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乔流水人家-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顾骁也将苏州遭遇倭寇破城的惊险,以及倭寇闯入顾府之事对乔璟说过,乔璟也很为那晚的惊险而震惊,担忧妹妹。
于是两人如此相见,都是感慨良多。
乔婉请乔璟坐了,又亲自倒茶,让丫鬟仆妇们都离远些,才和乔璟说起私房话来。
乔婉先是问道,“哥哥怎么突然来了苏州,之前也没有来封信。”
乔璟便将是陪着三皇子前来的事情说了,他一说乔婉便明白了,道,“哥哥是决定投靠三皇子殿下了吗。”
乔璟点头,道,“我决计不会投诚大皇子,君子立世,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但是,我也无意和他硬碰硬,他如今对付我,不过是如对付蝼蚁,但我却不是蝼蚁。三皇子殿下胸有城府,礼贤下士,且真正为国为民,我现在托身他的羽翼之下,能够有半刻安妥,也是好的。”
乔婉忧虑地道,“只盼着哥哥你不要出事。”
乔璟看她眉头轻蹙,一身愁绪,完全不再是以前的小少女模样,就有些心疼地道,“婉儿不必忧心,我还是能够保全自己的。倒是你,不要做什么危险的事情。”
乔婉愣了一下,道,“我太太在内宅,能遇到什么危险的事情。”
乔璟说,“听西卿说,倭寇侵入顾宅当日,你用短铳挟持倭寇首领,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呀。”
乔婉却没把此事太上心,道,“当时危在旦夕,哪里顾得上那么多,幸好是西卿及时回来,不然你恐怕就见不着我了。”
乔璟道,“倭寇之祸,朝廷恐怕是不能及时解决的,只是这次他们被剿灭,短短时日内,就不会再如此大肆侵入内陆,也可安心些日子。”
乔婉点了点头,当天留了乔璟一起用了晚膳,这才放他走了。
他走时,又让准备了些吃的用的让跟着他的人带着,又将他送到了垂花门去,眼巴巴看着他走了。
在这个时代,总是山高水远,路途不畅,离别容易,见面艰难,乔婉现下是深有体会,所以送人离开总觉得尤为伤感。
、145章 乔家入京【第二卷完】
第一百四十五章
秦王派人来苏州,对这里抗击倭寇之事早有调查。
他先是由着当地官员请了几天客,然后又如在扬州一般回请了一次,紧接着便是雷霆手段,那些在倭寇侵扰时候无作为不尽心的,自然都被他做了处理,而有着功劳的,也自然是上表天听按功行赏,甚至顾骁也在行赏之列。
皇帝派他下来调查此事,且给了很高权限,甚至可以对官员免职,可见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恩宠。
大约也是皇帝知道大皇子在江南一带安插自己的人,这惹恼了皇帝,便直接让三皇子前来拔人来了。
当然三皇子此行不仅是要好好完成皇帝陛下派下的明面的任务,对此次抗倭赏罚分明,又要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秦王在苏州停留了十天左右,就直接去了大仓和嘉兴,在这两个地方却没有做过多停留,一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小,二是这两个地方的官员在抵挡倭寇上实在没有尽力,所以秦王过去,只是去安抚百姓的,而对官员的考察,则是早就派了人暗地里查好了。
秦王之后又回到扬州,便要回京了。
回京之前,他将乔璟叫到跟前好好谈了一席话,“子徽,我是希望你跟着我一起回京的,你现在是举子,且有意明年参加春闱,这样现在跟着我进京也好,以免之后准备仓促。再说,你跟在我身边这么月余,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是离不得你了。”
秦王殿下这么说的时候,眼带笑意,话语柔和,像是在开玩笑地征求意见,但是那深邃的眼瞳,直勾勾盯着乔璟,却是没有一点征求意见的意思的,既然他发了话,那么,乔璟就该跟着他回京去。
秦王在民间生活到了十二岁,之后回宫里去,也并没有住几年,十六岁便被赐婚出宫开府了,故而知道很多民间的事情,甚至有些习惯,都带着民间的随和。但毕竟是天潢贵胄,再随和,骨子里也是皇子的傲气。
乔璟陪伴了他有月余了,他甚至是早早对乔璟以表字相称,更是要乔璟也称他的表字,不过乔璟哪里会那么随意,依然是谨守礼仪,口呼殿下。
乔璟道,“殿下,小人家母最近身子状况不大好,作为儿子要伺候汤药,恐怕不能随殿下入京,怕会失了孝顺。”
秦王听他这么说,神色上依然是带着笑,眼神却更深了些,“子徽,你知道本王的意思。我无意难为你,若是令慈身子状况不好,倒是正好一起上京,京中神医妙手不比扬州更多,正好为令慈治病。你在此时同我推脱,却会让我多想了。”
乔璟不好多说,只得恭恭敬敬应下了,心里却稍稍起了些别的芥蒂,不过想到本就是伴君如伴虎,秦王是王爷,怎么会由着真是朋友呢。
乔璟回了家同母亲媳妇说了要随王爷上京的事情,现在安氏和贾氏都是非常担心乔璟的安危,想着上京去有好有不好,好自然的确是要为第二年的春闱做准备了,而且跟随在三皇子殿下的身边,人身安全能够更有保障一些,不好呢,则是大皇子也在京城,他原来只把乔璟当成蝼蚁一般,以为反掌即覆,没想到他却攀上了三皇子,这下距离大皇子更近,要是他更要使出手段来对付乔家,那可也是很不妙的。
不过乔璟本就是越挫越勇的,所以倒没有安氏和贾氏的那么多忧虑。
乔璟这么说了,安氏和贾氏便也表示随着上京也好。
然后贾氏是有心要跟着上京的,而且已经让嫁到京城的同胞姐姐在京城里帮忙看了房子买下了,只等搬过去了。
所以一家人最后决定,乔璟跟着三皇子先上京,安氏和贾氏将家里东西安排好了,再慢慢上京去。
安氏要上京这事,还得同乔婉说,因为高邮和扬州的铺子,必须就得托给乔婉管理了。
乔璟这边收拾东西要上京,安氏准备写信让人带去给乔婉时,顾骁便上了乔家来。
顾骁神色略微沉重,被安氏招待进屋子后,问询起来,他便说道,“我刚收到家里带来的消息,说家中婶婶因为上次倭寇之乱时受的伤一直未好,又添新症,药石罔效,于四日前去了。我这就准备回家奔丧去。”
安氏听闻,神色也沉重起来,叹道,“真是人命飘忽,这般说没了就没了。你这般回去奔丧,是准备就走了吗?”
