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牧唐-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问到了点子上,柳一条伸出一只手,笑着对王正刚说道:“不多,五百文而已。”
“五百文?!”王正刚皱了下眉头,五百文似乎高了些,不过一想到柳氏耕犁的耕作速度,和可以节省出来的时间,这个价钱,倒还算是可以接受。
思量至此,王正刚便把犁头交给李德臣,向柳一条和老柳告辞后便回家去了。
柳家有好犁的消息可不止他一个人听说过,买犁也要趁早才行。看到路上正三三两两地向柳一条地头聚集的村民,王正刚不禁加快了脚步。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100章 探访公孙府
 更新时间:201072 18:32:59 本章字数:3283

用现在的话来说,柳一条就是一个托儿,或者说是一个活广告。同时也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老板,就连开荒耕地的时候还不忘为他的犁头打广告,做宣传。
他们老柳家有新型好用耕犁的事情就是柳一条暗中散播出去的。
耕作的第一天,便由此召来了古田村近一半的村民前来观看。袁方家柳氏犁坊的所有存货,也在这一天里被这些村民给抢购一空。使得柳氏耕犁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一天二十个犁头的产量,已满足不了各位村民的需求。袁方甚至都已经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再多召几个学徒回来?
柳一条相信,这才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人们对柳氏耕犁的需求量将会更大。
先是古田村,下耳村,小辛庄,再是三原县,再是长安城,再是整个大唐帝国。这种犁头必然会像是一阵春风一样,吹遍大唐朝的每一个村落。
第二天,柳一条便没再去田里,一是因为那里有李德臣看着,他放心,二则是因为耕地种田这种事儿,是那些佃农的活计,他现在是地主,种地的事儿他在一边儿起一个指导的作用就行,不必真刀真枪地实干,你见哪一个当地主的真正地下过田地,拿起过镰刀?
而且从昨天的情况来看,每一个佃户都很努力,卖力地耕耘着分给他们的那块土地。柳一条先前的制定的一些策略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也很好地带起了那些佃农耕地种地的积极性。只要这种劲头能够持续下去,柳一条的地主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所以大清早,一吃过早饭,柳一条便牵着柳无痕出门儿了,去县城,采办春耕时所需的粮种。顺便再去看望一下现在还躺在床上的公孙贺兰。
过了这么多天,按礼他也该去探望一番。而且公孙贺兰受伤的事情还极有可能是受他的牵累。柳一条也想去打听一下具体的情况,也不知公孙武达那老哥俩查得怎么样了,凶手找到没有。这都是关乎他日后生命安全的大事,由不得他不去关心。
到了公孙府,下人们很热情地将柳一条给请到院儿里,经过上次他救过公孙贺兰的事情,公孙府上下都已把柳一条当成了公孙家的贵客。很多人更是以柳少爷称呼柳一条。
柳一条把柳无痕交给下人们去照理,站在院中等候公孙家两位当家的召见。
“一条贤侄!”大老远的,公孙武达便大着嗓门向柳一条叫嚷,公孙文达也微笑着向柳一条点头。他们两人竟亲自迎了出来。
见此,柳一条心里升起一丝感动。在这样一个门弟观念严重的封建社会,这两个老头能如此尊重他这个新进的小地主,着实是难得。
柳一条小跑着迎了上去,及到近前,弯身他公孙武达和公孙文达两位大佬深深地施了一礼,道:“小侄见过两位伯父!两位伯父安康!”
“一条贤侄不必多礼,”公孙武达热情地上前拉着柳一条的胳膊,粗声笑道:“走,快随老夫到内堂说话!”
公孙武达不愧是一将军,手上的力气特大,攥着柳一条的胳膊直往里走,疼得柳一条直咧嘴,这老头儿,也太热情了吧。
好容易到了屋里,公孙武达才把右手从柳一条的胳膊上拿来,双方分宾主坐下。公孙武达,公孙文达哥俩坐在正位,柳一条坐在公孙武达的右首边。
待下人们将茶水端上,公孙文达挥手将在一旁侍候的下人全都谴下,笑向柳一条说道:“一条贤侄来得正好,刚才我还在与大哥商议,要去将你寻来呢,呵呵”
“哦,不知两位伯父欲寻小侄前来,所为何事?”柳一条坐直了身子,面向着公孙文达恭声问道:“可是那幕后的凶手已有了着落?”
公孙文达点了点头,道:“如贤侄所言,贼首确已查到,只是这报仇之事,怕是有些难了。”
柳一条的心里咯噔一下,连公孙府这样的大门户都对付不了的人物,想来那官位定是比公孙武达这个左监门将军还要大了。
柳一条冲公孙文达拱了拱手,道:“敢问公孙伯父,那贼头到底是何人?”
“当今皇上第四子,魏王殿下,李泰。”公孙文达轻看了柳一条一眼,问道:“不知贤侄可曾与这魏王结过什么恩怨?”
李泰?李世民的儿子,柳一条心里有些打颤,一阵堵得慌,这都什么事儿啊,怎么把这尊连自己儿子都敢杀的大佛也给引出来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柳一条苦笑着对公孙文达说道:“公孙伯父,您也太看得起小侄了,小侄一介平民,先不说没有机会见着魏王殿下,就是有机会见着了,您就是借我两胆儿,我也不敢与一个他堂堂一个皇子结怨啊。小侄还年轻,还想再多活几年呢。”
“贤侄放心,”公孙武达开口向柳一条说道:“不管你与他之间是不是有什么恩怨,他既敢派人来刺杀你与小兰儿,就是想要与我公孙府为敌。昨日夜里,老夫已派人去警告过他,想来日后他便不敢再来。”
一下灭了李泰手下死士二百一十五人,几乎让他的密府全军覆没,相当于是断了他一只臂膀,李泰就是有心再派人来,也已是无人可派。
“公孙将军,您这样做会不会”柳一条开始为公孙武达担心起来,这老头儿怎么什么都敢做,胆子也忒大了点,警告皇子?开玩笑!
想那李泰,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有名有号的人物,为了能当上太子,取李承乾而代之,可没少在朝中拉拢一些权贵官员,也算是一个颇有权势的皇子。这公孙武达如此做事,就怕人日后会报复于他么?
“一条贤侄不必忧心,”公孙武达看出了柳一条的顾虑,宽慰道:“有皇上在,魏王他一个小毛孩子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老夫不惧他!”
怎么说公孙武达在李世民面前也算是一个老人儿,秦王府的旧臣,玄武门事变时也有他公孙武达的一份功劳,有这些情份与功勋在,区区一个魏王李泰,动不了他。
柳一条见他说得这么笃定,知他定是有什么依仗,或是李泰那厮还没有开始积蓄力量,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道:“既然公孙将军这么有把握,小侄也就放心了。”
端起茶碗,轻喝了一口茶水,柳一条开口言道:“公孙伯父,一条今日前来,除了是有些想念两位伯父外,还是特来探望贺兰贤弟的,不知贺兰贤弟现在何处,他的伤势可已大好?”





