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妻难求-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听了他这话,立即道:“那帮贪官和奸商罪有应得,这件事你没错!”如果夏宣是错的,那么难道贪官和花银子想脱罪的奸商是对的吗?甚至可以说,难道是下旨要严惩他们,将罪犯家属罚为官奴的他这个皇帝的错吗?!
既然皇帝说他没错,那么夏宣就放心了。毕竟罚为官奴这个旨意是皇帝下达的,这件事已经没法追究了,想必也不会再有人追究了。
皇上算账总不能算到自己头上,成为官奴的原因便不计较了。他头疼的是接下来的事,对外承认一个亡故太子的私生女,这不是给太子脸上抹黑么。
夏宣能得到太后和皇帝的青睐,是因为他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还有上位者希望你怎么做。
皇室虽然看中颜面,但更看重利益。
夏宣这时重重的朝皇上磕了一个响头,额头处见了血迹:“陛下,如果卓雨楼真的是太子爷的郡主,微臣愿意尚她入府为妻。”
皇上一怔,或许这个不曾谋面的孙女可以帮他一个忙。夏氏祖上军功赫赫,又是当朝太后的娘家,夏宣本人负责镇守京畿要地,外甥女乃是康王妃。
皇上希望夏氏能为国效力,却不希望他们过分强大,夏宣尚未婚配,如果能给夏家的势力泼一盆冷水,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最重要的是,尚一个没有任何势力的空头郡主,这个要求是夏宣自己提出的,太后那边也好交代。
而保持着伏地磕头姿势的夏宣,眼神坚毅。
他不仅知道皇上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想要的只有三个字。
卓雨楼。



、68第六十八章

将太子留在民间的女儿嫁给镇国公,对皇帝来说;是个两全其美之策;既成全了这个私生女的名节又能皇权的巩固出一份力。
虽然认回她,会让故去的太子脸上无光;但比起能带来好处;坏处便显得无足轻重了。况且同样一件事,就见人怎么说了,往好了说,甚至可以说是皇室厚恩,善待孤女。
皇帝犹豫中,见夏宣还在伏地叩首,心道;他能想到娶卓雨楼;想必也是怕了,才愿意主动迎娶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皇帝再看夏宣,也就不那么生气了。
不过,作为皇帝,最重要的是隐藏自己的感情,不管息怒,都不能让下面的人猜到。他扬起声音问夏宣:“你真的是这么想的?”
“微臣之言句句发自肺腑。”
“……”皇帝放慢步子,在殿内踱了一会,对夏宣一扬手:“现在论及这些,为时尚早,且等锦衣卫们查证卓雨楼的身份。”
“是,微臣告退。”夏宣从地上爬起来,弓着腰缓缓退去。就在他退出殿门的时候,就听皇帝警告道:“此事,朕知你知,没有定论前,朕若是听到任何流言,都是从你这儿传去的,拿你是问。”
“微臣不敢。”就算皇帝不警告他,他也会把牢自己的嘴巴。在皇帝拿定主意前,若是让自己的父亲和太后娘娘知道,事情就不那么好控制了。
夏宣面圣归来,心中百感交集,欢喜的自然是皇帝应该被他说动了,十分可能抱着打击夏家的目的把卓雨楼赐婚给自己。悲伤的自然是,他这么做的,算是彻底得罪了卓雨楼,她就算嫁过来,想必与自己也是一对怨偶。
可是,他如果不这么做,这辈子真的见不到她了。
不管怎么做,都是错。
回到府内,夏宣魂魄仿佛又飘去了登州一般,浑浑噩噩的甚为无精打采,吃饭味同嚼蜡,到了晚上,则是夜不能寐。睡不着的时候,便爱胡思乱想,她都亲口承认有那么点喜欢自己了,也不知道此时此刻,她把自己赶走了,有没有那么一点点伤心。如果能有那么一点,他这颗心好歹也算得到了安慰。
如果她没有……
那么也不能怪她,都是他的错。谁叫他当初丧心病狂的想出那种法子,害她至此。正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假如当初他能拿出这时候十中之一的耐心和善意,从邂逅时就对她以礼相待,以情相处,想必早和她生了一儿半女,过上好日子了。
三年前的自己,脑袋一定是在京城去南京的路上进了雨水,才会做下阴损缺德的事。
望着挂在半空的残月,夏宣深感孤寂,忽然理解了季清远的父亲写日记的心情了,内心无比内疚,又无处倾诉,只能付诸笔头,把秘密埋进纸墨里,让自己内心好受一些。
夏宣整晚整晚待在书房,这引起了他爹的重视。儿子这两年时而正常,时而疯癫,也不知是着了什么魔怔。尤其是读书这一块,自从侥幸通过乡试,就很难把夏宣的牛头按到书桌上了,上一次会试失败后,他高高兴兴的放弃了读书,再没碰过书本。所以最近他宿在书房,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凭借对儿子的了解,夏庆庚绝不相信夏宣是在苦读圣贤书,终于逮到一个机会把儿子叫过来盘问。
夏宣嘴巴极严,任凭怎么问,就是不吐露半个字。
在皇帝下旨赐婚前,他唯一能做的只是等待。
自从上次皇帝召见他,过去了近百天,皇帝再没提及过任何关于认回皇室血脉的事。这让夏宣忐忑不安,如果皇上改变了主意,不再过问卓雨楼的事,任由她自生自灭,他就无计可施了。
这三个月噩梦连连,明明每日都惦记着卓雨楼,但又必须每日都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简直是备受煎熬。
仲夏天气,天气闷热,更叫人烦躁。练军又苦,内外交困之下,他一个没撑住,竟在练兵时昏了过去,送回国公府后,一群人围着他哭天喊地,其中真心担心他的屈指可数。夏宣休息了几天,除了嗓子仍旧疼的说话不大利索外,七七八八的好得差不多了。
本来平时就烦躁的了,有病一闲着,便更烦闷了,所以确定自己无事后,他就张罗着要回营地去。大病未愈,就要回军营去,无异于自杀,可怜夏庆庚就这么一个嫡子,且是最有出息的,自然不能放任这么糟践自己,没等夏宣出门,就被他爹派人拦住了。
他被下人抱住大腿,阻拦着不放行的时,宫里来人递来了消息——太后娘娘召见他,叫他立即进宫一趟。
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太后知道了婚讯,要当面质问他。夏宣便立即回到自己的院子,重新换了身得体的衣裳,忐忑不安的进宫去了。
太后的态度如何至关重要,最好的结果是太后赞成这门亲事,让他毫发无损的迎娶卓雨楼。
可惜太后的第一句话就戳破了夏宣的幻想。
她见了他,便怒声呵斥道:“跪下!”
