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祖训-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君在侍书的搀扶下,过了仪门,一路来到正殿台阶下,只见那大殿座落在月台之上,琉璃殿顶,石刻护栏,精美绝伦,大殿前铸着一个大铜香炉,里面香烟缭绕,大殿二层檐上高悬一个大匾,上书金光闪闪四个大字:“大雄宝殿”。

第五十七章 净云大师
来到正殿前,老太君扶着侍书上了台阶,早有丫鬟燃了三柱香,双手恭敬地递上来,老太君小心地接过,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高举过头顶虔诚地拜了三拜,置于香炉内,这样连上了九炷,才扶着侍书步入正殿,大太太等人均留在殿外,只侍画等三人跟在后面,进了正殿,只见殿内左右两个大柱上书着屏联一副:
上联是: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下联是: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毕竟是世家,今日还愿早和寺里打了招呼,此时殿内空无一人,专等老太君前来拜祭,虽说佛家好像不在乎东西的多少,但老太君此次前来,除了捐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香油钱外,依然准备了上好的供品,以示其心诚,随后进来的侍棋、侍画将供品一一呈上,早有一边的小弥撒上前接过,按规距一一摆好,侍琴上前把从府里自备的蒲团铺好,侍书这才扶着老太君虔诚地跪了上去,老太君跪在那双手合拾,心里默念:
“佛主在上,弟子今天诚心前来还愿,感谢佛主保佑,为俊儿消灾延福,方使俊儿此次大难不死,逢凶化吉,弟子今后一定多行善事,广结善缘,为子孙积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老太君念完后,五体投地的拜了下去,三拜之后,由侍书扶起,立在一边,四个大丫鬟依次上前拜祭完毕,老太君这才扶着侍书一行人出来,大太太等人见老太君出来,才跟在后面进去拜祭。
老太君刚下台阶,立在一边已等候多时的一个小弥撒上前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女施主留步,本寺方丈净云大师有请女施主去方丈室一叙。”
老太君听了此话,心中一惊,俊儿病重时,她来烧香许愿,曾亲自跪在方丈门前再三请求,仍不得一见,如今俊儿的病好了,方丈怎么却又主动相见?这方丈怎么说都有点事后诸葛的嫌疑,但毕竟是德高望重的大师,老太君心中虽然疑惑,嘴上还是说:
“那就麻烦小僧前面带路。”
“阿弥陀佛,女施主,请。”
小弥撒说完,带着老太君出了东跨门,向偏殿转去,一路左转右转,终于来到了方丈室门前,是一坐三开间的小殿,门前的额上写着“方丈室”,旁边也有一幅对联写着: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老太君暗道:“上次前来,心中有事,竟没仔细瞧过,单看这两句对联,文章虽浅,仔细品味,其意却深,想来这方丈真是一位世外高人了”,想到这心里又多了几分敬重,哪还有什么疑惑和不满。
在侍书的搀扶下,老太君随着小弥撒进了方丈室正殿,只见一白眉白须的老和尚,身着红色加沙,双手放在膝上,端坐在蒲团上,想他就是净去方丈了。
老太君早已拜了下去:
“弟子拜见净云大师,大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弟子素日敬仰,今日有缘得见,真是三生有幸。”
净云方丈双手合拾:
“阿弥陀佛,施主不必多礼,老纳今日与施主有这一面之缘,才引施主过来一见。”
这时小弥撒已在老太君面前放了一个蒲团,老太君坚持拜了三拜,这才坐了上去,小弥撒又上了茶水,这才转身出去。
“阿弥陀佛,施主宅心仁后,能体恤黎庶之苦,处处乐善好施,近日又在净云寺施粥三日,是世人之福,大齐之福也,老纳代天下苍生谢过施主。”
“大师过讲了,前日弟子的孙子萧俊病重不起,弟子亲来请愿,幸有我主保佑,大师德泽无量,为俊儿消灾延福,俊儿方能逢凶化吉,弟子在这里多谢了”。
“阿弥陀佛,施主过誉了,老纳怎敢居功,令孙洪福齐天,这次大难不死,是遇到了他命定的贵人,只要此人在令孙身边,令孙定会子孙满堂,世代昌盛……”
老太君听了这话,微微一愣,暗道:难道大师说的是溪儿?但溪儿的庶女出身,有悖祖训,不能留在俊儿身边,这可怎生是好?老太君不仅皱起了眉。
净云大师见老太君沉思不语,心下了然,便又说道:
“阿弥陀佛,女施主,老纳有一言相赠,望施主能铭记在心,他日定能解开施主心中疑惑。”
“大师请讲,弟子洗耳恭听,定当铭记在心。”
“阿弥陀佛,女施主,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之纷纷各异,以法眼观之种种是常,何需分别,何需取舍。”
“何需分别,何需取舍!”难到大师已看透了她心中的难以取舍吗?对上净云大师那睿智的双眸,老太君不觉沉思起来,良久想继续开口询问,却见净云大师已端茶送客,只得起身告辞出来。
……
老太君坐在马车里,还在苦苦思量:我们萧家自大齐开国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到现在已历几世。常言到富不过三代,但我萧家几代昌盛,全仗祖训:“萧氏家主不得入朝为官”之福,大齐历届改朝换代,萧家都遵循祖训不参于党争,新帝继位登基,萧家又是第一个出来宣誓孝忠,牢牢地巩固了新帝之位,也使得萧家长盛不衰。
前些日子那个不孝的逆子竟然来信明言,保了当今太子,让大老爷早做打算,可观朝堂之上,燕王上官弘绵备受皇后、太后宠受,太后娘家的势力日渐强大,已渐渐形成一股暗流,谨帝态度暧昧,朝堂上燕王的呼声越来越高,夺嫡之争也日渐严峻,太子之位汲汲可危,朝堂上早已是波涛暗涌,瞬息万变。这个畜生清明一世,怎么做下这样不忠不孝的糊涂事,难道我萧家真是运数已尽,终有此一劫?
