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喘气-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蜀地有悬棺葬俗,即人死后不埋入土中,而是在悬崖上凿洞,将棺材放入崖洞中。

    那万窟山历来便是当地的一处悬棺葬群,一眼望去,高耸入云的悬崖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孔洞,因此得名万窟山。行程之前,一切自然是极为隐秘,无人可知,因此他们去了万窟山哪个地方,又找到了哪个斗,都不为人知,但就从那儿回来之后,颛瑞的另一半脸就毁了。

    根据那半脸的伤情,石疙瘩推测说“我敢打赌,那绝对是中了‘火硫’一类的机关,被腐蚀烧伤出来的,啧啧,你是没瞧见,那一转过脸,我吓得连做了好几晚上的噩梦。”

    我用手指敲了敲桌子,示意他别跑题,淡淡道“我对那男人的脸怎么样没兴趣,说正题,他为什么会收这东西。”

    “哦……”石疙瘩贼眉鼠眼,接着往下说。

    那颛瑞自从万窟山一行后,便开始打听图案的事。虽说盗墓是个大圈子,但混的层次不同,又有无数小圈子,颛瑞自然也不会打听到石疙瘩这儿来,估计是他那边的人际网用光了,也没有摸出半点儿信息,这才找到石疙瘩这样的人。

    但事情也巧,石疙瘩有个朋友,专门在内蒙古一带倒腾古玩,两人经常会见面。

    石疙瘩摸了很久的底,也搞不清那图案的意义,有一回这朋友来北京出货,两人约出去吃饭喝酒,席间石疙瘩想着颛瑞的钱,就如同一块大肉,放在嘴边却没本事吃,不由连连叹气。

    那朋友于是问他出了什么事,石疙瘩便将个中缘由一说,那朋友便很热心的要帮忙。

    他那位朋友是鄂伦春人。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他们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物。新中国成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社会,社会内部尚未形成社会分工,只有男女老少之间的自然分工。社会生产以集体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

    五十年代后,在政府的帮助下,鄂伦春人才开始走出森林从事农耕和工业。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个自由的民族。

    他们生活在兴安岭一带,绵亘千里的兴安岭上,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生长着落叶松、红松、桦、柞、杨等耐寒树种和木耳、蘑菇、榛子、都柿等土特产品和药材。林中栖息着虎、熊、鹿、狍、野猪、貂、狐狸、野鸡等珍禽异兽。河里游弋着鲑鱼、鳇鱼等鱼类。

    鄂伦春人世世代代就靠着一杆枪、一匹马、一只猎犬,一年四季追逐着獐狍野鹿,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之中。

    豆腐听我说起鄂伦春人的由来,不由惊叹,说“驯鹿?那边的鄂伦春同胞,冬天岂不是还可以骑着驯鹿滑雪橇,太帅了。还能打猎,这可是我梦想中的自由生活啊。”

    我道“有机会可以去那边玩儿,驯鹿雪橇什么的可以坐,鄂伦春人很好客。打猎就算了,不是你打猎,是动物猎你还差不多,所以你就不要去给鄂伦春同胞添麻烦了。”

    石疙瘩是个认钱不认人的主,有钱就是大爷,有了钱,你就算是日本人,他也能攀亲带故,没钱?没钱什么都别谈,什么满、汉、回、蒙、鄂伦春,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石疙瘩打从心里看不起他这位‘朋友’,因为那边交通不便,思想落后,而且鄂伦春人喜欢打猎,崇尚自由,对金钱的**没有那么强烈,所以不怎么富裕,合作起来没什么油头,因此那位朋友说要帮忙,石疙瘩也没往心里去,将图纸往桌上一摆,便自顾自的喝闷酒。

    谁知那朋友一看,竟然说了句“这个图案,有点儿眼熟。”

    石疙瘩一愣,心说自己问了那么多道上的行家里手,都跟看天书似的,没一个人见过,这小子居然说自己懂?他不是在蒙人吧?

    那朋友见他不信,便说“有点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你让我好好琢磨,这应该是在我家乡那边见过,等有消息了,我再联系你。”两人散场后,石疙瘩将这事儿记在了心上,隔三差五就给那位朋友打电话。对方是个豪爽实在的人,一见石疙瘩要的急,便在家乡多方打听。

    还真让他给找出来了。

    没多久,对方送过来一根红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根剥了皮的木棍,就是那种冬天大山里随处可见的木棍子。石疙瘩一看就怒了,说“你怎么拿根破木棍子蒙我。”那朋友也有些不满,说“我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个东西拿给你的,你怎么能这样。”

    “生命危险?”石疙瘩见他说的郑重其事,便仔细去端详那根木棍子,这一看,却发现木棍子上还有‘油头’,显然不是那种大山里随便捡的,看那油头的光亮度,至少也有百年的历史。

    什么人,会经常抚摸这样一根棍子?

