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连忙答应着。
    邱晨打发王氏径直下去,招呼了玉凤和青杏进来,替她理了理鬓角,整了整衣裳,起身去西屋吃早饭去了。
    吃过早饭,孩子们跟着秦勇秦礼去骑马打猎。昨日因为有太多的小孩子要照顾,秦礼秦勇带了箭支也没能打猎,今儿一提议,邱晨就答应了。她正不知道让孩子们在家里做什么好呢……早知道今儿没事可干,前几天挖藕捕鱼的活儿就不急着做完了。
    看着孩子们兴奋无比地去了,几个小丫头小小子没带上,一个个没精打采的。邱晨看着不是个事儿,想出一个好东西来,既能让孩子们感兴趣,还能让大人们也高兴。
    九月,大白菜已经长了菜心,大萝卜也正好长到儿臂粗细。邱晨就招呼着一家人能调动的人手,厨房里蒸了一大锅糯米,又让赵九联系村子里定好的白菜、萝卜,紧着送来,就在东跨院厨房门外和正院的一进院里,摆开阵势,腌制辣泡菜。
    邱晨最爱吃新腌制的辣白菜,微微带点儿酸甜的。儿臂粗细的萝卜劈成条,头顶和萝卜缨儿都留着,腌成泡菜同样好吃。萝卜缨儿用水一焯,放大油、油吱啦、虾皮儿调馅儿,蒸成大包子,也香浓爽口的很。
    还有豆腐乳,她前些日子从臭鳜鱼联想起了臭豆腐、毛豆腐,然后联想起了豆腐乳。豆腐乳价格低廉,味道足,做好了,冬天东跨院的帮工们也能多添一道菜。
    腌制辣白菜,大兴家的和兰英等人已经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做起来也就极顺手了。邱晨只是让她们做了一点点特辣的,剩下的就做成微辣的。
    转了一圈儿,看到两处的妇人们切白菜腌白菜,忙得不亦乐乎的,她也插不上手,干脆带着孩子们在一进院子里做起了打糕。因为药物粉碎,东跨院里有个大大的石臼,木头捣子都是硬木做的,很是沉重,邱晨带着孩子们砸了几下,胳膊就酸的太不起来了,只好交给赵九和几名男仆。
    咚咚咚的打糕声,还有妇人们的欢笑声混合在一处,两个院子都热闹喧阗起来。
    邱晨看着人们上了手,就拿了芝麻、黄豆面儿去了厨房,将黄豆面儿炒熟晾凉,把芝麻炒熟碾成粗粉,混上白砂糖,就成了香喷喷甜滋滋的打糕粉料,等糯米打好了,拿过来切成小块,在芝麻黄豆白糖的混合粉料中打个滚儿,香甜软糯的打糕就做好了。
    做好一盘,邱晨就把这个相对轻省有趣的活儿交给了青杏和春香,自己端了打糕给廊檐下的刘氏送过去。
    刘氏拈了一块打糕吃了,慢慢咽下去,点头笑道:“这东西倒是香甜的很,软软糯糯的,牙口不好的也能吃。”
    邱晨自己也吃了一块,唔,味道还不错,打的还不够,劲道稍差一点点。
    “娘,这东西是黏米做的,不好消化,又是冷的,您一次吃两块就行,吃得多了怕胃口不舒服。”
    刘氏笑着点头,问道:“你给你爹和你穆伯送去了?”
    邱晨笑着撇撇嘴:“我爹去了后院了,穆伯?早跟着秦礼秦勇他们上山了。”不然,估计看到打糕这活儿,那老头儿早抢着上去了凑热闹了,哪里能这么无声无息的。
    跟刘氏说了一会儿话,邱晨就带人去了厨房。厨房里有一个小拐磨,是邱晨买回来给孩子们磨豆浆的,她不常在家,孩子们不爱喝豆浆那股子豆腥味儿,这拐磨子就闲在了角落里。
    邱晨带着青杏把拐磨子从角落里搬出来,上边积了一层厚厚的油灰,打发青杏拿来皂液洗涮出来,又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在大木盆中用清水浸泡上。转而拿了黄豆放在簸箕里,端到廊檐下,跟刘氏、赵氏一起说着话开始选豆子。
    正说着话,一匹马在门前停下,赵九迎出去,片刻将大兴带了进来。
    大兴带来了林旭的书信,另外还带了郭敬诠的一封亲笔信。
    邱晨连忙接过来拆开看过。林旭的书信说的主要是郭大老爷郭敬诠安全归来的事情,只是说郭敬诠瘦的厉害,几乎瘦脱了形,人也虚弱的很,正在家里休养。郭敬诠的信则是郑重向邱晨道谢,幸亏了邱晨的各种措施,他一直坚持自己和随人不沾任何生食生水,这才能安全从疫区回来……
    对于防疫控制诸事,郭敬诠却几乎没提多少,字里行间也隐约透出一种沉重的寥落之意……邱晨掩下信笺,止不住轻轻叹息,此次她进入疫区,先是有清和县令吴云桥的一心为民,全力协助,后有丕县那个石师爷……想来想去,她最应该庆幸的还是身边跟了秦礼曾大牛和陈氏,不说陈氏的沉着安然,就说秦礼和曾大牛二人,若非这两个人跟着,她在丕县的境况只怕还不如郭敬诠,更别说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把疫情控制住,得以顺利走出疫区了。
    而秦礼秦勇四人,甚至是陈氏……都是秦铮的人,说起来,她一直受秦铮的照应……唉,似乎从军供的疗伤药开始,她跟那位高高在上的靖北侯就似乎牵扯在一起,撕扯不清楚了。
    摇摇头,把这些纷乱的思绪抛开,邱晨将手中的信笺放进盆里烧了,特别是郭敬诠的信笺,还是小心为好。
    “你既然回来了,就别急着当天往回赶了。你下去先好好洗洗,换身衣裳,也跟大人孩子好好聚聚……晚上我写了回信,你再带回去吧!”
