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民党将帅名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组织以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与清军作战。1915年率众参加陕西护国军,在华 县、华阴等地截击袁世凯军。次年所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第1营;任营长。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先后任陕西靖国军左翼军支队司令和第3路司令。1922年拒绝直系军阀收编 ,被迫率部由武功退入陕北 。1924年北京政变后,任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先后率部击败镇嵩军和陕西督办吴新田部。遂任国民军第3军第3师师长,延聘共产党员在其举办的三民军官学校和所属部队任职。1926年;与国民军第2军李虎臣等部联合坚守西安孤城达8个月之久,以不足1万兵力抗击7万镇嵩军;从战略上策应了北伐战争。1927年初就任国民军联军第10路军司令,旋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10军军长,率部东出潼关会攻河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拒绝在所部“清党”。1928年11月就任第二集团军暂编第21师师长。次年蒋介石与冯玉祥关系濒于破裂,率部附蒋,任新编第14师师长,先后参加蒋冯战争和蒋唐(生智)之战。1930年蒋冯阎战争中;相继任蒋军第7军军长、第17路军总指挥,率部攻击冯军。同年10月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次年1月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33年6月,所部与川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达成互不侵犯默契。1935年初奉令调兵在陕南阻截红25军,遭到痛击。同年4月被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影响下,逐渐倾向联共抗日,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与东北军张学良消除隔阂,从而在抗日救国的基础上在西北形成红军、东北军、第17路军三方合作的局面。1936年12月趁蒋介石亲临西安督逼东北军和第17路军“剿共”时;在与张学良多次向蒋进谏无效后;于12日同张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并以八项抗日救国主张通电全国。经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参与谈判,与蒋达成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协议。由此为蒋所忌恨。1937年1月被南京国民党政府撤职留任。6月被迫出国“考察”,游历美、英、法、德等国;宣传抗日主张。“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多次电蒋要求回国抗日,遭拒绝。11月底回国,被诱至南昌囚禁,先后关押于湘、黔、川等地。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 



张学良
 
1901。6。3~  爱国将领,东北军首领。字汉卿,号毅庵。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长子;生于奉天新民桑林子(今属辽宁台安)。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毕业。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任东路军第2梯队司令,战败后协助其父整军经武。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第3军军长。1925年任第3军团军团长;12月率部参加平定郭松龄倒戈。1927年进兵河南;企图阻止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进攻;被击败。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于7月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继其父成为东北最高统治者。12月不顾日本和亲日派阻挠;毅然宣布东北易帜;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南京政府,被任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从此,所部习称东北军。1930年爆发蒋冯阎战争,初持观望态度,蒋军攻占济南后;于9月挥师入关助蒋击败反蒋军。10月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职。1931年奉命在北平(今北京)设立陆海空军副司令行营;节制东北、华北军事。“九一八”事变时;执行蒋介石不抵抗命令;致使日军迅疾侵占东三省;受到全国人民谴责。1932年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1933年1月指挥长城抗战;热河(今并入河北、辽宁、内蒙古)失守后,代蒋受过引咎辞职。4月出访欧洲。次年1月回国。2月任豫鄂皖三省“剿共”副司令。1935年4月被授为陆军一级上将。10月任西北“剿共”副司令,指挥30万国民党军“围剿”西北红军,屡遭失败;尤以东北军损失惨重。至此,遂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有所醒悟,始信惟有联共抗日才是出路。1936年4月,在延安与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会谈;双方达成联合抗日的协议。12月4日,蒋介石率数十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到西安督战“剿共”。张与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多次向蒋苦谏:消弭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未被采纳,反被勒令率部进攻陕北红军。张、杨遂于12日毅然在西安举行兵谏,扣留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政治主张;逼蒋联共抗日;同时致电中共中央。17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达西安;与张、杨协商;一致同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随后与蒋达成停止“剿共”、改组国民政府等六项协议,从而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走向全国抗战奠定了基础。25日;张自行送蒋回南京,被扣留;并于31日被军事法庭判处10年徒刑。4天后被蒋“特赦”;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从此,先后被囚于浙、赣、湘、黔、台等地。1959年虽被台湾当局宣布解除“管束”,但仍受到监视。1991年3月获准赴美探亲。1995年4月决定定居美国檀香山。 




张治中
 
张治中,原名本尧,字文白。二级陆军上将。他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黄埔建军到共同建国,真诚维护国共两党的团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代表国民党同共产党进行过多次和谈。1949年4月,作为首席代表率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同共产党拟订了〃和平协定〃,遭到南京政府拒绝。在这历史转折关头,他毅然留在北平,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应邀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人们称为〃和平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在为《张治中回忆录》所作的《序》中说:〃文白先生是同我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是国民党方面始终坚持国共合作的代表人物。〃〃他为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将世世代代为中国人民所纪念。〃  



张自忠

1891。8。11~1940。 5。16 抗日殉国将领。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4年投北洋陆军第20师当兵。1916年入冯玉祥部,从排长递升至旅长 。1926年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副官长 。1927年任第28师师长兼潼关警备司令。翌年先后任第25师师长、开封警备司令和第2集团军军官学校校长;治军严明,长于带兵练兵。1929年升第11军副军长兼第22师师长,年底部队缩编任第6师师长。1930年参加蒋冯阎战争。次年所部被蒋介石收编为第29军第38师;任师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前线重创日军。1935年6月任张家口警备司令。11月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36年6月调任天津市市长。1937年“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时,受第29军军长宋哲元委任;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及北平市市长。平、津陷落后,于9月3日潜离北平(今北京)。11月被任命为第59军军长。1938年率部参加徐州会战;2月增援淮北,攻克小蚌埠、曹老集等地,将日军逐回淮南。3月驰援山东临沂,协同友军歼日军一部,迫敌退回莒县。4月任第27军团军团长兼第59军军长。9月参加武汉保卫战,在河南潢川地区阻击日军12天。10月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转战豫南鄂北。在1939年随枣会战及冬季攻势中指挥右集团军,曾先后两次亲率精锐部队,东渡襄河(汉水)截击日军,各歼敌一部。1940年5月枣宜会战时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又第三次率部由湖北宜城渡襄河截击南撤日军,奋战九昼夜,陷入日军重兵包围,负伤多处仍坚持指挥作战,于16日在宜城南瓜店壮烈牺牲。7月;被国民政府追晋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随后相继在北平、天津、上海、汉口、徐州、济南等大城市设立张自忠路。8月;延安召开追悼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赠挽词悼念。 



赵登禹

赵登禹,字舜城,1938年7月28日,在北平南苑抗击日寇,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
   
    █☆◢██◣ ██  ◢██◣☆  //。。  。 
    █ 书  █   █ █  门█ ██【此间青回】整理!  
    █  █香 █ ◥◣◢◤ █ 第 █附:   
    ███◣◥██◤☆ ◥◤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