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谓是相当之高。而且虽然果断的镇压和铁血的手段让拿破仑获得了玛丽的认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拿破仑获得了保王党的认同。

在现在这个时期,保王党与革命党之间并没有后来的那么泾渭分明,巴黎贵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即便是拿破仑的行为是在保卫波旁王朝的江山,但是在一部分保王党人士看来拿破仑依然是在侵犯他们的利益。

就拿布列塔尼俱乐部那些被拿破仑抓捕的人来说,其中就有不少会员和保王党的关系异常的亲密,一些甚至是亲属的关系。

这样一来,即便拿破仑在巴黎做的再好依然不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另外虽然看起来拿破仑在巴黎可以说是大权独揽,但是其实谁都明白。拿破仑的权利来自于哪里,好不客气的说,在巴黎的拿破仑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狐假虎威的角色。这样的角色是根本抓不住军队的支持的…

而跳出了巴黎之后,拿破仑不仅可以避免巴黎的动乱牵扯到自己的身上,而且他还可以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和难得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他可以在一旁对巴黎的局势洞若观火,以便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里昂的叛军首领拉法耶特,威廉可以说是久仰大名,虽然威廉承认拉法耶特的确拥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成大事者的必备要素坚韧不拔。但是威廉并不认为他能够抵挡住此次以克里奇为首的法兰西军队的进攻。

里昂那号称十万的大军是什么货色,威廉心中非常的清楚,正是因为如此清楚。所以他才会并不看好拉法耶特。看起来十万大军好像很恐怖,这样一个庞大的数目甚至光凭人海战术就可以淹没欧洲大陆上为数众多的小诸侯国,但是这些所谓的军队完全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而且就连手中的武器都十分的奇缺。甚至因为疯狂的招兵买马让整个里昂的民生基础都受到了重要的破坏。

着十万大军与法国正规军野战的话。威廉相信其一定必败无疑,能够让叛军唯一能够苟延残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主力全部集中到里昂和法军决一死战,但是这样一来依然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里昂城内的粮草。

不论是什么时候,军队的粮草辎重都是军队的生命线,虽然里昂城外可以说已经是被叛军坚壁清野了,但是要知道里昂城内可是不仅仅只有这十万的叛军而已,如果加上叛军迁入里昂的人口的话。在普鲁士潜伏在里昂的间谍看来,里昂城内的人口起码已经突破了五十万人的大关。

五十万人。每天人吃马嚼都是一笔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的数目,不否认叛军通过坚壁清野的确是获得了很多的粮草,但是这些粮草能够在五十万人的消耗下坚持多久是一个非常难以计算的问题。

另外便是叛军的武装了,虽然说通过资本家们的资助以及叛军后来对里昂的进攻,缴获的那些武器让叛军欣喜了一阵,但是这些武器根本就不足以武装里昂现今如此庞大数目的叛军。

按照大概的计算,现在里昂城内的十万人中,只有不到两万人是拥有着枪械武器的,至于其他更多的人,有一部分使用的是刀剑等冷兵器,而另外一部分则干脆是拿到什么便用什么当武器,这样一群人面对武装齐备的法军而言,完全就是待宰的羔羊一般。

还有便是叛军的弹药问题,虽然里昂是法兰西重要的纺织城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丝绸可以替代火药,要知道在里昂附近是没有硝石矿和硫磺的,而且因为里昂地区并没有多少的驻军,这样一来里昂本身是不产的火药,唯有依靠外界的供应。另外因为没有大规模的驻军,所以里昂也没有大批量的弹药库存,因而在叛军攻占了里昂的驻军仓库之后发现,他们虽然缴获了一万多只武器,但是仓库中的弹药平均下来,最多每把枪分到不到二十枚弹药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当然弹药的问题,威廉并不清楚,但是对于里昂的叛军,显然在威廉的心中已经被判了死刑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第三百一十六章俄罗斯包围网

如果说发生在克里木半岛的叛乱背后没有帝国内部贵族们的影子,打死保罗一世都不会相信。要知道在帝国驻扎在黑海地区的十万大军中,可是有不少的军官都出现在保罗一世心目中的那份清洗名单上面。

这样一联想,保罗一世便发现自己现在的处境真的说不上是什么稳如泰山,在有了这样的觉悟之后,保罗一世便决定撤销对库图佐夫的逮捕令,毕竟现在克里木半岛的局势才是最要紧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保罗一世决定放弃对库图佐夫的追究。在保罗看来,现在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维护帝国的稳定,一旦克里木半岛的局势平定,那么库图佐夫依然是必杀的对象。

不仅仅是库图佐夫,在1789年的十月二十日,保罗一世颁布诏令,鉴于一些贵族们祖上为俄罗斯帝国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帝国决定对那些罪行较轻的贵族进行赦免,而对于一些罪行严重的贵族则处以没收封地或者是削爵的处罚!

