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殉猎-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士良一夜都没有睡好觉,两位领导交办的任务太沉重了,这远比去打一只东北虎更让他为难。自己的眼神不济,无能为力,只有动员于掌包出山。明天早晨再去找他,领导交给的筹码确实让于家不好托辞。白二爷想到这层,心里面还算有了点底。鸡叫头遍才迷迷糊糊合上了眼睛。
让白士良喜出望外的是,当他将谷有成、范天宝教给他的理由说完之后,于掌包蹲在地上只是用了一袋烟的功夫便站了起来。他将烟灰磕净之后,冲着白二爷说:“行!俺答应,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在几年前谷有成当营长时就承诺下来的,一定兑现。”
于掌包觉得这次冒险犯忌也值得,以后在他的心里也算是摆平了,谁也不欠谁的。但此事一定要严格保密,只限他和白二爷俩人知道。两人背着于白氏、白王氏及金子、毛子,开始了进山打鹰的各项准备。
腊月,强劲的北风跨过黑龙江,抄着地皮卷起团团的大烟炮,风裹着雪像长龙一般沿着科洛河的峡谷长驱直入,扫荡着卧虎山。呼号、嘶鸣、撞击,肆无忌惮地暴虐着风雪中的桦皮屯。
万里无垠的大地上几乎没有了生命,只有家家户户的屋檐下,生机盎然地悬挂着一根根长长的冰棱子,它在不断的变粗变长,银刻玉雕一般,抗击着不可一世的寒冬。
于掌包告诉毛子哥俩和孩子妈于白氏,自从于毛子接过神枪的称谓之后,一年多了,腿脚生了锈,跟了他半辈子的双筒猎枪都快要拎不起来了,寒冬腊月的怕竭坏了身子,老爷俩想进山舒舒筋骨。两个孩子想陪同进山,白二爷和于掌包坚决反对,理由只有一条,怕孩子们抢了他俩的生意,扫了两位老人的心气。
三天过后,狂风骤然停止,灰蒙蒙的天空变成了蓝色,阳光普照下的卧虎山岭,银光一片。
于掌包穿上狍皮鞋套,戴上狐狸皮呢面的坦克帽,扎紧油光发黑的宽宽的牛皮带,挂上子弹带、匕首、酒缶,装满一袋狍肉干和馒头,进山的物资一应俱全。他扛上心爱的双筒猎枪,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转了一圈。于白氏见老头子这一身的打扮,赞他不减当年英姿。
白二爷也毫不逊色。他穿上抗美援朝回国后发给他的羊皮军大衣,戴上一顶狗皮帽子,扛上德国造的单筒猎枪,比于掌包多了一幅风镜,为的是保护那只伤残的眼睛。老爷俩牵着“苏联红”,趟着尺厚的积雪进山了。
打了一辈子猎的于掌包太熟悉这卧虎山了,当然,他更知道哪条沟里有金子,什么成色,一天淘多少个金。这些,在他心里都有个小九九。至于山鹰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虽然他没有专门留心研究过,日积月累的也摸索着山鹰的一些踪迹。
老爷俩翻越了一道又一道的白皑皑的山梁,穿过一片又一片白桦和樟松林。
高远的天空深处,一只黑鹰在盘旋,忠实地守卫着属于它的这片疆土。它看见了于掌包和白士良,就像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只见它在空中猛一振翅,箭一般落在离老爷俩最近的陡峭的山岩上,安详地望着于掌包。
白士良有些激动,第一天进山,目标就这么容易的进入了视线。两人收住了脚,和这只黑鹰对视,白士良用自己的猎枪托悄悄拍了一下于掌包的屁股说:“到手的肉,快打呀!”
“这只鹰不能打,它认识我,我不能猎杀朋友!”
于掌包说完便从干粮袋里掏出一块狍肉,奋力地抛向天空,黑鹰忽地从崖上弹出,在最高点开始下落的一刹那,两只利钳般的鹰爪同时抓住狍肉,然后飞回石岩上,它用双翅抖动了一下,好像是在表示感谢,然后才彬彬有礼地开始进食。
于掌包告诉白二爷,这鹰已与他相识多年,每次路过这里,黑鹰都会在石崖上迎送,他也经常送给黑鹰一些山兔或野鸡。白二爷无奈:“那就听你于掌包的。”
俩人干脆也坐了下来,喝了几口酒,吃了些干粮,继续寻找山鹰。
太阳偏西,老爷俩一无所获地返回了桦皮屯,于白氏早就烫热了酒,又将小婶白王氏请了过来,两家七口给两位老爷子接风。
一个星期过去了,老爷俩偶尔也拎回几只山鸡、野兔、飞龙等小物件。于白氏和白王氏也都很高兴,老头子们溜硬了筋骨是目的,缺啥短啥的,让于毛子进山就都办齐了。
大家谁也不知于掌包的心思,就连白二爷也蒙在了鼓里。他不愿意在腊月年底实施他们的计划。不论谷部长和范乡长几次电话的督促,他都有他的一定之规,过一个痛快的年再说。要等到出了正月,风水才会转向,但他心里好像有一种预感,不祥的预感,他怕预感成为了现实,搅了两家过大年的局。
桦皮屯高低错落的上百盏红灯,伴着过大年的喜庆一直亮到出了正月。二月二龙抬头,到了这个日子,所有家的过年货都已吃干喝净。只剩下了猪头,吃完猪头也就标志春节过完了,过大年火爆的浓墨重彩便画上了句号。
于掌包再也无词可推,大年里谷部长和范乡长三次光顾于家,每次都备了厚礼,说是拜年,倒不如说是催办,他们彼此心知肚明。于掌包吃完了猪头,便火急火燎地和白二爷全副武装地上山了。
三天的巡山探找,除了黑鹰之外,再无一根羽毛,山鹰们严守着自己的疆土,他们互不侵犯,履行着动物之间的信义和承诺。白士良用长辈和支书的双重身份,命令于掌包捕杀黑鹰,别无选择。
于掌包再一次在他熟悉的地方见到了那只熟悉的黑鹰,黑鹰又一次落在离他最近的山岩上。于掌包的手第一次颤抖了,那杆双筒猎枪不知怎的就是抬不起来。白士良在一旁急的直跺脚,并厉声骂道:“老不死的,快打呀!”
