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时空的蝴蝶-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对此,三井龙姬虽然点头承认了以上说法的正确性,但却很奇妙地依然半分信心未减。

“……阁下说的不错,朝廷手中确实已经没有更多的存货了,而龙巫教多半也不会再当冤大头,但还有另一帮敌人会给我们送军火的……嗯,不对,严格来说,应该算是曾经的敌人,如今的朋友才对——至少在理论上应当是这样,而金钱则能把理论化作事实……”

ps:有位读者希望我将现在描写的扑街战争对应两个现实例子,那么我就只能说,诸位可以把它想象成喇嘛与萨达姆的战争。一边是顽固、脑残、疯狂又爱瞎指挥,明明没有实力却自视甚高,还缺乏牺牲精神;一边是领导人勉强还算正常,但手下众叛亲离,人人都忙着造反……总之就是这样的低水平糟糕战争。

 七十九、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5)

七十九、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5)

接下来的几天里,处于乱世漩涡中心的江户城,在戒严和军管状态下居然显得相当平静。仿佛长久以来积累的各类社会矛盾压力,都在这一次最激烈的恶意讨薪行动中被释放完了。

当然,这其实只是一种虚幻的假象,或者说是新一轮暴风雨降临前的宁静而已。

不过,整座城市的安定秩序得以有效恢复,倒也确实是一桩无可辩驳的事实,尽管于此同时还伴随着令人发愁的市面萧条,往昔热闹繁华的商铺茶肆都没了生意——因为江户这座武士之城内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也是最主要的消费人群,此刻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了!

——原本在这座城里整天横着走的“八万旗本”,除了少数幸运儿之外,基本都倒霉地被城管队这一回“严打恶意讨薪”之风扫到,连同全家老小统统用绳子一串串地绑了,塞到郊外集中营里去吃牢饭。

至于原本陪伴着名为“奉公”,实为人质的各藩诸侯一起,居住于城内各处藩邸的外藩武士,也已经因为前不久的幕府赦令,而跟随自家主公返回了封地。只留下了一堆空房子——随着朝廷公开起兵倒幕,地方上也是一片风起云涌,到处都蔓延着暴动和叛乱。

而更要命的是,在各藩政权内部,“下克上”之风也在急剧抬头。许多藩国都有野心勃勃的乡下豪族跳出来闹事,假借朝廷大义否定藩主权威的合法性,其中势力小的家伙还只是割据一方,希冀自立;势力大的家伙甚至聚众攻打藩主城堡,想要取而代之!

偏偏根据幕府“交替参勤”的制度规定,各藩诸侯每年都得有一半的时间呆在远离封地的江户,还有不少时间浪费在来回奔波的路上,真正坐镇领地的时间相当有限,至于正妻和嫡子更是得定居江户。

为此,藩主大人手下最为忠心和亲近的一批家臣武士,一般也不得不常驻江户与之为伴,留在老家驻守的不是失宠的厌弃旧臣,就是根本使唤不动的地方豪强。

这种制度虽然有利于幕府加强对各大诸侯的管辖力度,但副作用却是大大削弱了诸侯们对自家藩国的控制能力——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而东瀛的各级武士又均为世袭。几百年的时光推移下来,各家诸侯在封地的权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与架空。在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整个藩国版图都已经被一帮“祖传牛皮癣,专治老中医”的土豪国人众给瓜分得七七八八,远在江户的藩主仅仅是徒具空名而已。只是由于在太平世道不宜犯上作乱,这才勉强把君臣名分维持了下去,但在真正实力上却早已逆转了。

而京都朝廷的倒幕圣旨,则给了这些实权派撕掉头上最后一层枷锁的绝妙机会——只要响应了朝廷的号召。那么依然呆在江户的藩主就成了朝敌。既然成了朝敌,自然不能再当领主了,所有的百姓和武士就都不应该再效忠于他。自己则可以实现黑户口转正,从犯上作乱的逆贼小人变成合理合法的朝廷忠臣!

既然这一切的前景都是如此美好,那又为什么不倒幕,有什么理由不能倒幕?!

于是,朝廷的主力部队还在京畿一带与光头秃驴们纠缠,一场“下克上”的运动浪潮就已经在全国各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无数雪亮的钢刀都在朝自家主公头上砍去,然后就是一封封慷慨激昂的效忠请封书信飞向京都。为了表明自己是一颗红心向着朝廷,其中一部分特别有艺术细胞的家伙,用了血浆来源很可疑的血书(疑似鸡血),而另一些甚至还夹上了不晓得原主人是谁的半截断指头……

如此壮怀激烈的效忠表演,以及信中对傀儡幕府和西洋鬼畜不共戴天的仇恨,深深地打动了一部分涉世不深的贵族公卿,只是在感叹欣慰其忠勇刚烈之余,也不免稍稍有些困惑——他们这些年在“暗无天日”的幕府治下,究竟是怎么混过来的呢?

