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闹,姐在种田-别闹,姐在‘借’种-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爷,面线糊这生意,当初就是跟胡家合伙的,如今也不能忘恩负义将人给踢开,以后孩子们可还怎么说亲呢。”齐斯农是绝对不会听从齐太爷的话的,跟家里兄弟合伙,绝对会被坑得‘裤’子都没了。

这次搬来府城,有许多的原因,其中一件大事就是孩子们要折腾的鱼庄,有程隆帮忙看着,梁澈钰的身份又在那,他就不那么‘操’心了,只想着重‘操’旧业。

齐太爷的脸‘色’不怎么好看,不过想着齐斯农他们刚来府城,以后有的是办法来劝服他们,便不再这事上打转,“也是,咱们齐家的子孙,不能做那忘恩负义的人。”

齐书凡见齐太爷的话明显是口不对心,便上前一步,笑着说道:“去年来府城时,见太爷爷的身子不大好,回庆阳后,我们就去德仁堂找了周大夫,求了个‘药’酒方子,霜儿亲自做的,每日饮一小杯,对身体很有好处,太爷爷您可别忘了。”

“‘药’酒?霜丫头看来是越来越有本事了,爹,好东西,您可别藏着呀。”齐大爷看似赞赏地说道,笑眯眯的。

而齐二爷在听到酒一字的时候,面上有些意动,却是馋的。

“当然了,太‘奶’‘奶’的那瓶味道比太爷爷的淡点,大爷爷和爷爷那两坛子,味道要冲点,不过对身体很有好处的。”齐书凡笑眯眯地说道,这几坛子酒其实做起来很简单,‘药’材也容易买到,没啥稀奇的。

离开齐家的大‘门’,大家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看得出来,齐太爷他们有许多话要说,却只能忍着不一次‘性’说出来。

而本家那边的人更是一个人影都没瞧见,看来都‘挺’有耐心的。

从头到尾,齐秋霜都没怎么说话,更别说与谁对视了,她只要想到她被齐太爷随便定亲的事,心里就非常的不舒服。

如今过去几个月,想必那定亲婚书已经消失,就是不知道齐太爷他们还怎么打算?

与胡大石牛氏六哥儿在一家茶馆汇合,然后就叫了车子去府城的瓦肆。

这里是府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也是最复杂的地方,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不过这个地方齐秋霜和齐书凡几人都来过,有些地方改变了,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变的。

除了店铺,还有许多的摊子,有固定的也有流动的,类似于自家两个表哥的那种摊子也不少。

两家人在一块,目标还是不小的,路上摊贩都会招呼着,看到不错的,就会停下来买一点吃,一条两百米的街道走完,十人都吃得有些撑了。

不过相对的,对于瓦肆这边卖的食物也有了个概念。

卖面线糊的摊子也有两家,都去吃过,怎么说呢,味道没自家的好,但生意都还算不错,价钱跟庆阳的差不多,可见府城人的接受度也不低。

别闹,姐在种田目录 第326章 新的生意

寻了个茶摊子,两家人凑了一张桌子,坐着消食,也有聊天的意思。

“吃完一摊下来,斯农可有想法?”胡大石倒不觉得沮丧,在他看来,府城就是个捞金的地方,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除了这两家面线糊摊子,其他地方的也没少见,也不全都是庆阳人开的。虽不敢说我们面线糊是最好的,但能比得上的也没几家。”

对于做了两年的面线糊,齐斯农可是非常的有信心的。

柳氏也点点头,“是的,他们的汤头熬得是不错,但不够清,而卤味味道差了点,卤水盖过面线糊的味道,无法完美融合。”

说起面线糊,柳氏都能挑出许多的问题来,说得那叫一个头头是道。

六哥儿一口气喝了两碗茶水,“要我说,哪里考虑那么多,就是在这里开一家,也不会亏的。”

“我觉得,面线糊可以开,但我不建议在瓦市这边。”齐秋霜却摇了摇头,不建议道。

这话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齐秋雨奇怪:“霜儿,为啥这么说?”

牛氏也笑着说道:“霜儿的主意向来多,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瓦肆这边主要是来玩耍的,在不远处还有夜市,再远点就是各种青楼舞乐轩,都是晚上热闹的地方,这片区域形成一个三角,我建议是做流动的摊子,拿着就能吃的。”

以前做的笋饺烧仙草这一些,完全是因为好‘操’作,一两个人就能做得来,齐秋霜就没有考虑其他的。

要知道这是古代,不是前世那许多东西都能买到的,许多都只能自己做,很是麻烦。

胡大石听了,仔细在脑中想了想,发现还真的是这样,“霜丫头,你脑子果真好用,我们回家说去。”

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实在不是说些商业机密的地方。

因着胡大石的迫不及待,一行人就叫了两辆车,回到了梧桐街的住处,刚在大厅里坐定,所有的就两眼放光地盯着齐秋霜看。

“去一个地方玩,有的人单纯就是填肚子,有的人就买零嘴,我们为安全可以想一些又能填肚子又能当零嘴吃的,可以直接拿走吃,不用坐着的。”

