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尚宫宫略-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那人是谁?”萧可仍在苦求。
  “下去吧!”皇后再不理她,扶着环儿回寝殿歇息去了。
  高延福见她跪着不动,赶紧拽了起来,“还跪上瘾了是不是,回去弄碗姜汤喝,别冻病了。”
  “你告诉我,你一直在皇后身边,一定知道。”萧可抓着他不放,一定要弄清那人是谁。
  “我怎么知道!我根本不知道。”高延福连连摇头,“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别回头病了,再弄一大堆药吃,我记得你最不喜欢吃药。”
  在高延福絮絮叨叨的催促之下,萧可终于离开立政殿,以皇后平日的作风,必不会说。一路心事重重,连伞也忘了拿,似个落汤鸡一样回到紫云阁,把英华都吓了一跳,眉儿赶紧准备衣服及沐浴的热水,又烧了一大碗姜汤给她灌了下去。
  萧可自认身体很好,在另一个世界就是孤孤单单,风里来、雨里去的讨生活,来到这里做了王妃,舒服日子没过天,手上、背上全是旧伤,每逢阴雨隐隐作痛,曾让人埋在土里都捡了一命,不就这么过来了。
  “阿娘,为什么下雨不拿伞?”英华双手托腮,很不解理,他今年六岁了,各种问题很多。
  “阿娘忘记了。”抚着儿子的脸庞,萧可换作了笑颜,“年纪大了就爱忘记事情,英华以后要提醒阿娘。”
  “好啊!”英华一口应承下来,即兴挥着小拳头在屋子里乱舞,“阿娘,你看英华的功夫好不好?阎庄哥哥教我的,他今天很忙,说明天再来教我。”
  萧可摇头而笑,儿子那稚嫩的身手还不算功夫,大儿子李千里才是习武的材料,他有一手极为精准的弩箭,人人见了望风而逃。自英华丢的那次,就认识了东宫的侍读阎庄,闲暇便来寻他玩耍,有时也带着太子李弘过来,不过是写写字,练练拳脚,玩儿一会子也就散了。
  正在沉思间,忽听有人在外头叫着英华,推窗一看,雨也停了,一个少年自墙上露出了头,正是阎庄,眉儿开了门他都不进,直接从墙头上跳下来,才十二岁的年纪,是跟仁儿一样的淘气。有了阎庄哥哥,英华再不理母亲,两个人在院子里一路疯跑,又跳又叫,阎庄又拎了一把剑出来,乱挥乱砍,刚刚淋过雨的草木就遭了殃。
  “阎庄哥哥,我也有剑,你等等。”英华又折返回来,伸着小手朝向母亲要剑,“阿娘,把鱼肠剑给我。”
  “不行。”萧可一口拒绝,三郎留下的唯一遗物,岂能让儿子乱来。
  “为什么?阎庄哥哥都有剑,你却不给我。”英华小嘴一撇,自觉得委屈,呜呜哭了起来。
  “不行就是不行,出去玩儿吧!阎庄哥哥还在院子里呢!”好话说了半天,儿子仍是又哭又闹,立时拍案而起,“还不出去,没挨过打是不是。”
  英华吓了一跳,从没见过母亲发怒,自觉委屈的很,哭着跑了出去,一头扎进乳母怀里。谢氏正在屋檐下头做鞋子,本来两个孩子玩得好好的,后来英华去要东西,结果哭着跑了出来,这可是她的心头肉,任谁也不能欺负。
  撂下针线框,着萧可的屋子嚷道:“指不定在哪里吃了亏,却回来拿孩子撒气,英华是上辈子欠了你,才摊上你这样的母亲,不明不白不说,还见天受你的气,你打他呀?怎么不打?我非跟你拼了这条老命不可。”
  阎庄一看势头不好,便把自己的剑让给了英华,可惜他人小拿不动,又站在窗户外劝起了萧可,“尚宫别生气了,英华太小,你会吓坏了他!乳母也少说两句,英华到底是尚宫之子,哪有护着孩子责骂母亲的。”
  经阎庄一劝,紫云阁终于安静下来,萧可亦觉得这孩子不错,阎立德之子,现在东宫充任侍读,其姐阎婉正是魏王妃。“你姐姐还好吗?”少说也有十几年没有见过了,以前为妯娌,常在一处聊天。
  阎庄的神色为之一变,“还好,就是日子清苦了些。”
  自李泰死后,日子清贫是一定的,又在千里之外的郧乡,阎家纵使想帮衬,怕也是鞭长莫及,这就是失败者的命运,当年的魏王是何等风光。
  倚窗而望,英华与阎庄又欢乐了起来,你追我逐,完全忘记了刚才的不快,抚着手上的剑,思绪纷乱如麻。该怎么办?千里跟曦彦不能留在那里?婵娟都长大了,也不能留在那里?所有的难处,都在一个人的手上握着。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四章

  深秋,霜花遍地,宫苑内一片萧索,偶有离了群的孤雁哀鸣于天,让人倍感凄凉。
  萧可凭栏仰望,尚宫局外的一方晴空,恍惚间,皇后瑰姿丽妍,似众星捧月而来,忙率四司女史上前迎接。
  皇后今日心情好,妆扮更显国色天香,“都平身吧!本宫今日闲暇,来看看你的尚宫局。”
  萧可引皇后入内,分别介绍着司记、司言、司薄、司闱四司,首先来到司记司,典籍陈列,汗牛充栋。“这里有女史四人,掌管宫内文薄入出,审行付焉,谍状无违后加印。”
  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所经之处皆是井井有条,“很不错!诸司各司其职,诸事有条不紊,看来你对这里的事务已是驾轻就熟,是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吧!”