    大兴连忙躬身应了,抬头看看邱晨,见她再无其他事情吩咐,微微弯着腰退了下去。
    临近中午,秦礼等人就带着孩子们回来了。带回了不少野鸡野兔,还有一只黄羊和一只狍子。
    中午,蒸的萝卜缨儿大包,邱晨用拐磨子做了个豆花儿,这回是真的用黄豆磨的豆花儿,不过仍旧用清汤做的汤底,滋味鲜美却不滋腻,同样美味。另外,她还做了向往已久的麻婆豆腐,又炖了个鱼头豆腐,差不多一顿豆腐宴,吃的一家人无不叫好。穆老头儿连早就点好的腊鸭煲和腊味饭也几乎没心思理会了,挤在一群孩子们中间,抢着豆腐菜吃的不亦乐乎。
    至于秦礼秦勇和孩子们打回来的野味儿,就要等下午洗剥干净了,晚上吃了。
    午饭后,大伙儿稍事休息,大多数人继续忙着腌萝卜白菜,刘氏赵氏两人就带了孩子们挑黄豆,挑绿豆、红豆。中午美味的豆腐、豆花儿,让孩子们对挑豆子动力十足。一只只小手挑起豆子来灵活无比,速度一点儿不比大人慢,邱晨还提议孩子们边挑豆子边讲故事说笑话,不会讲故事说笑话的,也可以背诗背课文。这样能锻炼孩子们的口才,也让孩子们敢于在人前说话,习惯了就不会到人前去露出惧色,大大方方的应对。
    孩子们忙碌着,邱晨开始用中午做出来的豆腐制作豆腐乳、臭豆腐。制作这些最关键的就是适合的发酵,这就要求环境洁净,以免过多的杂菌让豆腐*不能食用。
    正在厨房隔壁的房间里忙碌着,赵九到门口通报:“夫人,门外来了一辆马车,说是来……求医!”
    赵九很疑惑,他们家夫人懂得制药是不差,可从来没听过夫人给人诊病……家里有人生了病,不管夫人在不在家,都是去镇上请赵郎中来诊治的。这怎么会有人大老远跑来求医的?难道说自家夫人还有一手深藏不露的高明医术?
    邱晨正托着一根竹劈子豆腐块往架子上放,听了赵九的通报手一抖,一排豆腐块落在地上摔得粉碎……
    请她医治的人只有一个,只是那个人她之前也见过,并没看出病重……伤重的样子,难道说,伤口没有愈合好,又旧伤复发了?
    心思快速地飞转着,邱晨顾不上理会地上摔得稀巴烂的豆腐,手下意识地落下来,揪着围裙擦着,就直接往外奔出去,连脸上戴着的口罩、头上带着的头巾都没顾上理会,就如蒙面人一样,冲出屋门,径直朝着大门口冲了出去。

  ☆、第二百四十六章 这衣裳太难撕

第二百四十六章这衣裳太难撕
    在满院子人惊诧疑惑的眼神中,邱晨恍若未觉地冲到大门口四五步处,又猛地顿住了脚步。
    不对,不对,若真是秦铮,他只说来求医……可没说来向谁求医!
    据说,穆老头儿可不止功夫好,一手医术……乃至毒术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穆老头儿既然是秦铮的师傅,那么,求医说不定是来人家拜会师傅的借口托词呐!
    再说了,若是真的病重伤重,也不会这么大老远的乘坐马车颠簸而来,到了门口还这么沉得住气等着……
    好啦,人家求医的都能这么沉得住气,她又着的哪门子急!
    拍了拍脑门儿,邱晨收了一脸急色,转回身,神色淡然地吩咐着赵九:“去跟穆老爷子通报一声吧!”
    低下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衣饰打扮,挑挑眉道:“我这一身衣裳不便见客……你去跟穆老爷子通报了,老爷子没有别的交待,你就去把人先请进客厅里,奉茶奉点心好好伺候着,我去换身衣裳就来。”
    赵九满脸愕然,一脑门子雾水,却仍旧很快地答应着去南倒座寻穆老爷子通报去了。
    邱晨转回头才看见满院子人的惊疑,笑着挥挥手道:“没事,没事,我听差了……”又走过去专门跟刘氏说了几句,这才慢条斯理地转回后院去了。
    回到后院,她也不急着洗梳,只一把扯下口罩和头巾,在次间的榻上坐了,默默地出起神来。
    “夫人……”玉凤从外边跟了进来,见邱晨的情形迟疑地呼唤着。
    邱晨晃过神,抬手挥挥,示意自己无事,安排玉凤准备水,去了耳房洗脸,出来之后在妆台前坐了,由着玉凤将他的头发打散了,慢慢地梳通了,又仔仔细细地盘了个简单的发髻。
    邱晨从妆奁盒子随手取了一支黄玉菊花簪,递给玉凤攒在发间……目光凝注在镜中,镜中人容貌依旧年轻,皮肤也白皙光滑,但一双眼睛却隐含了太多情绪、太多隐忍……
    苦笑着摇摇头,她早已经失了年轻冲动之心,虽是不打算就这么守一辈子,但却不会因为某些外在的东西而做出什么冲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