而仁孝天皇这位“中兴之君”也是从善如流,只要进贡朝廷的金钱礼物足够丰厚,所有的效忠、转正之类要求便一律照准,四处乱发菊花御旗和安堵状(土地所有证)。同时往往还有若干朝廷官职奉送。就是有时候也不免会忙中出错,比如说经常不小心把一个藩的领土同时封给了七八家当地豪族……于是大家在欢宴庆贺一番之后,便开始大眼瞪小眼,看着没法子以眼杀人,最后只得再次拔出刀来继续互相砍杀……

这已经不光是幕府中枢有被颠覆的危险了,而是从上到下的整个封建统治秩序都在土崩瓦解!

当然,对于焦头烂额的江户幕府来说,更加紧迫的问题在于,既然藩国已经不再承认藩主的领导地位,那么对于幕府来说,扣在手上的诸侯大名也就变成废牌了。

鉴于如此危急的局面,三井龙姬索性破罐子破摔,把滞留江户的各地藩主大名及其亲眷近臣全都释放回去,让他们先和自家的反骨仔们斗上一斗。无论最后的赢家是谁,至少在决出胜负之前,不管两边首领内心中的政治倾向如何,都不会有多余的精力来参加朝廷的倒幕讨伐战了。

这下子,地方上就打得更热闹了。

那些投kao朝廷借以篡位的反骨仔,固然是累世经营、根深蒂固。但是各家大名做了几个世纪的藩主,哪怕再怎么大权旁落,只要位子没垮掉,在身边和封地上就多少还会有一些根基和亲族,再加上从江户带回的亲信和幕府资助的陈旧军火,至少能够与根基未稳的乱臣贼子较量一番。

而且,像这种“祖传牛皮癣,专治老中医”的土豪国人众,在任何一个藩国通常也不会只有一家,无论是谁上位夺权,都必然是踩在一帮对头的肩膀上而取胜的。还乡的旧藩主则正好可以趁机招降纳叛……于是,有些藩国原本是不流血的和平易帜,等到藩主从江户一回来,也只能换上武力解决的血腥路线图了。

在这种遍地开花的小规模藩国内战中,由于事关举族存亡,虽然投入兵力不过几十人几百人,有的小地方还有几个人单挑的,但惨烈程度却往往令人难以想象,失败者经常是满门被杀。据幕府方面零星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性大规模内乱爆发迄今不过两个月,有数据可查的死伤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京都大战的二十倍以上……毕竟,造反派与还乡团之间的厮杀,永远都是这世上最为血腥残酷的……

总之,由于以上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江户城这座原本拥有百万市民的超级大都市,一下子竟然流失了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而且还是身家最阔绰,消费能力最强的一批——市场容量霎时间萎缩到了谷底!日常物资供应也随之由紧缺变成了过剩。

至于日常消费品的物价,更是仿佛坐了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先是因为战乱而在短时间内暴涨二十多倍,诸位消息不够灵通的商人刚刚花高价大肆囤积,如今又因为大批买主消失而只得价格暴跌,结果纷纷破产倒闭。颇有不少倒霉老板一时想不开,肩并着肩携手跳楼投海的。

戒严状态下,全城都弥漫着一片萧条低迷的压抑氛围,尤其以服务业和娱乐业的情况最为严重,这才没几天功夫呢,青楼花魁的身价就已经跌到了大约一两银子一夜——原本可是连二十两都要排队的!

明明还是阳光灿烂的夏秋之交,这座远东大都市却到处充斥着灰暗萧瑟的破败预兆。

不过,与郊外集中营里那些朝不保夕的可怜虫相比,普通市民承受的这点苦难,还远远算不得什么。

???????????????????????????????????????????????????????????????

按照通常的说法,江户幕府一共养了“八万旗本”。虽然实际上的编制恐怕并没有这么多,但若是再算上他们的家眷子女,就又要超出这个数字了。

所以,眼下在郊外一处海滨岬角临时设置的集中营里,就足足塞了六万多人(还有一些安分守己的胆小鬼没被抓),而城里估计还有不少他们的亲朋故旧,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新一轮的暴乱。对于负责维持秩序的巨熊军团和城管队来说,实在是难以承受的可怕治安压力——两军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一万兵力而已。

为此,深感精神压力沉重的菲里,不得不紧急转移驻地,让老黑龙福尔摩斯和小银龙雪风充当纤夫,把发动机彻底报废的祥瑞号强行拖到集中营附近海面,动用全军五千兵力来看守这六万囚犯。而刚刚通过收容大批京畿地区的“秽多”难民,扩充到了三千人规模的江户町城管队,则负责巡逻街道、弹压市区。

幸好,就这几天的情况来看,被拘捕的旗本武士们大体上还算老实。

幕府临时安排关押这六万多人的地方,名义上说是集中营,实际上只是一块什么都没有的海边荒地,除了沙砾和碎石,看不到一座最简陋的茅屋,几乎连野草都不怎么长。士兵们大致计算了一下塞满六万人需要的最低限度地皮,用白石灰画出边界线,然后在外面挖了一圈壕沟,再树上一道简单的木栅栏,最后又在壕沟边沿埋设了为数极少的寥寥几枚地雷,同时在栅栏上挂满了许许多多“小心,地雷!”的牌子(主要是起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