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色春光-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氏眨着眼,尚未弄明白赵大郎这是个什么意思。林贞娘却已暗在心里猜疑这赵大是不是想要搞什么鬼。

果然,赵大郎哭了一通穷,就哀哀求道:“娘子,您是知道的,今年夏天雨水大,害了庄稼,所以今年的收成不好。您那租子,我实在是没准备出来——这不,连我这一大家子的口粮都没筹出来呢!这贼老天啊,就欺负我们这些靠天吃饭的穷汉子,不是旱就是涝的,可让人怎么活啊!”

骂完老天,又骂土地,只说土地公公土地奶奶白受了香火,却不护佑一方。说了好大一通,绕得陈氏头晕,赵大郎才终于说到重点,“陈娘子,您最慈悲了,就当可怜可怜我们一家老小,少收些租吧!”

陈氏怔忡,一时之间无言。今年夏天是下了不少雨,可也没比往年多多少啊!怎么就涝了呢?难道县城里和这赵家村不是一样的天气?

陈氏疑惑,可林贞娘却是立刻醒悟。什么涝了,什么雨大害了庄稼,这些话分明就是借口,这赵大郎怨天怨地,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一个事——打赖!

“赵大叔,”赶在陈氏开口前说话,林贞娘笑盈盈地道:“今年的雨水很大吗?我们常年在城里住着,竟是不知道这赵家村竟然涝了!照说,如果出现了那么大的灾情,这知县大人也该出面赈灾才是啊!怎么城里居然连半点动静都没有,还真是天灾天情人无义——不过,好像也不对,我可听说本县父母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想是赵家村的灾情,父母大人竟是不知情吧!我看不如这样,赵大叔你去衙门里找知县大人吧!我想只要你讲明灾情,知县大人一定会出面赈灾,解赵家村村民于危难之中。到那时候,赵大叔您可就是村里乡民的大恩人了!”

被林贞娘一番话绕得发晕,赵大郎干笑两声,眼角一瞥,突然大声招呼:“四蛋,你乱跑什么呢?家里来了贵人,还不快进来拜见!痛快的,快给陈娘子磕头,陈娘子是大善人,她能让你吃上饭,让咱们一家老小都饿不着……妞,你也麻溜的,快磕头、磕头!”

看起来有十岁左右的男孩,扯着不过四、五岁,还在流鼻涕的女娃娃跪倒在地。陈氏拦了这个,就拦不了那个,眼见那男孩转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真的磕下头去,陈氏慌忙闪避,急叫着:“这如何使得?赵大哥,你快叫两个孩子起来!我哪受得起呢?”

“还没到年节呢!”眼见陈氏被磨得没法子,林贞娘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上前按了陈氏的手臂一下,“娘,您就坐着吧!既然赵大叔想要孩子们给您磕头,您就受着呗!反正您好歹也算是个长辈——别怕,我这里带着钱呢!多的没有,五文十文的见面礼,总是有的!”

说着话,林贞娘从荷包里摸了几文钱出来,笑着递给那叫四蛋的孩子,“喏,拿去买糖吃。”

那男孩眼珠一转,忽地下跳起身来,接了钱就往外头跑。那个流着鼻涕的女娃娃迟疑着,扭头往外头看了看,听着外头男童欢实的笑,也就“哧溜”一下爬起来,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这孩子……”赵大郎气得不轻,却不好发作,只是摊着手道:“怎么好意思呢?小娘子还拿钱给他们买糖吃——呵、呵呵……”

干笑两声,他也不提租子的事了,只道:“一看小娘子这精气神,就知道娘子教养得好了。要说,我们乡下人,天生粗里粗气的,就是我娘,也是,把我养得粗鲁。”

林贞娘觉得赵大郎这分明就是在暗讽她没家教,可陈氏却不会把人往坏里想。见赵大郎提到娘亲,便也温言道:“天下慈母都是一般的!令堂也必是一位好母亲。”

“可不是,要说我娘,那真叫一个苦!我爹活着的时候,她没跟着享福,老了我又没本事供养她好好安度晚年——我娘啊,那真是叫一个苦……”

说着话,他人已经往门口走去,对着门外就嚷嚷起来:“老大媳妇,快扶你奶奶出来!陈娘子好不容易来一回,可得见见……”

在院子里正在喂鸡的年经妇人应了一声,抹身就往一旁正房靠左的屋里走。

陈氏虽然仍带着笑,可是笑容却有些发僵。

这算什么事呢?小的闹过了,再换成老的?

林贞娘皱着眉,也知道陈氏是万万不会一点顾忌都没有,直接顶撞老人的。可要是真任由这赵大郎这样软磨硬泡下去,她们家的租可就真的要难收了。

之前来的路上,她有听陈氏说过,这五十亩地,一年的地租是150石麦。这麦,如果按着市价折算,也就是45两银子。可这收的地租,总不成就按着人家零卖的价格来算,所以严格说起来,这些租子大概就是不到40两银子的样子。

定陶县的物价比乡下要贵上少许,若房子是自家的,不算这个大项的话,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开销,少说也要二十两银子——这还是省吃俭用,少沾荤腥,不买大件物品,一年换不了什么新衣裳的花销。若是那些大户人家,一家老小再加上仆佣什么的,一年几千两银子都不够使。

