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闺杀-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玄色绣金的衣摆铺设在暗红底色花样繁复的毡毯上,竟是那么的相得益彰,仿佛某些人天生就适合这世间最景盛的繁华。
太后的殿里突然就静了一静,刚刚欢快的气氛像是突然被个什么东西给掐断了。
太后半响才反应过来,皱眉道:“你这是干什么,有话起来好好说。”
三娘老老实实的在老王妃身后站了,低头装木头桩子。她正想着要不要主动退出去,给这几位上司一些说话的空间,以免听到什么不该听到的事情的时候,静太妃已经开口说话了。
“太后娘娘,臣妾是真的有事情相求。臣妾说完自己的请求再起身,无论您答不答应臣妾,臣妾都会起身。”
静太妃抬头看着太后娘娘,皱起来的眉间皱纹显露了她的真实年龄,眼中的神色却是有些悲凉:“臣妾今日听闻……安儿她的孩子过一阵子可能会进京来朝见皇上。我……臣妾想,能不能让臣妾见他一面。臣妾就只是悄悄见一面而已,看看他长的什么样,与我的安儿像不像,臣妾可以不露面的。臣妾这一生已经没有办法再见到安儿了,能见一见她的孩子,臣妾……将来也可以瞑目了。”
静太妃说到这里,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落了下来。
太后在上面看到静太妃的模样,眼中也流露处不忍之色。
静太妃只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当年远嫁蒙古和亲的安定公主。只是安定公主嫁到蒙古没有多久就病逝了,留下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二王子。
这次朝廷军队几次大败蒙古军,蒙古内部关于这场战事也产生了分歧。其中安定公主的这位皇子,就是主和的一派。
这次蒙古会派使团进京,主事之人是这位二皇子?
静太妃说完了自己的请求就真的站起了身来,她看着太后,目露恳求。
太后叹息了一声:“当年先皇不得已让安定远嫁蒙古,你因此与先帝爷置气,之后得知安定她……你便对先帝避不相见,连他最后殡天之时想要见你最后一面,你也没有露面。你性子倔强,认死理儿,可是我也是做母亲的,虽然不认同你的做法,却能体谅你的心情。罢了,这么些年除了安定远嫁的那一件事外,你从未求过我,而安定的事情,我当年也无能为力。这次,我就尽力帮一帮你吧。”
静太妃眼中一亮,忙朝太后行谢礼:“臣妾多谢太后。”
太后摇了摇头:“你我相伴这么多年过来了,也一起也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这谢字,便罢了吧。当年,我艰难之时,别人都是落井下石,只有你愿意助我,这份情义我都记着呢。”
果然,皇宫里就没有什么事情是简单的,她才在这站了这么会儿,就听到了这么多的当年隐秘,三娘低头看脚,十分无奈。
********************
感谢89479845,逃跑的安,澜源三位亲亲的粉红票~谢谢enigmayanxi亲的两张平安符~今天好早啊~^^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夜归

见太后与静太妃两人似乎还有些话要说,老王妃便带着三娘告退了。
从宫里回来之后,三娘觉得进宫一趟比爬一次泰山还累,便倒头好好睡了一觉。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了。
三娘在吃饭之前依旧去了一趟姜氏的院子。这些日子,姜氏也依旧是闭门不出,老王妃那边也交代了不用她请安,只是三娘依旧坚持每日晨昏定省。
姜氏依旧是坐在那张紫檀木八仙桌子旁,只是这一次却没有在那里捡她的红豆。三娘请完了安之后,有些好奇地看着她手中的一些玩意。
姜氏的手中拿着的是一些小孩子穿的小衣裳,小鞋子,八仙桌上甚至还摆了一些布老虎,小木剑之类的玩意。
姜氏注意到三娘的视线,莞尔一笑,摸着手中的一双没有她巴掌大的红色小布鞋:“这些都是韶儿小的时候用过的,我今日让人收拾箱子,在库房里找到的。他年幼就跟着我们去了北疆,因为辗转搬了许多的住处,所以回京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能带回来,看着他现在的样子,我都快要忘记他小的时候长的什么模样了,就好像他一生下来就长了这么大了似的。今日见了这些当年留在家中的物件,才回想起来,韶儿也有小小软软一团的样子。”
三娘眼中一亮,对桌子上的那些玩意儿更加好奇,便索性坐了过去。
桌子上还摆了一只小小地樟木箱子,有些小玩意还在箱子里没有拿出来。
原来这些都是宣韶小的时候用过的,三娘拿起一个只有自己两个巴掌大的虎头帽子,很难想象这是曾经戴在宣韶的头上过的。
“这些都是相公穿过的么?”三娘兴致勃勃地与姜氏一起翻看起来。
姜氏见她的模样摇头失笑:“我只有他一个孩儿,自然是他穿过的。不过这些衣裳都是好好的,等你们的孩子出生了,到是也能穿。不过在那之前得洗干净,晒一晒。”
