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郎织女天仙配-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流传过程中间发生了一点改变,就是“铁嘴马一”流传了很多遍以后,“铁嘴马一”变成了“铁嘴蚂蚁”。
对于“铁嘴蚂蚁”这个绰号,马一是非常非常的不痛快!
马一能够非常非常的痛快吗?
按照马一的原话就是,“铁嘴也就罢了,谁叫咱口才好?说遍马族无敌手呢?自古英雄招人恨!只是这个蚂蚁的称呼,咱就不能够轻易接受了。咱马一好好的一匹有着大好前程的千里马,怎么能够变成一只小小的蚂蚁?”
为了这个“铁嘴蚂蚁”的绰号,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郁闷了好久。
吃哑巴亏不是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的个性,因此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开始寻找“铁嘴蚂蚁”的来龙去脉。
氏族社会时期的人们比较单纯,有什么说什么,是什么说什么。
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没有花费很多功夫,就把“铁嘴蚂蚁”这个绰号的始作俑者找到了。始作俑者就是第一个开始的人。【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据说,历史上面还有一个关于始作俑者的故事。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孟子的意思就是梁惠王就是梁国平民百姓苦难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最好的解释其实是成语“罪魁祸首”。
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找到了那个“铁嘴蚂蚁”的绰号的始作俑者,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的火气就上来了。
是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的气量特别特别的小吗?
在很多很多的马族的人们的印象中,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虽然不是那种所谓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角色,但是同样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根本不是那种量小的人。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怒火熊熊呢?
在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战国时期鲁国人。著有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流传后世。
有一年,孟子到魏国的首都大梁游历。【游历就是到远地游览;周游考察。】当时魏国的大王是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魏国的国王。因魏国的首都是大梁,故魏国亦梁国。
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也是好客之人,于是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便是大摆筵席请孟子吃饭。这个当然孟子的名气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如果每个人去大梁游历,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都有请客吃饭,那个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也是忙不过来不是?
吃了几道菜,喝了几杯酒以后。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就向孟子诉苦。
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那可真是够尽心的啦!黄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如此办。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哪个国家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加多,这是为什么呢?”
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说出来这样一番话,便是一副伤心的模样。
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能够不伤心吗?
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话里面的意思是:我这样好好的对待我的属下的平民百姓,可是这些平民百姓就是不领情,所以我非常非常的伤心,但是真正最让我伤心的事情,是那些平民百姓居然没有告诉我原因就跑路走人,让我连知道那些平民百姓之所以不领情的具体缘由都不知道,所以我伤心,非常非常的伤心,这个究竟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看着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一副伤心欲泣的模样,孟子心里面有些想要笑,但是毕竟不好意思笑出来。毕竟“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吃了人家的酒菜,还要说人家的不是,好像有些失礼不是?而礼仪是儒家的基本功课。
那么,孟子会怎么做呢?

第五十一章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想了很久很久才说话。
不好说啊!
说的不好对不起人家的热情款待啊!
孟子回答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说:“既然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
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自然需要洗耳恭听。
孟子接着对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说道:“咚咚地敲起战鼓,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有人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理所当然地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呀。”
于是孟子继续对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停顿了一下,孟子为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解释道:“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尽(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下池沼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尽(按,古时曾经规定)。斧子按一定的季节(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老人孩子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歇了一口气,孟子继续为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解释道:“五亩大的宅园,在里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等家禽、家畜的饲养(豚:小猪。彘:大猪),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老人可以吃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没有挨饿的情况了。认认真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反覆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庠序: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著或背负著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说到这里,孟子有些意味深长地,对当时魏国的大王梁惠王说道:“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加以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就会前来归顺了。”
孟子的意思就是,梁惠王兄弟啊!其实你和其他诸侯国的大王差不多啊,大家彼此彼此,【你不用去说别人的不对,你也不用伤心难过。】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之所以怒火中烧,就是因为他(也就是马一)的“铁嘴蚂蚁”的绰号始作俑者也是一个口才非常非常出众的人。
这个同样口才出众的人叫做马奇扎。
马奇扎不是那个同样口才出众的人的本名,那个同样口才出众的人的本名叫做马温。
马奇扎的来历,是因为马温对于捕获野兽的时候使用工具“扎”向野兽时手法非常巧妙(也就是奇),因此被马族人们称呼我“奇扎”或者“马奇扎”。
马奇扎也是一个文武全才。
马奇扎的能说会道在马族排序第二,仅仅是被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压了一头。
马奇扎同样武功高强,在马族勇士排序同样是第二人,还是被马一这位马族的第一勇士压了一头。
可以说马一是马奇扎的“命中克星”也不为过!
因此马奇扎面对马一是郁闷之极
马奇扎给马一起一个“铁嘴蚂蚁”的绰号其实也是情理之中。
“咱(也就是马奇扎)说不过你(也就是马一),咱打不过你,咱给你起一个‘铁嘴蚂蚁’的绰号气气你总是可以?”这些就是马奇扎心里面的想法。
只是马奇扎没有想到,东窗事发(也就是起马一的绰号“铁嘴蚂蚁”)那么快,而且当事人(也就是马一)的反应会那么的激烈!
马奇扎被马一堵在了离马族的马神庙老马的天空不远处的一处道路上面。
马一直截了当的提出来要和马奇扎决斗。
“决斗?和你(也就是马一)决斗,我(也就是马奇扎)傻呆了?”马巧扎心里面这样想着。
马奇扎和马一经历过好多次比拼,结果都是毫无例外,每次都是马一胜利马奇扎失败。所以马奇扎几乎对马一产生一种畏惧的惯性思维。
因此不管马一如何如何激将,马奇扎就是不肯答应马一决斗的要求。
笑话!明显是去挨打的事情都答应,那不是欠抽吗?
……
马一和马奇扎的争执,把那些正在老马的天空里面的马族老人家、马族老干部吸引出来了。
这些马族老干部一出现,马奇扎的心里面就舒了一口气。
“总算是逃过一劫!”马奇扎心里面这样想。
面对这些马族老干部。即使是马一这个马族第一勇士也是只能够老老实实地说明问题。
听了马一的对于(马一的)绰号“铁嘴蚂蚁”的调查报告,马族老干部在老马的天空里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
最后,马族老干部们在老马的天空里面宣布了一项决议。
马奇扎给马一起“铁嘴蚂蚁”的绰号是诽谤,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