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乔流水人家-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距离,虽然对京里的事情是很了解的,却也不能如京官那样知道得详细,至少不会如京中官员一般,知道那些因受宠的小道士的跋扈样子。
皇帝因为宠幸起男人来,后宫就几乎再无所出了,但他之前就生了好些儿子,这些皇子们现在为了这个皇位,明争暗斗,官员们日子也不好过。
皇帝对这些事,定然也是知道的。
大皇子这次下江南来,到底是来做何事,以皇帝的聪明深沉,又有耳目在江南,不可能不知道。
自己真的偏向了大皇子,那么,自己这个官位很可能就走到头了,要是不偏向大皇子,大皇子又在不断抓自己的把柄,之后势必会被大皇子要挟,也可能会失官,甚至更会祸及家族,还不如用顾西卿的法子,直接向皇帝上书辞官,皇帝看到,就会知道自己是被大皇子逼的,但是即使被逼到这个地步,他都没有偏向大皇子,可见对皇帝的忠心。
这样,皇帝反而是不会动他的,甚至可能提拔他,以此来警告大皇子不要在江南做得太过分。
这样做,自然也是有极大的风险的,有可能皇帝也的确会准许他辞官,不过辞官能够保住全族,也是好的;当然,这也会彻底将大皇子得罪了。
顾大人想完之后,就抬起头对顾西卿说,“还是你看得清楚。允真,允信,都是你的兄长,却多不如你呀。以后顾家,还是要靠你的。你回扬州后,要好好读书,就等明年的秋闱了。”
顾西卿看顾大人是理清了思路,就恳切又谦逊地说道,“侄儿会努力的,明年秋闱上不辜负叔父的期望。”
顾大人笑了笑,道,“你们早上要早点启程才好,那就赶紧走吧。你留在扬州,也不要过于担心你家里媳妇,她在家,不会亏待她的。”
顾西卿又诺诺应了,这才告退出来。
看来顾大人这么十几天不愿意见乔婉,不仅是忙,而且是怪她是温大人的义女,惹来了大皇子之事。
不过当初能够从温大人那里得到好处的时候,他们可没有嫌弃乔婉,这下出了一点事,倒是将罪责往乔婉身上推了。
再说,大皇子一直以来就是想将江南官场都握在自己手里,想要将顾大人拉到自己麾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乔婉这事,根本就算不上事。
、107章 回门
第一百零七章
乔婉跟着顾西卿一起回了高邮,一起的还有当初送亲过去的乔璟和乔辛。
回到家,安氏接到女儿,就拉着又是一顿哭,乔璟在旁边看到,就说,“母亲,您别哭了,您总是哭,可要让西卿在旁边怎么想。”
安氏于是赶紧擦眼泪,顾西卿则是有些不大好意思,说道,“母亲放心,我会好好待婉儿的。”
乔婉也挽着安氏安慰道,“母亲,我好好的呢,您不要哭呀。”
安氏好不容易擦干了眼泪,对着女婿,她又有些羞愧,说,“你这一来,我反而就哭,实在是不好。”
顾西卿赶紧说,“母亲千万别如此说。”
之后安氏就挽着乔婉还有贾氏进了里间去说话去了,安氏问了些乔婉在顾家的情况,乔婉自然是报喜不报忧,而且这在顾家也没住几天,并没什么事,所以也就只是让安氏安心的话。
贾氏之后则说,“顾家没什么不好,就是人多,人多内宅不乱也难。好在妹夫只是侄子,算不得儿子,要是妹妹想,最好就是分家,从顾家里搬出去,一切就是自己做主,之后也就最好行事了。不然妹夫要在扬州读书,你一个人在顾家,应酬一堆人事,也是够头疼的。”
贾氏是个性子高傲且直爽的人,所以这么说话也并不拐弯抹角。
而安氏听她这么一说,就愁眉道,“顾骁不是顾家的儿子,照说成婚了的确是该搬出去另住的,只是,你才嫁过去,就说要搬出去另住,怕是会很遭人闲话呀。也正是顾骁不在家这一点,你就更不好要搬出去了,不然你要别人怎么说呢。”
贾氏之前说得急,而且她是个极少想别人怎么想怎么说的沉浸在诗书里的文气的女人,她哪里会去想让乔婉搬出去住后会惹来闲话这事,不过婆婆直接这么说了,虽然话语里并没有带批判她的意思,但她还是略微觉得有点羞愧,就说,“我没有想到这些。母亲这么说,倒的确是这样的,恐怕想要从顾家搬出去另住,还是得妹夫拿主意。”
乔婉其实已经想过这事了,因为顾骁不是顾家的儿子,只是借住过去的侄子,结婚了要搬出去另外开府过日子,也是说得过去的,但是这里面就涉及到好些问题,她说道,“母亲,嫂嫂,我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事。只是,这里面的事情还不少呢。西卿他说过,当年他母亲过世时,他年岁还小,叔父就以他并不能自己过为由让他到顾府去住下了,而他家的那一应东西,也都是顾府处置的,以前顾家二房的田产,铺子,还有好些金银,都是归了三房在管,要是我们提出要搬出去住,那么就要向叔父他们要回这些田产和铺子,还有当时入库的金银,这些只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此,也就是如母亲所说的,西卿在扬州,我一个刚成婚的女子,就搬出去另外开府住,恐怕会很惹闲话。这些也就不说了,我另住了,却也就少了跟着太太结识些人的机会,这也是不好的。总归,现在是不好说要搬出去另开府的事情。”
