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之平步青云-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案子进行地如此顺利,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市委市政府意见的高度一致。杨卫国和乔瑞华都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严厉的言论,那就是整顿党风、反腐倡廉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但凡发现任何官员干部贪腐的线索,一查到底,绝不手软。
许多人都在猜测,**这次撞到了枪口上,除了他有个不争气的儿子之外,也跟他是本地势力的人物有关。杨卫国和乔瑞华摆明了要联手打压本土势力,正好拿他来杀鸡儆猴。
按照官员任免的回避原则,当地人是不能在当地担任重要职务的。可武溪却比较另类,虽然一二把手没有当地人出任,但其他副职由当地人出任的却是比比皆是,**就是其中的一员。和前面提到过分管招商、妇联和教育工作的副市长陈雅惠一样,他们这些本土干部对杨卫国和乔瑞华这样大有来头的强势外来领导习惯性地抱团儿,很多时候,杨卫国和乔瑞华他们这些一二把手都不得不退避三舍、谨慎对待。他们想要拓展自己的势力,增强话语权,打击本土势力就是必不可少的。
只不过,以前在打压本土势力时,多少还会和风细雨,很少会像这般雷霆万钧,免得打压地太过于厉害,让本土势力投入对方的麾下,那就得不偿失了。
报刊电视上全都是相关的正面报道,也向外彰显了武溪对于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是一次重大的胜利。可林辰暮心头琢磨的,却是周强逃逸的事情。
周强逃逸时并没有惊动任何人,直到第三天大家这才意识到没对。
虽然周强被撤职后的确是深居简出的,很少露面,可他爱人梁文莉牌瘾却很大,通常一天都要去打两场麻将的,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有时甚至晚上都还要打一场。可接连几天都没见她人影,电话打不通,敲门也没人应答,就有人生疑了。
刚开始还没想到是卷款携逃,而是担心会不会出了什么意外?前两年武溪曾经出现过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凶杀案,全家五口全被杀死在家,直到尸体发臭了才有人发觉。而周强在厂里这些年得罪了不少人,许多人都曾经放出话来要他好看。谁说得清楚就没有人狗急跳墙、铤而走险?
可警察破门而入之后,并没有发现尸体,反倒是发现了一地的狼藉。各种衣物丢得到处都是,许多东西没有收捡,看样子走得很匆忙,觉得有些蹊跷,这才逐层上报。等到林辰暮接到消息,判定周强很可能逃跑的时候,为时已晚。
事情来得极为突然,尤其是周强的一班爪牙得知周强已经逃跑的消息后,顿时乱了套,惶惶不可终日,想跑却已经跑不了了:陆明强在第一时间接到林辰暮的指令后,就派了大量的人员对他们的行踪进行了严密的布控,防止他们外逃。
在重重压力的情况下,愁得两天都几乎没合眼的梁文立去找了林辰暮坦白一切,希望能够戴罪立功,从轻发落。而据他的交代,这些年来,以周强为首的小团体,通过虚假入账、抬高原材料采购价格等各种方式,从东江钢铁厂总共攫起了高达2。7亿的巨款,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揣进了周强的口袋,并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到了国外。
同时,梁文立还交代了周强企图要买凶杀人的全过程,令在场的苏昌志是闻之色变。不过对此林辰暮却不怎么在意,他在意的是:怎么才能抓回周强,挽回如此巨大的经济损失?2。7亿,平摊到每个钢铁厂职工身上,都能有两万多。
在得知周强潜逃的消息后,林辰暮是肠子都悔青了。早就知道周强有问题,可一是迫于没有过硬的证据,二则是在东江钢铁厂改制的关键时候,他不想多生事端,否则早就应该把周强控制起来了。
严格来说,国内现如今的监管机制是很有问题的,不是涉及多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就是有监无管,监管形同虚设。往往等涉案人员都携款潜逃了大量问题才会浮出水面。
**的事情虽然恶劣,但要和周强比起来却又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了。可在**案光环的遮掩下,周强逃逸的事情就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甚至在有关人员和部门的授意下,消息就仿佛扔落在水里的石子一般,仅仅只是泛起点微不足道的涟漪。
接过苏昌志手中的几页纸随意翻看了看,都是有关**案的一些介绍,林辰暮意兴索然地放在一旁,问道:“还没有周强的消息吗?”
听到提及周强,苏昌志脸上的笑容也消淡了许多,“已经查到了他们洗钱出境的地下渠道,但现在还不能肯定是加拿大还是新西兰。不过周强的儿子周先民在澳大利亚读书,我相信,只要盯紧他,迟早能找出周强来的。”
林辰暮就摇摇头。据他估计,周强多半是逃到加拿大了。加拿大没有和国内签署引渡条约,因此,是不少贪官污吏逃亡境外的首选之地。当初震惊中外的广厦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星昌也是逃去的这个地方,至今国内都拿他没辙。如果周强也逃去了这个地方,想把他弄回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也别太担心了,大不了到时候找几个人把他绑回来。”苏昌志就大大咧咧地说道。在他看来,只要找到人了,还怕把人弄不回来?
