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权商-第5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在将来,能够扶持亲未来之光国际实业有限公司的人登顶刚果(金)和南苏丹的总统宝座。

孙泽生也有意把刚果(金)和南苏丹打造成为他在国外的两个重要的生产基地,他如今都要把生物制剂和特种药物这两种特别能赚钱的买卖放到这两个国家,也由不得他不对这里越发重视起来了。

非洲那边的事情,凌飞鹭做的一直都很不错。对于孙泽生交代的,暗中扩大佣兵团和保安团的力量,凌飞鹭和库伦相互配合,在这一两年的时间里,不声不响地把人数扩大了一倍。这让孙泽生有了更大的底牌,去应付各种突然的情况。

总部在冀南市的农垦公司开始扩大种植规模,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农垦公司没有继续在冀南市购买更多的耕地,而是把视线投到了冀南市之外,甚至是国门之外。

对于在国外购置农场,孙泽生一向是持慎重的态度,将各种作物种植到国外,有的风险。后来,还是农垦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邹家顺向孙泽生竭力争取,孙泽生才勉强同意了邹家顺在国外展开试点工作。

不像华夏地少人多,在国外,有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在内,都是典型的人少地多的典型,尤其是美国,更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大国。

邹家顺把目光对准了美国,他专门跑到美国,看看有没有希望能够购买到美国的农场。美国的农场主及农业相关的公司企业,在美国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力量,经济上是,政治上也是,他们对邹家顺的到来,持相当不欢迎的态度。

邹家顺碰了个软钉子,不得不离开美国,又跑到加拿大,这里对邹家顺也不是持太欢迎的态度。

邹家顺又去俄罗斯,人同样不是太欢迎。

邹家顺转了一个圈,只好回到国内,在国内寻摸了起来。

冀南市的农业种植基地在邹家顺这个负责人四处买地的时候,并没有停止发展。农业种植基地接连种了好几茬作物,每次都取得了大丰收。。

这些作物除了提供给未来之光公司之外,剩下的全都用来提供给生物制剂和特种药物两家公司使用了。

这两家公司在国内的分公司都囤积了不少原材料,并且试制造了一些成品。相关药物在冀南市各家医院的临床实验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反响效果相当不错,只等着临床试验结束之后,国家药监局发下来批号,就能够开工大批量生产了。

一切发展的都很顺利,顺风顺水,孙泽生的商业帝国不断地积累着雄厚的资本,他的身家也是一涨再涨。

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让孙泽生有些没有想到。

中|央组织部的人竟然来拜访他,跟他谈了许久。来人说话云山雾罩,让孙泽生一头雾水,不过对这些“吏部”的上差,孙泽生可不愿意得罪,小心翼翼地陪着他们。

孙泽生在官场很多交好的朋友,都免不了要跟组织部的人打交道,就算是为了他们,他都需要慎重一点。

等到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中|央组织部的人才表明来意,中|央有意再次改组国|务|院的部委,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打算增设太空发展总署。新任政|治|局常委关智勤向中|央推荐了他,希望他能够出任第一任太空发展总署的署长,中|央组织部特地来征询他的意见。

孙泽生第一反应是中|央组织部的人在跟他开玩笑,他没有任何官职在身,原来在团燕京市市|委的干事一职,他也早就辞掉了。他一个白身,没有任何的行政级别,一跃成为省部级的官员,是不是太儿戏了一点,何况,他才二十多岁,距离三十周岁还有好几年,在当今这个年代,可能有他这么年轻的省部级官员吗?

中|央组织部的人表情很严肃地向孙泽生声明,他们不是在开玩笑,他们只需要孙泽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如果愿意,对工作有什么设想,如果不愿意,为什么?

孙泽生意识到中|央组织部的人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他不得不认真地对待这个话题。

孙泽生沉思良久,才说出了他的决定,他不愿意出任太空发展总署的署长,他更愿意经商,而且新星空公司是他名下非常重要的产业,他要是出任太空发展总署的署长,很有可能会公私不分,他不能保证他能够分清楚里面的界限。

中|央组织部的人对孙泽生的推辞,没有发表任何的看法,他们认真地记录下来之后,又询问孙泽生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给中|央?

