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鸭川小鬼-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荷尔摩”这个词,至少在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间,甚或更早之前的大正、明治、江户、安土桃山、室町、平安时代,都是知者知之、传者传之,以至于在这个曾是帝王城市的京都内,仅仅只是一脉相承。据说在出云附近,至今还有“记纪”'1'中没有记载的某一个国家创立的传说,以口述的方式一代接一代地流传着,“荷尔摩”也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走过了不算短的漫长历史,非常隐秘,而且无声无息。

当然,也可说是这个词与生俱来的封闭性带来了许多阻碍吧!我问各位知不知道“荷尔摩”这个词,其实,我身边的所有同伴都不知道它的正确意思,即使可以回到从前,请教柳田园男先生或折口信夫先生'2',他们也不会知道。因为我音乐察觉到,这并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语言。也说不定,这个词曾在某些特定人士之间流传,只是经过漫长岁月而在某处消失了,或根本就是超越人类理解范围的语言。

那么,“荷尔摩”究竟是什么?

归根结底,“荷尔摩”就是一种竞技的名称。

“荷尔摩”是所谓对战型的竞技,目的在于与敌人竞赛,决定胜负。竞技人数二十人,敌我各十人,原则上,要战到其中一方全军覆没,最后一个人从赛场消失时,才能分出胜负。然而实际上,比赛很少持续到那种时候,通常在其中一方的代表宣布投降时就结束了。

那么,为什么叫“荷尔摩”?

'1'《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的合称,《古事记》是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内容包括传说、神话与歌谣,《日本书纪》是最早由天皇下令撰写的正史,以编年体记载。

'2'柳田园男(18751962)和折口信夫(18871953)都是日本著名的民俗学者。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不知道这个词原来的意思,也没有确切根据,干吗坚守“荷尔摩”这个怪里怪气的说法,何不随便取个“御京坂”啦,“京都大原三千院”啦,“姐三六角蛸锦”之类的名字'1'?但是,事情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绝对不是。

'1'这三个都是日本人很熟悉的地名,“御京坂”是京都和大坂的合称,位于京都大学的“三千院”是日本著名的天台宗寺庙,“姐三六角蛸锦”则是日本童谣《皮球歌》的歌词,歌中将京都市的东西向道路由北到南排列出来,这句歌词指的是姐(姉)小路通、三条通、六角通、蛸药师通和锦小路通。

当参赛者败下阵来,不能继续进行“荷尔摩”比赛时,其中的理由就会赫然呈现,被击败的参赛者会不自觉地用力用力喘息,把鼻孔撑到不知羞耻的程度,顾不得周遭的一切,像要把肺里的空气全吐出来似的大声叫喊:“荷尔摩——”

用最大的声音呐喊。

进行“荷尔摩”的地点没有限定,可以在宽敞五人的地方,也可以在河原町举行,看到败下阵来的女生,在四条河岸的正中央,用我在此完全无法描述的可怕表情大喊“荷尔摩——”,就算是敌对的那一方,也会觉得痛彻心扉。但是,不管是处于多可耻的状态,当事人都非得大叫不可。倘若各位在京都市区听到类似“荷尔摩——”的不明意义的叫喊声,那一定是某个战士在筋疲力尽时,不管愿意与否都被迫发出的垂死唿喊。那个时候,我们无论如何都得用最大的声音喊出“荷尔摩”,因为我们跟那些家伙签订了“契约”——尽管是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签订的。

现在我可以断言,在“荷尔摩”中对战的敌我二十人,如果曾经看过最后会毫不留情地降临在战败者身上的可怕瞬间,绝对没有人愿意踏入“荷尔摩”的世界,但是,我们几个被巧妙安排的陷阱(对,那是陷阱!)吸引,最后都跟那些家伙签下了“契约”。

没错,这件事要回溯到京都三大祭典'1'之一“葵祭”的时候,一个月前才刚成为大学新人的我跟高村,以及留下来一起行动的其他成员们,都以临时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了葵祭。在祭典结束后,我们从听起来就像势力遍布全国的帮派组织——京大“青龙会”那里拿到了稍嫌晚的迎新会传单。

一个礼拜后,我跟高村拿着在葵祭收到的那张传单,大摇大摆地去了三条木屋町的居酒屋“贝罗贝罗吧”。于是,一切就从这家“贝罗贝罗吧”解开了序幕。

'1'京都三大祭典是:每年五月十五日举行的葵祭,七月持续一整个月的祗园祭和十月二十二日举行的时代祭。

其一 京大青龙会

临时工作人员被交付的工作是牵牛车。

不过,牛原本就会自己拉着牛车走,所以我只要穿上白色狩衣'1',戴上装饰着葵叶的乌纱帽,走在车轮嘎吱嘎吱响、缓缓前进的车子旁边就行了。但是,河原町道路两侧挤满了手拿相机的观光客,我很难自然地迈开步伐,甚至无心享受装饰在牛车侧面的紫藤花。自始至终我都是以腼腆的心情,从御所'2'的建礼门前走到下鸭神社。

