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境秘踪-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有一具尸体,已经腐烂变质,只有累累白骨。

从骸骨来看,死者生前遭受过严重的伤害,多处肋骨折断,由于中美洲里食腐动物并不多,而且骨头裂痕没有生长的痕迹,但这并不表示这是死者的致命伤。更让人费解的是,死者从骨骼来看,是一位年轻人,年龄不超过18岁,而且是一位女性,一位具有当地人身体特征的女性。

好象司马教授队伍里没有这个人,难道只是恰合,我们继续进行搜索,一无所获。我们大家都陷入困惑之中,难道考察队和这位女性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正对着石像头部是一个低矮的小山丘,山丘背后就是墨西哥湾。大家缓步登上山丘,转身四望。正东方的墨西哥湾海天一色,正西方人头像背后一轮红日已经快要没入树后。其他的就再没有什么异常。我扭转身,眼角余光之处,那尊人头像的嘴角似乎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我们当天晚上就宿营在山丘之上。在夜里,疲惫不堪的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那具骸骨仿佛一闭眼就会出现,还有那人头像嘴角泛出的那丝微笑。难道是我的错觉,也许几天安逸的日子让我变的有些骄气和敏感。

一条蝮蛇悄无声息地滑进帐篷,昂起头注视了一阵便又钻了起来,这种毒性可列进世界前十的毒蛇,似乎在畏惧什么。猎犬拼命地叫着,暴雨和狂风悄然而至,虽然住宿前按照向导的要求已经挖了排水沟,我们住宿的营地也选择了比较高的地方,但大雨还是打的我们狼狈不堪。

这里的雨已经不能用倾盆大雨来形容,而是叫倾海更形象,地面顿成汪洋。帐蓬被雨水砸塌,物品被水冲的飘浮起来,在偶尔雷电的光亮中,各种各样的蛇类、叫不出名字的蜥蜴飞快地从身边游过,攀附在大树上。

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只有十几分钟的光景就停了下来,星星又露了出来,大家用强力手电互相招呼,寻找被水冲走的装备,砍了一些树枝烤火取暖,两位美女虽然帐篷护身,仍被淋的全身湿透,玲珑毕现,好在夜晚遮住了,才没有让两人太过尴尬。

天亮时候,从山坡下面的树丛中找到了装备,好在所有的装备都被雨布包裹,因此并没有损坏。我们都在忙碌着,同时不住地咒骂。只有李大哥一个人没有参与,他一个人站在小山丘的半腰,左顾右盼,似乎在思考什么?没有人打扰他,我们已经习惯,他有时做的事往往出人意料。

陈世安缓步地走了过去。这时一轮太阳从海中跃起,洒下了万道光辉。那巨大的石像在眼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神秘,庄重。肌肉宋冲我打了个手势,意思是要出发了。我走上前去刚想开口,陈头挥手制止了我。

李大哥扭转脸,他的脸依旧微笑着,在什么时候都又能保持微笑,不愧是江湖中的笑弥陀。但是他的笑容中还有着一丝困惑。他让拉米雷斯去问向导,沿着海岸有多少丘陵旁有这样的石像,是不是都面向大海。向导表示说这样石像、这样的丘陵有很多。但清晰的石像,沿海岸的并不多。

李大哥又问当地有没有用少女祭祀的习惯。向导愣了一会,回答道,在以前印第安部落中有多种多样的以人为祭品的祭祀,不下雨了要杀人祭祀雨神,雨水多了也要杀人祭祀,丰收了要杀人祭祀,欠收了更要杀人祭祀。但在近代史上逐步开始禁绝,而在20世纪50年代后已经完全禁绝了。而祭祀中只用少女的并不多见。

第十三章 何塞

难道李大哥认为这个尸体是一种祭祀仪式的牺牲品。别说这是一种早已经被现代文明所唾弃的现象,就算真的相信人祭能带来某种好处。以司马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的社会地位,也不敢想象他们会去做这样的事,何况还有保护他们的警卫人员,也会制止这种荒唐的举动。

少女的尸体,神秘的头像、低矮的丘陵这里面未必存在什么必然的联系,也许只是巧合。

第二天,我们又找到了第二个类似的丘陵地带,搜寻的结果一样,又发现了一个少女的骸骨,不同的是,这个被放置在丘陵顶上,捆绑的手法,骨折的地方一模一样。从尸骨上判断,两者的死亡时间也基本相同。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刑事案件,而是可归类于连环杀人案了。

拉米雷斯联系了当地警方,调查附近有没有少女失踪案,希望从少女失踪方面找一找有什么线索。可是当地警方的答案相当的令人沮丧,近年来当地的暴力现象频繁发生,失踪死亡人员的档案可以堆放满一间房屋,资料缺乏,别说攫取DNA进行比对了,连基本的资料都不全。

我们的仔细搜索依然毫无结果,这里的情况只有州警察来接手了。拉米雷斯告诉我们,这片雨林虽然说是奥尔梅克文明源地雨林,但里面并没有什么有意义的重大遗址,因此来的游客和考察人员并不多。而我们从留守的徐老那里得知,司马教授他们报备的计划里面并没有这里。

