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长女重生记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僻壤的下贱人,养的女儿也是从小就会偷摸的钱串子。
那话说的很难听,徐承熙那时候还觉得委屈,不明白下人躲躲闪闪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原来根源在这。
手心里那枚戒子握的发烫,徐承熙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人心的险恶和丑陋。她总是以为只要自己行的端做得正,何必怕那些妖鬼魔魅,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在崔府的那些年,徐承熙就渐渐明白了,恶人是不会说自己恶毒的,她甚至会觉得自己才是最迫不得已的那一个。她甚至想不出上一世的时候,又是谁最后发现了这枚戒子在妹妹手里,又是怎么传出那些离奇的闲话。
太夫人的心是偏的,如果是寻常人还会遮掩一二,可是她不会。不但不会努力做到公正,还对自己的偏心振振有词。
徐承熙发现自己错了,错的离谱。
这个侯府从根子上就是烂的,今天发现的这些事再次颠覆了徐承熙对侯府一惯的印象。
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知道私相授受,作为已经出嫁的姐姐不劝阻也就罢了,还帮着递信。
府里这么多大人,对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都能冤污偷盗,还有什么事是他们做不出来的。如果今天没有徐承熙在中间周转,很显然,又和上一世一样。下人嚷嚷丢了东西,闹的所有人脸面上都不好看。最后找来找去,指不定哪个眼尖的说看见徽柔拿着个金闪闪的东西,这就找出来是她妹妹拿了戒指。
没有人知道她那两个姑母密谋时情绪激动被茶水弄脏了手,落下了戒指。人家只会说是这么小就眼皮子这么浅,要么是没见过好东西,要么是从小拿东西拿惯了。白白落人话柄。以后母亲都要在太夫人跟前抬不起头,说一次低一次头。
徐承熙一想到此处关节,就有些气的发抖。
她本不应该对他们心存幻想,以为这样的环境里还能保全家人。一次是侥幸,她能次次都恰到好处的把这些弯弯道道给避过去么。圣人恐怕都不能。
应该远远的避过去,离太夫人他们这些糟心人糟心事远远的。才能不被牵连,才能自家人好好生活。
长远之事,尚需慢慢筹划,先解决眼前事。
快回到照影堂,看见了垂花拱门,徐承熙就先停了脚步。
云雪奇怪徐承熙怎么突然不走了,她要比徐承熙年长得多,常年跟在徐敏琴身边,不是那些刚做事的小丫鬟什么都不懂。她这就反应过来,徐承熙是有话和她说。
徐承熙停下脚步却不说话,想必是等着她先开口,云雪仔细想了想,想到刚才从谁手里拿回来的戒子,顿时张口道:“大小姐,我不会说出去的,刚才在园子里我什么都没看见。”
浅浅一笑,徐承熙似笑非笑的打量云雪,小姑娘穿着丁香色的妆花褙子,长得不是特别漂亮,一双眼睛却灵动的很。一看就是个有主见的。
在徐承熙嗤笑一般的打量中,云雪就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她猛地想起来那戒子是落在东稍间的,要是让人问起来,她之前搪塞徐承熙的话,却不好对其他人解释。
徐承熙这才把慢慢说道:“你刚才转了一圈,最后去了东稍间,看见落在柜子上的金戒子,然后拿上金戒子,回去交给我二姑母。你明白了吗?”
云雪被她这慢悠悠的声音整的心中七上八下的,思来想去,说道:“大小姐说的是,就是这样的。”
徐承熙这才把戒子递给云雪,“拿着去复命吧,可别再弄掉了。”
云雪接过戒子,像是接着一个烫手山芋,福了一礼,快步去了。
后面金桔就不解的问徐承熙,“小姐,你怎么把戒子让她拿着去复命,万一她乱说话怎么办?”
摇摇头,徐承熙道:“她不会。”至少在徐家不会,至于出了侯府,在自己家里会说什么,她哪里管得着。也不用去管。
那边等在照影堂的徐敏琴等来了云雪拿着金戒子复命,一颗心落了地,重新露出笑容。把绿宝石戒子使劲往指头上箍,忽略了一旁云雪欲言又止的模样。
徐家几个女儿,因为有老侯爷在的时候定下的亲事,长女徐敏沅是过得最好的。两个白姨娘庶出女儿,太夫人都不怎么管,随着白姨娘嫁到自己娘家,当然不能锦衣玉食,但是自家人照顾着,又有白姨娘往来的情分,过得也不会太差。
到了徐敏琴和徐敏研,一来是拿不出丰厚的嫁妆,二来先是老侯爷后是先皇后都去了,新后继位,徐家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同样的勋贵人家,即便是低一等的伯府都不愿意和徐家结亲。满朝文官要避嫌,武官品级太低的太夫人又看不上眼。
左挑右挑,徐敏琴的岁数就磋磨大了,恰好太夫人的姐姐承恩伯府的林太君牵线,说广恩伯府家三子要寻亲事,虽然庄亦安文不成武不就,最后做了个行商,可到底是伯府家的儿子,太夫人同意了这门亲事。
