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没有嫡子之黍离-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皇父所言,当初自己看着老四累死累活,虽承认他的勤政,却也不是不愤懑、不幸灾乐祸,谁让你把兄弟一一剪除?谁让你敏感多疑,哪个也不敢相信?合该你没有手足相帮,合该你……

皇父为什么还安慰他?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弘历,可是老四一手教养的继任者!老四子嗣单薄,弘时逝后,他可就只弘历、弘昼两个阿哥!弘瞻,老四薨的时候,还是个奶娃娃呢!真论起来,老四花在弘历身上的精力,怕是比皇父对太子的还多,再怎么说,自己兄弟可是二十多个呢!

“你这话足以证明老四这皇帝做的不错。”

胤祉哑然。自己说了什么?自己明明说老四子孙不肖,连累皇父法体都有可能被……皇父居然说老四皇帝做的不错?

玄烨看着他傻乎乎的表情有些发笑,总算是心情好了些。自己的小三自幼聪慧,学文学武俱是举一反三,对人对事都颇有见地,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妄自尊大、轻下结论,但有时候,不知怎地会有点犯傻,拐不过来弯,会说些傻乎乎的话,做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这个异世重生的老三一直是精明强干,没想到也有自家三儿那样犯傻的时候。

康熙似是毫不奇怪,平静地问,“朕是谁?”

胤祉的表情更傻了,看向帝皇的眼里带了些惊疑,若不是君臣有别、父子纲常,怕是都伸手去掐掐看了。

玄烨笑了,嗯,更象自家三儿了。

康熙继续平静地说,“爱新觉罗是马背上的英雄,是草原上的苍狼。”

胤祉傻愣愣地看着他,似乎没反应过来。

帝皇也不着急,静静看着太子的画像,等他想明白。

半晌,胤祉“啊”了一声,终于明白了。他经历了康熙一朝、雍正一朝,在乾隆朝也飘了好些年,不说前世,今世还魂以后,身在礼部,又是经常和汉人打交道,对于三纲五常、礼仪规矩比寻常人更看重得多,竟忘了,满人,一直是火葬的,是从自己的皇玛法开始,为满汉同化计,才改火葬为土葬,康熙朝时,别说寻常满人,就是大多数勋贵的葬仪还是以火葬为主,是老四和小弘历当政时,才慢慢由火葬改了土葬的!连自己都被汉化若此,身为入关后第二任帝皇的皇父,怕是对老四的同化满汉,满意得紧。

“想明白了?你以为朕震怒什么?你以为老四自责、伤心、惶恐什么?你真以为朕会在意那一把骨头?”

玄烨莞尔,你要是用词不这么粗鄙的话,连朕都相信你真的不在意你那“一把骨头”。

“可太子——”大哥明明说是因为告诉了太子皇父的陵寝都没保住。

“你还是没想明白啊。”康熙叹气,“你以为保成是为了朕那把骨头才舍命一搏?”

“可大哥——”大哥明明是这么说的啊。

“你学贯古今,在文人中也颇有令名。汉人有句古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你说,保成是为了什么?”

胤祉若有所思,帝皇却没有再等他细想。

“家国天下,爱新觉罗的尊严,不容亵渎,大清的国威,更不容冒犯!他是真真切切地踞大清储君之位,立大清储君之威!”

接着,帝皇却转了个话题,“来了以后,朕问过老四,他还想不想要这个皇位。”

胤祉惊讶,皇父这是……

“老四说他不知道。”胤禛那满是苦涩的话语他记得很清楚,“他说,纵殚精竭虑,仍战战兢兢,深怕有负朕所托,更怕子孙不肖,坠了祖宗基业。”

胤祉欲言又止,身为魂魄时,他也去看过这铁血无情的四弟,那肇夜明烛、案牍劳形,纵使他满怀愤懑,也是承认雍正帝的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可也更……

“朕来得晚了些,乌拉那拉被指给了老八,佟家和年家相争,老四被闹得不得安宁,弘时又……你说,老四是个什么滋味?他一门心思办差,你说是为了什么?那时,又知道弘历——”他停顿半晌,才又说,“你说,他心里又是个什么滋味?你恨他,他——能恨谁?”

“皇父——”胤祉涩然,对于以前那个虽沉郁但还稚龄、极亲近他的四阿哥,他可以和颜悦色,甚至亲近,可这个把自己幽死的雍正帝……加上知道了那惨烈后事,身为皇阿哥的骄傲……他现在却真得是百感交集、难以言表了。

“你与其去恨他,不如恨朕——”

“皇父!”胤祉顾不得御前失仪,急急打断帝皇的话,对于“天地君亲师”几乎占全的皇父,再落魄,再伤心埋怨,却从没想过……

“老四你们的恩怨,朕不想说什么,真要追究,朕这个皇父,要担大部分责任……”

“皇父,”胤祉眼泪都要下来了,“是儿臣们的错,儿臣……”

