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美食诱惑-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缠绕她一整天、刚才还没来得及跟陆正则提及的烦心事,在嬉闹间消散不少……
说道让她烦心的,自然还是盛欣。
自两人打上擂台以来,“老北方”竟不惜以本伤人,先是七折还不够,这两天直接开始五折了。
“老西安”的孙老板主张坚决跟进,哪怕短期内亏本,他也不想败在盛欣这个啥也不懂的花瓶女手下,折了他这开了十几年的老店招牌。
谢攸宁却坚持不同的意见:偶尔的打折可以吸引人气,但要是折扣越来越低,时间越拉越长,那你在顾客眼里,就永远只值那么多钱,再也抬不上去了。
但是短期内盛欣的法子还是很奏效,所以谢攸宁这两天都在犯愁,怎么样才能成功地完成使命,重振“老西安”。
跟低价相对的是什么呐,高档?洋气?时尚?
都不适合“老西安”的现状,毕竟,改造一家老店跟重开新店不同,没法毫无顾忌地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谢攸宁心不在焉地扒拉着团子的耳朵,思路早已发散到老远。
***
自打“味尚”开业以来,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接了城中二三十家餐厅的单子,虽然赚的钱不算顶多,但也算打开一些局面。
因此,陆陆续续也有几家供应商找过来,请谢攸宁帮他们给自家的产品做些推广,卖去给她的客户。其中既有瓜果菜蔬,也有海产干货。
谢攸宁秉持着诚信待客的原则,都要一一去那些生产基地验看了,才会确定是不是可以合作。
为了一时的利益,弄些质次价高的东西,那不是带累“味尚”的口碑嘛。
这次,她要去的是□源,他们种植的产品只有一种,叫做石斛。从滋补价值上来说,石斛毫不亚于冬虫夏草和灵芝,但是名气却小多了。
谢攸宁跟着□源的负责人张总,去到基地中的日光温棚实地参观。
只见地里种着一根根手指粗细的绿色根茎,还不及小腿高。每根石斛上仅指头粗细,上面分成几厘米几厘米的小节,节边横生出绿色的小叶子。
跟晒干后象麻绳似的成品大不相同。
张总见谢攸宁看得入神,便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说着,这石斛如何值钱,小小的一根比芦笋差不多长的鲜品,去了叶子,摆进精品超市,价格要三四十块钱。
如果是长了三五年的,晒干之后,品相好的每克可以卖到几十块甚至数百块,堪比黄金。
谢攸宁不禁咋舌,“这么贵,买的人多嘛?”
张总摇头晃脑地开始掉书袋,“这可是历代的宫廷贡品,被誉为‘救命仙草’,不仅可以滋阴补益,还……”
一通解说下来,谢攸宁彻底被洗脑了。
看完石斛的培苗、种苗、采收、烘焙、定型的整个过程,谢攸宁最强烈的念头就是,要买点送给陆正则。
她一直念念不忘之前陆正则在英国花几百万买下“借”她的《易牙调鼎录》,总想着怎么还这个人情,送奢侈品太刻意,而且不见得对人胃口。
石斛这种贵重的易耗品最为合适了,而且也很适合他这样劳心劳力者来滋补身体。
张总亲手将石斛先放进铺着丝绒的小瓷盒里,挨个排好,再将八只小瓷盒放到一个大木盒里。
然后,拿出表面雕刻着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案,精美程度不下于古代首饰盒的外箱,把木盒放进去,最后落锁。
本身不过两百克重的石斛,层层包裹之后体积瞬间变大了几十倍,一看就很值钱。
张总得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向谢攸宁卖弄道:“好东西呀,都需要包装,整个名头,讲讲故事,扯扯文化,再贵也有人买账。”
“好几年才能种成的东西,每家店我们都卡着卖,价格炒得高高的。”张总说得兴起,将想法和盘托出,“我们合作之后,价格也不能降——便宜了,顾客还怕不够真!”
回去的路上,谢攸宁一直在琢磨着张总的话,总觉得他说得虽有些浮夸,但却有几分道理。
有些人确实吃这一套:基本的温饱满足之后,他们老琢磨着能有点与众不同的享受,但凡有新奇特别又高级的东西,都愿意去尝鲜。
那么,“老西安”是不是也可以如法炮制呢?
说干就干,谢攸宁立马让孙老板把店里的散座通通撤掉,在饭店正中央圈出一块简易的舞台,设法从陕西民间找来一帮老艺人。
皮影戏、秦腔、秧歌,每晚轮番上演。
大门外除了原本的外卖窗口,在另一边又设了剪纸和泥塑的现场制作。
每个等位的客人,以及外卖满一定金额的,都可以拿到刚刚剪出来的各色窗花,愿意花时间的,艺人还能按照他们样子,捏出泥人送上。
还没吃上东西,客人们都已经赞不绝口了。
这几招,可是本城从未有过的。
一时之间,来见识过的人纷纷口耳相传,有说剪纸精妙的,有赞泥人捏的栩栩如生的,还有些上了年纪的,则对秦腔和秧歌情有独钟,说能让他们找回当年在农村插队的氛围。
老顾客找到了新感觉,新顾客也享受出不一样的滋味。
每天都是爆满状态,“老西安”不得不开始实行限时就餐制:每桌客人必须在一个半小时内用餐完毕,以便能让外面久等的人进来。
“老北京”的经理,守着那块“全场五折”的牌子,见人来就上前招揽,就差去隔壁拖人了。
可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顾客都直奔“老西安”而去,拽都拽不住。
自家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盛欣那边的期望值还越来越高,每天逼着他想办法,这可怎么办哟。
他开始认真地考虑,是再垂死挣扎一番,还是索性等着被她干掉。
作者有话要说:宝贝们周末快乐!
