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喘气-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豆腐嘀咕道“又开始装神弄鬼了。”

    吕肃倒是不介意,微微一笑,侧头压低声音对豆腐说道“也不全是装神弄鬼,有些东西能一代代流传下来,总有它的道理。抛开迷信的角度不谈,在开棺前点一炷香有两个用处,第一是起心理作用,给人壮胆,第二,如果棺中尸气太重,则容易中尸毒,香中的成分能感应到尸气,如果尸气过重,香就点不燃了。”

    豆腐露出恍然大悟的模样,一个马屁拍了过去,说“高,行家就是不一样。”

    吕肃挺能装的,微微一笑,露出八颗白牙,拍了拍豆腐的肩膀,,没再多说。

    另一头,冯鬼手却已经点燃了第三炷香,规规矩矩插在棺材缝中,香燃烧的比较正常,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但我总觉得有些不妥,下意识的便想起了下墓前那三长两短的一炷香,心中有种很不吉利的感觉。

    我的直觉曾经救过我很多次,不论是以前做生意,还是最近下斗。于是我对豆腐耳语,说“一会儿开棺,你躲在后面。”

    豆腐眉毛一皱,说“老子又不是娘们儿,躲后面干什么?”

    我说“你是不是娘们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很能惹事,出了事我还要费心救你,所以你最好别给我添麻烦。”

    豆腐被我打击了,哭丧着脸不吭声,乖乖走到了后面。这时,冯鬼手示意没问题,让我们开棺。我们先是一一撬开棺材钉,黑色的棺材钉足有九寸长,一根根拔出来,颇费一番功夫。

    民间的棺材钉规格不统一,但九寸的棺材钉却有种说法。因为九是所有单数之最,乃是至高数,所以过去的皇帝,又被称为九五之尊,九寸棺材钉可不是谁都能用的。

    须臾,待到十八颗棺材钉都被拔出,我们便拿出事先准备的摸尸手套,防毒面具一类的东西带好。

    因为棺材封闭几百年,里面肯定会有很多致命的病菌,若不小心吸进去,好运的顶多生一场大病,倒霉的说不定就一命呜呼了。据说古时候挖蘑菇的前辈们,那时候没有防毒面具,他们开棺时,会在舌头底下含一片秘制的药姜。

    民间也有用药姜来治病的,即切一姜片,在不同的药水中侵泡七日,随后晒干,以后家中人如果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在舌头底下含一片儿事先晒好的药姜就能治愈。当然,现在用这种方法的已经很少了,只有一些偏远的农村还在使用,也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也只是听说过,而没见过了。

    挖蘑菇的人所制作的药姜,原理是差不多的,不过药水的秘方早已经失传了,更何况在现代,防毒面具可比药姜要靠谱多了。

    我们戴上防毒面具后,便齐齐动手推棺。

    这金棺之前早有异响,因此我们格外留神,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棺材一开,只觉得棺中一股阴晦之气迎面扑来,虽然带着防毒面具闻不着味儿,但也可以想象的出,那味道肯定不比殉葬坑里的味道差。

    这股晦气萦绕许久,一时间棺中的一切都晦涩难辨,只隐约看见躺着一个人形的东西。我们几人赶紧用手使劲儿扇,须臾,晦气散尽,棺中的一切都清晰起来。我们的目光刚一放在棺中的尸体上,豆腐就声音发颤的叫道“这、这格格尔公主,居然还真的长了三头六臂啊!”

    说三头六臂不太准确,棺中的尸身,身着金丝银线的殓衣,身上披着锦被,被子早已经**褪色,成了一堆灰色的东西,只不过被子下面鼓鼓囊囊的,显然随身陪葬的东西很多。但这些都是次要的,真正让我们觉得头皮发炸,浑身寒毛倒竖的,却是这公主,赫然有两个脑袋!

    我道“都怪你这个乌鸦嘴,下次挖蘑菇之前,我先得找东西把你嘴堵起来。”

    中国葬俗中,有给逝者盖遮羞布的习惯,即在殓棺时,搭一块儿黄布在尸体脸上遮羞,一是不让活人看见死人的面孔,以避免受到惊吓,二是取遮盖生前所做愧事的意思。一般人家都是搭一块儿黄布完事,但王侯将相或大富之家,则一般选用面具为死者盖脸。根据身份和经济条件不同,面具的规格也各不一样。

    这棺中的尸体正面仰躺,所有的一切都盖在锦被之下,无法看见,唯有两个脑袋,让人难以移开视线,古怪的双头,让人不寒而栗。

    我不由得想到,莫非这格格尔公主,居然是个双头人?其实现代也有双头人的事例,根据科学解释,是由于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了差错,使得两个胚胎发育在一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连体婴儿或者寄生胎。

    豆腐显然也跟我想到了一处,打了个寒颤,说“难怪这鞑靼公主嫁过来后不受宠,这皇帝见了怎么下嘴啊,两个头,亲哪一个也心里打怵啊。”

 第一百零五章 大变活人

    我们心中虽早已经做好准备,心知这格格尔公主不是个善茬,但谁也没料到,居然会长了两个脑袋。只见这两个头上,脸部都罩了一张金色的面具,衬托的下巴就跟个狐狸似的。面具下的尸体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一时也看不见,只不过那尸体的头发散乱,黑漆漆一团纠结在一处,仔细一看,黑发中似乎藏着水,显得**的。

