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贯彻寓兵于民、平战结合的原则、便于三者相互配合,既利于常备军和第一类后备军排除后顾之忧,实施机动作战,又增强了军事潜力。这对小国寡民的普鲁士保持较强的军事实力和潜力是十分有利的。

第四,改组中央军事机构,加强对军队的统一指挥和管理。政出多门,指挥系统紊乱是威廉渴望改革的又一原因。没有高效的统一的中央军事机关,也难以贯彻落实军事改革的措施。威廉初步计划成立军事部。下设军事局和军事经济局,用以协调全普鲁士军事工作。

第五,破除传统观念,发展军事理论。生产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必然给战略战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军事理论的发展。弗里德里希大帝时代的军事学术原则已经过时,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固步自封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

威廉认为军事改革必须在充分考虑国情、军情的基础上借鉴外军的先进经验。军事上往往是先进者胜利,落后者败北。军事改革的迫切性,一般来自本*事上的落后。普鲁士军事改革是在误败军目的情况下进行的。

原本历史上普鲁士的改革派始终以拿破仑为师,力图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和新的兵役制度、编制、战略战术贯彻到军事改革的措施之中。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废除贵族特权和野蛮惩罚制以及采用新的战略战术都是学习法国的结果。

但是,学习外军若不与国情、军情相结合,改革措施便难以贯彻落实,取得成效。军事改革派在学习法国的同时实行了常备军、后备军和国民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便是结合国情军情的结果。此外,改革派根据当时情况还注意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和提高军队的“精神战斗力”。一般来说,改革的第一阶段以“师夷”为主,改革的第二阶段以在结合国情军情基础上创立出“制夷”之善策为主。以胜利者为师,奋起改革,后来居上,从而反败为胜,古今中外不胜枚举。普鲁士军事改革便是明证。要反败为胜,把握好学习外国、结合国情、注重提高等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威廉强调军事改革必须着眼于提高军队的总体战斗力。根据各自的情况,妥善地解决军事系统的各个环节的轻重缓急关系是提高总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军事系统涉及人(官兵)、武器、编制和军事学术四大子系统。其中人和武器是硬件系统。军事学术是软件系统。编制按军事学术原则保证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但是,人既是战争中的物质因素,又是精神因素。因此,任何军事改革都必须首先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官兵的士气。

普鲁士军事改革是围绕着上述四大子系统展开的,但有所侧重。威廉认为有必要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始终把提高官兵的军事素质和精神素质作为重点。

ps:这一章算是复制的,嘿嘿,今天晚上刚回家激动了,喝的多了点,大脑里面已经没有东西,万望各位海涵。求各位大大多多支持

第六十四章在北美上

1780年九月下旬,威廉任命了亨利亲王为新成立的普鲁士军事部部长,斐迪南亲王为军事部下属军事局长官,老汉斯为军事局下属军事经济局长官。拉开了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大幕。

1780年十月,普鲁士王国前往北美的第二批军队已经准备就绪,与此同时普鲁士的第一批远征军团在北美登陆。

在纽约,布吕内克伯爵受到了英国统帅克林顿的热烈欢迎,虽说英王乔治三世给普鲁士人出兵的条件之一是普鲁士人在北美打下多少地盘都是普鲁士的,但是英国上下对普鲁士能够打下多少地盘持怀疑态度。

克林顿在得知乔治三世的条件后哈哈大笑,他甚至宣称普鲁士的军队在北美将得不到一寸土地,因为在此之前北美的叛逆肯定会被他镇压下去。

克林顿的骄傲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此之前,1780年春,克林顿率领1。4万英军对南方美军司令林肯所在的查尔斯顿城实施陆、海两面包围,迫使南方美军林肯部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军舰4艘,使美军遭受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损失。

但是南方美军的反抗并没有因此而平息,反而是愈演愈烈,这些反抗者由正面交锋转换为游击战,他们神出鬼没的伏击英军的补给线和零散的士兵分队,使得英国人防不胜防。

克林顿之所以热烈欢迎普鲁士军队的到来,正是因为在他的计划中这些普鲁士军队将作为英国人的后勤运输队伍而存在从而减轻英军的损失,能够让克林顿集中更多的军队剿灭更多的反抗者。

当克林顿向布吕内克提出由普鲁士人来运输补给并且维持补给线的时候,布吕内克并没有反对这一提议。在出国之前,布吕内克就受到威廉的亲切接见,威廉向布吕内克面授机宜的时候提到了让布吕内克保存实力的内容。

克林顿见到布吕内克坦然的接受这一任务的时候欣喜若狂,他对左右说道:

“就让那些普鲁士人为我们运送物质,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那些叛逆者不管是精神还是*都被彻底的消灭”

