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境秘踪-第5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贝类很常见,一般生活在离岸很近的浅水里,但在这种暗无天日的深洞里,怎么还会有如此鲜艳夺目的外壳。我伸手摘下了一个,这只是个空壳,不只这一个,而所有的都是空壳。

我感觉到有些不妙,这种贝类虽然对环境要求比较高,但在适宜的环境里,却能活得时间很长,甚至可达数百年。而这些贝类有大有小,显然是同时死亡的,难道在某一个时间里,这里发生了什么巨大的变化吗?

这种贝类很多,密密麻麻的,越往下越密,但可以看到,所有的都是死的,只有一个空壳。这种情况会让你感觉到格外的诡异,你很难想象到这种情况,你就象行走在一个化石堆旁,竟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士恐惧。

我们往下走,那种奇怪的恶心的味道仿佛小了许多,防毒面具对人的影响很大,它会让你的呼吸非常急促,影响你的体力,影响你的视野,让你视线中的世界显得更加怪异。

但越往下你会发现山洞越宽广,在我上面的四姑娘轻轻踢了我一脚:“老七,你注意看你对面。”这倒霉的防毒面具,你根本看不清多大范围,在四姑娘的往左往左的指挥声中,我在空中转了二百七十度,终于看到了一个诡异的画面。

那是一个人的雕像,只是已经看不清楚。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但能发现,在雕像周围盘旋着一条巨龙。

我们终于下到了洞底,底部很平,很宽广,一眼望不到头,先下来的人先架设各种设备,我们则按照分组在附近巡查,在这里面我们发现了一些散乱的骸骨,只是很不完整,没法确定是什么动物,但可以确定的应该是水生类的,因为残存的骨头比较松,呈现中空。

唐诗喘着粗气,嘴里偶尔骂着粗话,四姑娘偎在我身边,从这里有一个大洞,从定位上来看,应该是向北,这个洞很大,很宽,就算在现代,修建这么一个大形隧道仍然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我相信这个隧道是天然的,然后被人力所修改,我不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将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面目,是惊喜,恐惧还是一无所有。

在大约半个小时候,陈世安等人全部下来,他催促我们三队依次向前进,让我最配服的是,几名战士甚至把毛驴也运了下来,不知他们怎么办的,只能感叹人的力量无穷大。

我们继续前进,几十人的队伍走在宽阔的洞穴里,让人感觉到如此的渺小,我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进到水潭深处你会发现这里没有任何活着的生物,按说就处在最深暗的地下洞穴里,也应该有一些生物的,如鱼虾等。

生物学家通常将洞穴分为3个带:洞口带、中间带和黑暗带。洞口带又称微光带,是指从洞穴在地表的开口处到阳光无法到达的地方,这里的光、温度、气压等都受地表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而变化。

黑暗带是常年无光的地方,洞穴深处差不多可以说是“绝对黑暗”,照像底片即使放置一周也不会感光。这里的气温终年恒定,大气成分变化极小,相对湿度往往接近于饱和。中间带处于洞口带和黑暗带之间,此带长年黑暗,但温度有一定的变化。

黑暗、潮湿、令人感到可怕的洞穴也存在着生命的喧嚣、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形形色色的洞穴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和竞争。正是它们,构成了独特的洞穴生态系统。

象这么大的水体里,应该有一些洞穴生物存在,如洞穴鱼,洞穴虾等,这水退下去,怎么也该有一些没来及游走的留在这里,可这里干干静静,难道这水体里根本没有生物存活。

我们又行走了大约两公里左右,前面出现了三个分岔路口,每个路口都相同,能依稀看到有三座雕像,但仍然只是个大概的轮廓,看不清楚到底是谁,但可以确定的是人。

这里的雕像让我相信,陈世安等人的推断是正确的,这里曾经是一个庞大的神秘民族的藏身之地,但这里漫天的大水也让我相信,这个民族要么已经到了它处,要么已经早已经腐朽在这个山洞里。

第五十五章 死亡的气息

方法很简单,第一组走最左边的洞穴,第二组走中间的洞穴,我们组走最右边的洞穴,陈世安的组在一小时候跟进,他们自由选择,陈世安依然要求各组保持联系,每四个小时联系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联系,但无论何种情况,也要在三十六个小时后开始返回水潭上面。

我们的行动速度逐渐加快,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宝贵的东西,我们要赶在下一次涨水之前回到水潭上边,我真的不知道他们的推论是不是真的正确,如果在此之前,水就开始上涨,以刚才退水的速度分析,我们决跑不过这些水。

到那时候,恐怕就连东海门三杰也难以活命吧,这毕竟离水潭顶部有一百多米,恐怕仅水压就超过普通人的承受能力。

我们往前走了约二百多米,凤青龙突然咦了一声,停下了脚步,伸手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老七,朱先生,你们看看这是个什么东西。”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了过去,在灯光的照耀下,他手里拿着一面小镜子模样的东西,闪耀着醉人的光芒。我费了好大劲才能看明白,那是一个金属薄片,只有约一毫米厚,巴掌大小。

