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立道庭-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材搬运上山,杨尘予一问,得知道童等人为了等候自己也没有吃晚饭,于是索性让孟挺等人辛苦一点,整了几桌好菜,请上工人们一起同乐,也算是答谢了。

对于杨道长的宴请,工人们显得很惊讶,对于杨道长的名头,这些出身乡间的工人多少都有些耳闻,在他们想来,这样如同地仙一般的人物应该是清高的,难以接近的,没想到自己等人只不过是奉命行事,反而得了宴请。

一时间,在工人们的心里,杨尘予倒称得上善人了。

一番宴席不用多提,工人们次日还要开工,也没敢让他们饮醉,明月高悬之时,宴席尽散。

杨尘予却是连夜与三妖一起将药材尽数搬入了炼丹洞,这一番辛苦倒是使得杨尘予生出了几分念头。

寻常上网之时,杨尘予经常看到小说里描写什么储物戒指,手镯什么的宝物,当时看了也就忘了,这个时候回想起来,倒是让杨尘予羡慕不已。

如果有了这等储物之宝,自己哪里还用得这样辛苦,戒指手镯一装,随身携带不说,还便于药材保存。

只不过,这仅仅是想想罢了,现实中,这类储物之宝有木有?有!

光是杨尘予所知道的就有不少,只不过都是上古之时的神仙之物,在这个末法年代却是连根毛都找不到了。

例如,上古大神女娲娘娘就拥有三件带着储物性质的神器,一为金葫芦,二为炼妖壶,三为山河社稷图,这三者里面自成一方小世界,别说储物,就连一座大山都能够装下,除此之外更有各种神通可用。

再者,老君的太极图,乾坤图,原始天尊的琉璃瓶,云中子的紫金钵盂,慈航道人的清净琉璃瓶,余元的如意乾坤袋等等,无一不是可盛装物品的仙家法宝。

可问题是,这些宝物正如之前所说,连根毛都看不见了。

如若是让杨尘予自己炼制一件储物之宝,算了吧,这完全超出了杨尘予现在的实力范围。

那些小说里的储物之宝简直就是烂大街,主角随便炼制一个都是上百上千上万空间,每当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杨尘予就会哀叹一声,如果自己这样就好了。

 七十一章、起坛炼丹,名三草!

杨尘予身上倒是有件储物之宝,那枚从古墓中收来的乾坤珠,只不过被雷霆轰击过甚,现在其中那方花园已经化为混沌状,灵气外泄。//

就目前而言,杨尘予尚未能够修复破损的乾坤珠,也就只能不时摸摸解解眼馋罢了。

站在炼丹洞内呆想了一会,杨尘予抛掉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将注意力移回到丹炉上。

这是丹炉炼制成功后第一次炼丹,乃是用来温养丹炉之用,因此所炼制的丹药须得药性温和,药力不强方可。

在招来清水将丹炉上下清洗一遍之后,杨尘予转身去了药材洞,将药材尽数归类,做好标记,方便取用。

光是整理药材,杨尘予便是耗费了一夜的功夫,这完全就是个精细活,这药材要是不归类做好标记,在急用之时,不仅仅是麻烦,更多的却是可能取错药材,导致炼丹失败。

忙完这些,天色已经微亮,杨尘予伸了个懒腰,吩咐甲山把好洞门。

虽说脸色微困,但杨尘予依旧是上了悬崖,吞吐东来紫气进行例行的功课。

接下来,吃过早饭,杨尘予去正在翻修扩建的青龙观视察一番,没有发现什么纰漏之处,再给安子鱼几个记名弟子指点了一下符箓与法门的基础,随后便匆匆赶回炼丹洞。

第一次炼丹,杨尘予也不愿意失败,因此选择了里的基础丹药三草丹作为练手之作。

这三草丹,在道门三篇的药物篇里被称为凡丹之君,这凡丹也就是给凡人所用的丹药,凡丹之君的含义就是即便是不对症,吃错了,也不会死人,不会有太大的妨碍,其药性极为平温,适用性极广,堪称道门丹药里的广谱药,对于大多数的病症都有疗效,当然既然是广谱药,那么其疗效也不会太过于显著,倒是很符合中庸之道。

除此之外,这三草丹长期服用,也有凝炼真气,强身健体之效,多少算是沾得上一点宝丹的边了。

三草丹的主药为黄芪,人参,辅药为甘草,此三药在炎医中属于草部,因此故名三草丹。

这里面的主药辅药君臣之道正是借用黄芪药性的微温,人参的微寒相互弥补,而辅药甘草药性的平正好迎合,也就造成了吃不死人的特性。

当然,若是仅仅将三药用普通之法混合熬制汤水服下,其药效也不过发挥十之一二,但如果经过丹炉炼制,灵气内敛,其效力就不止于此了。

杨尘予先将丹炉周围刻画出数十道云纹,随后又贴下四道符箓,分别对应四方,随后起坛,将凤鸣山脉灵气引来一成,灌注于云纹之中。

此法乃是开炉炼丹之前的准备,由此汇聚灵气,可使得炼丹成功率大为提升。

做好这一切准备,杨尘予去药材洞取了甘草,黄芪,人参,其中甘草,黄芪就是人工种植,各两份,而人参乃是林下参,一份,分别磨碎,以瓷瓶盛好。

回到炼丹洞,吩咐甲山把好洞门,杨尘予便将黄芪,人参,甘草放入了丹炉的进药口,随后盘腿坐在蒲团之上,双手捏出法决,激发了丹炉内蕴的地火。

随着丹炉内地火的升腾,炼丹洞内的温度开始迅速提升,不过这并不碍事,很快四周的云纹散发出微微白光,将温度压制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这炼丹洞内的温度也要比外面高出不少,一时间,炼丹洞内温暖如春,而洞门之外却是寒风凌厉。