京都三大祭典之一的葵祭,古时称为贺茂祭,指上贺茂、下鸭两神社的例行祭典。

在遥远的平安时代,所谓“祭典”指的就是葵祭。每年五月十五日,都会举办葵祭“路头之仪”的活动——五百多人穿着华丽的平安时代衣裳,排成约一公里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在京都的大马路上游行,从京都御所建礼门前出发,经过下鸭神社,最后到上贺茂神社。

历时半天的游行结束后,我在上贺茂神社领了一天的临时工作人员报酬,正打算会丸太町的租屋处时,在社务所'3'前与一个男人擦身而过。

'1'在日本古代,狩衣本来是狩猎时的穿着,到了平安时代成为贵族、官员们平常穿的便服。

'2'又称京都皇宫,位于京都市上京区,是日本平安时代的政治行政中心所在地。从公园781年奈良迁都到明治维新的一千多年里,它一直是历代天皇的住所,后又成了天皇的行宫。

'3'社务所就是处理该神社事务的地方。

与那个男人视线交接的瞬间,我有种奇妙的感觉。对方大概也有同样的感觉,嘟起嘴、眯着眼,用那副滑稽的表情瞅着我。

“啊——”

两人同时发出了惊叹声。

原来是刚才拉同一辆牛车的男人,突然换下了千年前的祭典服装,所以我一时没认出来。

我大可就那样跟他分道扬镳。没错,要是平常的我,一定会那么做。但是,在彼此寒暄“辛苦了”之后,不知为何,我竟然跟这个男人并肩走在一起,不但如此,在知道彼此是同一所大学的新生后,还做了自我介绍,简直就像着了什么魔……不,在这种时候,应该说是着了什么“神”吧!

这个自称“高村”的男人,皮肤白皙,给人敦厚老实的感觉,可能是短发、体格纤瘦的关系,脸看起来特别小。

“安倍是念综合人类学院啊!那是什么样的学院?都学什么东西?”

才交谈没多久,他就一副跟我很熟的样子,与他敦厚老实的外表完全不搭调。“你住哪里?”“房租多少?”“选修哪门外语?”我每随口响应一个问题,他的下一个问题就接踵而来。我很快就后悔了。怎么会跟这么一个麻烦的人搭上话呢?

原本挤满参拜道路的观光客已经散去,呈现出一片祭典结束后的景象,我们两人有气无力地走在逐渐昏暗的神社境内。

“安倍,你加入什么社团了吗?”

“没有,没加入任何社团。”

“咦,为什么?”

“没兴趣。”

“咦,为什么没兴趣?”

我瞪了高村一眼,希望他不要啰啰嗦嗦地问个没完,但是高村丝毫不顾虑我的感受。“开学典礼那天收到那么多传单,总有一个喜欢的社团吧?”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就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响应,他反而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的事。他说他是以归国子女的身份入学。小学时,他的双亲带着他出国,十年后全家人才一起回到了日本。我问他从哪回来,他用日本人绝对学不来的标准发音回答:“Los Angels。”

我们在乌鸦叫声中,钻过了色调逐渐变得暗淡的第一鸟居'1'

“对不起,请问你们是京大的学生吗?”

这时候,一对男女突然从鸟居的柱子后面冒出来,叫住了我们。

“嗯,是啊……”

高村用怀疑的声音回答。

“我们正在拉新生加入社团,下礼拜六在三条有个迎新会,有空的话,要不要来玩玩?啊,也不一定非加入社团不可。”

那个女生从手上的盒子里拿出蓝色的传单,给我跟高村一人一张。

'1'鸟居是一种类似牌坊的建筑,象征神社的神域。“第一鸟居”是指进入神社境内的第一座鸟居。

一起ENJOY吧?京大青龙会

以此开头的传单上划着蜿蜒扭曲的龙,细长的身体环绕一圈,形成传单的边框。

无法满足于一般社团的你!要不要加入京大青龙会?我们是为了增添大学生活的乐趣,每天不断做各种挑战的全新类型社团。我们还会跟其他大学交流,所以,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哟!

文案下面标示“迎新会通知”,并记载了三条木屋町的居酒屋店名,旁边画着一个女生的脸,还写着“大家一起来~”。

这一个半月来,我看过很多社团的传单,但还没看过质量这么差的。什么“……的你!”“可以……哟!”都给人十年前的古老印象,其中又以“京大青龙会”这个名字最为老气,是怎么样的品味会想起这样的名字?我也不禁怀疑,制作这张传单的人是真心想拉人进社团吗?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社团,传单上连一句都没提到。

“这个社团是做什么?如果是宗教社团,我可不想参加,尤其是这句‘每天不断做各种挑战的全新类型社团’,看起来就很可疑。”

我还来不及在心中做种种的自问自答,高村就提出了直捣核心的问题,率直得连我都不禁愕然。

我胆战心惊地等待着眼前这对男女的回答。

“啊!果然会让人这么觉得,你看吧!所以我叫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