帝皇止住他,“前世,朕对你们兄弟几多压制,说是九龙夺嫡,其实,也就是老大和保成相争,你、老四、老八领着一帮小的……可依然动摇国本,逼得朕松动吏治、分化世家,留了个烂摊子,你、老八他们和老四明争暗斗,是是非非,朕不想再细说。老三,我们的大清,已经毁了,别说不是老四一个人的责任,就算是,恨有什么用呢?埋怨有什么用呢?老四现在这样,朕……。这里,只有朕和你们兄弟几个还了魂,保成,为了……,已经……。老三,朕不想看着老四也……。老三啊,你也历经世事,白发人送黑发人,朕是再也不想了……”

“皇父……”胤祉潸然泪下。

玄烨看康熙平心静气地说着这些话的样子,亦是难过。保成,你幼殇之时,朕心疼怜惜,可终归……你的皇父却是明知道你活到天命之年,后来又……,虽说朕是消了他的魔障,可这份痛悔,已是刻骨铭心、永难释怀了。

“老三啊,这一世,朕盼着你们兄弟齐心,到朕……时候,朕能安安心心地走……”

“皇……父……”胤祉泣不成声。当初,皇父葬礼上,那刀光剑影、那烈火烹油的惊心动魄仍历历在目,皇父,我们……

帝皇平静地看着膝上胤禛沉静的睡颜,然后,慢慢抬起头,凝视着画中小少年的温润笑颜,黯沉的眼里,沉静如渊……

&&&&&&&&&&

乾清宫。

玄烨看着品茗的康熙,长舒了口气,总算是把两个棘手的给安顿下来了。

这个异世的“自己”的子嗣,果然是一个比一个彪悍,一个比一个难缠,也亏他能摆平。

可,想着暗卫递上来的条子,又想叹气。

自己的那些个,又蹦了起来!

惹事的,自是笑傲紫禁城的双霸、双骄。

九阿哥在外面转了一圈,看到途经诸国的情况,越来越心惊,终于是草草办了货物,急急忙忙回国给自家皇父通风报信。

折腾了几个月,算是安顿了。他想起自己这仓促的行程,憋不住,想再出去,还想走得更远些。吃过几次亏,他也是担心行程安全,更加坚定了以史为鉴、带军队下西洋的念头。

说起带军队,自是找他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十阿哥。十、十三、十四都是在兵部,自小打闹惯了的,常在一起。九阿哥的伶牙俐齿、言辞犀利,那是连前世养气功夫极是高深的雍正皇帝也能被气疯的,他若是诚心诱哄,那是舌灿莲花、头头是道,不说他正面直击的十阿哥,就是旁听的十三、十四,都被他说得动心不已。

四个人就打算找个时机,跟“自己”这皇父软磨硬泡,出海去!他们也心知四个皇阿哥同时出去,太过扎眼,若是朝堂上提,“自己”一驳回,就没反抗余地,就准备干拿手好戏,私底下撒泼打滚,可最近这摊子事,“自己”没空!也就一直拖了下来。也正是因此,当日十、十三、十四表情才那么扭曲,九阿哥才那么不情愿。

“小九他们的想法,还是不错的。对改革兵制,也是有益处。”

九阿哥拿来哄一众兄弟的诱饵,正是西洋的那些新式武器、新式军队。十、十三、十四也是想着最近还算风平浪静,有大哥镇着,且整顿旗务以后,脱颖而出的年轻子弟也是不少,出去个三年五载,应是没有大碍。

“嗯。”

“他们几个正是年少,出去多看看,也有好处。”

帝皇淡淡一瞥,“你是准备放弃他们么?”

玄烨的表情,瞬间垮掉了。

已经是康熙四十七年了,比起十二年前,立储,更加急迫。

可,玄烨苦笑,他现在是更能明白为什么当日“自己”以为保成自毁是为了报复,这些个,那是个个能干,各有长短,立谁呢?

真论起来,唉,保成,有他这么个睥睨天下、惊才绝艳的皇太子珠玉在前,自己横看竖看,觉得哪个都还不错,但也都只是还不错……

真真是愁白了头。

比起没换过魂的这些个,保清、老三、老四确实是更出色些,可也更麻烦。

保清,现在是知道了他也是还魂的,更是对后事知之甚详,也确实心性潇洒,可,麻烦就麻烦在他的这份潇洒上。当个好皇帝,首先,得他自己想当皇帝才行吧!看他这些年滴水不漏的架势,就能明白他是要矢志不渝地做个护国骁将,默默守护江山了。

老三,文武双全,在满汉文人中都有声望,可比起保成的统揽全局、袖手乾坤、锐意进取,就差了些,现在又知道他偶尔会犯傻。

老四,应是最合适的,可他太过孤绝,在这种时局,需要的是一个既能锐意进取、带领大清前行,又能刚柔并济、安抚满汉世家的人。

“慢慢来吧。这个事,也急不得。”帝皇慢悠悠地开口。“现在,还是加紧盯着各府,看他们怎么处理好后院的事,也看一下他们对子嗣的态度。连后院都摆不平,又怎能摆得平满汉相争,又怎摆得平蒙古各部,更别说以后还有洋人的那些个国家。子嗣,呵,这江山总归要传下去,弘历、永琰,一次就够了。”

顿了顿,又说,“那四个,先凉着。若他们想清楚,拿出的理由能说服朕,朕自会放他们。而且,这个时候,他们要是不能把府里安顿好就来找朕,朕也不用再头疼他们四个了。”

确实,这也能更看出他们的心性、谋略。

又是静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