本宫私心想来,开学党们周末也该松快松快了吧,若是能过来看看,想必是极好的,要再能留个言、撒下花,那真真是极好的(ˉ▽ ̄~)

、45第四十四章 胜利太酷帅 中

“老西安”在短期内迅速咸鱼翻身,让谢攸宁再一次成为餐饮界热议的人物。
烹调手艺高超的厨子有的是;但能给店里招揽生意的人并不多——菜做得好吃的餐厅不一定能最红火。
因此;她的存在才是其中关键。
这些事实,广电集团的领导们自然也知道。
所以他们犯难了。一边是实力明摆在那的谢攸宁;一边是名气远在她之上的盛欣。作为新栏目的主持人;都各有优势、不好取舍。
就好比一部电视剧;有人喜欢看大明星的出演,而有人则更欣赏演技出色的新人。
这次;是最后的讨论会。
盛欣早早就到场了,热络地跟台长打着招呼,“您收到我让助理送来的首映礼贵宾票了吧,周末记得去看哦。”
台长忙起身致意,“盛大小姐担纲主演;我定会去捧场,当天的娱乐版头版一准留好给你。”
盛欣笑中带着无限的风情,“那台长,这次新栏目的主持人,是不是也留给我呢?”
“盛小姐这么有把握?那我们可想要听听,你对这个新栏目有什么高见。”刚刚进门的谢攸宁接上她的话头,语气很礼貌地问道。
盛欣的笑僵在脸上,瞬间进入到战斗状态,“有我在,就是最大的金字招牌,不管是教做菜,还是像‘搜食记’那样探访些特色小馆子,都肯定能吸引到观众。”
“我倒觉得没那么肯定。”谢攸宁拿过遥控器,打开会议室的大背投,随便切换到几个收视率更高的台,“选秀、明星PK、综艺娱乐,大家都有看家本事,我们不温不火怎么行。”
言下之意很明显,就凭你一人的号召力,能比得过嘛。
眼见一个咄咄逼人,另一个语带双关,气氛里已经带上了火药味,广告中心的赵总监连忙来打圆场,“盛小姐和谢小姐都是能人啊,为我们新栏目费心考虑。有二位在,我们还愁什么。”
说了等于没说,看来广电集团也还没拿定主意。
谢攸宁也不再做无谓的口舌之争,直接从包里拿出几份装帧精美的彩色策划方案,给台长和赵总监还有其他参会的两个导演一人一份。
那是她花了一周多时间,精心撰写而成的,还让公司的设计师手绘了一个初步的分镜头脚本。
导演们粗粗翻了下,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原本斜靠在椅背的身子不约而同地立直,又认真地从头开始细细研究起来。
足足安静了半个多小时,赵总监才再度开口,“谢小姐,这次,您的‘味尚’还打算赞助嘛?”判断方案他并不在行,他最关心的还是新栏目是不是能带来远大于以往的收益。
这个问题,谢攸宁早有考虑,她客气而又坚决地说:“我们不会赞助。这是我个人和广电集团合作,如果大家觉得可行,我可以担任制片人。”
她希望的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基于利益的予和取。
盛欣面带讥讽地对上她,“怎么,谢小姐自己也没有信心,不愿意白花钱?”
她晃动着手上的墨镜,有节奏地敲击桌面,像个款爷般说道:“赵总,如果大家能合作的话,我可以以我工作室的名义进行赞助。500万,够不够?”
她故意说了跟谢攸宁冠名“美食大赛”相等的金额。
赵总监瞅了瞅台长的脸色,没有表态。
谢攸宁任由冷场持续了一小会,才再度开口,“好声音和约会吧这些热门栏目,不要说冠名费了,次等的特约合作商,都不低于千万。而且,都是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品牌。”
她说得丝毫没有夸张,炫某口香糖是全球NO。1箭牌旗下的,JDB年销售额过百亿,这都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广告商的地位可以反映栏目和卫视的层次。
面向高端收视人群的广电集团,怎么可能自降身价去拿主持人的赞助。
“马上就到年底,如果这个栏目不能尽快敲定,那春节档就要错过了。”年底,各大卫视在拼收视率,以图来年的广告招标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
各大品牌也都进入旺季,纷纷加大宣传投放力度。
这时候,如果不能强占先机,那不仅今年的收益受影响,明年也给耽误了。
胡子比头发还长的李导明显被打动了,广告什么的不关他事,他关心的是收视率。
“台长,我觉得谢小姐的提议可行。挖掘老字号、老牌美食背后的故事,一半出外场实录,一半在录音棚里找嘉宾进行主题竞猜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