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旭也觉得刚刚那阵头目森森的感觉渐渐退了,呼出一口气来,摇摇头,强笑道:“小弟只是听兄长说及流民之事,一时惊到了,身体并无妨碍,兄长不必担忧!”
    听他说得清楚,神色也缓了许多,姚韵秀也略略松了口气,挨着林旭坐下来,感叹道:“也难怪你听了害怕,就是兄长我也没见过这等惨事……只是,苦于吾等只是一介书生,又身无长物,却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丝毫没有办法,连一餐饭都给不了他们!”
    林旭也垂着头,心里想的却不是给那些送食物,他想的是,大嫂这几天一直在城外忙碌,想必也已经看到了城外流民的状况,刚刚看大嫂神色如常,是不是说明,大嫂已经有了打算?会不会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
    姚韵秀也没等着他回答,继而道:“林贤弟过会儿也跟大嫂说一声,若是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善了,还是回家避一避吧。城外那些流民虽然只有一餐稀粥,可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好,昨日我就看到又有不少流民往这边过来……我还看到有流民围堵住一些行人讨要食物银钱,那样子可都赶上明抢了……”
    流民易生乱,甚至造反,这事儿在史书上没少记载,林旭是知道的。只是未曾亲身经历过,未曾亲眼看到过,他又心性纯善,一时想不到这里去。竟姚韵秀一提醒,他倒是没有意外,立刻点了点头。
    “先生也已经知道了,此次先生过来拜访,据小弟猜测,应该也是跟大嫂商议救助流民之事……”林旭其实知道郭大老爷的来意,但,瘟疫之事未跟大嫂透气之前,还是太过敏感的问题,他不好此时跟姚韵秀透露,只好拿救济说事儿。
    “哦?若是郭大老爷能够出面安排救助,城外那些妇孺老弱可就真是有救了……”姚韵秀却很是欣喜地感叹道。
    ------题外话------
    一上午就得了这些……

  ☆、第二百二十三章 论病

第二百二十三章论病
    屋外林旭跟韩静瑜、姚韵秀如何互动,屋里的人不知道,也没那个精力理会。
    林旭三人退出去,跟着邱晨的春香给三人上了新茶之后,也轻手轻脚地退到了门外,就站在门外廊檐下侍立着。
    邱晨刚刚跟四公子见礼,口称四公子。大老爷郭敬诠开口第一句话就状似责备地对邱晨道:“你即称我一声伯父,就不必这么客套。”说着,手指了指四公子郭铭恂道:“你就叫他铭恂,叫声小四儿也成!家里他哥哥嫂嫂都是这么称呼的!”
    四公子郭铭恂也很顺杆儿爬,立刻满脸笑地给邱晨恭敬施礼道:“伯父说的是啊,大嫂若是不嫌弃小弟愚钝,那就称呼一声小四!”
    四公子郭铭恂小小年纪就考中了举人,而且是上一届南直隶乡试的解元,在安阳城乃至南直隶都是少年才子的代名词,嫌弃他愚钝?邱晨还没那么自大!
    郭小四儿这话说的,邱晨反而不好不答应了。只得也笑着欠欠身,叫了声:“郭家四弟!”
    郭小四儿很配合地长揖一礼,叫了声:“大嫂!”
    郭敬诠郭大老爷看着二人扶须微笑颌首,待两个小辈寒暄完落了座,郭敬诠直接转入正题,道:“昨儿敏文跟我说的事儿,我也得了消息……”敏文是林旭拜入郭敬诠门下,郭敬诠作为先生赐的字。
    说到这里,郭敬诠的脸色肃然起来,微微叹了口气,道:“大水之后,就担心会有这么一天,没想到真到了这一步。”
    “之前,我会同城中几个世家大户就曾协商过,在城外开设粥棚,施粥救人。未等银米协调好,就爆出疫病之事……如此一来,只怕有些人家就要北上避险去了,这施粥之事,却是拖不得的……仅靠衙门调拨的那点儿粮食,城外如今还能每天施一顿粥,若是流民再增加,一顿粥也管不了……出现饿殍,只怕疫病也就如影随形……另外,流民聚集城外,饿得很了,万一生出民变可就是大事……”
    说到这里,郭敬诠停住话头,抬眼看着邱晨,神色忧虑道:“民变之险,更甚于疫病啊!”
    这话,邱晨没有想过,她这几日听到灾情疫情,习惯性地想的都是防控疫情,却忘了,眼下那些流民更在乎的可能是一碗饭,更盼着的是填饱肚子。饿狠了的人会做出什么,她不是没在书上看过,不是没在电视剧电影中看过……饥饿之可怕,完全能够让人放弃基本的人性,否则也不可能有卖儿鬻女,甚至易子而食的事情发生了。而且,这种事情并非个别案例,看厚重的历史案卷中,每每遭逢战乱、天灾*,民不聊生之际,这样的事情都会重复上演。究其根本,不过是一个‘饿’字罢了!
    其中,卖儿鬻女也还罢了,或许孩子卖出去还能逃个活命儿。但,易子而食呢?实在狠不下心吃掉自己的孩子,就交换了孩子作为食物……
    烹食小儿……这等行径,又与野兽有何差别?
