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误入官场-第8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认识的。
“你好,请问找哪位?”胖胖的保安走到朱代东这边,敬了一个礼,大声的说道。他敬礼时先将右腿夸张地向外一撇,而后使劲地又向直立的左腿“吧”的一个碰响,郑重靠过去,右手掌外翻,直抵大盖帽檐,胖肚鼓挺,肥臀后撅,动作十分认真,却像一个滑稽演员。
“赵三胖,你怎么在这里当保安了?”朱代东笑着说,这就是那天他在市八中看到的赵三胖,是东城区捡废品的老赵头的儿子。当时他穿着一件蓝大褂,一手抓着几个馒头,当时朱代东还批评了他,后来才知道他是给老赵头领的早餐。
“你…你…是朱市长!”赵三胖终于认出朱代东来了,惊喜交集的说道。朱代东是他所见过的最高的领导者,当时虽然只见了一面,可是印象也很深刻。何况现在自己一家人能搬进小区,听说也是因为朱代东发了话,他当然对朱代东记忆深刻了。
朱代东走下来,跟赵三胖亲切的握了握手,“赵三胖,新年好,大过年的,你还能在这里坚守岗位,殊为难得。”朱代东说话的时候,拿出一包烟,递了一根过去。
“谢谢朱市长!这是我应该做的。”赵三胖兴奋的接过烟,顺手插进大盖帽里,又给朱代东敬了个礼,大声说道。
“你换下蓝大褂,穿上这身保安身,精神多了,在这里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朱代东随口问道。
“一个月三百五十块,中午包吃一顿。那件蓝大褂给我媳妇穿了,她在小区蔬菜点卖菜呢,不过蓝大褂洗得挺干净。菜都是我起早从蔬菜批发市场进的,从小区完工住户开始入住,我就干上了保安。”赵三胖兴奋的说道,他们住的那几栋楼,是从井坡子小区里,硬生生挤出来的,为了拿到城建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的批文,陈树立当初可没少跑腿。
“不错嘛,你夫妻都有了工作,那你爸爸还捡废品吗?”朱代东高兴的问。
“他开始还捡,现在小区内干净了,也没地方放破烂儿。两个月前摔了一跤,我就看着不让他干了。都七十多岁了,还能活多少年。我们现在钱比过去挣得多了,还能没有他吃喝?可是他闲得难受,天天闹得要找事干。自己去草坪上捡破报纸、废塑料袋,赶撵在树上打悠悠玩的小孩,也没人给钱,就受到了小区主任两次表扬,干得还挺有劲的。”赵三胖笑说道。
“以后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朱代东感慨道,群众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但就是这样的要求,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受,自己要走的道路还很远,身上的担子也还很重。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生活的艰难

朱代东跟赵三胖的聊天,让他也开始兴奋起来,看到老百姓的生活实实在在的发生着改变,朱代东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有些人当官,是为了个人的仕途,可是朱代东却是想通过当官,改变别人的生活。
正如有人曾经说过,如果你做生意,当你不考虑自己的利润,只注意顾客的感受时,利润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自动找上门来。而做官也是如此,当你时刻注意群众的冷暖,当你随时想的都是如何改善群众的生活,官运也自然会将你包围着。
从朱代东这些人的历程来看,他走的道路,很符合这样的规律。让群众满意,让领导重视,是他做工作的要点,也是他成功的最基本要素。
朱代东让杜树军把车子停好,两人分别提了一些水果、烟酒在手上,信步就往里面走去。虽然这是朱代东第一次来井坡子小区,但是他对这里的结构并不陌生,陈树立曾经因为井坡子小区的事情,专门向他汇报过。
今天的天气很不错,阳光明媚、春暖花开,严寒的冬天已经快过去,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在小区的外面,还能感觉到阵阵寒风。可是在小区里面走着,因为围墙的关系,里面很温暖。小区里有几个老人在一处凉亭里下棋,还有拉胡琴,唱京剧的,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朱代东的心情跟他们一样舒畅。
杜树军也感觉到了朱代东的兴奋,微笑着说道:“朱市长,如果没有你,恐怕他们现在的生活要艰难得多。”
“这不能归功于我个人,应该是党的政策和方针好,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受益。”朱代东说道,这里的人行步道走路都可以闭眼,下面铺的可是半尺厚的高硬度方砖块子。花坛里种植的的,不是草本花,而是木本花。这些都是花了大本钱的,细微之处才能见真章,东城区在这件事上,费了心思。
当走过一处停车棚的时候,朱代东顿了一下脚步,棚里棚外横七竖八的不少手推车、倒骑驴,朱代东若有所思的微微便道着。
“朱市长,现在群众的生活环境好了,生活习惯也要改变才行。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这么多杂七杂八的车有什么用?该处理的处理,这与这么漂亮的小区有些不相称呢。”杜树军以为朱代东不高兴,就说道。