第二卷 唐朝小地主 第101章 拐杖
 更新时间:201072 18:32:59 本章字数:2876

“小兰儿的伤势已有了明显的好转,劳贤侄挂念了。”公孙文达点了点头,说道:“前几日小兰儿还在老夫的耳边不停地叼念贤侄,说什么要跟你学那卸骨之术,呵呵,贤侄这便去看看他吧。哦,杜家的那个小子也在,你们年轻人多聚聚。”
柳一条闻言起身,向公孙武达公孙文达行了一礼,道:“那小侄就先告退了。”说完便转身出了门儿,由一个下人领着向公孙贺兰的房间走去。
“老二,刚才一条贤侄的表现,你怎么看?”待柳一条远去,公孙武达喝了口茶水,询问着公孙文达的意见。
“我只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些意外,别的就没什么了。”公孙文达缓缓叹道:“竟然连一点害怕和惊慌的意思都没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个一条贤侄还真是不简单呢。”
公孙武达接口道:“是啊,要是普通人,听到这个消息不吓得尿裤子就算是不错了,就是咱们这样的老家伙,在初闻此事时还不是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哪有人能像他这般镇静?这种养气功夫少有人能有,由此就可见,此子不简单,小兰儿认了一个好大哥啊。”
公孙文达点头附和。公孙家以他与柳一条接触最早,柳一条懂诗文,善书法,通武艺,可谓是文武全才。不然以他一个农夫的身份,柳一条怕是连他们公孙府的大门儿都进不了,更别说是与公孙贺兰结拜了。
不过让公孙文达奇怪的也是这一点,想柳一条仅是一农夫,他又是从哪里学得了这些本事?武艺还好解释,毕竟他的祖上也是武将出身,就像他们公孙家一样,家学渊源。但是文学上的东西是谁教授于他的?按理说,能教授出像柳一条这样学生的人,就算不是一方大儒,也定是一位名动四方的名士。但是柳一条口中的恩师却是一个连听都没听过的桃花庵主。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桃花庵主唐寅是一个隐士。毕竟在十几年前因为战乱的关系,选择避世逃难的文人名士也不在少数。不过能像唐寅这样隐得这么彻底的,公孙文达却还从来没有见过。将军府的密探查不到,柳一条的家人,邻居也都没见过。神龙首尾皆不见。
总之,很神秘。
柳一条随着下人到了公孙贺兰的门前,还没进屋,便听到公孙贺兰的大笑之声。看来,这小子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贺兰贤弟,别来无恙乎?为兄来探望你了。”柳一条没有通过下人禀报,直接推门进屋,笑着说道。
“大哥?!”公孙贺兰从床榻上坐直了身体,看着柳一条,一脸的惊喜。
“柳公子!”杜威杜子贵也站起身,冲柳一条拱了拱手,看柳一条的时候则是一脸的好奇。
元宵灯会时杜之贵见过柳一条,只是当时他并没有将柳一条放在心上。认为柳一条就算是有些才华,到底也只是一农夫而已,并不值得自己去屈身结交。
没想到这才几天的功夫,柳一条竟已成了公孙府的贵客。不但深得公孙文达那个老掘头儿的欢心,竟还与公孙贺兰结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