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牧唐-第5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来。
“哦,是陶爱卿啊,”将手中的奏折放下,没有管着陶老头儿心中的胡思乱想,李世民抬眼瞅了正是满怀欣喜地陶颜德一眼,轻点了点头,淡声说道:“且在一旁坐下回话。”
“呃?”见李世民这位明君的面上并未露出如老陶预想中的那种欢喜奖之意,老头儿心中一突,朝着李世民身后的李然瞧看了一眼,见李然也正沉着脸与自己暗使着眼色,老头儿知道事情不妙,忙着收住了脸上的笑意,拱手弯身与李世民行了一个谢礼之后,便知趣儿地恭身在一旁的空椅上坐下,垂首不敢再言。
这是怎么了?莫不成老夫不在长安地这三个月,宫里又出了什么大的变故?双手接过宫女端递上来的茶水,老头儿没敢喝上一口,趁着接茶的功夫小心地抬头朝着上面的皇上瞄看了一眼,心里有些不安地胡乱猜着。
“若是朕记得不差,陶爱卿已有三月未曾临朝了吧。”端起案前宫女刚换上地新茶,李世民小饮了一口,无忧无喜地开声向陶颜德问了一句。
“回皇上话,是。”见皇上问话,陶颜德忙着将手中的茶碗放下,拱手开声向李世民回禀:“依着皇上地旨意,微臣一干人等这段时日,一直都在山中度过,细算下来,正好三月有余。”
“嗯,看陶爱卿方才进来之时,步履轻快,面色欢愉,可是那‘热气球’,已有了新的进展?”
得,合着方才自己入门时所说的那些话语,皇上他老人家,跟本就没有听在心里。没有办法,陶颜德只得再次拱手向李世民重述了遍:“启禀皇上,微臣幸不辱命,那能够载人飞天的‘热气球’,成了!”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气氛下说来,感觉却是有着天地之别,与之方才初进门时的兴奋欢喜相反,老陶现在心里七上八下,提溜得厉害。
伴君如伴虎,本来挺喜庆儿的件事情,天知道皇上他老人家,为何老是阴沉着一张老脸,浑身上下,没有一丁点儿的喜气儿。
“三月未曾出山,难怪陶爱卿整个人都轻减了不少。”面色稍霁,李世民地声音也随之缓和了下来:“‘热气球’之事,功在社稷,利在千秋,且又属福泽百世流芳之举,陶爱卿能在短短三月之内就将之制出,功可没,不可不嘉。”
“李然!”
“皇上!”
扭头看了李然一眼,李世民挥手吩咐道:“今秋三原送来的那些新茶,还有高昌今岁送来的那些国贡,各取一半赐予陶爱卿,你且先记着,一会儿直接将这些赏赐送与陶爱卿的府上。

“是,皇上!”躬身应了一声,李然接着垂首在李世民的身后安立。
“皇上厚爱!微臣惶恐!”陶颜德的面上没有一点应有的欢喜之意,原
的面旁现在反而变得苍白得厉害,道谢之后,老头起身拱手,向李世民禀道:“只是,皇上,‘热气球’有成,并非微臣一人之功。柳先生,工部的诸多同僚,还有为此事而受创的数千将士……”
小心地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陶颜德接着说道:“是以,三原地新茶臣可厚颜而受,但是那高昌的国贡,微臣怕是生受不起,还请皇上能够……”
外蕃地国贡,成百数千,哪一样不是价值千金之物什,皇上一开口就赐下了过半,饶是陶颜德有那个贪心,却是也不敢真个就受下了这桩奖赐。
“柳一条还有一干将士的奖励,朕自是不忘记,陶爱卿就不必挂心了。
”知道陶颜德心所想为何,李世民沉声说道:“且,那高昌国贡,也并未如陶爱卿所想那般贵重。一会儿你出去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心情抑郁不欢,不想多言,不容陶颜德再有拒绝说话地机会,李世民便挥手示意,将老头儿给打发了出去。内侍总管李然,记着李世民方才的吩咐,微向李世民行了一礼之后,也随在陶颜德身后,退了出去。
“李总管,”出得书房,陶颜德很是客气地向李然拱了拱手,朝着身后地书房看了一眼,轻声向李然说道:“还望李总管能够指点迷津。”
“陶尚书客气了,”李然侧身还礼,虚声言道:“有什么事陶尚书尽可直言,小人若是知道,定会言无不尽。”
虽然常在皇帝的身边谋差,不过李然这个内侍总管却是没有丝毫的倨傲之气,内侍无重职,内侍不干政,太监在唐朝这个时代,是一个卑微低贱的代名词,李然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是以,在能够出入宫中的这些官员当中,李然一直表现得很恭敬,哪怕最后换来的尽是一些不屑和冷视。
“敢问李总管,”边走,陶颜德边拱着手小声向李然问道:“皇上他老人家,为何不愉?可是本官此行有不当之举?”
“要说起来,这事也怨不得陶尚书大人,”见老陶态度至诚,并不似外面的那些官员一般对自己冷视,李然尖着嗓子小声回道:“只能说是,陶尚书您此来的时机不当。”
见陶颜德面露不解之色,李然接声说道:“陶尚书三月未曾离山,对山外所发生的一些事端当是不太明了,也是正常,不然,依着陶大人的才智,自也是不会在这种时候来触皇上他老人家的霉头。”
齐王之乱刚平两日,齐王李佑还未被押送至长安,正当李世民这位明君心烦与心痛他们家这个老五还有阴妃的时候,西边的高昌国又开始蠢蠢欲动,表现出了一些不臣之意来。
国贡统加起来,总有不到二十万贯,不足往年之十一,前来的那个高昌特使做得更是绝色,瘦了吧唧的小样儿,穿着一身满是补丁的乞丐长袍,在太极殿上晋见之时,睁着两只大眼满嘴胡言,说什么国灾连连,国库空虚,怕是十年之内都难以舒缓,高昌一国,上下都是度日如年,衣不遮体,食不裹腹,饿死在路之人更是数不胜数,看那意思,在日后的数年内,高昌的国贡都会有所缩减。
“高昌一国,地处贫瘠少耕之地,本就不甚富足,或是他们真个遇到了什么灾劫呢?”
“陶大人仁厚,不过这次,却是错了。”拱手向陶颜德一礼,李然轻声说道:“据边境传来的回报,今岁高昌国内,不但没有灾劫,而且还是收获连连,白叠子,陶大人知道吧?”
“听说过,高昌国的特产,可织布,不过织出的布来粗糙不如麻、绸,并无甚大用。当年,苏炳仁那老头儿还曾想着法儿地将其引种过来了一些,不过后来也都只是用来作为观赏罢了。”虽是工部尚书,不过对于农业上的这种东西,陶颜德还是稍懂得一些,张口便将白叠子的缺点给道了出来。
“陶大人博学。”一气马屁轻轻拍上,李然接声说道:“可偏就这种不甚大用的白叠子,前段时间我大唐却是有人肯发大价钱在大量收购。动用了近百万贯的银钱,一举将高昌一国存储了数年的白叠子全都给收了个尽遍,现在正在陆续地运送回来。”
“近百万贯?数年的存储?”陶颜德小吞了一口口水:“这是哪个败家子儿干的?”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670章 来自翼国公的庇佑
 更新时间:201072 18:35:12 本章字数:4508

