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喘气-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墓室的深度,其实也是有讲究的。

    秦汉时期,国力强盛,讲究深埋厚葬,墓穴往往修建于三十米左右的深度。而明清以后的墓穴,深度则在十到十五米左右。比如回涌河的那个文官墓,当时我探测出来的墓室深度,就在十米。而我们现在所要挖的,乃是明朝的墓穴,又怎么会深埋二十米?

    这个深度,与当时的墓葬规格显然有些出入。反着必为妖,这并不是个好现象。

    我没跟豆腐解释,心中却打了个突。冯鬼手紧接着又开始做第二件事。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布包,将那布包抖开后,里面居然露出了两幅手套。这手套我一看就不得了,因为我爷爷在他的工作笔记里提过,这种手套,名叫‘金刚套’。

    只见它薄如蝉翼,色泽发黑,收起来的适合,还不如一个火柴盒大。冯鬼手将它带在手上,简直就跟没带一样。

    豆腐看着眼里,想了个很贴切的形容词,他道“这手套也太薄了,有点儿像超薄的杜蕾斯。唉,我说老冯,你带这个做什么?”我明显看见冯鬼手踉跄了一下,气的眼珠子都起火了,估计祖传宝贝被豆腐形容成杜蕾斯,把他给气懵了。

    这冯鬼手毕竟有经验,我们初次挖大蘑菇,凡是还要仰仗他,于是我直接在豆腐后脑勺上来了一巴掌,教育道“没文化,真可怕。什么杜蕾斯,满脑子就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金刚套’,据说是宋时一位姓柳的盗墓前辈发明的。这双手套,专为行业里的机关手所用,薄如蝉翼,水火不如,百毒不侵。据说制作方法早已经失传了,乃是一件奇宝。”

    冯鬼手听我说出金刚套的来历,脸色和缓了一些,对豆腐的不靠谱已经深有觉悟,干脆直接忽略他,对我说道“不愧是鬼王的后人,有见识,我这见宝贝,行里再也找不出第二双了。只可惜啊,制作方法已经失传了。”说罢,他又开始做第三件事,从包里掏出了一个一尺长,半指宽的木匣子,抽开匣子一看,里面居然是九支香。

    豆腐被冯鬼手这三步,弄的云里雾里,悄悄问我“老陈,这老小子究竟是想干什么?”

    我一看是也没看出来,等到冯鬼手抽出一炷香,插在裂缝口,嘴里开始念念有词时才明白过来,不经有些刮目相看,没想到冯鬼手也是个这么迷信的人,于是我对豆腐解释道“按照规矩,挖蘑菇下斗,一共要烧三炷香。第一炷烧给当地的土地爷,也就是希望土地爷网开一面,不要在挖蘑菇的时候使绊子;第二柱香烧给祖师爷;第三柱香是开馆时,烧给墓主人的安魂香,希望墓主人不要计较,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理安慰。”

    豆腐听完,一拍额头,道“难怪咱们第一次挖蘑菇就起尸了,感情是你当时没贿赂土地爷啊,你既然知道这个规矩,当然为什么不照做?”

    规矩我确实知道,只不过那时候我还不太相信鬼神,但现在,对于冯鬼手神神叨叨,看起来十分可笑的举动,我和豆腐却升不起嘲笑的心思了。

    盗墓一行的祖师爷有很多,有拜曹操的,有拜伍子胥的,也有拜项羽的,其中都大有讲究,细说起来,得讲上大半宿,在此也就不多说。

    那冯鬼手,我听他念念有词,拜的却是秦始皇,豆腐有些纳闷,说道“怎么秦始皇成祖师爷了,难不成他老人家也挖过墓?”

    关于拜秦始皇,这个确实有讲究。盗墓分为南北两派,挖蘑菇的又各有手段,小派系繁多。其中只有机关手才会拜秦始皇。因为秦始皇是玩机关和防盗的祖宗。根据《史记》记载,他的墓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所以说,论起陵墓的防盗技术和墓室机关的运用,秦始皇那算是老祖宗。机关手认他为祖师爷,就是乞求自己进入墓中,能避开或者破解一切机关。

    冯鬼手上完香,并没有急着去下裂缝,而且冲我们打了个暂停的手势,示意还要‘看香’。所谓的看香,也就是通过香燃烧的长短来预测吉凶,倒斗挖蘑菇的人,如果遇到其中一种情况,那是万万不能下斗的。

    比如一炷香同时点燃,结果香在燃烧过程中,烧成了三长两短,那是大凶之兆。

    我和豆腐都没想到,冯鬼手在这方面居然如此谨慎,豆腐感叹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才叫职业精神啊!不愧是专业做这一行的,不过这香同时点燃,又怎么可能烧出两种形状,有点儿扯淡。”我没吭声,虽然见过了粽子、恶鬼、黄鼠狼,但对于这种预测算命,还是有些不敢苟同。