司马教授原来的研究方向是东方文明,主要是印度文明方面,后来接触到美洲文明,很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两年,司马和他的助手入境实地考察的频率增加很快,因为他是国际知名学者,他的团队也享有盛誉,在对美洲文明的保护开发上提出过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因此受到了额外的待遇。

我们下面的寻找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尸体只发现这两具,还在一座丘陵旁发现了被遗弃的生活垃圾,其中的一些东西表明真的与司马教授有关,包括一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包装,其余的就没有什么新发现。

我们沿着雨林越往前行,行走越来越困难,天气炎热,随时可能降临的暴风雨考验着我们的耐心。虽然我们有当地警方提供后勤支援,但是时间一天天在流逝,我们知道,每多耽搁一天,司马教授和他的团队生命危险就多一分,找到他们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负责保卫我们的五名警卫更是辛苦,他们平均年龄也就20多岁,非常尽忠职守,由于年龄较为接近,我和他们接触的反而多一些,也更融洽一些。他们还是一群孩子,还有着同龄人的羞涩和胆怯。

其中一个最年轻的,他的名字非常长,大家通常都叫他何塞,他原是一名大学生,原在韦拉克鲁斯州立大学主修音乐,后来因为年龄到了,被强制参军。我很奇怪,他不是警察吗,怎么说是军人,后来才知道,他们的特种警察属内政部,属军人编制,这一点和国内的武装警察相似。

据说何塞弹的一手好吉它,可惜我们没缘听到。他硬朗英俊,散发着浓烈的浪漫情怀,只是和大多数墨西哥人的热情奔放不同,他有几分羞涩和忧郁。

长期在一起接触,年青人自己的沟通很容易的,尤其是男女之间,吴和玉玲珑都是难得的美女,尤其是玉玲珑,一颦一笑,更是摄人心魄。几个青年警卫对他更是倾心,尤其是何塞,更是殷勤倍献,我们都看出了这小伙子的情意。

只是玉玲珑忽冷忽热,有时小弄风情,有时又冷若冰霜,把个未经人事的小青年玩于股掌之间,偏偏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让人挑不出毛病来。真不知她是天性使然,还是故意挑逗。

再向南走,就进入尤坦半岛,大家都知道,尤坦半岛是玛雅文明的发源地,也是玛雅文明的核心地。在美洲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以天文历法、数学、建筑闻名于世,代表着美洲文化的最高成果。这些文明成果明显超过了他们的社会需求,因此才有了外星人后代的猜想。

我们已经没有了信心,但是徐老坚持让我们继续下去。再往前走,就到了危地马拉的国境了。

而向导更是不愿再往前走,他们认为前面已经进入恰尔克人的领地,历史上的恰尔克人是印第安文明中最凶猛的一个部落,不管是西班牙人远征还是墨西哥国家的统一,他们都是坚持独立到最后的人,就算现在,做为一个部落已经剩下不多人口,他们依然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自称恰尔克王国。而在传说中,20世纪50年代他们还有食人的风俗习惯。

联想到向导和警卫的奇怪尸体,会不会司马教授他们落入到恰尔克人的手中,可是,拉米雷斯否定了我们想法,他说恰尔克人现在的人口非常少,大部分族人已经迁出雨林居住地,进入到周围的旅游景点,剩余在雨林里的青壮年也都外出做工,真正在部落里的只有一些老人和妇女,别说对付有全副武装警卫保卫的考察队,就算是几个年青人估计也打不过。恰尔克王国只是一个梦罢了。

但是几个向导还是不愿意穿过恰尔克人的领地,我们又不能原落返回,只好绕过边缘地带前进。这天,我们翻过一个巨大的山丘时,已经到了宿营时间,山丘是由石灰岩组成的,有一个已经破坏殆尽的小型神庙,除了有一堵石壁外,根本无法看出它曾经是一个神庙。山下面是一个巨大的盆地,覆盖了厚厚的雨林,鉴于这里频繁的暴雨,我们决定就在此宿营。

连天的负重行军,大家都十分疲惫,向导担忧地看着天,说今天晚上还会有更大的暴风雨来临,我们有两个向导,都是策尔塔尔人(Tzeltal),自称是低地玛雅人的后代。两个向导一个叫策尔克,另一个叫敦尔克,一个是四十多岁,一个三十多岁。说着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

第十四章 亦真亦幻

对于暴风雨我们早已经习惯,我们就宿营在神庙的附近,并按照要求挖掘了防洪沟,洒了驱蚊虫的药后就休息了。半夜时分,暴雨准时而至,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来的快去的也快的暴雨,但是今天的暴雨却大的异常,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了并没有停歇。

好在我们所处的地势较高,排洪沟也发挥了作用,陈头和拉米雷斯招呼我们尽快集中在一个地方,我们的帐篷虽然支撑桩打的很深,还是早已经被冲的不知道去向,我们互相招呼着,拖着装备集中在一起。虽然外面还有防护的雨衣,雨水砸在身上还是生疼。

电闪雷鸣之中,不时有东西从水里快速游过,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