这样一封诏令对帝国内部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一些封地被没收,爵位被削除的贵族们依然颇有怨言,但是起码他们的命保住了,而通过这样的诏令也让不少心怀忐忑的贵族们安定了心。

但是这其中绝对不包括库图佐夫,早在得知保罗一世对波将金家族的处罚时,库图佐夫便明白,作为曾经是波将金第一心腹的自己是绝对得不到保罗一世的原谅的。

虽然库图佐夫现在身为俄属波兰地区的督军,可以说是一方军阀,但是他并没有实力对抗帝国的中央军,而且要知道现在驻扎在圣彼得堡的禁卫军元帅可是鲁缅采夫,而且军中像陆军的苏沃洛夫和海军的乌沙科夫等一大批将领都已经向保罗一世宣誓效忠。

像这些将领原本都是屈居于波将金之下,论才能,波将金根本就比不上这几位老将,就拿鲁缅采夫来说,这位生于1725年的老将六岁便登记为禁卫军列兵,十五岁便担任军官。十八岁便担任步兵团团长,参加过俄瑞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七年战争、俄土战争等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的一位老将。

在去年计划对土耳其开战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便任命了鲁缅采夫担任俄土战争第一集团军司令,但是在今年年初准备对土耳其开战的时候,鲁缅采夫提交的战术计划和波将金的计划起了很大的冲突。鲁缅采夫一气之下便怒骂波将金是个不懂军事的废物。这下彻底惹恼了担任俄土战争总指挥官的波将金。在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波将金的授意下一纸诏令将鲁缅采夫召回了圣彼得堡闲置了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元帅对波将金简直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而这件事情自然是瞒不过保罗一世的。所以在保罗登基之后,他便连忙将老元帅请出了山,而在之后更是任命鲁缅采夫为禁卫军司令,这样一来,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没有得到重用的老元帅便对保罗深切拥护了起来。

因为鲁缅采夫的劝说。更是让一大批的军中将领将效忠的对象立即转向了保罗一世,这也让保罗一世对鲁缅采夫更加的敬重起来。

这样一来,保罗一世的手下并不缺乏军中战将,而且因为俄罗斯帝国的实行的强干弱枝的国防政策,所以在圣彼得堡地区和莫斯科地区常年驻扎着大量的兵力,这样一来保罗一世手中掌握的兵力足足有十八万左右。

在分析了双方的实力之后,库图佐夫通过一些手段与帝国内部一些不满保罗一世统治的贵族串联在了一起,而驻扎在黑海地区的十万大军便是他们手上最大的筹码。

当初波将金可是担任了俄土战争的总指挥,尽管战争还没有打起来。但是军队以及军官们都已经配备到位,而波将金也是将此次俄土战争看成了是培养自己嫡系和夺取功勋的机会,所以在黑海地区的十万大军中,大部分的军官都是波将金的嫡系心腹。

因为保罗一世忙着清洗圣彼得堡的贵族,所以有些忽视了黑海地区的这十万大军。看着自己往日的同僚纷纷倒在保罗一世的屠刀之下,黑海地区的军官们人心惶惶。

而在和库图佐夫联系上了之后,库图佐夫提出了制造外患转移保罗一世注意力的方法,这个方法受到了所有忧心匆匆的军官们的支持。

而后。这些军官们便秘密联络上了土耳其人安插在克里木半岛上的一个棋子,表示愿意合作的想法。没过多久,这个想法便被土耳其人接受了。

所以在这些军队有意识的放水之下,这些叛军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么大的规模,用库图佐夫的话来说,这叫养贼自重!

在克里木半岛生变之后,保罗一世立即命令苏沃洛夫为平叛军总司令,并且率领四万大军即日前增援克里木半岛,而原本黑海地区的十万大军也将统属于苏沃洛夫麾下。

正如历史上本该在1787年打起来的俄土战争没有打起来一样,本来应该在1789年也就是今年的四月离开人世的奥斯曼哈里发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至今依然健康。

不可否认或许哈米德一世的死和这次俄土战争有关,在历史上这次发生在1787年的俄土之战便是由奥斯曼人挑起来的,但是现在因为忙着压服国内的反对势力以及对军队进行改革,所以哈米德一世延迟了对俄罗斯的复仇之战。这样一来没有战争失利的困扰,哈米德一世能够依然活着便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因为有威廉的关系,所以奥斯曼现在的国际环境比历史上要好上一些,在普鲁士的调解下,奥地利与奥斯曼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如历史上的那么糟糕,起码两国并没有兵戎相见。

早在1782的时候,威廉便计划围绕俄罗斯帝国建立一条“俄罗斯包围网”,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这条包围网已经开始逐步的成形。

瑞典、奥斯曼、奥地利的相继加入,让威廉在面对俄罗斯帝国这头庞大北极熊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底气和更大的把握。

当哈米德一世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