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白蛇传开始-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这副对联告诉百姓要体谅知县的为官不易,无事莫登三宝殿,也警告百姓进这门要慎之又慎,一个不留神,赔了夫人又折兵,吃亏的是自己,所以,衙门还是少进为妙。

乍一看,这对联似乎揭示了古代司法的黑暗,但是作为半个律法人,宁采臣知道这副对联是多么的真心实意,自暴了自家的短处,一点儿也不藏着掖着,可以说他打破了为官的潜规则。

这是直接把官放在了“坏”的一面。多打官司于人无益,后世那么多的官司,争房产争遗产。真正得利的又是谁?

乍一看谁打赢是谁得利,可没有了情感之后,真的就赢了吗?

所以赢的只是这官啊!赢了要付钱,输了便不用了吗?就是赢了,这开始的诉讼费,后面的法院执行费,更是一分也不少,执行的次数越多,花的越多。

宁采臣不由对这县官起了兴趣,想看看他到底是一个懒人,还是一个黄老信徒。

黄老之说,是官无用,民自理。

这在当今官家祟信道教后,大有市场。

有的人真是这么多,有的人不过是借此上位,投其所好罢了。

“你们还偷什么懒,还不去回报老爷。宁相公,您请。”捕头很客气。

宁采臣微微一笑,说:“不用了,金捕头,你还是快去回复你家大人吧!”

捕头姓金名胡,是本地人。照理来说,他带回了人,自然由他回复最合适。宁采臣可不想让县太爷误以为自己来一趟,便害得他手下全叛变了。

金胡也觉得自己回报更好些,想了下,对手下说:“都你细了,这可是从杭州来的宁相公,你们好好引路,不要乱伸手!”

他这是警告自己手下,这吏滑如油。差人们其中的一项收入,便是引路。引路的学问大了去了,引的好,事半功倍。引的坏了,比如直接引到后衙,一顿板子是免不了。

有了捕头的警告,差人们自然不敢乱引。而金捕头更是开了中门。这下,差人们就更加不敢乱伸手了。

迈进大门,在衙门对面有一道砖砌照壁,是根据汉族道教习俗修建的,主要用于避邪。照壁北面绘一巨形怪兽,形似麒麟,四体生火,周围是宝,但它生性贪婪,不知满足,大张血口,欲吞日月,吞日不成,葬身悬崖大海之中。这画是告诫知县当引以为诫,不要贪赃枉法。

穿过大门,就进入县衙的第一进院落,可看到东西各有窑洞六间,取六六大顺之意,这就是赋役房。

眼前这道门是县衙的第二道门仪门,顾名思义,即“礼仪之门”。仪门通常是关闭不开的,只有在知县上任、迎接贵宾、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时候才会打开。

有了金捕头前面的作为,宁采臣自然是他们的贵宾,而不是犯人。自然是走仪门,而不会走提审人犯的西角门,这就是“鬼门”。

若是走了鬼门,无罪也会先入为主了。

左运正在后堂的焦急等待着,踱来踱去,心情不宁。作为一个冗官,他能成为县官,他知道这都是他儿子走通了左侍郎的门路,否则他还要继续等下去。

所以他明明很生气自己儿子去了那等花柳之地,却并没有立即抓儿子回来。怎么说,儿子也是有功的,犒劳一下也是应该的。但是儿子一旦死了,情况便不同了。这么优秀的儿子,谁会不心疼。

“道长,你说郎儿他……”在这后堂,你了左运本人,还有一不胖不瘦,身着黄袍的道人在。

对,就是个道士。堂堂佛县偏偏出现了道士,这可是以往极少出现的情况。

金捕头到了之后,只看道士一眼,什么也没多说。当今官家祟信道士,朝堂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官家这么都信道士了,县太爷请个道士做座上宾,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大人,小的回来了。”

左县官大人没有追问金捕头,反而看向坐在上首的道士。“道长,你看……”

道士看了看金捕头,掐指一算道:“恭喜大人,这次必有收获。”

道士只是这么一说,左运高兴得眉飞色舞。“多谢王道长,王道长请坐在这吃茶。本官马上便回。”

这道士便是被宁采臣赶出杭州的王道陵,他也是有些道行的,只是不太准确。上次算到自己内丹出现在这监利县附近,便晃荡到了监利县。

偶然的机会,勾搭上这县堂的县官大人,成了这左大人的座上宾。

左运要去办案,王道陵自然毫无异议,当下悠闲的喝茶。

左运坐在县衙大堂上,喝令手下的衙役却把击鼓鸣冤的人带进来。

差人面面相觑,好容易才有一个鼓起勇气,说这堂下站的就是。

左运大怒:“你是何人?为什么不击鼓便上了堂来?又为什么上了大堂不跪下?”