    他再往深了仔细看,这才发现,木棍子上,还有很多细细的微雕,上面仿佛用针尖一类的东西,绘着各种各样抽象的图案,有的像飞鸟、有的像游鱼、有的像人脸、还有更多抽象的图案,模糊不清。这时,石疙瘩忽然发现,在那图案中,有一个很微小的图案,赫然和他手里的图纸一模一样。

    “就是它!”石疙瘩惊喜万分,连忙问“这木棍子究竟是干什么的?多少钱能卖给我?噢……还有,这究竟是个什么动物?”

 第六章 萨满教

    那朋友其实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倒腾古玩的人,大部分都油滑的很,没有什么良心可言。便听那人说,原来他的父亲,就是一位萨满巫师,鄂伦春人信奉萨满教,这根木棍子,便是父亲平日里祭祀神鬼所使用的权杖。

    当然,真到了祭祀仪式的时候,这根权杖上,还会装饰很多别的东西。

    那人自然也想分一杯羹,而且随着现代文明的入侵,他这一辈人已经不负祖先的淳朴,对于宗教信仰也没有先辈那么强烈,便将他老爹平日里当成神一样的东西给偷了出来。在萨满的宗教信仰中,非神职人员,冒犯神器,是要遭到巨大报应的。

    不过那人不是纯粹的信徒,自小生活在那种环境中,虽多少还是有些敬畏,但也架不住金钱的诱惑。

    只听他说“不过这动物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反正这上面绘的都是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大多都是虚假的,没必要追究源头,你的买家不是只需要拿到类似的东西就行了吗?你赶紧联系联系。”

    石疙瘩一拍额头,想到赚钱才是正事,当即按照颛瑞留下的联系方式去了电话,他琢磨着千金难买心头好,那颛瑞大费周章找这种东西,肯定有什么原因,不狠狠宰一顿,实在对不起这天大的好机会,所以他当时试探的报了个价格,说收货得一百万。

    报完价他就后悔了,心说按照原先的约定,颛瑞就得付给自己三百万,一根木棍子,怎么也不值三百万。他害怕颛瑞反悔,刚想改口说自己把价格压到五十万,电话另一头的颛瑞就爽快的接受了价格,当天下午就派人来取货付账,并且还将那位朋友请到了自己家,估计是打听什么信息。

    只可惜他那位朋友也是知之有限,所以颛瑞并没有问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只是让石疙瘩继续留心。

    这事儿说起来到现在已经两年了,哪能次次都有这么好的运气,谁知刚好撞见我和豆腐,那‘神木方耳环神牌’上的图案,和颛瑞交给他的图纸,一模一样。

    这便是事情的起因和结果,石疙瘩本想框我和豆腐,想多赚一些,怎奈何我和豆腐不上当,讲到此处便大着舌头说“话咱们就这么说开了,都到这份儿上,我自然也蒙不了你们了。东西值不值钱,得看有没有人稀罕它。现在就有一位大主顾稀罕它,过了我这个村,可就没别的店了。”

    我原想着,这东西是从格格尔的棺材里弄出来的,没准儿会有些什么关于鬼厍之面的线索,谁知石疙瘩也只是个中间人,说了这么一大推,真正有用的东西,似乎也只有颛瑞这个人。

    万窟山……

    他在万窟山究竟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出来之后,会急着寻找拥有这个图案的东西?

    我隐约觉得,不管是那万妖妃,还是格格尔公主,关于她们拥有邪恶力量的传说,或许都于古老的萨满教脱不了干系。鬼厍之面的诅咒,又会不会和萨满神的巫术有关?想到这儿,我精神大振,也不去想什么吕肃、什么颛顼了,连忙道“你那朋友的父亲是萨满巫师?你帮个忙,我想联系他父亲。”

    如果这个邪恶的诅咒,真的来源于萨满,那么,现代的萨满巫师,有没有可能破解万妖妃的诅咒呢?

    豆腐估计也想到这一层,乐道“咱们以前怎么没琢磨出这个,嘿,太好了,解决了这个麻烦,看那姓赵的老头子,以后还拿什么把柄来咱们这儿耀武扬威。”

    石疙瘩喝的醉醺醺的,没听见豆腐说什么,只大着舌头说“他、他父亲啊……不走运,两年前冬天就病死了,他自己也、也不走运,骑马的时候摔断了腿,现在已经不倒腾古玩了,就靠家里的媳妇儿养。”

    豆腐闻言一咂舌,说“难道是因为他偷了神杖,所以遭报应了?”

    石疙瘩闻言哈哈大笑,说“兄弟你可真逗,什么报应不报应的,那是他自己活该。现代人都开车了,他非得骑马,那不是自找难受嘛。”我不由摇头,对石疙瘩好感全无,心说那人虽说也不厚道,但好歹拿他当朋友,这石磊落到好,事到如今,却半点儿愧疚之心都没有,真是被金钱蒙蔽了心肝。

    这样的人我也不想深交,付了帐,便各自散场,约定货到款到。

    我估摸着,那个叫颛瑞的人,应该也会找我和豆腐问话,他如此执着找这东西,必然也是和萨满教有些牵连,或许可以从此人身上探听到什么线索,实在不行,就去内蒙古走一趟。

    这么想着,我和豆腐回了酒店,洗洗漱漱上床睡觉,吃饱喝足,一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