徐敏琴性子活泛,又因为磋磨这几年,懂得附小做低,在广恩伯府对上孝敬婆婆,对丈夫也能笼络一二,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除去没长大就夭折的那个小儿子是一桩伤心事,倒是过的还可以。
但徐敏琴自己也知道自己嫁进门嫁妆寒酸,平日里谨慎的很,唯恐做错了一点,叫婆婆不高兴。是以,今日才这般看重这戒子。
这之后总算还是顺利,不论是牡丹台那边还是之后的宴席。
徐承熙跟着蔡氏认识了不少人,这一日,宾客往来,不管是对徐父还是对整个侯府来说,都是一个看似美好的崭新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

☆、你长得真的很美三

第二天早上起来,徐承熙的精神气特别好。
秋水和金桔给她挑衣服的时候,选了称肤色的妆红色镶边鱼白色的玉兰花湘裙,配了同色的褙子,衬得肤色更是白嫩。穿上之后,金桔连连夸徐承熙穿着好看。
今天是去见蒋先生的,徐承熙没有戴什么多余的头饰,选了两个点翠一般的宝漆珠花戴了。
一大早,照影堂这边就得了信,太夫人年纪大了,昨天劳顿了一天,今天早上就没起来,特意嘱咐各房的人不用过去晨昏定省。
难得徐承熙和父亲母亲妹妹一起用了早饭。
两个小的平时都是在自己房里单独吃早膳,上了大饭桌不好好吃饭,两个人推推搡搡。徐汾就有些不悦,蔡氏不当住一回事,只是让菊妈妈过来带着两人下去。
当着服侍妈妈的面,徐承熙什么都没有说,待人都下去了,徐承熙放下茶盅,在徐汾去按察司之前她开口说道:“父亲,我想着妹妹们也渐渐大了,住在上房到底不那么方便,我那边院子宽敞,要不然搬到我那边去吧。”
徐汾有些意外,“这边都归整好了,又搬一次,怪麻烦的。就这样挺好的。”
徐承熙知道她父亲有些小事情上注意不到,不免说道:“父亲和母亲平时都有许多事情,徽姐和茵姐两个难免有些顾不到。倒是我也是一个人,她们两个搬过来我们也好做个伴。还有她们两个的启蒙,就让我来吧。也算是陪着我给我解个闷。”
蔡氏听着就要笑;“你还是个孩子,这就要带孩子。”
徐汾却是呵呵一笑,说道:“行啊,就让你妹妹们跟着你,你们姐妹三人也有个伴。”
家里的事情是蔡氏在管,不过徐汾发话了,她就不多说了。况且,她的确是忙得很,要照顾大房的琐事,还要顾着和铺子的几位管事打交道。按理庶务应该是徐汾打理,不过他不耐烦这些零碎小事,往往大的决断做了,什么买卖,牵线出头的事他做的,后面具体的就丢给蔡氏。仔细一想,两个小的有徐承熙照顾也好。
“那秋罗也跟着你一块过去,帮你看顾着些。”蔡氏说道。
秋罗是蔡氏身边的大丫鬟之一,很得蔡氏重用,想来是母亲不放心,徐承熙也没有婉拒就应下来。
在两个妹妹身上,徐承熙未免考虑的要多一些。
女儿不比男儿,长到一定岁数,怎么都要嫁出去,做别人家的媳妇。
都说男儿不得娇惯,从小要他志向远大,坚定如伸长根系的大树。其实女孩更是如此,在家里娇惯宠溺没了规矩,不知礼仪,不懂进退。在家里尚且有长辈宠着,嫁去别人家里,若是有福气的,或许夫君忍让一二,可是天下女子千千万万,有福气的不过千人取一。若是遇上那刻薄的婆母又或者贪恋新鲜颜色的夫君,日子又如何过下去。所以女孩还须自身日日惊醒,有拿得出手的一两样长处,平日里进退有度,知道分寸,不恣意任性,有规有矩,让别人挑不出错,自己这日子才能过好。
这一点,是徐承熙在自己的婆婆对待小姑子崔明珠身上看清楚的。
虽然徐承熙对姓崔的有诸多怨恨,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在许多事情上,站在崔氏一族的立场上,他们做的很好。比如在教导子女上面,崔氏一族有其独到之处。这也是为何崔氏自老祖宗跟着太祖皇帝打下江山,连续数代人能到今天这种地步。
看一个家族的气数,看他们的后人行事一二,就知道这个家族还能走多远。
崔澜是崔相乃至崔氏本宗都看重的崔氏继任者,从小就有崔相请来的大儒为他讲经,待他十三岁时,便跟着崔相身边世情练达的人走过大启的大半地方。崔澜本人的优秀是人一眼都能看得见的,但是在这背后崔氏一族为之付出的,却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而崔澜唯一的妹妹崔明珠,她生的很骄傲,但是她自有骄傲的底气。和别家府上锦衣玉食堆砌出来的大家闺秀不同,崔家人对待女儿的态度,其实和男儿无异。
崔氏的崔明珠在整个天都城都是声名显赫的,她嫁的是出自西洲十二蛮族之一罗罗乞力家的第三子阿罗古。
这在当时就整个天都城来说都是不可思议之事,就是穷苦人家的女儿,除非长相极丑,否则宁愿给老头子做小妾,也没有人愿意与蛮族通婚。蛮族与我朝百年交好,每年都到天都城求亲,满朝文武大臣视作洪水猛兽,迫不得已让家中的婢女冒充小姐嫁去。崔相却愿意把如花似玉的嫡亲孙女嫁给蛮族,而且还是蛮族里面看上去没有什么长处的男人。
但是若干年后,成为十二蛮族之首的罗罗乞力可汗回报给崔氏一族的却是源源不断的黄金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