现在她们林家也就这么点地租钱,全指望着这个过活呢!可是不能让这么个无赖抹去一文钱。

冷眼看着赵大郎,再看被扶进来,走路似乎也颤微微的老太太,林贞娘的目光更为冰冷。

这赵大郎,往年怎么不说什么欠收免租的话?现在突然说这些,无非也就是欺她们孤儿寡母,没有男人倚仗罢了。

看着陈氏在老太太进屋时忙起身相迎,林贞娘在心里冷哼了一声,没有凑近,反倒趁着双方寒喧时,径直出了屋去。

刚被叫的赵家大儿媳和婆婆扶了老太太进屋后,就又退了出来。这会儿正站在猪圈前“噜噜”地叫猪吃食。

正午的阳光很足,投落满院,映在那妇人的身上,她发鬓那一抹银光,让林贞娘不觉扭了下头。

欠收,吃不上饭,可是这家的妇人却能穿金戴银,就不说这喂猪的年轻妇人,刚才扶老太太进屋的赵柱媳妇,耳朵上戴着的是一对金丁香,虽然不自太大,可是成色却很新,分明就是新进才买的。

那个老太太,虽然没戴金银,可是头上簪的小梳上却有着珠子,虽然不过拇指大小,也可能不过是镶了半颗,可却也明显是新的。

反观自己那个娘,一身的素,就连头发上也不过簪了一朵青色的绒花。没金没银没珠玉的,居然也成了能施舍人家饭食的人。

胸口闷得发慌,林贞娘站在门口缓了缓心神,这才大步往不远处的谷仓处走去。

不是欠收吗?不是受了灾吗?她倒要看看,他们赵家今年到底是打了多少粮食。她就不信了,院子里打谷场上还有尚未扫干净的麦穗,这谷仓里还就是空的了。

谷仓门口还堆着成捆的麦杆,想是留着冬天喂牲口或是烧火的。可大门却是锁着的,只是这锁却不是什么精密的锁头,也就是最普通的门闩锁。

林贞娘站在谷仓门口,眼角一扫,就看到麦杆堆边上丢着一根铁钎。

也不吭声,她走过去一把捞起铁钎,插进锁与上面横棍之间就往下硬撬。

正喂猪的赵家大儿媳,原本没有留意林贞娘,等看到林贞娘用铁钎撬锁了,这才醒过神来。

“咦,你、你这小娘子,这是在做什么?!”

喝问着,她放下手里的猪食盆,就往这边赶。

林贞娘虽然听到她的叫声,却哪里会理会。把全身力气压在铁钎上,她用力往下压。一声“叭”的轻响,她只觉力气使了个空,几乎一跤跌倒。

趔趄了下,她一站稳身,就立刻扑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那把锁头扯了下来。又猛地推开后头过来拉她的妇人,一下子拉开了谷仓的大门。

谷仓大门一打开,立刻扑出一层细灰,灰里还有因扑进门的风而飘起的麦壳。

林贞娘眯起眼,别过脸,咳了两声才又转过头去看。

只见这间宽敞的谷仓里,用席子围了三个粮囤,囤中已经脱了壳的麦子堆得满满的,甚至已经有些从囤里泄出洒在地上。

眼角抽跳,林贞娘回过头,看着在她之后扑进仓来的妇人,笑盈盈地道:“嫂子家今年好收成啊!”

第一卷 春色渐至 第十四章 生平第一仗

蹲下身,在地上抓了一把溢出的大麦粒,林贞娘抬起头来,笑道:“我就说赵大叔是个好庄稼把式,看这麦子,都饱满!”

“那、那个是——要留种的!对,要留种的……”年轻的媳妇脸色微红,虽然有些讪讪的,却仍如是说。

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可是她是知道自己公爹不大想给林家交那么多租的。不管怎么着,也不能让这林家小娘子就这么呆在谷仓里。

打定主意,赵家的大儿媳过来扯着林贞娘的手臂,就往外拖,“小娘子,来了都是客,还是进屋里里喝茶,在这儿呆着做什么?又是灰又是土的——这脏的……”

说着话,她还故意拍了拍一旁的粮囤。顿时,灰尘漫天。

林贞娘咳嗽着,倒也没有硬赖在谷仓里。

山东这边,虽是粮仓之地,可也属北方了,主要的粮食还是麦。一般庄户人家种的不是大麦就是小麦。除了这些粮食外也有种花生、棉花,各种树之类的。

林贞娘刚才拿眼一扫,谷仓里堆的都是大麦,并没见其他东西。而且,这三个粮囤,囤的显然不是赵家全年的收成。想来,大部分粮食还是运出去卖了,这谷仓里留的不过是自家吃的粮食,绝不至于像这妇人说的什么留作种子。要是这么多种子,来年赵家可得租多少地?

“大嫂,我看你们家还是赵大叔最会打算,早早的知道我们来收租,就特意把粮食卖了来筹钱,倒是省得你们再用车送了。”

“哪儿有啊?!大郎他们进城可不是为了租……”及时收声,妇人干笑两声,只是往屋里推林贞娘。

林贞娘却在谷仓门口扎了根似的,“呦,那敢情这些麦子是给我们准备的啊?也不知道够不够,这看样还真的要你们送了,我们那个车可好像是装不下——我还是去叫东伯来看看,这粮食要怎么装的好!”

“呦,小娘子,您别介,先屋里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