情之中,只见张复亨慢悠悠的说道:“现在王瑛已然投降,下一步,定然会是朝鲜行省之建设,如果不出意外,陛下一定会任命你为朝鲜行省的总督,一来,是因为你本身就是开城人,对于高丽故地,了然在胸,二来,也是因为在并入高丽一事上,你尽心尽力,始终为帝国着相,你的忠心,你的能力,陛下都看在眼中如果,如果你真的成为了朝鲜行省的总督,我希望你能记住下面的几件事情,虽然可能会显得累赘,可是你如果能够时时能够记在心中,我想,你的未来一定不会止步于此。”
    崔俊生一听到自己将有可能出任朝鲜行省的第一任总督,他的心中不提有多么的高兴了,尽管对于总督的具体职责他还不甚清楚,可是崔俊生在脑海中通俗的想了想,觉得总督应该就相当于昔日的高丽国王一样,统治着高丽故地的一切,想到这里,崔俊生的脸庞不禁都涨红了起来,甚至,他都激动的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好了。
    “这,实在是`”正当崔俊生激动万分的想要感谢张复亨在这件事情上给自己的支持的时候,他却见到张复亨面色突然一凌,神情异常严肃的交待道:“行省总督,统揽一省之政务,黎民百姓生活福祉,全在行省总督能不能秉公治政,是以,作为行省之总督,第一要素,就是将百姓放在心头最重的位置上。”
    “或许,你会觉得我这番话说的有些虚妄,你甚至在心中想着,作为行省总督的第一要务是忠于陛下,不错,忠于陛下,是为人臣子的基本,但是你要明白的是,当今的陛下,咱们的皇帝,他是一个将百姓看得比他自己还要重要的人。不瞒你说,在高丽推行中原的土地政策,将富绅之家的土地,重新分配给百姓耕种,不仅仅是为了兼并高丽那么简单,而是因为这样做,才能真正给这里的老百姓带来福祉。或许你还有一些高丽故臣会将我们看作异族外人,可是你要明白,从当下开始,从你开始,这样的观念,就不要再有了。过了今天,你是华夏子民,是陛下的臣子,你要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如果你出任了朝鲜行省的总督,你一定要努力将陛下制定的土地政策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不管这中间会得罪多少高丽权贵,你都不要害怕,因为你的身后,是陛下,是朝廷,是数百万的雄兵强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帝国。”
    张复亨的话语,久久的徘徊在崔俊生的心头,以至于当张复亨离开的时候,崔俊生也竟然没有发现。此刻,崔俊生没有了将要当上第一任朝鲜总督的喜悦,相反,崔俊生的心头泰山压顶一样的沉重。张复亨的话,让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作为一个行省总督,得到无限权利的同时,也将意味着担负起巨大的责任。
    看了一眼冉冉升起的太阳,崔俊生一边清理着自己繁杂的心思,一边在心头默默的发誓,一定要努力做好第一任朝鲜总督,这将是一份荣耀,将来不管沧海枯田,在史书之上,他的名号,一定会随着朝鲜行省这个光荣的称谓一起被载进史书之中。人活一世,不外乎功名利禄当头,不外乎建功立业,流芳千古,面对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崔俊生不想错过,更不想让它成为自己人生的败笔,不仅不能成为败笔,朝鲜行省,应当是他人生的辉煌和荣耀。
    
    第595章 善后(下)
    
    开城到辽阳,其间不下千里之遥。一路之上,驿使放声高呼着高丽大捷,高丽并入帝国的捷报,当驿使骑坏了五匹快马,将消息带入辽阳城的时候,辽阳城,彻底的沸腾了起来。
    不止是巡城的将士,城内的汉人百姓,就连辽阳城内的契丹人、女真人也都随同着手舞足蹈的汉人百姓一起欢呼喜悦。尤其是那些当年随着隋炀帝杨广一起征讨高丽最终却遗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将士们的后裔,更是满脸的泪水,跪在祖先祠堂,焚香祷告这件大捷报。
    当捷报传到顾同手中的时候,顾同也忘了自已一个皇帝的身份了,他像是一个孩子一样,竟然忘情的将丝毫没有准备的杨妙真一把抱起,然后就抱在怀中,绕了三四个圈儿,来发泄他心头的快感。
    “摆酒,朕要宴请群臣,宴请东征的万千将士。”
    放下已经羞得满脸通红的杨妙真,顾同立即将小邓子唤上前,一面吩咐摆置庆功酒宴,一面让小邓子联合哲别从军中挑选嗓门大的将士,将捷报尽快传遍关内诸州,“去,去将高丽大捷的消息,立即传向天下各州府,让帝国的子民们,也都来分享这份喜悦,让他们感受到,身为帝国的臣民,他们将会生活在一个远超隋唐的盛世国度。”