在之后,普鲁士军人以中队的形式进驻了原本由英军驻扎的补给站,这些补给站对于英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有些人向克林顿提出不应该如此的相信普鲁士人,但是克林顿已经迫不及待了。整个北美大陆的英军是有限的,这些补给站的存在影响了英军出战的规模,而且由于兵力的限制,每次护送总是会被那些叛逆偷袭从而造成损失。

布吕内克向克林顿提出普鲁士的要求,英国人的后勤补给安全可以由普鲁士人来负责,但是英军的战利品普鲁士人同样也有权分成,尽管克林顿被这一要求气的牙直咬;但是他还是同意了。

在北美布吕内克留下了一千人协助英*队防守纽约、费城等一些重要城市,他自己则带着四千人进驻了南部,没办法南部的叛逆实在是太嚣张了,据说克林顿的家信都在南部被美军缴获了。

果然在普鲁士军队刚刚抵达了第一个晚上,军营附近就有隐隐约约的枪声传来,但是普鲁士军队可不是菜鸟,这些远征北美大陆的普鲁士军队都是久经战火考验的老兵。

普鲁士士兵们迅速而有效的集结在了一起,随后派出了一支分队向附近搜索而去,不久布吕内克得到汇报,有一支北美军队正在攻击离此不远的英军补给站。这个补给站按计划本来是明天将由普鲁士人接手的,但是可能是里面的英国人太兴奋了点,酒喝的有些多了,结果被美军抓到了机会。

布吕内克立即命令留下两千人看守大营,他亲自带着两千军队前去救援。当布吕内克带着军队来到补给站的时候,战斗好像已经快要结束了,只有补给站内部的一座碉堡上还有枪声传来,布吕内克的望远镜中无数穿着花花绿绿的平民正在快速的从仓库中搬出物质。

布吕内克随即下令普鲁士军队分散队形,成扇形半包围这座补给站,等到队形展开之后,布吕内克果断的下达了攻击命令。

在接到命令之后,普鲁士军队迅速的行动了起来,忽然远处的一个人好像看到了普鲁士军队,他大声的询问:你们是什么人,但是普鲁士士兵理都没理那个人,直接一排子弹打过去。

在外围响起枪声后,原本补给站内已经快要平息的枪声也随之再次轰鸣了起来;有更多的人冲了出来向普鲁士军队发起了冲击。但是在布吕内克眼中,这些穿着各异,武器大小不一的人怎么可能被称为军队,最多就是一群老鼠而已,而老鼠是永远不可能翻出多大的浪花的。

布吕内克的手伸向怀中掏出了一块怀表,怀表上显示是三点钟,看了看天色,布吕内克下令:前线各部务必于天亮之前结束战斗,凡是敢于抵抗的统统从*上消灭。

在接到布吕内克的命令后,各部普军加快了攻势,普军一加快,美军就抵挡不住了,在一声撤退的声音之后,这些美军好像兔子一样,一扔手中的枪就四散而去。

布吕内克看到美军逃跑之后并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命人尽快检查战场,是否还有英军士兵活着。

天色这么暗,布吕内克可不放心,万一追击的时候遇到埋伏可不就损失大了吗,而普鲁士军队可是很金贵的。

这样想着的布吕内克并没有注意,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丛林,在丛林里有几双眼睛在默默的注视着他。

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普鲁士人发现了还没有死的十来名英军士兵和几个受伤被俘的美军士兵。

在仔细询问之后,布吕内克得知袭击这处补给站的美军可不简单,这些美军的统帅叫格林,是北美大陆议会委派继林肯之后的南方美军司令。

原本南方的美军力量在克林顿的剿灭之下已经所剩无几,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格林的到来改变了南方的战局。格林上任伊始便宣布他的宗旨是游击战,尽最大的力量在英军的后勤补给上下功夫。迫使英军必须为每一次的运输增加护卫,从而起到在背后牵制英军、消耗英军的作用。

几个月来,英军因为南方美军的转变而损失惨重,克林顿对格林恨之入骨,但是克林顿委任的康沃利斯并没有办法抓住格林,反而在格林的手下屡屡吃亏。

布吕内克在得知这支军队归属于格林之后,他皱紧了眉头,据英国人传给他的情报,这个格林在南方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格林的藏身之地更是谁都不知道,想要抓到这支地老鼠可不是那么简单啊。

丛林里的眼睛在看到普鲁士军队已经打扫完战场之后撤离了,没过不久,这几个人走出了丛林显示出了他们的身影。

只见有五个人走在一起,最中央的是一个有着英俊面容和挺拔的身姿的中年人,这个中年人就是北美的英军这几个月无时无刻不想杀死的格林。而在格林的边上是一个好似糟老头一般的人物,当然别看这个人外形好像要饭的一样,但是如果有人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