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与萌想的宅世界-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学的概念来描述薛定谔的猫,则只能说它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我们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切地知道此猫是死是活。

因为有这种与客观规律相抵触的事实存在,所以有一部分研究量子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此猫是死是活,她将永远到处于半死不活的叠加态。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严重相违,要么死,要么活,怎么可能不死不活,半死半活。

针对这点,薛定谔挖苦说:按照量子物理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这里不是发现,而是决定,因为看了这一眼,所以决定了猫的生死。

正像哈姆雷特王子所说:‘tobeornottobe;thatwasaquestion。’只有当我们打开盒子的时候,叠加态突然结束,哈姆雷特王子的犹豫才终于结束,我们知道了猫的确定态:死,或者活。

这种诠释的优点是只出现一个结果,而且与我们观测到的结果相符合。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要求bō函数突然坍缩。但物理学中没有一个公式能够描述这种坍缩。不过尽管如此,某些科学家们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还是接受了这种诠释,却无视了客观规律。

但是还有一部分科学家,为了解决上述这种诠释中的问题,提出了各种新的说法。其中某一位关于平行世界的说法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的,有一只活猫,有一只死猫,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世界中。

问题并不在于盒子中的放shèxìng原子是否衰变,而在于它既衰变又不衰变。当我们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都是全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

这种说法基于无懈可击的数学方程,基于量子物理学朴实的、自洽的、符合逻辑的结果,在完美地诠释了薛定谔的猫的同时,也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事实存在着的各个平行世界的形成原因。

不过因为几乎所有知道平行世界存在的不是有着相关能力的神祇,就是一xiǎo部分像宝石翁这样实力强大的人。他们的力量体系已经成形,基本不会关注刚刚起步的科学这方面的事情,而科学家们当时因为不了解平行世界的存在,则根本不重视这种说法。

后来当提出这种说法的科学家去世之后,这也就只能作为沉睡在故纸堆里的某个好像xiǎo说一样异想天开的理论存在了。

不过这一观点,却能够很好地解释平行世界的形成。本来宇宙中只存在万事万物的‘本质’,但这些‘本质’之中的‘变数’每产生一个变化,宇宙就随之分裂一次。就像薛定谔的猫之中由于某个放shèxìng原子核一个xiǎo时内有50%的可能xìng发生衰变这种变数,会形成不同的两个平行世界一样。”

 0229 世界的可能性

0229世界的可能xìng

“啊啦……这只可怜的薛定谔的猫和平行世界的关系,我基本上算是有些明白了。/它的状态也的确与家师所说的鲁路修等人好像存在于这个世界,又好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相同,不过从这里你推断出了什么吗?”

在楚轩基本解说完了“薛定谔的猫”这个在科学界十分有名的“佯谬”之一以后,远坂凛终于还是xiǎoxiǎo地吐槽了一下,然后才就楚轩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楚轩点了点头,好像是对远坂凛的理解能力表示了赞赏,也可能只是单纯地表示自己的确从中推断出了什么而已。他保持着双手十指jiāo叉挡在嘴前,眼镜反光的那个经典姿势回答道:

“的确有一些想法,不过还只能算是推测而已。

如果是已经能够多多少少地,接触到各个平行世界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本质’的宝石翁的话,那么连他都无法准确判断出的‘尽管鲁路修等人并不是从某个平行世界中过来的同位体,但他们也的确表现出了一部分平行世界同位体的特征’这一问题就是关键。

通过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尤其是比lùlù而接近于她自身‘本质’的鲁路修,结合我们之前的结论来推测的话,被‘召唤’出来的鲁路修三人应该源自于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本质’。

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利用普通的召唤法术,从异界或者平行世界,又或是本世界的其他时间轴上召唤出来的。他们很有可能是直接从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本质’上截取了一部分,然后通过某种方法制造出来的。因此才会出现鲁路修比lùlù更加接近本质的情况。

至于‘本质’所在之处的情况,因为没有可以作为推理证据的确切信息存在,所以也只能暂时推测出几种可能xìng。

第一种可能xìng是‘本质’其实单独存在于一个宇宙之中,这个宇宙是所有平行宇宙的根源。但‘本质’所在的‘源宇宙’并不是运动的,而是静止的宇宙。因为静止,所以万事万物的各种变数都不会产生作用。

但这一推断的问题在于,如果存在着这样一个源宇宙,那么作为无数个‘变数’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新事物是怎么出现的?静止的宇宙不会运动,那么也就只能一直保持着宇宙最初存在时的状态不变。