曾散尽千金难求一见的净云大师今日竟然见了她一面,心头掠过大师那似乎洞穿世间一切因果眼神,难道今日净云大师知我萧家必有此劫,算出溪儿的出身有悖祖训,是为保护她才见我一面?溪儿一进门,俊儿的病便奇怪地好了,难道她真是我萧家的贵人?是那应劫之人?只是,一个女人家,又怎么能够力挽狂澜?况且留下她,那又将我萧家的“祖训”置于何地?老身死后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这样想着,老太君一时竟愁肠百解,不知如何是好。
想到大师最后那句“何需分别,何需取舍”,此时梦溪的庶女出身和净云大师的话,在老太君心里打了个死结,叹了口气,罢了,储位之争,鹿死谁手尚且难说,俊儿还年轻,接替家主之位尚早,先留下溪儿静观其变吧。
老太君暂时取销了半月之期一满就休去梦溪的打算,但同时等于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

第五十八章 仗势欺主
老太君斜倚在床上,侍书一面给她捶着腿一面聊着天:
“俊儿昨天只因为溪儿逛街回来晚了,不仅打了知秋,还将二奶奶禁足三日,这都是真的?”
“是的,老太君,奴婢亲耳听红珠说得。”
“混账,俊儿这是怎么了,新媳妇总该有三天热呼劲啊,溪儿才进门几天,这俊儿就又是宠妾,又是收通房,现在倒好,竟然连新媳妇都给罚了,溪儿年轻,第一次出府,凡事新鲜些,晚回了一会儿,罚了跟着的丫头就够了,怎么连主子也罚?俊儿不知溪儿出府是我允的,是闲我老了,多管闲事吗?”
“老太君您别生气,二爷不是冲着您的,奴婢听红珠说,您允二奶奶出府的那天中午,二奶奶回了二爷,二爷就不允,让二奶奶来回了您,不许出去,二奶奶硬强着要出去,二个人因为出府的事情憋着劲呢,昨个儿,二爷先前也没说要罚二奶奶,只是要罚知秋和红珠两人,是二奶奶自请受罚,让二爷免了两个丫鬟,二爷当着众奴才的面下不来台,一狠心就罚了她,不过是禁足三日,不重的,老太君你可别往心里去,二爷哪敢和您做对,想是被二奶奶气昏了头,忘了这是您亲自允的。”
“噢,是这样,不是说要罚红珠和知秋两个吗,怎么后来只罚了知秋?”
“老太君您不知道,二爷罚了二奶奶也就免了两个丫鬟的责罚,只是那知秋才入府,不知二爷的脾气,没见着二爷当时脸都气黑了,竟不知死活地替二奶奶求情,结果被二爷罚了。”
“知秋这丫头,才来几天,看不出来,倒是个忠心的奴才,只是这次被二爷一罚,觉得她的主子没能耐,怕是以后想让她忠心也难了。”
“就说是呢,奴婢猜测二爷也是这个意思,听红珠说,现在满萧湘院的奴才中除了二奶奶刚买的那四个丫鬟外,没有人敢和二奶奶走得太近,说是白天见了她都绕着走,生怕被二爷撞见,又要在心里记恨。”
“这帮仗势欺主的奴才,溪儿怎么说也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主母!罢了,溪儿毕竟不是嫡女,有悖我萧家祖训,俊儿和她感情生分也是好事,免得以后这结解不开,我们就当不知道这事吧,以后俊儿对溪儿好坏,我们只看着就是了,对了,那个知秋你留心些,要是可用,将来溪儿被休,就把她要到我这来吧。”
“是,奴婢知道怎么做。”
“溪儿昨个出府,都去了哪?,买了些什么?”
“奴婢听说,二奶奶去了几家药堂,又去了几个绸缎庄,别的好象没逛什么?也没买什么东西”
“噢,她天天喜欢做些什么膳粥之类,想是去药堂看有什么奇巧的补药吧?”
“奴婢想也是,听说二奶奶只是好奇地满街看,连看到卖糖葫芦的都稀罕地问,平阳城怎么会有这些玩意,呵呵,奴婢觉得二奶奶在娘家时可能从来就没出过府,有些事情听她问的,竟然连三岁孩子都不如。”
“她们李家,本就是商贾之家,听说李老爷也是个唯利是图之辈,哪象我们这样的人家,对下人都很和善,更别说主子小姐了,你看溪儿每天小心翼翼的样子,就知道她在娘家时一定被管得紧。”
“对了,老太君,奴婢听红杏说,自从二爷收了红玉,就没在二奶奶屋里住过,一直都在红玉屋里,前个儿二奶奶已经搬进了东厢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