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大太监-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召徭役,而是以童叟无欺的价格雇佣工匠修建此楼。如此一来你们想过会解决多少工匠的生活问题吗?包括那些找不到生计的百姓,他们也可以来帮忙修楼以便赚取工钱,这样又可以解决多少百姓的生计?你们想过吗?

第二,你们说伤财。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财是从何处来的?在场的有没有江南的士子?你们可知苏杭应奉局借用花石纲的名义敲诈当地百姓商贾,大肆敛财?

那你们又知不知道汴京之中有多少官员跟苏杭应奉局有勾结,充当他们的保护伞?另外你们又有谁知道扬州盐商们一年能赚多少银子?我告诉你们,是六千多万两白银。而他们会上缴多少盐税你们知道吗?不足三十万两银子。

如此贪官污吏,黑心商人的钱。你们自己说我该不该去抄了他们的家,把他们的钱充入国库然后散之于民?”

梁薪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并且他偷换概念将邀月楼活生生的描述成了大宋功德楼。如此一来倒也不是不能让人接受。众士子一时间倒还真被梁薪几句话给震住了,特别是在场还真有不少江南的士子在,他们深知苏杭应奉局是怎么办事的,所以梁薪说完他们就开始在绘声绘色的描述苏杭应奉局的可恶了。

不过虽然事情有所好转,但是这些士子们可不是好糊弄的。他们跪了两天一夜总不可能就因为梁薪几句话就散了吧。于是乎立刻又有士子站起身来说道:“梁侯爷。虽然你说的大义凛然,但此时修建这邀月楼还是大错特错。

眼下我们大宋兵力积弱,西夏、契丹、女真,他们谁都敢袭扰我大宋边关。我们大宋幽云十六州至今尚有十三州未曾回归故土,如此时候咱们大宋是不是应该先暂时搁置修建所谓的邀月楼或者功德楼,是否理应先整顿兵备,训练精兵以扬我大宋国威?”

不得不说,这士子所说倒还真有几分道理。如果不是因为梁薪立场不同他可能就要为他鼓掌叫好,大诉欣赏之情了。

这士子的话音一落,刚刚才有所转变的士子们又转而说道:“就是就是,此时修建邀月楼简直就是浪费钱财,不分轻重缓急嘛。”

梁薪深吸了口气道:“这位公子所言不无道理。但是公子你是否懂得兵事?”

那士子倒也不隐瞒,直言不讳道:“在下不才,虽然读过几本兵书,但对兵家之事也只是一知半解,并不是十分精通。”

梁薪听后点点头,然后说道:“这就难怪了。”其实梁薪心里是在想,这样就好了,不然我还真不好忽悠你了。梁薪当即清清喉咙道:“我想问一问在场的才子们,你们有谁知道一支精锐的士兵应该具备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精锐士兵所需具备的基础条件自然是作战勇猛,悍不畏死了。”有士子回答道。

梁薪拍了拍手,当即点点头道:“没错,说的很好。一支军队要想成为百战不败的雄狮,首先就得让士兵悍不畏死。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那些士兵也是爹生父母养的,凭什么他们就要悍不畏死?他们没有读过圣贤书,不知道什么叫舍生取义,不懂得什么叫家国天下。

战事一起,他们必须立刻告别父母妻儿奔赴家乡,从此不知是否能再次归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上了战场也许有的士兵会侥幸存活归来,但是有的士兵则会命丧沙场,卑微到甚至连一个名字都不会留下。

他们为我们大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我们这些存活的人却从来没去感谢过他们。你们说,如果换做是你们,你们还会勇猛作战,悍不畏死吗?”

士子们沉默了,他们扪心自问自己在那样的情况下应该做不到悍不畏死。当然,他们不懂其实当兵吃兵饷,战死沙场那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们吃的是那碗饭,注定了要承担那样残酷的结果。战场上悍不畏死,有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家国,更为重要的是士兵只有悍不畏死的杀死敌人自己才能存活。如果转身就跑把后背露给敌人,那么最后死得肯定就是自己。

梁薪见士子们沉默于是立刻声音高八度说道:“不会!我们都不会!我们谁也不愿意默默无闻,籍籍无名的死去,犹如一颗尘埃一般不在这世界上留下任何痕迹。

所以,我力荐皇上修建邀月楼,其含义就是‘邀取明月照丹心,千里皎洁魂归来。’有了邀月楼,我们就能记得究竟有多少人曾经为我们大宋的美好山河抛过头颅,洒过热血。如此意义深远的楼,你们说该不该建?”

士子们再度沉默。梁薪那番话实在是太具有感染力,最后他问那句“该不该建”时不少士子险些一时冲动就跟着叫出“该建”了。幸好这些士子都有气无力,没能跟着叫出来,再加上还是那样的心理作祟。不可能跪了两天,然后就这样算了吧?搞到最后自己到成错的一方,做了一件大错特错的事?