朱天伦伸手接过来,我看的更清,它的边缘一点也不规整,应该是一块残片,和那些在外边的鼎相同的是,这块金属并没有生锈的迹象。我们不是物理学者,无法判断它的属性和和含量,朱天伦笑了笑,指示一个士兵把他收藏起来。

我们继续行进,这一次很快就有新的发现,在一堆乱石下发现了一截脊椎骨残片,虽然只是一截的残片,但也足以让人目瞪口呆,因为它的直径足有一米多长,厚度也约有四十公分。

它太大了,我们根本无法带走,朱天伦让拍下照片,然后敲下一小块,回去做分析,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是鲸鱼的,有的说是巨型鲨鱼的。我和朱天伦都知道那不是,这是一种爬行动物的脊柱骨。

什么样的爬行动物才有这么粗大的脊柱骨,我很明白,鳄蛟,还有那个在海底古城金字塔上献祭的巨龙的脊柱骨都远远要比这个大的多。可是,我不知道这些话能不能说。

所幸的是,这里的每一位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很快便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方面,只有唐诗,他喋喋不休的感叹那块庞大的脊柱骨的主人,如果来炖汤的话,将会足够我们所有人吃上好几个月的。

在唐诗的胡说八道中,我们又有了新发现,是一根约有两米的管子,看不出什么材质,整个个管子有些发黑,甚至已经扭曲变形,仿佛是火灾后残存的物质。

朱天伦低声提醒大家要提高速度,不要再这里过多停留,在他的催促下,我们加快了速度,这个洞随处可见坍塌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些只剩下轮廓的雕像,偶尔也能看到一两块或大或小的骸骨。

可是,不论我怎么观察,也没有发现一点活着的生物的迹象,那怕最能耐极端恶劣环境的昆虫都没有,难道这里早已经成了死亡之地。

又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前面渐渐空旷明亮起来,我把手中枪渐握紧,和前面的空旷平整相比,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坍塌的巨大石块,有的是从洞顶掉下来的,有的高大的建筑崩落的。

而在这些残垣断壁之间,一层层的骸骨堆积在一起,密密麻麻,层层叠叠,有的粗壮如水桶一般,有的纤细如针尖,有的已经发乌,如从煤层中找到的矸石,有的却是发黄,如用黄土烧成的陶俑,也有的发白,已经如玉石一般光亮莹洁。

地上堆积着厚厚的淤泥和杂物,我们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需要高抬脚,轻放下,我挥手示意大家保持散兵战线,但不要相距太远,更尽量避免接触这些骸骨,我总有种不好的预感,虽然戴着防毒面具,我也能嗅到空气中散发出死亡有气息。

这里的人已经死亡很久了,因为这里的很多骸骨都已经出现石化或完全腐朽,由于这里的建筑物让我相信,这座地下洞府以前并不是充满水的,至于他们是因为这座地下之城突然充满了水来不及逃跑而灭亡,还是灭亡以后才出现的地下水,那又有什么关系。

我突然想起陈世安的禹王唤龙鼎,估计这里有龙,也成了一条死龙,唤来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好事,在这再搜索一会,到时间我们就原路返回吧,交差大吉。

在这洞穴之中,没有一处称得上完整的建筑,毁坏的景象比起海底地下城更要严重,我们没时间理会,而是继续往里走,四名士兵带的有摄像设备,不断记录我们见到的一切。这个洞穴并不大,观察之后,你会发现在四壁每个方向都有通道。

通道长宽粗细差不多,每个通道门都差不多,在通道左侧有一座同通道差不多的雕像,可惜的是,你根本看不清雕像是什么样子的。

我提议大家不要分开,选择一个通道往前,我们在我们进来的通道前留下了记号,不是一个,而是每个人记一个,对这座迷宫式的通道,我是心有余悸的,我可不想,往回走时我们却找不到回去的路。

我们不断的留着标记,快速穿过通道,大约三公里后,前面渐渐的出现了光明,我们有些迟疑,水过之后,一切都成了废墟,怎么会有光亮,是有人先我们来到这里,还是这里坍塌早已经和外面的世界相连,又或者这是个未知的世界。

我让大家提高警惕,我和唐诗和白法海走在最前面,唐诗嘀嘀咕咕的,但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了,让四姑娘和玉玲珑各带一名战士走在左右两侧,而凤青龙大哥带领两名战士保护毛驴和朱天伦,方怡两人。

枪被我紧紧举在手里,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快,呼吸也沉重了许多,我咽了口唾沫,努力让自己镇静自若起来,这里难道会比我以前经历过的事情更可怕,我已经死过多少次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第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