  “是啊!下官不能让皇后失望。”这回,萧可不大谦虚了,“皇后再去司闱司瞧瞧如何?”
  萧尚宫引着皇后游逛尚宫局诸司,一直插不上嘴的安采旻只能陪同于各司女史之中,脸上笑容可掬,心里早就不乐意了,各司有序皆是她的功劳,那位萧尚宫不过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每日只在应时点卯时出现,一向对各司事务不闻不问,现在倒成了她的功劳。
  逛过了尚宫局,萧可请皇后到她的书房内奉茶,各司女史则在门外肃立,后有宫娥禀报,说是左卫府将军秦枫有要事面见皇后,此时正在宫门外等候。
  皇后向萧可道:“终于肯回来了,说是去寻个朋友,一走就是大半个月。”。
  秦枫大步流星而来,拱手行礼,“颖姐,到处找不到你,原来你在这里呀!我想跟尚宫出去一趟,您能不能答应呢?”
  一上来就找萧尚宫,皇后就怕他闯祸,“不是刚刚回来,还没有逛够?”
  秦枫在那里挤眉弄眼,非要皇后答应不可,“颖姐,我们有正经事儿。”
  皇后拗不过秦枫,笑道:“什么时候成了你们,快去快回,不可闯祸。”
  秦枫答应一声,拽了萧可就走,真像有什么要紧的事儿。
  萧可仍弄不清他这是哪一出儿,“秦将军,你到底因何事要我出宫?”
  秦枫神秘的一笑,“你不是想女儿吗?我都打点好了,跟我去见见她?”
  萧可怔怔的,与女儿分别了六年,竟还有见面的一天,“你是说婵娟?你走了大半个月,就是去帮我打点?为什么要这么做?”
  被她一一猜中,秦枫很高兴,“你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你的女儿……还是你的女儿。”
  两人乘马出了长安,一路向三原县急驶,莫约半个时辰后,密林间那座壮观宏伟的陵寝瞬间眺入视线,巍峨的宫阙,质朴的石刻,古树参天,这里就是唐高祖李渊的长眠之地——献陵。
  年老的内侍依次推开宫门,机械而木然,秦枫早已支会了献陵的守令,一路畅行无阻。据他所言,婵娟与元如娴母女早已搬离了荒寂的偏宫,她们如今的幽居之地名叫桂苑。在偌大的宫殿群里,桂苑毫不起眼,大概因满苑的桂树而得名,元如娴母女就桂树下立着,青衣布裙,装束朴素,六年不见,娉婷长得很高了,形容与其母一样,秀丽无双。
  元如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消失了六年了王妃竟然好端端站在她的面前。
  两方对望,一时无语。
  萧可有千百次幻想女儿的情形,一定是骨瘦如柴、蓬头垢面,急切冲进室内寻找,青幔遮掩处,一个少女呆坐在榻边,长发垂落,目光盈盈,原来女儿不是想像中的样子,她衣衫齐整,肤色柔润,不是幻想中的弱不禁风。
  李婵娟四岁离开母亲,映像全无。
  萧可慢慢向前移动,一手抚上女儿的脸庞,她的发丝浓密如瀑,明眸善睐,娇嫩如花,直教她不敢相认。“你是婵娟,阿娘竟认不出来,阿娘离开的时候,你才……。”话未完,便将女儿搂在了腰际,拂着她的发丝,潸然落泪,从模糊的视线中打量女儿住处,一室昏暗,唯有一榻一几,几簇闲花开在了窗台的边缘。
  “阿娘,你是阿娘?”李婵娟抱着母亲,珠泪盈盈,“自你走后,婵娟日日夜夜盼着你回来,娉婷姐姐都有娘,婵娟为什么没有?”
  萧可一直在哭,脑袋里嗡嗡作响,所有的隐忍在女儿面前不堪一击,对她的映像仍停留孩提时,她伸着小手向哥哥要着雀儿。无力地跌坐下来,牢牢将女儿抱在怀里,她的身体柔若无骨,惹人怜惜,自幼被关在牢笼一般的地方,何年才能重获自由?
  “母亲这不是来了吗?妹妹别哭了。”娉婷也来安慰妹妹,回眸望着母亲,“阿娘,你也来劝劝。”
  萧可这才拭去眼泪,将女儿交给娉婷,长身而起,朝元如娴深深一揖。六年来,婵娟多亏她的悉心照料,才不至于成了想像中的样子,曾经是有多恨她,早已消逝在烟霭纷纷里。
  “王妃一拜,娴儿愧不敢当。”元如娴随即还礼答拜,“彦英一直承蒙王妃关爱,他还好吗?”
  “应该还好。”扪心自问,何曾关爱过玮儿,既然没有得到坏的消息,想必就是好。
  元如娴顿时安心,除了王妃,再无可信之人,吩咐娉婷照顾婵娟,便将萧可请出来说话,“王妃,你要想想办法,婵娟今年十一岁,娉婷十二岁,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不能一辈子留在这里。”既然王妃肯光顾,就是记挂着婵娟,顺便捎带女儿脱离苦海,不过是举手之劳。
  萧可当下为难,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千里远在广州,却娉有慕容家的姑娘,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