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田园好女-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反映虽然大,但还是比不上在京城百姓中引起的哄动。秦王和幕僚们商量以后,提高了捐献等级的数量,只有捐献超过一百万两财物的商人,才有可能得到皇上赐封号的资格。有此封号,家族中的子孙可以同平民一样科号,不必要作商户说明。
    这个封号全国只有五个,在捐献超过一百万两的所有商人中选。就算的没有明确地说明,谁捐得多,封号就给谁。但是大家心知肚明,捐款数量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考核指标。
    其他的依次向下,捐款八十万两以上的十人,会由皇上亲书忠义传家的扁额,赐给其家族。捐款五十万两以上的二十人,由翰林院书忠义两字扁额,可悬于其主要店铺之中。捐款二十万两以上,可由各地将其此次善行记入县志。另外,所有的捐款者,各地都要立碑为记,刻下他们的名字和捐款数额,立于各地县衙前。捐款十万两以上的,在京城也要立碑刻字,石碑立在户部门前,以表彰这些商人的善行。
    有奖励,自然也有处罚。这次捐献的物品,全都按照市价七折计算。如有以次充好的情况,全部按贻误军机处置。物品按市价七折,只比批发价略低。捐献的商人还是有些赢利的。这是鼓励商人们以捐物为主。当然所捐的物品必需是朝庭需要的。捐献之前的物品清单必须提供兵部筛选。为了鼓励冬衣捐献,这次从募捐布告发出五天内,所有的冬衣捐献,都按市场九折计算。
    这次的募捐告示不像是以前朝庭的告示,写的极详细,各项奖励惩罚措施也很完善,并且都在告示上详细列明。每个告示前都配有一个小书吏,小书吏手里有一本小册子。他负责详细解释告示的内容。小册子上还有兵部所需的物品清单,和各个物品的计价范围。
    为了让告示尽早贴出去,这几天兵部和户部所有的官吏,全体加班,就是晚上都不准回家,都是两天两夜没睡觉。这让那些平日悠闲惯了的官吏们,就象是脱了一层皮。好在,秦王答应他们,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今年的考绩全部给他们算是优秀,才让这些官老爷们安下心来,辛苦了这几天。
    只是这些官吏们没想到,告示贴出去以后,他们更是没有休息的时候。告示贴出去还不到半天,第一批捐献的人已经来了。些人其实在皇上批了穆佑轩的折子后,就开始准备了,就等着兵部的告示出来,告示上可是说了。告示帖出后,来捐献的前三名,所捐财物按价值加一成计算。
    为了这即得名声,又得实惠的前三名,兵部门口差点没打起来。最后,还是秦王出来,承诺当时已经到兵部门口的人,无论捐献多少,京城勒石为记的时候,都会把他们记在前面,并且单独记录。商人们这次来捐献的人,都是更重视名声的,这才选出了三个捐献最多的,平息了这场风波。
    从此以后,兵部门前变成了京城最热闹的所在。为了不影响办公,秦王又把捐献地移到了兵部库房前。告示前的书吏也从一个人增加到了三个人。他们手中的小册子每天都更换,收到足够的物品的项目,就从小册子上拿掉,再加上新的物品。兵部人员不够,只能临时从各衙门抽调。好在,秦王只需要办事的小吏,又给了这些小吏足够的薪俸,才维持住了捐献的秩序。
    在告示贴出去的第三天,冬衣和第一批粮草就发了出去。这离皇上批准秦的折子,只有五天。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冬衣发出去之前,皇上特意微服到兵部亲自验看。结果这批冬衣的质量出乎意外地好,无论面料还是棉花份量,都远远超过兵部的要求。
    皇上放下心来之后,更是力挺秦王。他压下所有反对的折子,并对大臣们说:“我虽有诸位皇子,但论实心任事,不避毁誉,就非琳儿莫属了。”皇上盛赞秦王,鲁王和宁王又都落马。立秦王为储的呼声就高了起来。秦王做起事来就更得心应手。一个月不到,秦王就募捐到数百万的粮草钱财。
    粮草足够了,前线的局势又稳定下来。北方的气温已经极低。蛮族军队的出动也开始少了起来。看起来,蛮族打算利用冬天,稳定住兰沙口外的局势。这也正合穆佑轩的意,穆佑轩也打算利用冬天整合军队,为明年春天打出兰沙口做准备。现在兰沙口内的军队编制很乱。有些穆佑轩带去各地的护卫和现招的勇武之士。还有一些是各地的勤王军队。
    穆佑轩修整部队。由于兰沙口前一开始打得非常苦,各部队减员都很厉害。他把护卫队和现招的勇士,要各地勤王军队重新组建新军,以增加军队的战斗力。整编下来,他才发现军中的医疗是最差的。本身勤王军队赶得急,带的军医就少。穆佑轩带的护卫队根本就没有军医编制。现招的勇武士更是极少有人会医院。军中大多数是在当地征调一些郎中,药材差不多就是没有。L

☆、第二百一十二章 军中救护(上)

穆佑轩虽然知道军中医生短缺,但这在大楚的军队里是常态。毕竟能当上郎中的人都是识几个字的,不到万不得已,没几个人愿意上前线。但不管怎么样,他在边军的几年里,军中受伤了士卒,还是有人给看伤包扎的。也能用到一些简单的伤药。