宁采臣好笑,说:“大人,在下是杭州士子,根本没有冤屈要伸,为什么要击鼓?在下是有功名的士子,见官自称学生便可,无须下拜,就更不必说下跪了。”

第一印象,这是个糊涂官。如果是他要对付自己,那一切便好解决得多了。不过看样子,他也不像是会算计自己的人。

那么如果不是他,又会是谁呢?又为什么会用这么一个人算计自己?他的目的何在?



今天辞灵刚回来,更晚了,见谅!过完明天,便忙完了。

第203章、糊涂官

第203章、糊涂官

老实说审案子什么的,这位上任未久的左大人,这还是第一次。

上任之前,他也找过一些官员了解了一下实务的处理工作,只是宋朝采用的是政、法分离制,审案子什么的是地方通判的工作。

很可惜,监利是没有通判的,一个稍大些的镇子,有个县官,已是高抬了,又哪会什么都给配上。

所以我们的县太爷,在审第一个案子时,便悲剧了。

宁采臣的做为和回答都不照他了解的剧本演,接下来怎么办?他茫然了。

“这个……”左运四处探看着,寻找着可以帮助他的人。

下面的人哪知道县太爷是怎么了,自然只是在做他们的本职工作。县太爷虽然不是司掌刑罪的官,但是这也不等于县太爷就不用审案,不会审案。下面这些人中又有哪个能猜到自己的大老爷竟然是人会审案了。猜都猜不到,就更不用说提醒他了。

左运左瞧右看,也没有看到提醒他的手下,气的一拍桌子。“啪”

两排差人面对面站着,听到上面传来的信号,立即“威武”低喝有力。

知道官衙是怎么个流程的宁采臣自然是丝毫不怕,反倒是左运自己被自己的手下吓了一跳。

官府大堂的桌子可是材质非常好的。试想,若这材质不好,惊堂木也不可能一拍多年,都拍不坏。

当然若是真拍坏了,失了官员们的面子,造堂案的匠人绝对会很倒霉。

没有哪个匠人有这胆子,敢对大堂堂案偷工减料。

真材实料的堂案,左运这气极一拍,他又悲剧了。

他又没有练过铁沙掌,敢这样用力拍。一开始被“威武”声吓到,还不觉得,等反应过来,才察觉自己的手火辣辣的疼,伸手一看,自己的手红肿得吓人,直接比另一只手大了一圈。

“你……”他不知道是应该指责宁采臣,还是应该指责自己的手下。

大袖一卷,转身回了内衙。

太丢人了。不先把手治好,这案子让他审,他也也没有审下去的颜面了。

堂下众差人面面相觑,心说:这大老爷是怎么了?怎么问了不到两句,便跑到后衙去了?莫非是审案前,忘了出恭了?

前面的人猜测。后面王道陵还真的是在喝茶。

妖魔鬼怪变成人之后,除了那些口味重的,一时间适应不了人间的美味。其他的妖魔鬼怪还是很乐意尝试下人间的食物。

一口茶刚刚才咽进肚子里,左运便从前面大堂奔了回来。这审案的速度,就是王道陵也吃惊不小。“大人,可是案子审完了?”

左运急匆匆跑了进来。“道长,快帮我看看我的手。”从官服下伸出右手,肿得更加厉害了,甚至都有些泛出青色。

这手分明是受了伤,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污血。

王道陵本就是蛤蟆得道,而这蛤蟆本身便是一味中药材,其本身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之功。

只见他取出个珠子,在左运红肿的右手滚上一滚,他的手便消肿恢复如常。

左运试试自己的手,恢复如常了,不由赞叹道:“道长好本事,只倾刻间本官的手便好了。”

王道陵收回珠子,表面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说:这种什么?我可是王道陵!别人想给人治病,还要先修习医术。我王道陵一族天生便会治病。

身为蛤蟆,这天生治病的本事,他还是极为骄傲自豪的。骄傲自豪后,他自然要打听左运是怎么回事?这去前面审案子,案子审没审,还不知道,先伤了手,莫非还有人敢打官不成?

听了王道陵的询问,左运先是叹了口气,把他知道的敲鼓、升堂、审案的流程说了一遍后说:“唉!这来的士子,不敲鼓,不喊冤。本官问他,他却说自己没有冤屈。本官让他跪下,他却说是有功名在身,见官不跪。这样的人没法审了。”

听了左运的抱怨,王道陵眼珠子一转,说:“大人,本道长自幼便习有异术,待本道长帮大人会一会这个奸诈之徒,到时大人想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大人想知道什么,他就得说什么。”

“道长果有如此异术?”

“当然。”王道陵也是卖力气了。不做人不知道做人的好,知道了做人的好,自然想做人上人。

王运便是他做人上人的契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可比他打地摊施法弄术骗人钱财,来得快来得容易,来的高尚得多。

为了这契机,对凡人施点法术算什么,反正他在人间摆摊时,没少向凡人施展法术。

王道陵有,左运是信的。就像他们初识,王道陵说他有官运,现在他不就做了这一县之长?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度遇见王道陵,他还是一点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