太后身边此时只留了两个老嬷嬷,皆是她的心腹,亦是看着夏宣长大的老宫人,她们都朝夏宣眼神凝重的微微点头,示意他不要违背的意思,今个,她老人家心情不大好。
夏宣老老实实的跪下,等着太后训斥。
“你干的好事!”太后指着他道:“你怎么会想娶那个私生女?”
“……”他小声道:“您见过她了?”
“前几天,皇后领她到哀家这儿来过,一身的小家子气,畏畏缩缩。”
看来太后是不喜欢卓雨楼了。他理解,太后出身夏氏,平日最看不上出身微寒,想凭美色上位的女子,卓雨楼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恨屋及屋,她对雨楼有微词很正常。
夏宣不吭气,垂头跪着,做出知错的样子。
太后讯吃完夏宣,抛出她的决定:“不许你娶她。夏家不能要做过官奴的女人当主母。哀家不管你想娶她,是出于什么目的,总是哀家不会同意。你尽早回了皇上去,就说你改变主意了。”
夏宣这才出声,声音沙哑的道:“我娶她,不仅不会辱没门庭,反而对夏家有益。”
之前夏宣说话不多,听不出来他嗓音异样,此时他说了一串话,句句低沉,用破锣嗓形容不为过,太后一怔:“你是怎么了?”
“……我……我……”总不能说是相思病:“我已经瞧过大夫了,说我是风寒,吃过药,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你啊你——”太后到底是心疼夏宣:“行了,先起来说话吧。”夏宣暂时得了宽恕,可以站着回话了,他谢过太后之后,道:“我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后道:“这里没有别人,你想说什么便说。”
“您想必也知道,现在三王相争,尤其以康王和皇孙闽江王势力最大,我姐家已出了一位王妃,外界纷纷都猜测夏家是否是支持康王的。自从康王成亲后,闽江王殿下看到微臣,亦变得冷淡了许多,自古皇位相争,牵连世家大族,最后血流成河的不在少数。眼下这样的局面,我想……就算卓雨楼不是闽江王的胞妹,但她毕竟是太子之女,是闽江王的同父异母的妹妹,我若是娶了她,自然能和闽江王走的更近些,不管日后几何,夏家都能平安度过,世代荣华。”
太后被夏宣说动了心,不想让夏宣娶卓雨楼原因,归根结底是为了夏家的长久利益。但如果娶了她,也有好处,倒是可以考虑。
见太后迟疑,夏宣送了一口气,不枉费他说的口干舌燥,嗓子发紧,想要咳血一般的难受。
不过太后又提出了另一个可能:“闽江王嫡妃的妹妹尚未嫁人,真想不得罪闽江王,哀家给你做媒,你娶他的妻妹不是更好?”
夏宣嗓子极疼,忍着难受劲,道:“太后娘娘,水满则溢,夏氏过于强大了,若是再娶一个出门望门的女子,我怕重蹈霍氏覆辙。储君未定,时局不稳,夏家应该韬光养晦,而不是过于强大……引起皇上猜忌啊。”说完这番话,他又跪下,哭丧着脸道:“我口不择言了,请您降罪……”终于嗓子的疼的受不住了,他捂着嘴巴不停的咳嗽,来不及摸帕子,就呕了一口血沫在手心里。
这可吓坏了太后,顾不得责怪夏宣了,立即派人去传御医。一时把夏宣留到宫门快关闭前,才不放心的派人送他出宫去了。
夏宣虽咳了血,嗓子里面想插了一把刀似的难受,但说服了太后娘娘,他从心底高兴。从宫里出来后,欢天喜地的骑马回府。
雨楼已经进宫了,可见皇上已经准备认下她这个皇孙女了,估计认亲的事就在最近几天,他回去后要调养好身体,这个节骨眼决不能病下。
哎?她进了宫,她的妹妹雨堰怎么样了?托付给那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