鬼使神差,于掌包万般无奈,他不知道自己怎样扣动的扳机,“啪”的一声枪响,声音是那般沉闷,没有了往日的清脆。
于掌包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只有黑鹰在空旷的大脑中闪现。他看见黑鹰的眼睛充满了困惑,不宜让人发现的细小鼻孔突然扩张,接着就是一声凄厉的尖叫,黑鹰傲立的山岩上腾起一片羽毛。
黑鹰突然一个打挺,斜着身子,顽强地用单翅拼命地拍打着,两爪伸开向白士良扑来。
白士良手握的单筒猎枪惊落在山路一边,呆傻地任凭悲剧的发生。
于掌包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空白的大脑一下子清醒了,他猛地恢复了猎人的矫健。只见他枪筒一顺,子弹飞沙般的射出,受伤的黑鹰就像失重的飞机,一头扎在离于掌包眼前一米的地方,再无生机。它双翅平平地舒展在雪地上,足足有一米半长,黄色的鹰眼,圆圆地的怒视着于掌包这位背信弃义的朋友。
老爷俩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瘫坐在雪地里。于掌包望着眼前死去的黑鹰,心里一阵阵地作痛。往日里那种获取猎物的喜悦一扫而光。他觉得头一阵阵地发昏,四肢无力,便躺在了雪地里,仰望着蓝天白云,心里十分懊悔,他对天发誓,从此不再打猎,请苍天作证。于掌包的泪水从眼角流出,他合上了眼睛。“苏联红”卧在他的身旁一动不动。
白士良和于掌包的心态正好相反,当他看见死去的黑鹰就在自己的眼前时,一下子来了情绪,多少天来的盼望和努力终于实现了,刚才的那点惧怕都没了踪影,他高兴地将死鹰装进袋子,兴奋地嗷嗷地喊叫着。
“噌”的一声,一只狍子从他们眼前驰过,白士良更是来了精神,甚至有些狂热。鹰算什么山神呀,你看,这肥猪不是又来拱门了,把狍子送到俺的跟前。他拉起浑身无力虚躺在雪地里的于掌包说:“你就在这守着,我去追那自投罗网的狍子,不能让这黑鹰给咱们带来晦气。”
白士良拎枪向山里追去。
于掌包看了一眼那装着黑鹰的麻袋,心里仍旧一团乱麻,他还想再躺一会,休息一下受残的身心,忽又感觉到肚子不舒服,开始一阵阵疼痛,肠子像灌上了铅块往下坠。于掌包连忙给“苏联红”打了个手势,猎狗十分聪明地卧在了麻袋旁,一动不动。
于掌包艰难地走下山坡,来到了一片榛棵丛中,脱下了裤子……。
气喘吁吁的白士良狂追了一圈,连狍子的影子也没发现,他有点丧气,只好磨过身来原路返回,他边走边东瞧西望的眨磨,这狍子一定钻进树棵丛中躲了起来,谁说是傻狍子!
白士良受伤的眼睛有些酸痛,北风一吹,眼泪不能自控流了下来,他用手背擦去泪水,突然,坡下的榛子棵里抖动了一下,一个白花花的狍子腚露了出来。白士良喜出望外,他迅速举起了猎枪,那独眼不用瞄准,粗壮的右手稳稳地扣动了扳机。“啪”的一声清脆的枪声,远处传来一声闷闷无力的“噢”声,白屁股不见了。
“苏联红”听见枪响,突然发疯似地向白士良扑了过来,上下左右围着撕咬。白士良用枪托狠狠地回击着“苏联红”,嘴里不停地叫骂:“嗨!这狗,他妈的翻脸不认人,怎么咬起主人了。”这时,“苏联红”似乎明白了什么,它丢掉白士良,箭一般向榛棵丛跑去。
白士良跟在“苏联红”的身后跑到了榛棵旁,哪里来的什么狍子,只见于掌包侧卧在榛棵里,眼睛闭上没了呼吸,没有提上的裤子,露出白花花的屁股蛋,上面沾满了屎……。
白士良惊呆了,全身的血液瞬间凝固了,心脏被炸成了粉碎冲出了胸膛,老人一个跟头栽倒在于掌包的脚下,失去了知觉……。
“苏联红”调头往桦皮屯飞奔。
山民们在“苏联红”的带领下赶到了出事现场,天已完全黑了下来,火把围着于掌包的尸体将夜空照的通亮。于白氏在两个儿子的搀扶下哭得死去活来,王白氏搂着已苏醒的白士良,任凭人们的叫骂,场景惨不忍睹。
谷有成和范天宝的汽车赶到了,公安局的警车闪着刺眼的红灯也赶到了。警察勘察了现场,听了白士良的自述后,认定这是一起过失杀人案件。无论谷有成和范天宝怎样说情,人命关天。这位抗美援朝的老英雄,村党支书记白士良还是被警察押上了警车,等候法律的判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