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误入官场-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里真要是吸收不了我们乡的生猪,那可以卖到省里,甚至是外省嘛。”朱代东觉得白丁有些杞人忧天,也许记者这个职业决定了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要抱着怀疑的态度,防微杜渐。
“如果省里甚至外省的情况也不乐观呢?”白丁又紧跟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就是记者的天性,只是很多时候,有些问题他们不会当面问而已。
“那说明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乐观。”朱代东轻轻的摇了摇头,自从去年总设计师的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经济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据朱代东查看各方面的资料得出的结论,这种高速发展,至少会保持十五至三十年。也许到了那个时代,树木岭的产业结构早就做了调整,或者发展了产品深加工。
“朱乡长对养殖场信心百倍啊。”白丁故意刁难朱代东,可对方不但没有恼怒,反而想要说服自己。
中午朱代东陪白丁吃饭,经常在外面跑新闻的白记者酒量颇大,朱代东隆重介绍树木岭酒,从树木岭酒厂的历史,曾经的辉煌和短暂的衰落,到现在抓住南巡讲话的机遇,调整结构,推出树木岭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重现昔日的成就。
“我发现朱乡长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你看看,吃个饭,也不忘给树木岭做宣传。”白丁还是第一次喝树木岭酒,他高档酒喝的多,树木岭酒别有一番风味。
“你白大记者多难得来一次?像我们这样的穷乡僻壤,当然得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朱代东微微笑道,如果白丁能在报纸上给树木岭说点好话,效果可比自己投稿要强得多。
“朱乡长,咱们在酒桌上见个真章如何?咱们每个人喝三斤酒,如果谁没倒,那就听谁的。”白丁见朱代东话说得多,酒喝得少,想故意为难他一下,白丁在外面跑新闻,每天的饭局不断,可以说是酒精考验的新闻战士,他有自信,哪怕是树木岭酒这样的高度白酒,自己喝下三斤不成问题。
“那哪成呢,我们得让事实说话,树木岭的情况摆在这里,确实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嘛。”朱代东不上当,装作为难的样子,用喝酒来决定,也太儿戏了吧。
“树木岭取得了成就确实不错,但全市哪个县乡没有成绩?报道树木岭也是报道,报道其他地方也一样是报道,并没有什么差别。”白丁呵呵笑道,像树木岭养殖场的情况,确实值得报道一番,可酒厂的事就属于可报道可不报道的行列,全看记者的决心。
“可我平常不怎么喝酒的。”朱代东为难的道,他平时确实不怎么喝酒,一旦喝起酒来就不平常。
“那为了树木岭酒厂喝一回呗。”白丁内心其实有些佩服朱代东的,能力强,人也年轻,而且还是大学毕业,最重要的是,把老百姓装在心里,这样的人能扎根基层,实属难得。其实不管朱代东能不能喝下三斤酒,他都会争取给树木岭一个大一点的版面,既是对树木岭的宣传,也是对朱代东这个乡长在工作上的肯定。当记者这么多年了,其中的门道还是很清楚的。
“那好吧。”
朱代东喝了三瓶树木岭酒,像没事人一样,而白大记者在喝下三瓶酒后,看着朱代东已经有了重影。白丁不服,说再来三瓶,结果一瓶后,他就是墙走人不走,朱代东最好还是背他回去的。一直到晚上,白丁才醒来,想起白天的情况,他哑然失笑,这个朱代东,竟然跟自己打埋伏,也怪自己大意,乡镇干部有几个是不能喝酒的?
白丁当然晚上挑灯夜战,洋洋洒洒写了大几千字,一起完稿三篇文章:“记树木岭乡长朱代东二三事”、“能让农户致富的树木岭养殖场”、“树木岭乡的树木岭酒”。
朱代东是在看到报纸上的文章才知道白丁竟然给自己搞了个宣传报道,写这篇文章的是市报的资深记者,这对朱代东来说,就是一种资历,一种工作上的肯定。给白丁打了个电话表示感谢,电话那头的白丁呵呵直笑,说口头感谢不行,得拿出实际行动来,让朱代东下次来市里再跟他喝一次酒,到时他一杯,朱代东喝两杯,不把朱代东灌醉一次,他不服。
白丁自以为得意,没想,就算是这样朱代东也醉不了啊,除非他能喝一件高度白酒,但这是不可能的事。
朱代东并没有意识到,白丁接连发表的这三篇关于树木岭的报道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当“能让农户致富的树木岭养殖场”发表后,不但身在树木岭的朱代东看到了,坐在市政府内的副市长时友军也看到了。
去年年底,市里要求他亲自挂帅,亲自主抓沙常市“菜篮子工程”,为了让全市市民过上一个欢乐、丰盛的新年,必须保证肉、蛋、鱼的充足供应。当时的时友军还在发愁,市肉联厂每天供应的生猪不足三百头,哪能供应全市的需求?当时时友军的头发都快急白了,这猪有个生长的过程,不是今天你去喂了,明天就能出栏的,如果让市民们在过年时,连肉都买不到,市政府不被群众骂娘?
