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殉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殉猎》作者:黎晶
文案:
美丽的于家媳妇和一个偷渡而来的苏联青年一夜狂欢后生下一个“二毛子”。他英俊、善良、智慧,是模范民兵排长,也是远近闻名的好猎手。县、乡领导喜欢他、利用他;上海知青跟他生孩子,屯子里的漂亮媳妇竞相投入他的怀抱……
作者黎晶倚靠着深厚的阅历,轻摇着智慧的羽扇。升华着真实的经历,充满激情地给我们讲述着一个天哭地泣的故事。捧起这部长篇,那遥远的雪猎情趣,那真切的边村风物。那粉红原味的风流韵事,那凄美诗化的命运足声……便会悄然围拢过来。伴你消磨一个慵懒的红茶午后,陪你度过一个迷情的红酒子夜。清晨,理性老人又叩响了门环,送来了昨天人道和天道之役的战报。


一个俄罗斯民族的优秀男人,为情越境,在中国江岸的桦皮屯里,与一个贤惠、端庄、美丽的女人一夜狂欢之后,淹死在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留下了一个“杂种”。因“他”而起,三个男人接连不断地死于枪下……
这桩桩血案,就发生在“文 革十年”,最撕扯心肺的还是1983年临近春节的那个寒冬。二十多年过去了,那夜空中的月亮被冻在了天上,粗壮的落叶松,纤细的白桦,还有浑身贴满铠甲黑乎乎的柞树,将映满血色的月亮锁在了这片僵死的树梢之上。民兵排长仰卧在洁白的雪原中,鲜红鲜红隆起的血浆,就像一块绒毡,在清冷的月光下,将死者高大的躯体印刻在谷有成部长挥之不去的内疚里。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1983年是一个百业待兴充满生机的年代,红色的大幕已经落下,每个人内心充满的红色希望,随着这场大戏的退场,和那到处映入眼帘的红旗,满墙的语录,袖角上的袖章,这个主宰十年的色调,被这场大雪所覆盖得一干二净。
谷有成退休在家,但至今他也没有闹清楚,为什么在“文革”之后,那些在十年“浩劫”中被批判的谈“官”变色的走资派们,不顾还未痊愈的疤痕,将那一顶顶散有血性气味的乌纱争先恐后地戴在自己已染霜发的头颅之上。而谷有成他自己,一位边防团的副团长,突然像是中了邪,肾上腺素激增,一种“学而优则仕”的当官激情和欲望,在他们这一拨人当中的内心深处爆炸,骤然产生一股凶猛的冲击波,将十年的断流续上。封建社会的“君子不可一日无权”的权力欲望变本加厉地开始向四周扩张,令人惊异的是,在这场角逐的拼杀中,发生了许多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从而竟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谷有成摇身一变,当上了瑷珲县委常委,县人民武装部长。他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活得很舒坦,锣鼓喧天地粉墨出场了。然而,锣鼓声后,一户再普通不过的农村人家,却在这场大戏里全景式地演出了一幕苍凉、悲壮的历史剧,剧目没有导演,没有名角。剧情却波澜壮阔,惊天动地……。
中国最北部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的结合处,一条秀丽的科洛河,一条雄浑的黑龙江,一座巍峨的卧虎山,孕育了一个神奇美丽,撼人悲壮的故事,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山水为桦皮屯最美的姑娘种下了幸福的祸根……
小兴安岭起伏延绵,看不见嶙峋的裸岩,它们被一层层厚厚的柞树林、桦树林、红松和落叶松包裹得严严实实。脚下是趟不透的榛子棵,一排又一排,尤其到了冬天,除了漫天的大雪,留下的只是数不清和望不到边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带。
小兴安岭北坡;有一座卧虎山;卧虎山远看有山,近看无山,丘陵不断。汽车马爬犁沿着亮晶晶的两道车辙,跑上个半小时,就像疾驰在三江平原上,没有一点山的感觉。有人常说,这有点像陕北的塬,却没有了粗犷与彪悍。连接小兴安岭和大兴安岭的卧虎山虽地处中国的最北端,身处茫茫的荒野之中,却到处都透着一股股江南水乡的秀色。
卧虎山脚下;一条清澈的科洛河;分隔了大小兴安岭;科洛河曲曲弯弯。像一条碧绿的带子;被两岸的山脉挤得飘来飘去;当那飘带飞落到黑龙江边的时候;突然打了一个结;造就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恬静安宁;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桦皮屯。
桦皮屯就那么几十户人家,没有多少耕地,祖祖辈辈靠捕鱼打猎为生。雨季过后上山采些山珍猴头菇和木耳,生活过得很殷实。
