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时空的蝴蝶-第9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等到前任图坎可汗率领数万骑兵南征,于次年一举突破江淮防线,兵临扬州这座京师的北大mén之后,朝廷匆忙派人渡江督战,却发现扬州城墙上的大炮都是烂木头钉起来的,外头再刷一层黑油漆而已。至于堡垒工事之类的东西,更是仅仅只被画在图纸上,地面上啥都看不到,连护城河都干涸了……

结果,这扬州城自然是一战即破,京师戒严超过半年。朝廷为此先后丧师十余万,赔上了最后一批jing兵强将,耗尽了最后一点元气,才勉强把扬州城给夺了回来……可事后也没见这位‘八成先生’受到半点惩处,从此满朝文武人人心寒齿冷,国势之衰颓更是再也无从挽回了……”

“……确实如此,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当任何一个国家到了濒临崩坏的末期之后,无论是如何职位低微的官员,甚至就连一个管理鞋柜的小吏,都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任意破坏规章制度。”

吸血鬼nv教授蕾贝卡随口chā嘴说道,“……至于高层官员么,更是卖官鬻爵、任人唯亲,什么事情都敢胡作非为,没有一丝尽忠职守的心思,只想着抓紧时间趁着国家毁灭之前多赚些养老钱,然后逃难到外国当寓公……这种事情在费伦大陆的列国混战时代,也同样是多得很呐!”

虽然蕾贝卡的话语跟过去一样很有哲理,但务实的菲里显然更关心眼下的问题。

“……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是否依旧花时间攻击镇江?还是直接向帝都南京挺进?反正他们并没有能力用炮火来截断长江航道,威胁不到舰队的后路安危……”

原本还谈兴极浓的郭波郭公公,一听这话就登时愣住了。

“……这个……镇江要塞是否存在,跟我方打不打镇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他挠了挠头发,咂巴着嘴说道,“……听说贵军前来襄助的消息,我党革命同志甚是振奋,最近这几日里,在下已经动员起了三千净军,并且正在镇江方向汇集……若是战役中途夭折的话,只怕会很伤士气啊!”

这一回,就轮到菲里和两位nv吸血鬼听得愣住了。

“……三千人?!等等,请问郭大统领,您说的那些‘净军’,该不会全都是太监吧?”

菲里有些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几乎不可置信地惊叹道,“……只要有钱有枪,您想要在民间拉起三千人的队伍,倒是没什么可以奇怪的。但若是要拉起三千多个太监……民间居然散落着这么多太监?!”

“……这又有何难?”郭波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如果能有一个月时间,再筹措到足够的军械粮秣,召集三万净军或许有些困难,拉起六千净军和两万杂兵应当不成问题……嘿嘿,说起来,这可都全是先帝爷的遗产啊!”

 六十一、阉党凶猛(上)

六十一、阉党凶猛(上)

六十一、阉党凶猛(上)

雅易安和郭波手下的这些阉党余孽,之所以能够在江南地面上长期兴风作làng,乃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大金王朝基本上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太监帝国。/

自从丢弃故都燕京和北方半壁江山,还有辽东的龙兴之地,被迫迁都金陵、苟安江南以来,大金朝廷的声威就开始一落千丈,地方上很快出现了藩镇割据的苗头,而朝中也是愈发的暗流涌动、人心思变。等到辽东龙脉断绝,天子已失祖灵庇佑的消息传开,朝廷内外更是危机四伏、摇摇yu坠。

当时即位不久的前任皇帝,还是一个缺乏手腕和经验的小年轻,背后没有什么像样的幕僚团辅佐,外部环境又是这么的恶劣,所以大多数人都不认为他会在治理国家上取得什么杰出成就。

然而,这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候还真的是很难说,面对着如此糟糕的内外局面,先帝陛下却依旧毫不气馁,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大胆地进行发散xing思维,最后还当真被他摸索出一条全新的治国之路,而且还是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一条治国之路——具体来说,就是阉人治国!

鉴于当时大臣图谋篡权,军将拥兵自重,luàn党遍布四野的恶劣时势,先帝为了寻找一批可用的忠臣,就用他那颗别具一格的脑瓜子探讨分析了一下,最后得出结论——这天下的男人都是靠不住的!

这位皇帝的逻辑推理如下:因为男人全都有家有业,有老婆有孩子,于是感情重心就要搁家庭上了,对他这个皇帝就不能献上百分之百的忠诚。此外,男xing都有野心家的潜质,在此朝纲崩坏的luàn世之中,一旦手里有了兵马和地盘,搞不好还会做出那种夺权篡位之事,实在是不能放心予以重用。

而六根清净的太监就不同了,既然已经没了下边那根东西,想娶媳妇过干瘾或许还可以,想要有孩子传宗接代就绝对没戏了,既然没有下一代,那一腔忠心就只有奉献给他这个皇帝。此外,自古以来的文臣武将、皇亲国戚,在掌握大权之后篡国谋反的事迹屡见不鲜。却没有过什么太监篡国称帝的事情,所谓的权阉大公公,顶多也就是掌控皇帝、独揽朝政罢了,至少不会改朝换代。因此他觉得两害相较取其轻,与其重用普通男人,把希望寄托在难以琢磨的忠心之上,倒不如大肆重用宦官来得比较保险和妥当。

所以,先帝在上台即位之后,就把国家大权jiāo到宠信的宦官手中,而为了满足日益繁重的政务需要,又急需扩大有文化的宫廷太监队伍,建立学堂教育小太监固然是一个渠道,但已经恐怕是来不及了。

于是,又过了没过多久,先帝就传出一份疯狂的旨意:“自今以后,凡进士及第而yu登朝臣之列者必须自阉,如自阉无着又yu得官者,由朝廷代为阉割!”