杨尘予捏动法决,仔细调整着地火的威势,待到合适之时,方才让黄芪人参甘草三药滚入地火之中,微微一声轻响,一股药味在洞内扩散开来。

虽说丹炉无缝,但杨尘予也能够透过神念仔细探查丹炉内的情形,在地火的高温下,两种药粉混合着牵引而来的灵气迅速融化。

这就是修行之人炼丹与寻常之人的区别所在了,若是寻常之人,引不来灵气,火焰这么一熏,别说是普通的黄芪人参药粉了,就算是千年人参,万年仙芝,恐怕也会在瞬间化为一团黑炭灰,变得毫无用处。

而有了灵气的护持,就算是汽油,也不会跟着火焰升腾。

时间只过了十多息,三团药粉就分别化为黄,红,青三色的液体,这液体内混杂着无数的黑点,这就是除药力之外的杂质了,也就是炎医所说的药毒。

是药三分毒,即便是副作用较小的药材,服用时间长了,体内也会积累起不少的药毒,但炼丹这一步就是要将药材内的药毒杂质尽数驱散,将药液提纯。

此时的地火已经十分稳定了,而在地火高温与灵气的相互作用之下,药液内的药毒杂质也被不断的驱散出来。

当然,这个过程也不会太快,按说到了这个时候,杨尘予也可以离开丹炉休息一会了,不过这是第一次炼丹,杨尘予既是练手,又是积累经验,因此也不愿意离开,只是微微闭目,灵池内法力流转,缓缓恢复所消耗的法力。

这一提纯,杨尘予足足在丹炉边坐了三天三夜,按说这等凡丹,其药液提纯一天也就足矣,毕竟是凡丹,对于杨尘予自己用处不大,有点杂质也不会影响炼丹的成败。但杨尘予为了谨慎起见,也就多炼了两日两夜,直到三团药液尽数化为纯色为止。

当然,到了这个时候,这药液就不仅仅是纯净了,三天三夜的炼制,使得一些灵气也随之融入药液之中,使得药液在本色之外散发出绿色微光。

这也是为什么要炼丹的原因了,融入灵气使得丹药具有固本健元之效,当然,这药材的材质只能算是普通甚至低劣,使得融入的灵气在饱和的情况下也就那一点,若是使用千年人参之类的仙物炼制,那结果又不同。

三草丹炼制原本就简单,到了这个地步也就差不多要完工了。

杨尘予轻轻一捏法决,丹炉内的黄芪,人参两团药液随即朝着中间一聚,融合在一起,黄红二色不断旋转,渐渐化为橙色。

到了此时,杨尘予脸色变得紧张起来,炼制三草丹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若是二色药液混合均匀,接下来的甘草药液即便是融合不全,也只是减弱一些药效,若是二色药液混合不均,待到出炉之色,就是废品,一炉药渣罢了。

(对于某书评,表示无语,说本书抄别人的云云,尊驾长眼睛了么?还是智力降低了,真的不想多说,本书谢绝喷子,尤其是只为喷而喷的那种,现实中遇到了烦心事没必要跑来本书书评来发泄,实在发泄不了,自己跑厕所去撸管吧,多撸几次就心情平顺了。

喜欢本书的自然喜欢,不喜欢的也无法强求。另外感谢有内涵的书友,你们的书评很有见地,贫道希望更多的内涵书评,本书因为你们变得更好!稽首拜。)

最后推荐林中满雪的新书,身为一个末法世界的修道者,穿越到这个道法显圣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开创出仙人一脉?

 七十二章、丹成

待到橙色药液完全融合,杨尘予将剩下的甘草药液轻轻一推融入橙色药液,橙青二色随即旋转混合,数息之后便尽数融合,化为一团黑色药液散出柔和的白光。 

杨尘予轻叱一声:“散!”

丹炉环绕着药液的地火随即消散,剩下一丝火苗收入火种室。到了这时,杨尘予脸上方才微睦,松了一口大气,双手环抱于下腹,双眼微闭,缓缓回复起消耗颇剧的法力来。

剩下的就等丹炉内高温消散药液自行成丹了。

这一等,足足让杨尘予等了大半个时辰,丹炉内才发出啵的一声,这是丹药在成丹之时所发出的征兆。

三草蛋丹仅仅只是凡丹,什么成丹之时天地变色日月同辉乌云雷击都是仙物成丹的预兆,区区凡丹能够发出声响就已经是难得的好丹了。

就在丹成的那一瞬间,一股扑鼻的药香味顿时从丹炉内涌出,好似云雾,弥漫在炼丹洞内。

嗅到这股药香味,负责把守洞门的甲山都情不自禁的转头看了过来,眼睛中绽放出一种渴望。

杨尘予忽然睁开眼睛,不由得称赞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