    可是这次,穆佑轩一到兰沙口,战事就很紧张。现在战事稍微有些松驰下来,他才发现,军中很多士卒受了伤都是自己找个布带一扎,要么接着上战场拼命,要么就躺在伤病营等死。有限的几个郎中,连军中有点职级的小官都看不完。穆佑轩在自责的同时,上了加急的折子,要求紧急抽调郎中和药材。
    穆佑轩的折子到了京城,秦王的募捐手册上立刻就增加了大量的药材。药材好解决,郎中一时却招募不到那么多。秦王想起桔子答应过,军中医药的事,她会想办法,就把忙得几天不着家的江浩打发了回来。江浩回到家里也顾不上休息,立刻找到桔子说:“妹妹,这次又要麻烦你帮忙了。”
    桔子看着一脸疲惫的江浩,不由得有些心疼。江浩还不满十七岁,桔子一边腹诽秦王压榨童工,一边拉着江浩说:“哥,你什么都别说了,先好好吃一顿,再睡一觉再说。”江浩着急地说:“哪有功夫睡觉。为了军中医药的事情,秦王急得嘴上都起泡了。妹妹,你不知道,穆大将军的折子里说得有多惨。现在军中稍微受了重一点的伤势,就跟死没什么区别了。可是好一点的郎中根本没人肯去前线,我们招人,只要有点医药知识的都要。可是人数还是凑不够。”
    桔子安慰江浩说:“哥,你别急,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你先吃饭休息,总有办法的。”她刚说完,饭菜就端了上来。这是桔子见江浩回来,立刻吩咐丁彩做的。现在家里人口不多,都是桔子和丁彩自己烧饭。江浩一回来就拉着桔子说话。桔子就吩咐丁彩做几个简单的菜上来。
    最近几天。江浩吃住都在兵部。秦王为了维持秩序,也怕泄露军机,吩咐所有的人都吃兵部统一准备的饭食。一律不准家里送饭。秦王在伙食上并不克扣大家。兵部为大家准备的饭菜荤素都有,并不算差,可是味道上就不敢恭维了。江浩味蕊被兵部的伙食荼毒了这么长时间,现在闻到家里饭菜的香气。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桔子看着江浩的馋样,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忙拉着江浩吃饭。吃完了,她又推江浩去睡觉,江浩确实累了。吃饱饭之后,困劲也上来了。他硬撑着跟桔子说:“妹妹,这个军中郎中的事儿……”桔子拉下来脸对他说:“再着急的事儿。你也要容我功夫,快去睡觉。等你一觉醒来,我就想出办法来了。”江浩这才放下心来,头一沾枕头就呼呼大睡起来。
    桔子在上次秦王走了之后,就开始整理战场救护的材料。她并不懂医药,但是她记得,战场上的护理跟救治几乎是同样重要。她隐约记得南丁格尔的故事。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二。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她率领三十八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她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为伤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她改善医院后勤服务和环境卫生,建立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百分之二。
    南丁格尔创造出了这一奇迹般的数字,并不是因为她有高超的医术。她所做的就是,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减轻病人的痛苦;清洗包扎伤口,护理伤员;替士兵写信,给以慰藉;掩埋不幸的死者,祭祀亡灵……。做这些事儿并不需要有多高技术的郎中,只需要细心就可以。
    桔子等江浩睡着之后,又把能记得的现代护理知识,又疏理了一遍。她开始考虑起,自己当一个古代南丁格尔的可能性。算来算去,这个可能性太小。她知道,就算是到十九世纪中叶,南丁格尔带着那群女护士一开始,都是被战地医院排除在外的。最后她无奈放弃了。只是她又在心里一万遍的咒骂,这个万恶的封建社会之。骂完之后,她又开始想算计,怎样才能把自己整理出来的护理制度严格的执行下去。
    这个世界是没有南丁格尔的,要让人相信仅仅是干净的卫生,温馨的护理,良好的伙食,就能大批量地减少伤员的死亡率,是十分困难的。桔子最后,还是只是想到江浩。她有些内疚,但是这个世界上能无条件相信她的人,只能是江浩了。也许,也许江浩到了前线,穆佑轩也会相信她的办法。
    只是光有护士还是不够的,郎中还是要的。在前线极度缺少郎中的情况下,江浩怎么也不能只带一群护士去前线吧。桔子又开始写另一份计划。好在这几年,在云泽洋的操练下,桔子的毛笔字总算拿得出手,写得也不算是太慢。等江浩长长的一觉睡醒过来,桔子的第二份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