这道旨意一经传出,举国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上书反对,声称如此一来,恐怕没有人敢做官了。但是先帝爷却不为所动,敢于坚持真理,对这道疯狂的旨意铁了心地坚决推行!

自此之后,凡因考中进士而被朝廷授予官职者,都要被官府公差扒掉裤子,割掉下身才能上任,更糟糕的是,由于负责人员的阉割水平有限,读书人又普遍身体虚弱,创口感染死亡的比率相当高。

从而害得好多饱学之士都躲在家里不敢应考,直接导致了国家公务员队伍质量的急剧下降——最严重的时候,连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半文盲jiāo白卷上去,都能被录用为进士,授予知县之职——但同样也有些趋炎附势的人,看到皇帝宠信宦官,居然自己主动割了阳ju,以求富贵和进用。

接下来,由于不断闹出进士、同进士甚至状元阉割失败,下身溃烂大出血死去的惨剧,所以搞到最后,朝廷干脆不再负责具体阉割的事情,只是统一规定全体读书人必须先自己想办法阉割阳ju,并且经过当众脱裤子检查,才有资格参加科举……所谓的士人风骨、书生体面,至此已是彻彻底底地dàng然无存了。

在阉人气势最盛的时候,朝廷官员之中有一万两千多人由太监担任,且多为实权要职,而非清贵虚衔,当真是把这个国家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太监帝国”。

总的来说,这一阉人治国的政策,还是有其成功之处的——那些早已失控的边远藩镇姑且不论,至少在朝廷内部,这十几年来一直都还算稳定,没有出现什么权臣图谋篡国的谋反之事。

但问题是,这么做的坏处同样也很明显,首先就是地方士绅的彻底离心——愿意为仕途而自行阉割,舍小家为国家的“勇士”,毕竟是相当有限的;其次则是官府威望的雪崩式大跌,毕竟老百姓对太监都是不太看得起的,而士绅们也是极力抵制;最后,更是导致很多求官无望又不肯阉割的读书人和地方豪族,争着加入了革命党——既然在这个太监朝廷的体制内,看起来是没啥上进的指望了,那么若是想要一边留着自己的未来幸福,一边谋求官职地位的话,似乎就只有干革命推翻朝廷这一条路可走了……

因此,先帝将这一新发明的阉人治国“先进政策”,勉勉强强坚持了七八年,最后终于还是顶不住来自于各方面的巨大压力,终于在执政末期颁下悔过诏书,恢复了正常科举,取消了阉人担任朝廷官职的权力,只是依旧纵容内务府凌驾于朝廷文武百官之上,使得太监们的气焰仍旧颇为嚣张。

等到如今的康德皇帝即位,更是进一步拨luàn反正,剿灭了尾大不掉的内务府,让自己信任的新人上台,虽然还是免不了经常要让宠信的太监出外任职,但至少已经是基本恢复常态了。

可正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康德皇帝的这一拨luàn反正,固然让地主士绅们弹冠相庆,愿意冒险搞革命的豪强大为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廷在基层的效忠力量。但对于那些为求飞黄腾达,已经忍痛自行阉割的家伙来说,却等于是硬生生地把他们的一切前途都给毁了!

 六十二、阉党凶猛(下)

六十二、阉党凶猛(下)

六十二、阉党凶猛(下)

一般来说,科举落第的文人,总归是成功者的最起码十几倍——举人是进士的十几倍,秀才是举人的十几倍,而连秀才都考不出的童生,同样是秀才的十几倍数量。

而太监们的状况,应该来说基本上也是差不多——宫廷之中顶多不过几万人的太监职位,对应在民间就是一个至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规模的庞大阉人集团。

宦官原本是遭人蔑视的贱役,必须同时忍受着生理的痛苦、地位的卑贱、家庭的排斥及社会的歧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们身处于权力核心的宫廷,服侍的是具有生杀予夺之无上权威的皇帝,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敬畏。此外,不少混得好的大太监,还拥有令人目眩的权势,以及一辈子吃用不尽的财富。

等到先帝崇尚阉人治国之后,挥刀自宫更是成了出仕的正途。很多世代贫困而又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天xing懒惰而又不安于本分的人,以及无缘于科举而又祈望出人头地的人,便纷纷走上了挥刀自宫以求富贵之路。于是,私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