屯子东头,一棵硕大的杨树下,三间木克楞的房子坐北朝南,院里东西两侧用柞树枝条编织的低矮的偏岔子,好像关内的东西厢房。院墙是用落叶松锯成的木伴子垒砌的十分整齐。院子中央,耸立着一根足有几丈高的晒鱼杆。这里住着屯子的大户白家,屋子的主人白瑛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姑娘。白瑛独身一人,全凭白家族亲二叔官称白二爷的白士良照顾着,日子过得也很顺畅。
卧虎山头的黑龙江南岸往北行至呼玛县,沿江公路上一共有七道河沟,伸进卧虎山中;桦皮屯的科洛河被称为头道沟。这里就是闻名中外的金沟。百年以来淘金者不断。随着金沟名气的不断扩大,便被清朝慈禧老佛爷收为国有,每年淘出的沙金专门为老佛爷购买化妆品,由此,又被人们称之为胭脂沟。
朝代更换,清朝和民国相继逝去,金沟也经历了几次兴衰而沦为民采。
公元一九四八年,头道沟的桦皮屯驻进了一支由山东人组成的淘金队,进驻了桦皮屯。领头的人姓于,谁也不知道他的全名,淘金队的人都管他叫掌包的,此人五短的身材,典型的车轴汉子,他为人豪爽仗义,经常救济屯子里的村民,因此,不论是淘金的汉子,还是桦皮屯的山民都佩服他,亲切地叫他于掌包。
于掌包就住在白家长辈白士良的家里,除了淘金之外,于掌包的枪法极准,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他那双筒猎枪的距离能够着,这些飞禽走兽都成了于掌包的囊中之物了。
于掌包从不吃独食,这些山珍野味不论是谁,只要遇上就分得一份。
屯东头白家的姑奶奶白瑛长得十分俊俏,是白士良的侄女。细高挑的身材,白里透红的脸蛋,是十里八乡拔头的美人,她不仅是相貌超群,还在县城念过几年私塾,说话办事有理有节,招惹得村里村外的男人们围着白瑛打转转。托媒说亲的人,踏破了白家的门槛,白瑛一概拒绝。
没成想,这肥水流了外人田,白瑛却看中了比自己矮半头的于掌包。于掌包除了身材短小不算,年龄也已三十,比白瑛大了八岁。这一消息传出,立刻就遭到白家族亲的强烈反对,只有白瑛的二叔白士良坚决支持。白瑛父母早逝,族亲中最亲近的当属白士良,由他作主,白家宗室反对的呼声也就自然地平息了。其实,这白瑛许配给于掌包的姻缘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也正是白二爷支持白瑛婚姻的重要原因。
去年的六月,卧虎山被达子香花染得红一片紫一片。山柳已经形成雨丝,招摇着大地,向阳的坡头绿草茸茸,黄花争艳。科洛河的冰壳早已脱去。明静的河水一眼望底,水流清澈,偶尔遇到一块凸起的巨石,它会礼貌地从两侧绕过,一路哗哗地唱着悦耳的歌。
白瑛吃过午饭,沿着河畔绿茵茵的小草铺出的路,向科洛河的上游走去。在卧虎山虎尾巴的拐弯处,科洛河在那儿打了个结,河面豁然开阔,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湖面。临河的东岸,是刀劈般的立刃,其它三面是亭亭玉立的白桦林,它们像屏障保护着这池宽出河床的小湖。桦皮屯早有村规,这里是男人的禁地,男人们只可以在湖的下游或黑龙江里洗澡,因此,这块难得的湖面就被人们称之为女人湖。
白瑛心花怒放,一路上唱着小调东北二人转,她终于熬过了漫长的冬季,现在可好了,她又能在女人湖里洗澡、游泳和戏水了。玩得高兴时,她还敢冲出女人湖,沿科洛河顺流而下,一直游进碧绿发黑的黑龙江里,与对岸苏联的戏水者举手致意。
白瑛在湖西的一块天然石板上脱去衣服,一丝不挂地慢慢走进还略有刺骨的湖水里,她羊脂玉般的胴体油润闪着光亮,太阳站在山峰上,不知是害羞还是生怕将这女人烤化,便连忙躲进云朵里。白瑛感激地望了一眼湛蓝的天空,然后猛地往水里一蹲,一团秀美的黑发就像浮萍在水面上形成圆圆的叶子,然后又像被暴雨瓢泼一般立刻深入了湖底。
白瑛在十米开外处露出了秀发,只见她深深地换了一口气,又不见了踪影。
于掌包背着损坏了的淘金斗子回桦皮屯修理。他只顾低头走路,在女人湖岔口处忘了拐弯,径直沿着科洛河西岸一下子就闯进了男人的禁地女人湖。于掌包本想退回去,可他心想,这个季节河水还凉,哪有女人敢下水洗澡,换上老爷们儿也受不了这六月的冰化水。他抬头看了日头,天已晌午,返回去要白白花去一个小时时间。算了,往前闯吧。他硬着头皮沿着湖岸继续向前行走。
卧虎山没有春天,昨天还是尖尖小草,今天就是齐腰高。湖岸的水草遮住了于掌包矮小的身材。湖水中玩得开心的白瑛没有发现湖岸上走来了一个男人。于掌包也没有看到湖心中的那位女人。他绕过拦在小路中间的一棵粗壮的柞树之后,眼前一块巨大的石板拦住了去路,石板就宛如一铺火炕,平滑光亮的石面上,堆了几件女人的衣服。于掌包吃了一惊,连忙停止了脚步,静下心仔细听了听,湖面上传来戏水的声音。他拨开水草,只见一年轻貌美的女子在水中游泳。
于掌包心里叫道:“不好!这是犯了村规的。”他急忙抽身调头往回走。就在这个时候,湖心的那位女人却失声惊叫起来。
于掌包停止了脚步,只听得风声大作。凭他多年的经验,一定是一只猛兽出现,
他抛下淘金的木斗,将从不离身的双筒猎枪摘下,打开保险,一身的矫健,跃上了那张石板大床。
一只金钱豹从河东岸的峭壁上三窜两跳就到了女人湖边。它的尾巴竖了起来,两只前爪拍打着湖边的水面。白瑛惊恐地从湖心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