 第七十四章 尸洞

    须臾,冯鬼手看了一会儿香。燃烧正常,这才安心的点了点头,神色和缓下来,当先背着包下来裂缝。

    这裂缝入口处是淤泥,人往下的时候,淤泥就全都蹭到了身上,冯鬼手在前面开头,豆腐紧随而下,我垫后。待两人都下到了裂缝时,我低头一看,便只能瞧见豆腐的脑袋顶,头上全沾染上了淤泥,像是个会动的泥人一样。

    我紧随其后,正打算顺着裂缝而下,不经意间瞥了眼裂缝处的那炷香,不由得愣了。那香一共五支,刚才还燃烧的好好的,这会儿不只因为什么原因,其中三支香竟然灭了,另外两支还在燃烧,霎时间就变成了三长两短的模样。

    我本以为这是迷信,没成想这香居然真能烧成这个形状,心下不由暗惊人倒霉了,真是喝凉水都塞牙缝,怎么什么事情都能被我给遇上,莫非又是那诅咒在作怪?其实我自己对这诅咒之事,到没有多少畏惧,我向来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即便那诅咒真的无法解决,也大不了要我一条命。

    我担心的是,这个诅咒会害我身边的人,就像当年爷爷一样,他自己没事儿,却是他的亲戚、朋友、妻儿相继出事。

    想到此处,我心里有些沉甸甸的,若说现在我身边和我走的比较近的人,就只有豆腐了。不行,我不能让他出事儿。

    这时,从裂缝下面传来豆腐的喊声“老陈,你磨蹭什么呢。”

    此刻骑虎难下,这香虽然诡异,但也不能因为一炷香半途而废,于是我便下了裂缝,也没有向两人提起此事,现在说这个,只会徒乱人心。

    这条裂缝由于常年受到泉水冲刷,表面十分湿滑,若非内部的山石突兀,稍不留神,就会失手滑落。我们三人默默往下,也没人吭声,直直下了二十来米,此时再抬头往上看,弯曲倾斜的裂缝,连天都看不见了,头顶只余下**的狰狞石块。

    很快,下方的冯鬼手便说了句到了,让我和豆腐先停下。这地方很狭窄,我低下头除了能看到豆腐的脑袋以外也看不见其它的。此时,便听噗通一声,仿佛是什么东西入水的声音,紧接着那冯鬼手的声音便响起“跳下来。”

    跳下去?

    豆腐紧跟着往下一跳,留出了空间,这时我得以看清下方的环境,在这条裂缝的底部,赫然还有七八米高左右的距离,而下方则全是水,黑漆漆一片。冯鬼手和豆腐泡在水里,两人打着手电筒接应。我也紧跟着往下一跳,只觉得这三十米深的地下水冰冷刺骨,让人完全感觉不到是夏天。

    我摸出包里的头灯戴在脑袋上,粗壮的灯柱投射而出,将周围的黑暗驱散。这一看才发现,我们居然是身处一个地下河中,头顶和四周都是黑漆漆潮湿的石壁,周围没有可以登岸的地方。

    情况和我们三人之前的判断有很大的出入,之前我们判断,裂缝下方,应该就是墓室,而墓室很有可能被地下水破坏,所以之前才会有殉葬的尸体被冲出来。但现在一看周围的情况,很明显,这是个地下水冲刷而形成的洞穴,根本不是墓室。

    冯鬼手暗骂了一声,道“看来这地下水很大,墓室应该就在周围,咱们往前游,找一找。”经冯鬼手一提醒,我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这里的地下水根本没有流动,仿佛是一潭死水似的。

    就在此时,豆腐说道“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他胆子小,所以格外关注周围的动静,经豆腐这么一说,我和冯鬼手不由侧耳倾听,黑暗空旷的洞穴中,只听见一种咕嘟咕嘟,如同喝水一样的声音,隐隐约约的响起,也无法判断具体方位。

    我耳力比较好,以前在山里打兔子、打野鸡一类的,全凭一双好耳朵。又细细听了一阵,便摸清了声音传了的方向,赫然是从我们右手边的石壁中传来的,只不过,那声音是从水底下冒出,所以显得模糊难辨。

    我将自己的发现对二人一说,随后手指了指大概位置。冯鬼手很谨慎,逮着金刚套的手活动了一下,便一个猛子扎入水底,仅仅不到一分钟便游了上来,道“石壁上有个水洞,这里的水正在往水洞里流,应该很快就会流干。”

    说到这儿,冯鬼手面带喜色,对我们解释道“我明白了。水洞后面才是真正的地下河,平时河水上涨时,水会从水洞里涌到这个位置,河水下降时,水又会被抽回去。如果我没猜错,咱们已经在墓里了。”

    豆腐不懂行,我却不是个不懂行的,一听他这话就觉得扯淡。我虽然没真正见过什么大墓,但墓的规格还是清楚的。我们现在所置身的环境,俨然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洞,怎么可能是墓室?

    冯鬼手对此并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让我们安静等候。在水里泡了半个多小时,我和豆腐泡的骨头都僵了,这里的水才终于放完,那个水洞子也露了出来。

    那是个可容两人进出的大洞,洞口和内部被水流冲刷的十分光滑,我爬进里面一看,只见洞的后方,赫然是个有十来米落差的地下大河。爬在洞口,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