顾骁道,“正是如此。准备明日就走了。儿婿听子徽说,母亲和嫂嫂要收拾着今年内就上京去,想来会有话带给婉儿。”
安氏明白他的意思了,大约是乔璟同顾骁说了一家人都要上京去,别的东西还好说,只是铺子没有办法不管,想来是要找乔婉的,所以就专门让顾骁来的。
乔璟在家,是从来不管铺子的,所以他自然不会和顾骁说,就让顾骁来找管事的安氏了。
而乔璟说安氏最近身体不好,也确有此事,因为担忧乔璟安危,安氏最近常不能入眠,身体状况的确不大好,所以管理铺子也有些力不从心。
她此时就对顾骁说,“这个铺子,是婉儿要自己管,还是直接变卖,无论做何种处置,都是由着婉儿的,让她不要束手束脚。”
顾骁应了,又问乔家上京之后的住处是否有安排,不然顾家在京城还有宅子,由老仆看守着,也并未租赁出去,他们去了直接去住就好,想如何安排也随意。
安氏则道,“这倒不必忧心,之前蓉儿就有意要和璟儿上京,上半年已经让她家姊在京中给买下了一户宅子,说是并不多大,好在家中人也少,去了自当住得下。你的这份心,我是明白的。到时候你和婉儿要是要上京,你们自己也要去住那宅子,所以,还是留着吧。”
顾骁对此便也不多说了,便又轻言问道,“若是母亲在金钱上有为难之处,也定要告诉于我。”
安氏摆摆手,说,“你和婉儿也要过日子,自己留着罢。我一个内宅妇人有多少花费处,再说铺子里也有进账,璟儿和蓉儿的花费,他们都是自己出的。你不必担心我,让婉儿也不必担心。”
顾骁知道贾氏嫁入乔家时带了很丰厚的嫁妆,但是也总怕乔家此次上京会捉襟见肘,故而才有此一说,看安氏不仅是言语里,且是神情里都没有为难之色,想来的确是没有困难处,他便也就不说了。
安氏又回高邮去安排了老家事情,现在乔家四房老大乔辛已然能够顶起门户,外面乔璟又是举人之身,他又有个很能通关系的岳丈,故而安氏离开,也不怕乔家这一系在高邮受欺负。
只是乔麟和乔玉都还小,并不能将他们留下来,故而安氏还是同贾氏商量了,决定带两人一起上京去。
贾氏在俗务上面从来不小心眼斤斤计较,一切由着安氏,安氏知道贾氏大方,不会在乎这些事,便也就要将两人带着一起走。
两人一直在乔家三房里生活起居,对安氏早就如亲生母亲一般,自然也愿意跟着一起。
而安知桦则是早就回了扬州,因已经考上了童生,故而现下是在一家书院里读书,准备秋季就考秀才了。
如此这般一番安顿,乔璟是七月就跟随秦王一起入了京,身边带着两个照顾起居的小厮,这小厮是贾氏安排的,一是照顾,二也是看着乔璟些。
贾氏虽然是不在乎银钱和俗务上的得失,但是却对感情极其看重,对乔璟是看得特别地紧。
乔璟七月上了京,而安氏和贾氏,则是到了十月才上京,因为一应东西不少,连人带物,一共是两艘不小的船,而贾家又安排了管事和护卫前来护送,最后是三艘船上京。
而顾骁回苏州奔丧,只待了七天,也就飞快回了扬州,然后同几个同窗一起,前往江阴考秋闱。
乔婉担忧顾骁住宿,有意要去江阴,不过顾骁没允,也就只好罢了。
再说家中没了邵氏,顾大人一番伤心之后,因朝中现在为皇储之争越发斗得厉害,他也无心又续娶一房,于是家中没了当家主母,各个姨太太倒是很不安分。
虽是大嫂向晚君掌家,她却点名要乔婉在家中跟着帮衬,故而乔婉也无力往别处去。
顾骁既然有神童才子之称,又有严师教导,自然不是等闲,夺得江苏省魁首解元也并不让人吃惊,反而是意料之中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