    这种事情都能做出来,抢米抢粮抢大户,继而落草为寇、揭竿而起……种种种种,都标识着社会的平安不再,动荡混乱的开始。乱世人命不如狗,乱世之人命如草芥……等等近乎悲叹的词句,很明确地描述出了乱世的可怕!
    竟郭敬诠这一句话提醒,邱晨才恍然醒悟,自己习惯性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防控疫病重要,赈济灾民,让灾民吃上饱饭则比防控疫病更重要。否则,灾民饿死无数、或者因为饥饿引发动乱,都根本没法谈及疫病的防控。
    “伯父考虑周详。”邱晨渐渐肃穆了表情,郑重道,“伯父想必已经安排得当,若是有什么事情是小辈力所能及的,还请伯父尽管吩咐,但凡力所能及,必当尽心尽力!”
    听邱晨如此说,郭敬诠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捋着胡子点头微笑道:“老夫果然没有看错!”
    “……不瞒你说,老夫当年在湖襄任职,官至四品知府时尚不到三十岁;虽谈不上位高权重,却也仕途看好,就在老夫在知府任上连得了三个考评‘卓异’,只等任满升迁时,上游郡县连降大雨,致使河水水位暴涨,疏于防备之下,发生了大水。那场大水足足淹没了两各县,死伤累十万……事发后,老夫急急押运府库粮米前往水患之地驰援,所见一片汪洋,浊浪滚滚,水里到处漂着浮尸,人、畜并无二致。相对的,蛇鼠之类反而逃生者众,有的积聚成群,黑压压一片……”
    邱晨很惊讶,不知道郭敬诠说这些陈年往事做啥,而且还描述的这么详细……这不太像心思缜密,果决独断的郭大老爷平日风格啊?
    只不过,这会儿邱晨是不会出言质疑的,她只要做出一副下辈倾听长者训的姿态来,默默地听着就行了。
    果然,郭敬诠描述完了前事,话风一转,苦笑道:“那场水灾之后,虽说我没有受到问责,相邻两个州县的命官却都遭到罢黜问罪,一个流放三千里,一个革职罢官永不录用……也正是那一场水灾之后,老夫看透官场沉浮,正逢先慈辞世,老夫丁忧之后就再未谋取起复……”
    这段往事,显然郭四公子郭铭恂是知道的,脸上只是配合着露出受教之色,却并无半分讶然。
    邱晨却是一脸的受教加茫然:“此次,安阳府倒是与伯父当年所遇颇为相似。”
    郭敬诠端起了茶杯,邱晨连忙开口道:“伯父,茶冷了,换杯热的吧!”
    说着,亲自走到隔间的泥炉上提了沸水过来,替郭敬诠和郭铭恂换了热茶,当然也给自己换了,这才重新归座。
    郭敬诠的目光扫过下手无动于衷的侄儿,暗暗摇摇头叹口气,垂着眼喝了口茶,抬眼对邱晨笑道:“此等灾难之事,老夫是有所经历才知道一二,倒是你年纪轻轻能看得如此明白清楚,却是实属难得了!”
    邱晨微露诧异之色:“伯父……”
    郭敬诠端着茶杯,斜睨着邱晨面带着不赞同道:“你今儿打发人出去买粮了?”
    邱晨眨眨眼,毫不迟疑地点头应承下来:“是,晚辈也是看到城外……”
    “哈哈,我知道,我知道!”郭敬诠却不等邱晨说完,就笑着打断了她的话,道,“我就是说你这个难得。看的清爽,又不贪不恋,能得更能舍……我刚刚也说过了,若非那几家……呃,若非大多数人都迟疑不决,不懂得舍财求善,积累功德,事情又何至于到了如今这种难堪地步。唉,那些人年纪活了一大把,妄其自觉看得长远,岂不知,还不如一个后辈女流……你家无存粮,却还愿意拿出银钱高价购粮济贫,某些人明明家里的粮食仓满囤溢,多年的陈粮宁愿放在那里喂老鼠发霉,都不愿舍出救人性命。唉,那些人不如你处多矣!”
    邱晨这回是真愣了。
    她努力地眨了眨眼睛,才回过神来,连忙起身曲膝道:“伯父此话过誉了,晚辈实在承受不起!”
    “嗳,我不过说几句实话罢了!”郭敬诠却很是不客气地一句就堵了回来。
    邱晨很想问他,你哪里来的如此自信这么说?人家买个粮就一定是救灾施舍的啊?她之前明明想的是买粮避灾……
    嗯……邱晨腹诽了几句,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哗啦啦顿悟了!
    买粮避灾也罢,囤集居奇也罢,在这种时候大举买进粮食都是很显眼的,郭敬诠能够如此快就得了消息,想必其他人家也能得到,一旦有人出头,邱晨让大兴买粮之举,就成了招祸的根苗!
    不过,经郭敬诠这一番解说,她买粮之举非但不会招祸,反而是大义大善之举……当然,前提是,她必须拿出一部分粮食来去救济灾民!
    明明是办错了事,不过是一句话,就能扭转乾坤……郭大老爷的心思之深,手段之巧妙,真真是够她一辈子仰望了!
    邱晨这回是真心佩服了。至于,郭敬诠这份谋划背后的用心,邱晨不用费脑子,她只等着、看着、听着,诱饵抛出来了,真是打算还远么?
    郑重起身,向前几步,恭恭敬敬地曲膝行礼道:“此事,只是晚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