    我们几人面面相觑,都觉得这双头女尸太过古怪,冯鬼手便说“开了这么多棺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长成这样的粽子。不管了,赶紧摸东西,大家都留点神。”我们按照冯鬼手的吩咐,拨开了盖在尸体身上的锦被。那锦被早已经烂成一团,一碰就分成数块儿,清理了好半天才露出了下面的尸身。

    首先露出来的是一只人手,一看锏那只手我就愣了。

    那手上皮肉有些发青,明显是双死人的手,但时隔这么多年,竟然完全没有**,看来这棺中躺着的,是一具未腐的湿尸。枯骨、干尸和湿尸,这三种尸体中,以枯骨最常见,干尸多见于沙漠,而湿尸则十分稀少。

    眼前这双手,除了颜色不正常,简直就跟活人没两样。

    豆腐暗暗咂舌,说“看这手,皮肤还挺好的,也不知长的怎么样。”我看了看女尸脸上的面具,警告说“小豆,不是让你站后面吗,你怎么又窜上来了?别添乱,不准去碰女尸的面具。”这小子我太了解了,该胆大的时候,胆子小的像耗子,该胆小的时候,往往又容易发神经。万一他看这女尸皮肤细嫩,忽然想玩个人尸情未了,那我可吃不消、

    说话间,我和吕肃一左一右齐齐动手,将女尸上方的烂锦被清理了干净,整具尸体赫然也暴露在我们眼前。一瞅见尸体,冯鬼手脸色就变了,失声道“怎么会这样!”即便是隔着防毒面具的玻璃罩子,我也能看到他扭曲的面孔。

    别说冯鬼手,连我的手都有些发抖了,因为我眼前的这具尸体,并没有穿着殓衣,她身上穿着的,赫然是任铃的衣服!

    几乎一瞬间,我们同时就想到一个可能难道这具尸体是任铃?

    可是棺材明明是密封的,她怎么会被放在棺材里面?

    根据皮肤的颜色判断,眼前的绝对是一具尸体,只是这具尸体出现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让我们吃惊,唯独出现在这棺中,却是匪夷所思。

    吕肃嘴里嘶了一声,声音不疾不徐,目光紧紧盯着尸体的两个头颅,说道“把她的面具摘下来。”

    面具靠着额头的地方,有一个孔洞,古人认为,额头是灵魂出入的场所,因此留这样一个孔,就相当于给灵魂留了一个通道。摘尸体脸上的面具时也有讲究,摘面具的人,脸不能和尸体相对,必须得站在棺材头部,颠倒过来,才能开始摘面具。

    据说这样是为了避免活人和死人的口鼻相对,阳气相撞,也有说是因为和死人面对面,是对于死者的不尊重。像这样稀奇古怪,又难以说清由头的规矩,在中国那可是太多了,传了一辈又一辈。

    我小时候端午节吃粽子,拨开粽叶后,爷爷总会用一根筷子,从粽子头往下插,插一半再拔出了,留下一截筷子孔,这才能开始吃,我问他原因,爷爷自己也说不上来,只说他的爷爷就是这么教的。

    此时,即便不用摘面具,我心里都几乎可以肯定,这棺中的尸体,定然是任铃无疑,只是,就算是任铃,就算是她莫名奇怪,在某种古怪的情形中,被拉入了棺材里,但她怎么会多出一个头来?多出的这个头是谁的?

    吕肃说完,没人说话。

    此时,冯鬼手在棺尾,我和吕肃各站在棺材左右,豆腐则在我左手边。吕肃说完,便凝神屏息,小心翼翼探出带了摸尸套的手,朝着女尸的面具而去。我心中一动,也伸出手,朝着另一只头颅的面具而去。

    由于情形过于古怪,我们二人都忘记了摘面具的规矩。面具覆盖在脸上,并没有固定,很轻易的便被我们扫了下来。

    两张面具下面,分别露出两张脸。

    上面的脸是任铃的,眼球鼓起,死不瞑目,脸上全是青紫,嘴角还留着血迹。原本是个千娇百媚的小美女,但人死了后,再美也好看不起来,看一眼都心头发憷。而另一个稍微低一些的脑袋,那张脸却是苍白的,目光紧闭,秀气的瓜子脸流露着痛苦的神色,豆腐失声叫道“顾大美女!”

    我实在难以描述此时的心情,顾文敏是我们看着掉下深渊的,又怎么会出现在这具棺材里?会不会是我们又中了什么圈套?会不会眼前的一切,都是如同飞仙壁画一样的幻象?不等我想明白,豆腐已经伸手摸了摸顾文敏的脖子,喜道“还有脉搏,赶紧救人。”

    有道是关心则乱,经豆腐这么一提醒,我才回过神来,这才发现,原来并非尸体长了两个脑袋,而是任玲的尸身压在顾文敏身上。棺中狭小,之前身上又盖着锦被,乍一看,还真跟有两个头似的。此刻明白过来,我也顾不得多想,心知救人要紧,便也不去管任铃的尸身,更无暇对她怜香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