林辰暮却没他这么乐观,不过却没再提这个话题了,而是问道:“厂里呢?一切都还顺利吧?”
得知周强潜逃的第一时间,林辰暮就安排成立了由公安、审计、财政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由苏昌志带队,进驻了东江钢铁厂,全面指导安排工作,对全厂进行整顿清查。
“顺利,都很顺利,市委市政府也很支持。不过这一来,却是弄得人心惶惶的,大家都怕会影响到钢铁厂的改制进程。”苏昌志就有些郁闷的说道。看林辰暮做事,一弄一个准,怎么轮到他了,想要做出点成绩就那么困难?大家同为公子哥,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嗯,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让工人们保持信心。”林辰暮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沉声说道:“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组织一些工人活动或是培训之类的。厂子是停产了,可也不能让工人们都闲下来,越闲心越慌,反倒是容易出事。”
苏昌志轻轻点头,林辰暮的观点倒是和他不谋而合。
茶几上的手机响起悦耳的鸟啼声,是一条短信,林辰暮看了一眼就微微皱起了眉头。
苏昌志不由得就是心头一紧,问道:“又出什么事啦?”
林辰暮说道:“没什么,香港国兴集团的何总准备明天来武溪,计划投资17个亿在高新区建成一个亚洲规模最大的玻璃厂。”
“这是好事啊!”苏昌志顿时就兴奋起来。17个亿,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虽然比不上上百亿的钢铁城项目,也是一个大型项目了。来武溪担任管委会副主任之后,他也曾四处奔走,想要拉一些项目来,不让林辰暮专美于前,可任凭他说破了嘴皮子,却收效甚微。最大的也不过就几个亿,上了十亿的项目却是一个都没有。怎么到了林辰暮这里,别人却凑着送上门来?
可随即,他不由又惊疑道:“香港国兴集团,不就是上次准备和我们合作开发钢铁城项目,最终却又变卦了的那家企业吗?”
“是啊,就是这家企业,说是心有愧疚,想通过这个项目来弥补。”林辰暮就摆摆手,说道:“我看明天就由你接待安排一下吧,我还有事。”
倒不是他故意摆谱,而是真有事。他上午接到了卫彤的电话,说是明天会和其他一些首都的商界名人共同前往武溪考察市场、寻找商机,还戏称是百亿考察团,因为这些人的身家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亿。林辰暮自然不敢懈怠,准备让唐凝陪同自己一同接待。
苏昌志沉吟道:“那行,我把钢铁厂的事情交代一下,明天去机场接机。”心里却在盘算:能不能让国兴集团改变主意,重新考虑钢铁城的项目?

第38卷 第二百七十二章 送机和接机

管良荣是上午回首都的飞机,不过却也没有全部离开,而是留了个人在武溪负责和高新区这边继续协调沟通。进安检之前,他还拉住林辰暮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小辉啊,你一旦改变主意了,尽快通知我。事关数万人的生计问题,必须要务实一些。”
“呵呵,谢谢管叔叔。这件事我一定会认真考虑的。”林辰暮微笑着答道。管良荣委婉地批评他太过于空想,不过他却有自己的盘算。
以前的东江钢铁厂技术含量低,纯粹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勉强存活下来。可到了后来,因其产品缺乏竞争力,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越多亏损越大,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按照首钢的并购方案是能解决目前的困境,可从长远来看,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完全依附于首钢。一旦首钢生产经营出现状况,或是产销量大幅萎缩,作为半成品生产加工车间的东江钢铁厂仍然会旧疾复发。
因此,林辰暮考虑的很清楚,不动则罢,要动就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东江钢铁厂自身就具备竞争优势,而不是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见林辰暮态度很是坚决,管良荣轻叹了口气,却不再说什么了。
正如他所说的,倘若不是蔡元峰发话,倘若林辰暮不是姜老的嫡孙,他根本就不会走这么一遭,说句时髦话,他分分钟都是几百万上下的。前些年,国内重复建设的现象极为严重,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根深蒂固,就拿钢铁厂来说,类似于东江钢铁厂这种规模档次的全国就不下上百家,几乎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现在,绝大部分经营都举步维艰,极为困难,指望着首钢这种大哥大去并购搭救的是数不胜数。
可以这么说一句,只要管良荣放出风去,保准还到不了第二天,各地盛意拳拳的邀请就能把他的办公桌都给埋了,条件还极为优惠,有像林辰暮这种还挑三拣四的?
可他也不能说林辰暮就错了。通过这几天的接触,他对林辰暮也有了深刻的认知,甚至能感觉到,当高新区的干部提起这个年轻的领导时,那种发自肺腑的崇敬和钦佩绝不是表面上装出来的。他现在也只希望,有朝一日林辰暮能够意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