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一城把宝剑握得更紧了些:“雨农,我有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这把剑,能不能借给我用几天?”
戴笠脸色一下子变得很为难。如果是他自己的东西还好办,关键这是转交蒋公的,他可不想私自截留。许一城急切道:“我并不是要私吞,而是这件东西于我有重大意义,我借用几日即还,保证丝毫无损。”
戴笠迟疑道:“我倒不担心这个。可是我明日就登机回南京了,你赶得及么?”许一城立刻说道:“等我用完之后,亲自送到南京,你看如何?”他眼神热切倔强,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戴笠算是个固执的人,可也架不住许一城这种注视。他背手在屋子里来回踱了几步,最终无奈道:“好吧,一城,咱俩认识一场,你的人品我是了解的。我就姑且帮你这个忙——不过我想要的,可不只是这把剑去南京。”
许一城毫不犹豫地点了下头,戴笠忍不住眉头一跳,气得差点笑了:“我三番五次诚意邀你,居然还不如一把宝剑有说服力?”
戴笠见许一城整个人处于一种激动状态,根本无心再谈,便意兴阑珊地起身送客。临行前,戴笠叮嘱说等你的事情完了,来恩园找一个叫马汉三的人,这是他留在北平的副手,他会安排你去南京的事。
许一城带着九龙宝剑离开恩园,脚步轻浮,走在街上如同喝醉了一般。他的大脑无比亢奋,却难以专注,只有无穷的疑问纷沓而至,让他疲于应付,无法无暇思考整理。周围的行人看着这个人手持宝剑,晃晃悠悠,都小心地躲远了,生怕是醉汉行凶。
许一城暂时谁也没告诉,他现在需要一个人静一静。于是他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清华园的那栋二层小楼。李济此时正在安阳殷墟主持发掘工作,整个楼里只有一名留守的老教工,静悄悄的。许一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陈维礼的那块牌位。
许一城把牌位上的尘土擦拭干净,然后把九龙宝剑横置牌前,自己索性盘腿坐在对面,痴痴地盯着九龙宝剑,这一看,就是整整一天时间。许一城不吃不喝,就这么盯着,就好像陈维礼的死魂灵会浮现出来,对他解释所有这一切似的。
可惜,灵牌始终是灵牌,宝剑始终是宝剑,两个都是死物,无法告诉许一城背后的故事。
到了晚上,老教工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许一城勉强转动脖子,看过去。老教工推开门,说许先生,你这一天不吃不喝,我就过来看看。许一城僵硬地露出一个笑容说我没事。老教工说那我先下班了,他离开以后,忽然又回来:“哦,对了,许先生你之前一直没回来,有人给你送来一封信,被我搁在桌子上。”
“哦,是谁?”许一城的心思现在被九龙宝剑塞得满满,对这些琐碎杂事全不放在心上。
“是个日本人吧,名字还挺怪的,木啥啥……”
许一城的眼神瞬间引爆出两团火花,他从地上挣扎着站起来,抖动着发麻的双腿扑上桌子,看到一个淡蓝色的信封搁在最上头。信封上有一行工整的墨字:“许一城先生敬启”。
老教工被许一城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坏了,待在原地不敢走。许一城问他什么时候送来的,还留下什么话没有。老教工想了半天,说差不多是七月十号左右的事,送的人没留下其他什么话。
许一城想了一下,这恰好是孙殿英盗完东陵撤离的时间,那时候他还在协和医院昏迷不醒。
老教工慌张地离开了,许一城迅速拆开信封,看到里面是一封不长的中文信,不算雅驯但基本通顺,果然是木户有三教授写的。
木户有三在信里首先感谢许一城的救命之恩,然后说他已经结束了在中国的考察,先行返回日本,希望许一城有机会能去日本访问,就考古展开正式的学术交流。他说中国的历史,应该要有中国自己的学者参与进来,像许君这样的人才,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中日应该联手,打破西方人对东亚历史研究的垄断云云。
信很短,多是客套话。看得出来,木户有三教授果然是一个老实人,一直以为自己参与的是一次普通的田野考察,居然还高高兴兴留信给许一城,满心期待可以跟他继续搞学术交流。木户教授似乎对围绕东陵的明争暗斗完全没觉察,看来考察团里知道东陵之事的,也只限于堺大辅、姊小路永德几个人而已。
这信里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但许一城反复读了几遍,还是觉察到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一些线索。
许一城跟木户有三聊过,他的专业是古代金属冶炼和兵器研究,而且自夸整个考察团没人比他更专业。那么,有没有可能,堺大辅专程邀请木户教授加入考察团,就是为了这一把九龙宝剑?这把宝剑或许藏着什么秘密,只有木户教授这样的资深专家可以解析。
木户教授是一个学痴,除了学术上的事都漠不关心。这样一个人,对堺大辅来说非常合适,他完全可以在不吐露任何信息的前提下,让木户教授对九龙宝剑做一次研究。