“嗯,再继续说,我觉得很有意思。”胡大石两眼亮晶晶的,儿子跟人合伙做鱼庄,他这个当父亲的,做面线糊的话,觉得太累人,感觉也不适合他们两口子,倒是齐秋霜说的,他‘挺’有兴趣的。

“可以做能放在油纸包里或放在荷叶包上的食物,不会太热,要不就是用竹签串着的。”齐秋霜说着就想到了烧烤店,不过这种店一般开在夜市里比较好,但是太辛苦,铺子也要有后台才好。

“听起来很是不错,我倾向竹签的。”胡大石眼珠子转了转,别看竹签麻烦,也是前期的,但绝对是最吸引人视线的。

在场的人都不是笨的,只要提供了一个思路,很快就能接下去,要用什么样的菜和‘肉’,是泡在汤水里还是刷酱料,讨论得不亦乐乎。

齐秋霜刚才说的时候,也想到了一件事,就是做中式汉堡,不过绝对不能用馒头,但依现在的技术,做面包也不容易,就是不知道齐秋雨能不能作出她要的那种效果来。

无论是汤水还是蘸料,齐秋霜都有配方,而齐秋雨又有天赋,研究阵子也能调配处理想的来,完全不需要担心。

既然想到了,总要试试才好,一家那么多人,各自分开去做事,胡大石牛氏带着齐书凡六哥儿外出采买,齐斯农负责做竹签,齐秋雨柳氏则是调汤头蘸料,齐秋霜齐秋雪就将现有的菜给处理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等到华灯初上,两家人聚在一起,看着泡在大锅里的各种竹签,上头串着‘肉’或蔬菜,一旁还有几个小锅,里头分别是浓稠的酱料,不同的味道,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由柳氏动手,先从锅里拿起两串‘肉’串,拿刷子蘸了酱料刷过,分别放到六哥儿和齐秋雨的碗里,他们两个的嘴巴比较灵敏,最能说出优缺点。

六哥儿吃完,砸吧了下‘唇’,“感觉酱料太少,吃得不过瘾。”

“不会烫口,不过不注意的话,汁水会滴下来,刷酱料前最好把汤水甩一甩。”齐秋雨仔细地吃了一口,“味道的话,酱料味要加重一点。”

“我觉得这样刚刚好,我们调的口味有重的也有淡的,每个人喜欢的总不一样。”六哥儿的意见却是不同。

柳氏又去端了饭菜出来,“先吃饭吧,吃完后再讨论。”

一家人将一下午的成果都给吃光,几锅酱料也吃光,许多都是拌饭去了。

后续齐秋霜没有参与,她知道家人一定能想出两全其美的主意来。齐秋霜现在在想的是其他的东西,比如那中式汉堡,出现的话,绝对是很新奇的。

不过不急,先一样一样来,等这串串稳定了,再考虑增加其他种类,她可不相信一样东西火了会没人去模仿。

不过这个时候的食材是比较少的,齐秋霜后来负责的,就是寻找各种适合的食材。‘交’通局限了物流的发展,也代表着区域间的流通是很少的。

所以这个差事也不是那么容易干的。

到了府城,梁澈钰虽说住到程府中,但他也经常到梧桐街来,有时就是陪着齐秋霜说话,偶尔提一点意见。

“我让人收集了各地的蔬果种子,有一些庄子上也有种,你寻个时间,我带你去庄子上看看。”

“种子从种下去到收获,也是需要时间的,先去庄子上看看吧,你确定有时间?”接触的多了,齐秋霜很确定梁澈钰是非常忙的,每天都有一大堆的文件要阅览下指示。

“当然。”就算没时间也要挤出来,而且许多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其他人做,没得需要亲力亲为。

所以这阵子阿木就苦‘逼’多了,经常要到处跑,要不就是帮着处理各种文件,也是忙得很,经常看不到人影。

齐秋霜笑笑,悄悄去厨房用竹签串了几个‘肉’丸子,“来,尝尝,我大姐最近研究的。”

别闹,姐在种田目录 第327章 变异

梁澈钰的眸‘色’暗了暗,他平时很少吃外面的东西,也就齐秋霜家的多一点,见到伸到自己面前的‘肉’丸子,他没有丝毫犹豫,探头轻轻咬了一个。

而后看着齐秋霜面不改‘色’地将竹签拿到自己嘴边也咬了个。

看着明明没什么接触,却让梁澈钰心底升起一种感觉,暖暖的,很让人舒心。

到了庄子上,齐秋霜看着地里的那些棚子,很是惊讶,“你真的让人试了?”当时她只是随口说一说,并没有很详细地描述,没想到这些庄子上的老农能根据描述‘弄’出格大概的模样。

梁澈钰笑了下,“反正庄子上的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试试。虽说不合季节,但偶尔尝个鲜,也是不错的。”

他没说的是,他外祖的脑子也转得快,见状,也跟着‘弄’,还专‘门’运送到北边去,可是挣了不少。

今天的天气好,不少棚子表面的草帘子都掀开了,‘露’出里头长势良好的植株,齐秋霜看了下,发现不少辣椒的新品种,有一样还是很辣的那种小红椒。

在庆阳那边,只有红‘色’的,圆圆的红椒,味道并不辣,还有点甜,她还以为辣椒没在凉州府传开呢,只在别处有种,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