乔婉这么一说,安氏和贾氏也都沉默了一下。
安氏于是叹了一声,道,“婉儿,依我看,你还是得在顾家住着,等着明年顾骁考了举人再看,要是考上了,他要上京赶考,你也就好说要在之后跟着他上京,以此提出要分府另过的事。你哥哥也是要后年入京赶考的,考上了自然就好,到时候看是留在京里,还是选官外放,都有绸缪,要是没考上,按着亲家的意思,也是先待在京城,能入太学也好。我看顾骁,也正好这么办。”
乔婉没想到安氏对一切都打算好了,就看向贾氏,道,“嫂嫂,这些哥哥都是知道的吗。”
贾氏笑着微微点了点头,“夫君是知道的,也同意了。”
贾氏自从嫁到乔家来,其实日子还是不错的。
乔家人少,各种关系也不复杂,乔璟又是个非常上进的人,对待她也是十分不错,婆婆安氏也是个随和又大度的人,连小姑子乔婉也是十分洒脱大度的人,甚至还和她很有话题,关系十分不错,当然,乔家三房养着的四房的儿女,也都不是性格差的,没有让贾氏又任何不欢喜的地方。
所以贾氏自觉自己的日子十分美满,而稍稍不美满的地方,其一就是乔璟因为要求学,很少在家,新婚夫妇就聚少离多,她在家里守空闺,自然也会觉得孤寂,其二就是高邮的确是地方小,贾氏是在苏州那一等一的繁华之地长大的,对高邮就有些看不上。
所以她之前回了娘家,和她亲娘说了这些,她的母亲和父亲都为贾氏有这么好的姻缘而放心满意,而对乔璟求学和她聚少离多,他们则只能劝一劝,说乔璟考上进士也就好了,考上了进士,贾大人有那么多关系,无论如何都会让乔璟有个好出路的,或者留京城,或者外放做官,也必定给他选个好地方,最好就是回苏州扬州来,当然,要是考不上,也没什么,可以先让他入太学做太学生,这样他要住在京城里,贾氏正好也可以跟过去,第一可以和他在一起了,第二京城是繁华之地,贾氏也就不至于觉得是小地方不高兴。
贾家二老对这个女儿倒的确是十分疼爱的,乔璟娶了一个好妻,以后的仕途就要顺坦不少。
贾氏从娘家回来,就将她父亲的话对乔璟说了,乔璟是个自尊心十分强的人,被岳父安排将来,他心里恐怕不会太高兴,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应了好。
乔婉回了家来,一切就要随意很多,这里还是她最觉得安稳的地方,因为母亲大哥都是她最稳固的后台,乔婉仔细思考了,就回答安氏道,“母亲,我觉得这样不错。就先等西卿考上举人了,我再和西卿说要和三房分府住的事情。”
安氏轻轻拍了拍乔婉的手,“在别人家做媳妇,就不是自己家,有委屈,你也只能先忍着了,有空闲就回来看我和你嫂嫂,有什么话也都可以和我们说。要是不能回来,也多写信回来。”
乔婉一一答应了,之后又去拿了带回来的礼物给安氏和贾氏,都是她用心准备的,安氏和贾氏收到,自然是高兴,又不由念叨她,让她以后不要破费。
贾氏对自己的丈夫乔璟一向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而乔璟又很少在家,所以她也不愿意再陪着乔婉太久了,看乔婉要和安氏说私房话,她就赶紧从里间里出来了,回了自己的房里,又专门去让人请乔璟。
乔璟本是在书房里和顾骁说话的,此时也不得不回他和贾氏住的院子里去了。
房里只留了乔婉和安氏,安氏才问乔婉,“顾家那种大户人家,家里花费都是很多的,你过去了,银子可是够花的?”
贾氏在的时候,安氏是不好问乔婉这种话的,不然显得乔婉嫁出去了,娘家还在贴补她,怕贾氏不高兴多想。
贾氏是低嫁,乔璟以后有很多需要贾家提携的地方,所以安氏作为婆婆,对贾氏也是十分客气的,即使贾氏有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安氏也很少会说她。
乔婉亲昵地靠了靠安氏,又握着她的手,说道,“陪嫁就有那么多银两,哪里会差银子花呢。母亲,您就放心吧。”
两人又说了些话,乔婉和安氏才从里间出来,乔婉便又将带给家里弟弟妹妹的礼物给乔麟和乔玉他们。
乔辛已经成婚了,他作为大哥,已经开始支撑起乔家四房的门户,所以乔麟虽然还是住在乔家三房,但是很多时候也会回家听兄长和嫂嫂的话。
他是个哑巴,不过书读得还算不错,而且能写会算,又有些心思,按照安氏的意思,准备第二年开春,就让他进铺子里跟着账房学习去了,他以后做个账房,却是不错的,而且也不愁以后没法自己过日子。
乔玉则是要一直跟着安氏了,乔婉出了嫁,安氏身边也没有了别的女儿,倒是很高兴有乔玉一直在身边的。
安知桦自从乔婉定亲后,倒是越发努力读书了,已于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