东陵被盗是七月初的事,然后堺大辅携带九龙宝剑返回北京。木户教授十日留书给许一城,旋即回国。要注意,在这封信里,木户有三用的词是“先行返回日本”,换句话说,考察团在这时候应该是分成了两部分,木户完成了研究工作,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但还有一批人没走,暂时留在中国——很大可能就是堺和姊小路这几个真正参与到九龙计划里的人。换句话说,在这几天里,木户教授已经对九龙宝剑做了某些“研究”,他的价值被利用完以后,就立刻被送回国了。而堺大辅等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把九龙宝剑又还给了孙殿英,然后悄然离开,不知所踪。
许一城拿起九龙宝剑,贴近眼前,脑子高速运转着。看来他又一次搞错了堺大辅的企图。许一城开始猜测他的目的是东陵乾隆墓陪葬珍宝,然后又猜是乾隆的九龙宝剑,这全都是错的。
堺大辅对九龙宝剑本身,并没有兴趣。他真正想要的,应该是九龙宝剑上附带的某个信息。当这个信息到手以后,九龙宝剑对他来说就没价值了,所以才会痛痛快快地还给孙殿英。或许堺大辅当初跟孙殿英约定的,就是挖开乾隆墓,借用九龙宝剑三天。这么优厚的条件,孙殿英自然不会不答应。
许一城嘴角浮出一丝苦笑,自己追查了这么久,居然到现在才刚刚接近敌人的真实意图。
好家伙,日本人动用了海量的烟土和政治力量,费了这么大周折,就为了九龙宝剑上的一个秘密?这秘密得多么惊人。
他对日本人,始终抱有很高的警惕心。孙殿英贪归贪,不过那终究只是中国人的行为,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热衷得发狂,他们如果起了贪念,那才是不可收拾的民族大劫难。
秘密越惊人,破坏越巨大。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秘密,还在九龙宝剑里吗?
许一城把宝剑翻过来调过去,来回看了几次,都没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他研读了剑身上的那些花纹,也茫然不可解。他虽然鉴古手段高超,可这事跟掌眼关系不大。现在连找什么东西都不知道,更谈不上怎么找了。
自从意识到堺大辅另有阴谋后,许一城陷入另外一种焦虑。现在已经是八月份了,在未知的某个地方,堺大辅一定朝着他的目标前进。他在北京——不,现在要说北平了——多耽误一天,堺大辅成功的可能就多一分。
许一城拿着宝剑看啊看啊,看了大半宿仍旧一无所获。他眼睛看得生疼,只得先休息一下,等明天再说。他眯起眼睛,摸索着把剑鞘捡起来,套起短剑。他的手指划过剑鞘表面的蒙皮,突然“嗯”了一声,心中有所动。
这剑鞘是鲨鱼皮做的,上头还镶嵌着诸色宝石和明黄龙纹,做工极其精良。鲨鱼皮又称鲛鱼皮,皮厚且韧涩,面上颗粒细密如米粒,簇状鱼鳞自成纹理,即使沾血也不滑手。清代十分喜欢用鲨鱼蒙皮装饰兵器,取凶猛之意。这柄九龙宝剑的剑鞘蒙皮,取得是南海鲻鲛,皮上颗粒粗大,称为王粒或星,手指摸上去会有麻酥酥的感觉。
许一城刚才指尖一触,发觉在剑鞘这一部分,鲨鱼皮的麻酥之感略有中断,似乎被什么东西干扰。他连忙点亮台灯,仔细看去,终于发现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发现几道和鱼皮纹理格格不入的线段。因为鲨鱼皮颜色很暗,纹理潜藏,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发现。
许一城还是用拓印的老办法,用墨涂在鲨鱼皮上,再拓到纸上。颜色反白之后,原本暗藏的线段就全部浮现出来。许一城看到,在一条条半椭圆的鱼皮纹理之间,出现一个图案。这个图案很巧妙,它的大部分都是利用纹理自带的线段,只在关键处添加了几笔。
这个图案许一城见过,四片卷云聚在一处,云中还多了一轮日头。
这和海底针的牛皮小印毫无二致,是欧阳家的四合如意破云纹,绝不会错。
这个发现,大大地出乎了许一城的意料。海底针是欧阳家一位能工巧匠为五脉所制,那是发生在乾隆年间的事,与乾隆下令铸造九龙宝剑的时间完全吻合。看来他不光造了海底针,还被乾隆征召去铸剑。
每一位工匠,都有自己的骄傲。无论是制瓷器还是青铜器,他们都会设法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款。这位欧阳工匠是位不世出的天才,这种骄傲应该更为强烈。他为五脉打造了海底针,不忘在牛皮上留下自己的四合如意破云纹。为乾隆铸造九龙宝剑时,欧阳工匠一定也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这口剑器之上。
不过这是御用专品,是乾隆打算到了阴间使用的武器,每一个细节和样式都有特殊含义。乾隆绝不会容许一个工匠随便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上面。这位欧阳工匠胆子太大,居然想出利用鲨鱼皮的质地,偷偷地在九龙宝剑上留下一枚四合如意破云纹。
许一城看着这枚印记,感叹欧阳工匠的胆量和精湛技艺。
可这个发现只让许一城兴奋了一小会儿。
海底针和九龙宝剑出自同一人之手,这是个有趣的巧合,但又能如何呢?这跟堺大辅的计划,完全扯不上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