孙泽生很干脆地摇头,他这次并不打算推荐任何人。他到现在都搞不清楚这次究竟是个陷阱,还是中|央真的是问计于他?不管是哪一种,他都不打算插手。

坦白地讲,新星空公司已经成了气候,以后不管是谁主导国内的太空产业的发展,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新星空公司。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不能取得新星空公司的支持,才是能不能在太空发展总署署长的宝座上坐稳的关键。

中|央有意成立太空发展总署,肯定是看到了太空产业发展的苗头,人类真的具备了大规模到大气层外活动的技术实力,有意抢在世界各国前面,率先吃到最肥的一块肉。

 第493章 挂什么旗

第493章挂什么旗

求订阅,求月票。谢谢。



说实话,孙泽生对太空发展总署的署长的位子,还是有点眼馋的,但是他有自知之明,也不去做自己做不来的事情。他在官场没有多少根基可言,关智勤、邓竹君这些人仅仅能够从上层给予他支持,如果他真的走马上任,还需要下面有很多的人去抬他,而这恰恰是他缺乏的。

倘若中|央组织部谈话的对象不是他,而是靳媛媛,那么他绝对是举双手赞成。只可惜,靳媛媛的身份注定了她无法走到大庭广众的前面,更何况,论起资历来,靳媛媛距离成为省部级干部,还有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

既然靳媛媛不可能坐上太空发展总署的宝座,孙泽生干脆把这件事彻底地抛到了脑后,他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生意上。反正他看的很清楚,不管是谁坐到太空发展总署的署长的位置上,都动摇不了他的根基。

生长素的研究,孙泽生虽然很着急,但是有些事情,却又急不得。一方面,研究院还没有完全建好,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另一方面,就是设备方面的问题了。他原来搞生长素,是在一百五十年后,那时候的设备要比现在先进了不知道多少代,要用现在的设备去完成未来才能做得研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孙泽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研究所需设备的问题,为此,孙泽生不得不让荣晶莹在木鹞精工下,专门成立了一个子公司,专门从事科学实验设备方面的研究,至于图纸什么的,自然是他提供了。

除了关注生长素之外,孙泽生工作的重心还是放在了太空产业上。在他的直接干预下,新星空公司加快了制造太空飞船的速度,除了答应给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两艘希望级别的太空飞船之外,新星空公司又陆陆续续地制造了几艘。

平均下来,每三个月时间,新星空公司就会制造出来一艘希望级别的太空飞船。

这样的速度,比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造飞机的速度要慢速度,但是不要忘记,新星空公司制造的是太空飞船,而不是只能够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客机。而且,不管是波音公司,还是空中客车公司,他们采取的都是分包形式的生产,为他们提供部件的工厂,遍布全世界,最后他们再将其总装起来,对外出售。

相比之下,新星空公司制造太空飞船,是自己一家在做,每一个零部件除了标准件可以外购之外,其他都需要自己采购。

在这样条件下,能够保持三个月造出来一艘太空飞船,其速度可以说是很恐怖了。

新星空公司能够达到这样的生产速度,最主要还是得益于他们采用了大量的全自动生产线和工业机器人,人在其中所发挥的力量,是越来越弱化了。

偶尔,就连具体负责太空飞船制造项目的宫九卿都向孙泽生抱怨,采用大量的工业智能机器人,生产效率是提升上去了,但是备不住那一天,这些工业机器人会取代人,成为制造的主力,到时候,说不定就连他都要失业了。

对宫九卿的抱怨,孙泽生只是一笑置之。他大批量使用工业机器人,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劳资纠纷,节约成本。另外,还可以避免人的主观因素,导致的一些低级错误的发生。当然,更主要的是工业机器人永远都不会泄密,而用人来做工人,备不住会发生什么无法控制的状况。

像奚洪湖这样的客运太空飞船,在目前的外部条件下,也需要不了太多。再让新星空公司又制造了五架之后,孙泽生让宫九卿停止生产客运飞船,该而制造货运飞船。

货运飞船分两种,一种是希望级别的,另外一种是奔月级别的。后者的制造难度要远大于前者,就算是孙泽生提供了整套的技术和图纸,宫九卿带领他的团队,在刚果(金)的生产基地折腾了一年多时间,才堪堪造出来一架性能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样机。

希望级别的货运飞船倒是制造的很顺利,除了第一架要比预期稍微多花了几天时间之外,之后的生产速度就完全提升了上去,到了后来,连三个月都用不了,就能够制造出来一艘。

见飞船制造的比较顺利,孙泽生在孙氏太空协会的官网上,对外公布了建设太空旅馆的消息。

本来,孙泽生有意把太空旅馆修建到地球同步轨道上,不过这一轨道是全世界争抢的战略要地,各式各样的人造卫星都快把这一轨道给挤占满了,太空旅馆怎么修建,都不可能太小,要去抢一块地方,说不定会引起公愤。而且地球同步轨道距离地球太远,三万六千公里的高度,要把太空旅馆建在那里,不知道要凭空增添多少发射成本和运营成本,从商业的角度来讲,一开始就把太空旅馆修建的那么高,并不划算,况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