但就在年前最后的两个月,肉联厂的情况得到了缓解,每天供应的生猪开始增加,到春节前,每天已经上市五百头生猪,这才让他松了口气。当时只顾着到处检查工作,也没有去问事情是怎么解决的,看了这篇文章,时友军才发现,正是这个雨花县树木岭乡的乡长同志无形中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第一百四十二章树木岭今年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接到时副市长的电话,王力军还在诧异,不知道市里又有什么事。可时友军在电话里说的既不是市里的事,也不是县里的事,而是乡里的事。时友军开门见山的问王力军,知不知道树木岭乡的朱代东。
王力军心中一凛,朱代东这小子不会干了什么坏事撞在时友军手里吧?去年视察树木岭的情况还历历在目,王力军对朱代东的印象是极佳的,能力强责任心也强,很替老百姓着想。朱代东护着树木岭的群众,就像马明义护着大山村的村民一样。他愿意为树木岭的群众着想,也愿意为他们谋福利。
没什么,这个朱代东同志帮了我一个忙,也帮了市政府一个忙,我得向他说声谢谢才行啊,时友军在电话那头爽朗的笑着,好像明白王力军的担忧似的。被上面的领导记住,一般都是两个极端,要么很好,要么很差,国情而已,时友军能理解。
王力军松了口气,只要是好事就好办。他在电话里详细的介绍了朱代东同志的成长历程,从刚大学毕业分配到树木岭中学开始,一步一步走上树木岭乡乡长的位置,前后也不过三年时间而已。朱代东刚来雨花县时,无根无基,当时心情也很沮丧,谁能想到,仅仅三年时间,他就走上了领导的岗位,带领树木岭几万人民群众奔赴在致富的大道上。
“这个同志很年轻嘛。”时友军听到朱代东的实际年龄,有些意外,自己二十五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好像在工厂当技术员。
“朱代东同志虽然年轻,但是本科毕业,能力也很强,善于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下面的村干部当中威信很高。”王力军介绍道,肯定朱代东的成绩也是肯定县政府的工作,这一点一般的领导干部都有这个觉悟,何况他对朱代东的印象确实不错,去年树木岭的几项工作完成得都很出色,这其中朱代东功不可没。
第二天,市政府办公厅有位处长到了雨花县,在王力军的陪同下去了趟树木岭,听取了朱代东的汇报,也到养殖场视察了工作,并且还深入养殖户,面对面的进行了交流。虽然那名处长时不时的会用手挡住鼻子,猪栏里的猪屎味可不是那么好闻的,但那名处长对树木岭的取得的成就还是表示了高度肯定,言明回去后会如实向领导汇报。
朱代东一直跟在那名处长和县长身边,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但他张了张嘴,并没有说什么,这确实是个问题,像大山村,现在一进村子都能闻到那股味道。村民们习惯了,不以为然,但毕竟这也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朱代东暗暗记下了这件事。
这次的视察还是很成功的,市里的领导也注意到了树木岭?陈树立和朱代东都很兴奋,能在工作上取得成绩固然高兴,但能让上面的领导看到,那就更高兴了。成绩是什么?成绩就是政绩,也是以后的资本。送处长和县长离开后,陈树立和朱代东还站在路边,望着车队离开的方向,久久回味着。
“代东,用十箱树木岭酒就打发了市里的干部,是不是显得咱们太小气了?”良久,陈树立才收回目光,望着身边的朱代东,笑吟吟的说道。给处长送酒是朱代东想出来的,树木岭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树木岭酒了,东西不贵,也有树木岭特色。
“书记,如果咱们的树木岭酒能被市里的领导喝到,那也是一种宣传作用嘛。”朱代东笑呵呵的说,工作再苦再累,他不怕,有成绩就高兴,能被上面肯定,就更是像喝了蜜似的。
当天晚上,包装古雅的树木岭酒就摆在了时友军的饭桌上,虽然酒瓶上“树木岭”这三个字实在不敢恭维,但这酒喝想也别有一番风味。芳香秀雅、醇厚丰柔、甘冽爽净、回味悠长,很有特色。第二天,时友军让秘书给市里的常委和另外两名副市长各送了两瓶树木酒,剩下的就放到机关食堂里。
朱代东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让酒厂供销科的人给各个经销商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件事,市里的所有领导对树木岭酒那是交口称誉,赞不绝口,而且也请他们关注前段时间的沙常日报,当月,树木岭酒的销售增加三成。
听到酒厂的汇报后,陈树立直奔朱代东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主意都打到副市长头上去了。陈树立这段时间整天喜气洋洋,一向以来他也只与县里的领导有过交往,树木岭从他当上这书记开始,什么时候引起市里的领导关注过?省里倒是有领导过来,但那是检查组,是来找茬的。
朱代东却开始关心起猪粪味来,他到种猪场询问那些技术员,朱代东学习的是中文,这可不是他的专业所长,只能问专家。董金海告诉他一个解决的办法,不但能解决猪粪气味的问题,而且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