虽然觉得生儿育女是一件再正常不过地事情,三娘还是有些窘迫。看着姜氏的目光扫过她地腹部,她更是有些尴尬。她也不是不想要孩子,只是这身体还小,不知道现在生孩子孩子会不会健康。
以前听人说过,古代新生儿地成活率之所以低,就是因为父母亲年级太小,身体发育不够成熟之故。但是想到可以生一个像她又像宣韶的孩子,她也忍不住期盼。
三娘想着这些有的没有,随手抓了一见什么在手上,不由得一愣。
虽然衣服有些小,但是还是可以看得出来那是一件女娃娃穿花裙子。三娘在那小樟木箱子里翻了翻,便又翻出来了一对小头花。
三娘有些狐疑地拿起来看了看,这些明显是女娃娃用的东西。
姜氏瞥见了三娘手中地东西,却时忍不住笑了:“没想到这些东西也还在。当时我怀了韶儿的时候,别人见了我的肚子都说是女胎,我却想要第一胎生个男孩子。到了快临盆地时候,因为担心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整夜整夜都睡不着。别人怀着孩子都会发体,我却是瘦了许多。”
姜氏现在说起来这些的时候面上还带着淡淡地笑意,但是三娘却是大概能想像得到当时姜氏的心情。听闻宣韶地父亲娶了姜氏之后,便只独宠她一人,小妾通房,以及原先养的戏子全都打发了出去。
姜氏因此被长辈们所不喜,若是她能一举得男到还好说,若是第一胎生地是女儿,那么她的压力一定会很大。所以说什么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值不值得当事人才又资格评论。不过三娘想着,若是她的话,她是宁愿承受压力的。
“韶儿地父亲见我如此,心中着急,便哄我说他喜欢女儿。若是生的是姑娘才好,我若是生个小子的话,他就给扔了出去。怕我不信,他便去买了一堆女孩子用的衣物回来,还交代了府中针线房里的绣娘们,只准做了女娃娃用的衣衫。”
三娘闻言咋舌,这位世子爷还真是……性子独特。
人家都盼望妻子生儿子,他为了安慰妻子,硬是说要女儿。
姜氏拿过桌上的那一件衣服,嘴角上扬,眼中尽是怀念的神色:“他就是这样的人,性子张扬,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三娘在一边静静听着,并不插话。
姜氏朝三娘笑了笑:“韶儿可能不记得了,这些衣裳他其实是穿过的呢。”
三娘眨了眨眼:“穿过?女孩子地衣裳?”
姜氏忍不住笑意:“他回来了你可不要问他,不然他会恼的。韶儿两三岁的时候,生的十分玉雪可爱,夫君他突发奇想,硬是将这些衣裳给套到了韶儿的身上。我那会儿正带着韶儿在午睡,醒来的时候便看到韶儿穿着这一身在床前哭。夫君却是在一旁笑的打跌。”姜氏说到这里也十分无奈。
三娘更是无语了,这位世子爷是怎么样的一位无良的爹亏他做的出来。
不过有一件事情三娘十分的好奇:“母亲,相公他……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性子吗?我是说他小的时候就喜欢摆着这样的一张……呃,不苟言笑的脸?”
姜氏闻言想了想,也是有些纳闷:“你这么说我到是想起来了,韶儿他小的时候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不爱笑。相公还为此着急过,以为他是有什么病症,不然怎么性子一点也没有像他。”
三娘心中腹诽,还好没像您老人家。谁受的了啊?
姜氏又与三娘说了一些宣韶小的时候和哪位没有谋面地公公之间的趣事。总而言之给三娘的印象就是,这位世子爷就是一位为老不尊,顽劣促狭,以欺负小娃娃为乐的不良人士。
而可怜地宣韶就是那个总被捉弄,慢慢的从只会痛哭委屈,变成了会忍耐,直到最后学会了冷眼看待和无视。总而言之就是一部无比辛酸的成长使。
她说宣韶怎么会成了今日这样的清冷性子呢,原来根源是在这里不过这也是三娘难得的与姜氏能说这么多话的时候,两人之间经过这么一段的相处,到也亲近了许多。
果然,若是想要与人培养亲密的关系,就要与她聊她爱的人。若是你们共同爱的人那就更好了。因为这会培养你们的相处的默契。
这一晚三娘是在姜氏的院子里吃晚饭的,姜氏没有再坚持让她回自己的院子里去。
从姜氏的院子里出来的时候,三娘碰见了过来给姜氏请安的范姨娘。
说起来这位范姨娘也算得上是妾室中地典范了。无论是对姜氏还是对三娘这个嫁进府里不久的少奶奶,她都是恭谨守礼。完美的让人挑不出一点不好的地方来。
三娘对一切完美的东西都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对范姨娘她说不上亲近,也不会冷淡她,态度也算是完美的。
三娘回头看着范姨娘走进了姜氏院子里的那一抹背影,三娘相信忠奸也并不是那么难辨。因为忠与奸本身就是相对的。
只要一个人不做坏事,不露出马脚,那就可以当她是忠的。关键在于她的作为有没有脱离了道德标准,有没有损害到你的利益。
因为下午的时候回来又睡了一觉,三娘到了晚上反而睡不着了,到了三更的时候,喝了白英煎来的安神茶,才好不容易睡了过去。
半夜的时候却是被脸上淡淡的搔痒感觉给惊醒了。
三娘睁眼便看见了床前的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