    顾同比任何人都明白,高丽大捷的消息对于新建立的帝国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说黄龙城大捷,代表着女真王朝的覆灭以及辽东故地的收复的话,那么兼并高丽这件事情,就意味着眼下的帝国,已经在国土之上,远超隋唐,并且随着西域故地的收复,这个数值还将继续增长。
    顾同就像是一个守财奴一样,在原先的帝国地图之上,又重新,充满神圣的将朝鲜半岛加入了进来,看着像一面墙壁一样守护在帝国东方的朝鲜半岛,看着这个控制住了对马海峡的朝鲜半岛,顾同的目光,甚至有些灼热的看向了日本。不过很快,顾同就迅速冷静了下来,将目光从日本四岛收了回来,他明白,眼下还不是和这个卑贱龌龊的民族开战的时候。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安排好整个辽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人事以及行政架构。
    守业总比创业难。当顾同脑海之中沉浸着应当如何划分辽东乃至整个朝鲜半岛数千里土地的时候,他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治理这片江山,远比他攻打这片土地还要困难。
    不仅仅是因为辽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幅员辽阔,最为重要的是,这两个地区地广人稀,且异族多于汉族,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辽东大地以及朝鲜半岛的后续事宜,那么这两块地方,势必会成为拖垮整个帝国的烂泥滩。顾同不想看到自己幸幸苦苦,牺牲了数万将士性命打下来的土地,竟成为自己人生的败绩,是以在庆祝完高丽并入帝国的酒宴之后,顾同就将自己一个人关进屋子中,穷死思如何处理东北这块疆域。
    移民,这是顾同想到的最好的一个办法,可是很快,顾同就自己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因为中原连年战乱,人口就已经稀少,前几年好不容易从山西、四川、江南等人口稠密的地方迁移百姓前往,现在要是又从中原抽调百姓到东北的话,无疑,百姓们一定会怨声载道。到时候,出乱子的可就不仅仅是东北这一块地方,有可能,祸乱的将是整个帝国。
    不能扰民,不能牺牲中原各州的发展来稳定东北。
    在明白了这个关键道理之后,顾同就另寻解决方案。功夫不费有心人,在耗费了三个夜晚,四个白昼的时间之后,就在第四日太阳将要下山的时候,顾同终于想到了一个‘锦囊妙策’。
    为避免疏漏,在想出办法之后,顾同立即将罗通、贺胡子两人找来,然后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二人,听到顾同想要用引诱之法,迁移朝鲜民众填充东北,一来瓦解女真人、契丹人的固有势力,二来也虚弱高丽故地的民心的时候,二人心头对于这个法子,既感到可行,却又觉得有几分难以实行。
    “陛下,您说的法子,固然可靠,但是想要循循善诱的引导高丽故地的百姓迁徙到辽东地区,微臣觉得很难。”罗通一边斟酌着自己的用语,一边缓缓说道:“土地固然可以吸引高丽民众,可是高丽百姓和中原汉人一样,落叶归根,故土情怀十分的浓重,要是靠温和的法子,将高丽人迁徙到辽东地区来,没有几十年的时间,实在难以形成气候。几十年的时间,谁又能保证,契丹人、女真人不会趁着东北汉人稀少的空子,重新崛起?是以臣以为,乱世当用重典,应当强征三十万户高丽民众填充了辽东,如此,新成立的辽东行省和朝鲜行省,才能平衡协调,互为犄角。”
    罗通话音才落,贺胡子也在一旁向顾同建议道:“不仅仅要从迁移高丽百姓的角度考虑,高丽民众固然可以分化女真、契丹势力,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臣以为最终之策,莫过于往辽东地区迁徙汉人百姓。中原州府民众如果不愿意,可以继续考虑从山西、关中、四川、江南诸省之中抽调民众,如此,当我汉人不满辽东大地之时,这片土地,又何惧外族崛起?”
    罗通与贺胡子的话,交相辉映,互为支援,当二人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