“小杜,这你就不知道了。你要能从小就长在军人干部家庭,虽然家境不算很好,可从小应该也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不了解普通下岗百姓生活有多艰难。这里住的许多是下岗职工,这些车都是用来谋生的工具,或做买卖摊床,或做拉脚的人力车。别看他们解决了住的环境和地方,但还要解决住得起的问题。不说别的什么,吃穿、看病、学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些都得靠这些工具一角、一元地辛苦挣出来。这么说你该知道了,他们多数人是在做着贩夫走卒的苦力活了吧?”朱代东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一番话说得杜树军连连点头,他没想到朱代东对基层群众的生活这么了解,他确实从来没有体会到,别人会过这样的生活。
“为什么在城区综合整治中,有人提出要通过区域限制、收费控制,甚至没收等措施,取缔手推车、倒骑驴,我没有同意?为什么我宁肯挨批评,不去争什么文明卫生城区,而有计划地在背街小巷开一些早晚市?是因为我们的市场还不完善,如果把所有马路市场都赶尽杀绝,就等于断了这些老百姓的谋生之路。等明、后年,或者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我们规划的网点市场布局建成了,财政有能力通过补贴把进入市场门槛降低了,流动商贩自动就吸引进去了。那时候,形成了产业化物流系统,他们自己就取缔了这车那车。这可不是政府强迫命令,死压硬打就能解决的。”朱代东有些感慨的说道,楚都市这几年一直都在争创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可是朱代东在这方面表面很冷淡,以楚都市目前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去争这样的名誉嘛。
就算是真的去争取的,那会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多大的影响?如果以降低人民群众的生活待遇作为代价,那这样的全国文明卫生城市不要也罢。因为这件事,孙剑佛对他是有些意见的,孙剑佛认为,现在如果楚都市还不争取的话,以后会越来越难。
“朱市长,你能来我们楚都工作,真是楚都人民的幸运啊。”杜树军有感而发,他原来在小车班,各种领导的秘闻也听过不少。有些司机专门就喜欢说领导的糗事,甚至是专说糗事为荣。有些干部做的事,真的让他很愤怒,特别是跟朱代东一比,杜树军觉得,有些领导者真的是尸位素餐。
虽然井坡子小区很大,可是朱代东走进去之后,也无需问张老太太的住址,通过搜寻张老太太的声音,他就能准确的找到张老太太的家。
按照张老太太的要求,她被安排在一楼,当朱代东带着杜树军走到一栋楼的一楼时,杜树军走过去按了解一下门铃,就听到里边传来脆脆的稚嫩女童声:“谁呀?”不用说,这一定是张老太太的孙女:张小琪。这时又有一个磁性老声传来:“小琪,快开门。”
房门的门锁被轻轻一转,门就打开了小半边,露出一个可爱的脸庞,一说话就露出两颗可爱的小兔牙:“叔叔,你找谁啊?”
“小琪,你奶奶在家吗?”朱代东把右手的东西放到左手,轻轻在她头上摸了摸,笑吟吟的说。
“奶奶,有两位叔叔来找你。”张小琪回头朝里面叫了一声。
“快请人家进来啊。”张老太太听到声音,走着小碎步也走了过来。
“张大娘,新年好啊,我还认得我吗?我是特意来给你拜年的。”朱代东走进去,笑吟吟的说道。
老张太太衣着整齐,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很喜庆,一脸白净,再也看不到原来的模样了。或许是因为跟家人再次住到了一起,朱代东感觉她反而胖了一些,脸色也很红润。
“你…你…是小朱市长?!”张老太太一脸的惊喜,高兴的说道,“今早上喜鹊在门前树上喳喳喳叫个不停,我就知道有贵客上门,你看,果不其然。”
小琪的年轻妈妈听说来的是市长,她当然知道婆婆说的不是假话,关于小朱市长的传闻她已经听了很多。张老太太原来时常感叹命运不公,可是自从去年从前苏联领事馆搬出来住了几天之后,整个人的心情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代东把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杜树军也连忙把东西放下,他们这次拿的东西,都是从车里挑选出来的,各种各样,但主要还是以糖果居多。
“小朱市长,你能来看望我老婆子,已经很感激了。怎么还买这么多东西呢,那该花多少钱啊。”张老太太很过意不去的说。她清楚,自己现在能住上新房,全是托朱代东的福。现在媳妇能回来,孙女能在膝下承欢,这都是拜朱代东所赐啊。
“今天我来看你,可不是因为我是市长你是居民,而是因为你是长辈,晚辈来看望长辈,总不能空着双手吧?”朱代东说道。
“我也不知上辈子做了什么好事,得到这么多好的报应。”张老太太乐道。
“张大娘,这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我们市政府争取在几年的时间内,要让全部的市民,都能住上安全、宽敞的房子。”朱代东笃定的说道,楚都市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了,下一步,就是要关注民生。
“真要是到了那一天,我看离共产主义就不远了。”张老太太受的教育,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解,或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