这样的结果的确很难让这群士子们接受。

而此时恰好就有这么一位士子突然站起来对梁薪说道:“你刚才所说的全都是你的片面之词,我们怎么相信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况且纪念为国捐躯之英魂当今就需要靡费钱财建造那么高的楼吗?换个方式不行?比如建造一个功德碑,划出一片风水宝地专门用来埋葬勇士,这些不都是可行的吗?”

梁薪冷冷地看了这个士子一眼,心道老子这边就快忽悠成功了你丫来插什么嘴。因为心怀怨恨,梁薪口上也没客气,直接开口说道:“你脑袋被门夹了吧?本侯刚才说过的话你没有听见?本侯说的很清楚,邀月楼不仅仅是用来记载那些战死沙场的勇士的,更加是为了用来存放古今典籍,记录天下才识之士的光荣事迹。记录所有为大宋江山社稷做过贡献的每一个人的丰功伟绩的。这其中也许就包括在座的各位。

未来你们考上科举,入了仕途。你们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百姓,邀月楼里就会留下你的事迹,以供后人千古传诵。如此,不好吗?”

梁薪几句话就将邀月楼和士子们扯上了关系。他简单两句话就为士子们描述了一个美好未来。在那个未来里面他们会金榜题名,他们会进入仕途,他们会为官一方为民请命,成为一个人人称颂,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然后在临死前朝廷还会将他的英雄事迹写进邀月楼中,后人世代传诵。

如此一来士子们的立场似乎就转变了,大家的心思也开始动摇起来。梁薪见机立刻接着开始劝说道:“文正逾文老大人铮铮傲骨不畏权贵,敢于仗义执言为民请命,在下实在是敬佩不已。今次文大人惨被杖责,在下听了也十分心痛。

只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文大人此次也不是一点错都没有。文大人他得知皇上要修建邀月楼,也没问过皇上任何问题,直接就将皇上比作殷纣王然后开始在宣德门跪谏。你们说此等行径是否过于鲁莽了一些?

另外文大人将皇上比作是殷纣王这等亡国之君,这让刚刚停掉花石纲准备潜心政务的皇上是多么的心痛?是多么的委屈?

文大人说出了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皇上可曾要砍他人头?没有。皇上纵使怒火滔天也只是让他轻轻杖责了一下文大人。如果不是皇上安排执刑之人手下留情,文大人在三十杖之后还会有命在吗?”

说到这里,梁薪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还有你们。你们念那‘剥民膏脂作台堤,作起台堤日已西。纣王前车鉴仍在,吾皇今朝莫复行。’念了多少次?皇上可曾将怒于你们?天气寒冷,皇上被你们指责时还担心你们的身体,为你们准备热茶饭食,看你们体力不支还立刻让太医对你们进行医治。如此仁德圣明之君,你们竟然还一味指责。我真不明白古人那么多圣贤书,你们都读到哪儿去了。”

“这……”士子们开始骚动起来。他们在梁薪的引导下下意识地去分析着梁薪所说的那些话。越想越觉得自己似乎真有些过分,而皇上似乎还真的有够仁慈。

他们闹得这么大,皇上一直都没有将罪于他们,反而还热茶饭菜招呼着,病了还有太医医治,并且现在还派忠义侯出来解释。这样的皇上,还真有些仁德圣明的感觉。

梁薪一脸感概地摇头道:“其实不妨告诉大家,我很自豪。我为今生能遇到如此皇上而自豪。一位一言可定人生死的君王,能够强忍着被千人指责尚不动怒。能够真正视天下士子为未来国之栋梁,如此皇上难道还不值得我们高呼一句皇上圣明?”

说完,梁薪犹如一个神棍一般转身跪到高台上庄严行使跪拜之礼,高呼道:“吾皇圣明,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说,死一般的安静了接近五秒钟的时间。然后紧接着就听见悉悉索索,士子们居然也跟着跪倒在地上,学着梁薪那边叩拜行礼后高声叫道:“吾皇圣明,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远远地传播出去……

ps:今日的第二更,现在是凌晨五点四十六分,老虎累死了。必须得去睡了。这一章四千字,上一章三千字,老虎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跪求红票,求月票,求收藏,求书评。。。。。。

 第九十一章 蟒袍玉带,绮云心结

文德殿内,赵佶原本还一直在担心梁薪会处理不好这次的事,因为在他的印象之中,梁薪处理事情的手段都比较极端,例如杀人、例如抄家。

当赵佶派去打探情况的小太监回来绘声绘色地报告了梁薪所有的所作所为之后,赵佶已经找不到任何语言来述说自己的感受。原本赵佶已经准备好要为此次的事受士子们谴责,但最终结果却是士子们不但同意了他修建邀月楼,并且还跪在宫门外大赞自己圣明。

此时此刻的赵佶只感觉幸福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他似乎还没做好准备。沉默了良久过后赵佶对杨戬说道:“杨戬,传令下去着礼部加速制造丹书铁劵,另外赐梁薪玉带蟒袍,准许他宫中行马。”

杨戬没有任何表示,直接应了一声:“是!”。虽然表面上杨戬如同古井无波,但实际上他心里却暗自感叹梁薪的圣眷实在是太浓了。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