这个人不是旁人,陶尚书大人当也是颇为熟识,”|了陶颜德现下的反应,李然面上稍露出了一丝笑意,尖声细语地缓声说道:“他就是三原古田的柳一条柳家,也是前段时间制出‘热气球’的那个柳亦凡。”
不止是陶颜德,便是皇上他老人家初听到这则讯息之时,也是好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柳家好好的茶叶矿产生意在那放着,怎么还巴巴地跑去高昌去收什么白叠子这种无用的物什?动了那么多的功夫,收了那么多的破烂儿,是脑袋被驴踢了,还是又受了什么刺激?
“柳一条?柳亦凡?”陶颜德的脑袋有些迷糊,怎么才三个月没有出山,不与外界联系,这外面人所说的话语他老头儿都整不明白了?
方才在御书房内,老头儿就觉着有些奇怪,怎么谈到嘉奖有功之臣的时候,皇上他老人家无缘无故地在嘴里就蹦出了柳一条这个人来?
柳一条,陶颜德知道,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仅是‘柳氏耕犁’‘柳氏水车’这两样东西,他们工部就从柳一条那里得了不少的益处。只是这‘热气球’是为柳亦凡所制,跟他柳一条又有什么关联?
有心想要询问,不过碍于当时情形,看着皇上一脸不愉严肃的老脸,陶颜德张了几次嘴,硬是没敢真个开口向李世民问出声来,而是把它给压在了心底,现下听闻李然这位内侍总管再度提及,老头儿便没了什么顾忌,直接出声问了出来。
“这件事情,非一时半刻就能说讲得清楚,陶尚书大人若想知道,一会儿出得宫门,随意找人一打听,便能知晓其中之原委,这里小人就不再多言了。陶大人只要记得,三月前您所见到地那个书生柳亦凡,实是由三原柳一条柳先生所扮就是。

关于这些小道消息,李然没有功夫与陶颜德细讲,反正这些也算不得是什么秘密,长安城内外,早已经疯传了个尽遍,用不着他再多费口舌。
抬头看了陶颜德一眼,李然接着尖声说道:“方才出来的时候,皇上有句话着小人问陶大人一句。”
“李总管请直言!”既是皇上授意询问,陶颜德自是不敢怠慢,躬身拱手向李然这里看来。
“呵呵,陶大人不必紧张,”轻轻地尖笑了一下,李然侧身开言,道:“陶大人贵为工部尚书,见多识广,对一些奇巧古怪之物自是无比熟悉,皇上想让小人问大人一句,可知道这天下间有什么物什工具,能将那白叠子变废为宝的?”
柳一条的脑袋有没有被那什么踢过李世民不知道,不过李世民知道那小子绝不是什么败家子儿,从三原地白手起家,直到现在的大家大业,无论是以前的肥料,矿山,耕犁,还有现在千金难买的三原茶叶,他们柳家何时做过什么赔本的买卖?
这里面,定是有着一些为外人所不知的猫腻存在。
李世民唯一所能够想到的就是,柳一条这小子,八成是又从这白叠子的身上找到了什么发财的方法。就如之前的茶叶一样,原本不值一文地茶叶,经柳府那么一折腾,再出手时,一下就翻了千万倍的价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