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坐的飞机穿越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上当的——还真就接二连三给他们抓到了十来只。
  耿大力带着人花了一周的功夫断断续续在林子里开出条小道来,女人们经常结伴尾随在他们身后,进去看看有没有什么野果子之类的可以采摘,一来二去居然有两对男女看对了眼,好上了,这在营地里算是个好事,大家也都喜闻乐见,毕竟这两对都是单身,不碍着什么,便没人指点反而很多人祝福。
  要说这四个年轻人也算是心宽的,都沦落到有上顿没下顿的境地了,还不忘谈恋爱搞对象,真服了!
  至少,齐叶是没这个心的,她到这会儿还在纠结个人卫生问题呢!上厕所这回事吧,只要没洁癖,摘几片干净柔软的宽草叶,闭闭眼用上几回也就习惯了,可是,另一个问题虽然不那么急迫,日子一久也很是困扰人呐:清洁。
  女人的个人卫生尤为难搞,因为只要是稍微讲究点的女人,是要每天都清洗自己,最好还要换上干净内裤的,可是现在吧,不说有没有这些条件,就是有条件了也没个隐蔽的地方给你弄,营地里每天来来去去都是人,就算躲到帐篷里清洗好了,换下来的脏衣服得洗吧?洗好了得晒干吧?放外面晒?别逗了!
  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内裤跟国旗似的放在太阳底下大喇喇地示众,齐叶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唉!人类的羞耻心啊,有时候真累赘,可她就是死也过不了心里这关,没辙!只好偷偷摸摸地,晚上洗,完了趁守夜的时候找个避人的角度放在火旁烤,烤得半干了就收起来让它自然阴干——折腾啊!
  别的女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她偶尔碰到过两回,发现大家的脑回路都差不多,不过是爱干净的程度有轻有重罢了,于是她就开始搞串联,就为了跟建房主力——男同胞们——要求一间独立的盥洗室。
  居家过日子嘛,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过这就给辛劳工作的男士们增加工作量了,还得另外再起一间。
  因为有了木材,建筑系大学生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他好歹说动了男人们给打了个浅坑的地基,就这一项耗费了四十多人整整五天的功夫——光挖地就占了大半,剩下的就是老一套了,打土坯,砌墙,上梁,架椽子,最后铺上女人们紧赶慢赶编出来的席子,上面涂上厚厚一层泥,等晒干了再涂,如此反复三遍,才铺上厚厚的草,里外一拾掇,虽然没窗没粉刷暗了些些,倒也像模像样的——很有点非洲土著的建筑风,单是那剥了皮歪歪扭扭勉强呈现直线的木头门框,就十分挑战现代中国城市人的审美。
  好在屋子建得够高——屋脊有两米——而面积也足够八十来人躺下睡觉兼放置物品了,房子采用农村三间大屋一明两暗的格局,两边耳房睡人,整个房间都铺上两层席,整成榻榻米的感觉,谁进来都要脱鞋子,每天都要擦洗干净,睡觉之前把堆在一起的铺盖展开,一溜放十六七个总共两溜,抵足而眠,卧房分男女,中间的大厅在中央用石头砌一个火塘,这样哪怕下雨也不怕了。
  天气好的时候还是习惯在屋外做饭,毕竟烟味太大了,谁都受不了,建房子多出来的土坯也都被利用起来,在屋里屋外都围着火塘和灶堆砌了一圈土墩子,可以坐人,也可以当饭桌,当然,土墩子很矮,你得坐在地上吃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早古的人类要席地而坐了,实在是条件有限哇!
  房子建好那一天,哦不,确切地说上梁那天,八十六个人好好地庆祝了一番,虽然吃的喝的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大家伙的笑容就是最好的招待了,看着都能多吃两口!
  等住进了晾干的新屋,众人就有房万事足了,唯一的不满就是千篇一律没滋没味又腥气十足的饭食,每天都需要依靠饥饿感来催生胃口,这不是养生之道啊!
  可惜,除了偶尔采到的一些野果,一直都没人发现有什么能除腥去味的植物,那些野果又酸又涩,不能直接吃,放到肉汤里炖烂了倒还好。
  吃喝拉撒睡,每一样需求都在大家每天的辛勤劳动中被努力满足,虽不能照顾到以前的生活水平,但至少不用尴尬地放下自尊和羞耻心像野人一般茹毛饮血、幕天席地。
  啊,为什么总是忘记“话不能说太满”这点呢?
  穿越到这个异世界的第十五天,齐叶终于明白为何野人要喝血了,没有盐分摄取,营地里的人终于病倒了一大片;症状为全身无力。
  这可愁坏了机长和领队们,别的都还好,这盐该去哪儿弄啊?难不成真的要喝血?可饶了咱娇嫩的胃和挑剔的嘴吧!
  不说喝生血会不会得病,单是那里面的各种寄生虫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了。
  没法子,机长绞尽脑汁想法子,他知道许多人身上都多少有些“存货”,那些来自之前时空的产物,他从没有觊觎,只是到了这一刻,再怎么君子、有绅士风度,他也顾不上了,厚着脸皮挨个要了一遍,才七七八八搜上来些咸味的零食,一股脑拆开了,和肉一起炖,完了给大伙儿分分,自己也尝了一口,半点咸味也无,可好歹有个心理安慰不是。
  齐叶把牛肉干贡献了出去,又把饼干给熟识的人分一分,总共也就二十来片,一口就没了。
作者有话要说:  