在这里又有几种可能。

或许源宇宙保持最初的形态和物理法则,所有因为‘变数’后来产生的事物,都由最初的‘动’这个变数,按照物理法则分裂到各个平行宇宙中去。它们的本质实际上不能直接观测到,只能通过不断收集各个平行宇宙中的信息,形成一个‘概率bō’,从而总结出它们的‘本质’。

但是这样的话,宝石翁所了解的‘本质’就不存在了,除非这些‘本质’另外又组成了一个本质宇宙。

因此又出现了另一种可能,即源宇宙保持最初的形态和物理法则,不停地根据物理法则来计算由变数产生的各种新事物,然后将新事物的‘本质’也纳入源宇宙中,一直保持静止。这理论上说是可能的,如果宇宙的量子总数,还有每个量子的‘变数’是有限的,那么计算出的变数再多也有一个极限值。

不过如果这样说来,这个宇宙只不过是编织成了一张相当复杂的命运网络罢了。这个命运网络其实是确定的,其中的‘变数’会变成哪几种也是确定的。但从我们现在观测到的宇宙来看,却并非如此。

所以也有可能源宇宙中的量子总数是无限的,万事万物在‘本质’的限定范围之内的‘变数’也是无限的。各个平行宇宙都是根据物理法则,在不断的运动中持续发展着,而源宇宙则是拥有无限的万事万物的‘本质’的集合。

但这又会导致‘无限的集合’这样一个矛盾,既然是无限的,就不可能有集合。这里虽然可以用‘这个集合是不断膨胀的’这种说法来勉强自圆其说,也能够与我们观测到的正不断膨胀的宇宙互相呼应,但在最根本的逻辑上来判断,其实是错误的。

第二种可能xìng则是不存在这样一个静止不动,作为所有平行宇宙的标本存在的源宇宙。那么紧接着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作为‘概率bō’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本质,虽然作为它本身固有的属xìng始终存在着,但是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收集各个平行宇宙中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归纳。

这样的话,我们有可能会在总结归纳了一部分信息,就能够正确地得到某个事物的‘本质’,但更可能的是我们因此而不断接近‘本质’,却不一定真的就正确地得到了‘本质’。

这就和我们现在探索真理的道路是一样的,暂时来看我们可能是正确的,但我们获得的却不一定就是‘真理’,或者说我们获得的不一定是完整的‘真理’。

如果从这种可能xìng来考虑,那么宝石翁对鲁路修等人的判断本身就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除非宝石翁拥有特殊的方法,不需要亲自去每个平行世界中收集信息,就能够获得足以有效地归纳出万事万物‘本质’的信息。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也必须先将所有的个体信息都排查一遍,才能够从中选择出‘有效’的部分。考虑到这种信息的无穷xìng,因此根本不可能做到。而如果宝石翁只能够收集到有限的信息,就不能够保证他归纳出来的结果等于或者十分接近‘本质’,这就要看宝石翁的实力有多强大了。

第三种可能xìng则比较异想天开一些,那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其实就像某些神祇修炼出来的内宇宙或者制造出来的神界一样,也可以说像是我们制造出来的电脑游戏中的世界一样。

这样的话,宇宙则可分为‘层级宇宙’。它就像苏俄的传统工艺品套娃一样,每个大的娃娃打开之后,里面还藏着一个xiǎo一点的娃娃。而这每一个娃娃,都相当于一个层级宇宙,套着这个娃娃的更大一点的娃娃,就是这个层级宇宙的创造者。

这里的‘创造者’有可能是某个个体,也有可能是某个共同体。而且‘它’并不一定限于人类或者智慧生命,只要有能力创造一个与自己所在的宇宙无关的全新宇宙就可以。

而这种层级宇宙之间,不管是纵向还是横向都不像苏俄套娃那样是唯一的,但是因为层级宇宙里生成的万事万物都来源于创造者的意志,因此在层级宇宙之内,创造者的意志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而创造者的意志是唯一的。

因此这个‘本质’有可能被正确地观测到,只要我们有方法获得来自我们这个层级宇宙的创造者的意志——并且是其中关于万事万物的‘本质’这一部分就可以。

而且这也并不代表创造者就能够完全控制层级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了,因为他所创立的物理规则之中,仍然是以‘变数’为基础的,就算是创造者也必须按照‘本质’和他掌握的物理规则来计算事物的发展。

这一点上就像电脑游戏中的即时演算,或者是xi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