  ☆、探险队

  缺盐引起的症状主要是没力气,只有长期缺盐才会危及性命,所以大家并没有特别的恐慌,机长在当天傍晚吃饭的时候,再次召开了全员会议。
  这次,他直截了当地说了自己想法:组建探险队进行远足探险,寻找盐矿。
  老李和另三位老人坐在上首的土墩上喝着头锅鱼汤,闻言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了下去,身旁三人面色各异地互相使眼色,也都没吱声,端着陶碗听年轻人们的议论。
  正在帮忙端碗递筷子的一位大妈心直口快:“你们又不知道哪里有盐,也没人领着,万一走迷了路回不来怎么办?”
  “是啊,到处都是草,连条路都没有,咱最远走不到十里外,小孙哪,听我一句话,这事儿急不得!”机长姓孙,一位年长者慢条斯理地劝阻他。
  机长点点头,温和地回他的话:“我知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可是咱们不能不吃盐,走出去不过是早晚而已——咱们总要知道自己在哪儿,这里都有些什么——既然早晚要走,不如现在就开始打算着,我想过了,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那这事儿就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怎么慢慢来?”建筑系高材生举手发言。
  “我知道!就跟玩游戏一样,以咱们这个营地为中心,点状辐射到四面八方,然后再以这些点再向外辐射,等把咱们这一大片的地图攻略完了,大致形成一个村落,只要在自己的领域内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再慢慢向外拓展,到时候就什么都有啦!”二次元少年欢快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老年组和中年组表示有听没懂,年轻人大多理解了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过——
  “你说的太理想化了,现实是咱们人少东西少,而且对这里的环境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贸然分散人手,万一哪天遇到个大boss,妥妥地被灭——哪怕就是个小怪,咱手无寸铁的,到时候想跑都没处跑,这里好歹还有篱笆,出去了,难道要躲到河里去?”
  出言反驳的这位是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他口中的“篱笆”是这些天大家陆陆续续把灌木枝干削尖,埋到土里,上面用细枝条缠绕编织连成一片,围着营地四周圈起来的篱笆墙,挡挡小动物遮遮风,顺便用来晾晒东西用的。
  二次元少年从卫衣兜里掏出一把钥匙串,拔开自己的小号瑞士军刀,晃了晃,得意道:“我有这个!”
  “嗤——”“切——”旁边的人纷纷嗤之以鼻。
  芳姐守在火塘边,听到这儿微微一笑:“其实,咱们有指南针,并不怕找不到方向,怕就怕遇到对付不了的野兽,另一个就是补给,总不能一边找吃的一边探险吧?那得找到哪天?”
  “穷家富路,就是要走,也得等吃的存够了再说,要我说啊,先别想那么远,咱先顾着肚子,等有余力了再说!”老李放下汤碗,老神在在地盖棺定论。
  第二天,机长被老李拉到屋后,避着人神神秘秘地说了半小时话,之后,机长和众领队召开了小型会议,定下了最近一个月的计划。
  八十六个幸存者,除掉两个小孩,一个孕妇,身体不太好的和年纪大的共十五个人,队伍精编下来,将将有七十一个人,年龄最大的五十六,最小的十二岁,这其中,又有各年龄段的男性共三十七人,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女性二十人,共五十七人,是幸存者中的主力军,他们包揽了觅食、做饭、建房、制作手工品、守夜等等工作,当初刚来到这里,八十六个人就被分为了七个小队,每个小队都有一个年轻力壮的队长,这七个领队经常和机长一起商讨各项事务,然后把分配下来的任务告知自己的队员,以此管理经营整个营地。
  除了老弱妇孺,基本上每个小队都有五六个青壮年男性,这些大大小小的男人们如今被安排在一起练兵,老李的计划就是短时间内把这些散漫的平庸的不服管的男人们练起来!
  除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野外生存技能,还要教会他们射箭凫水。
  于是,整个营地都忙碌了起来,男人们除了打猎捞鱼,还要跑步游泳打拳蹲马步,女人们忙着削木头制弓箭,老人们接手了烧水煮饭这项工作,连小孩和孕妇都要帮着收拾、递东西了。
  机长的初步打算就是,从男人们中挑选最优秀的十五个人,组成探险队,至于这支队伍何时能够成行,就要看下面这一个月的锻炼成果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写的有点匆忙,字少了些,见谅!

  ☆、野牛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古人有许许多多描述草原壮丽景色的诗句,这一句是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